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一劍河山寂 第26章 宮墻難越

《一劍河山寂》 第26章 宮墻難越

 七夕方過,京都的熱鬧還未完全冷卻,老宰相蘇芾就病故在中書省,走前還在與各位輔臣議論加開武科。噩耗傳來,滿朝文武無不痛哭流涕,皇上也悲痛不能自已,宣布罷朝三日。蘇相輔佐太宗、高宗、景帝、文帝四任帝王,有如大德朝的定海神針,如今故去,著實是朝廷的損失。文帝與各位大臣商議后,給蘇相的謚號是“文端”,厚禮葬之,陪葬于高宗的定陵。

 熱熱鬧鬧辦完了蘇相的葬禮,文帝也有些疲倦,此時正歪在龍椅上閉目養神。

 黃大輕聲走進來,本不打擾,文帝卻自己睜開了眼睛:“有何事?”

 黃大遞上來一本折子:“這是蘇相臨終前一日呈上的,推薦自己的門生李青進吏部,并稱李青有房謀杜斷之能。”

 文帝接過折子,仔細看了一遍,問:“大如何看?”

 黃大低頭回道:“老奴不敢,這李青是景帝末年的狀元,當日還是皇上您親自在殿上點的,因他姿容出知禮儀,殿試完后直接調去了禮部,并未在翰林院進修,也沒有在地方上任職。在禮部呆了五六年,如今已是禮部左侍郎了。”

 “左侍郎,離尚書也不過一步之遙。我對他有印象,人長得好,文章做得好,品似乎也不錯。娶的是誰家的小姐?”

 黃大呵呵笑道:“這可是件奇事,李青年近三十,還未娶妻。據說時在鄉下,父母聘過一個未婚妻,還未親那子就病故了,李青接了那子的父母來京,與自己父母住于一起,當親人供養著。”

Advertisement

 文帝瞇起眼睛:“還有這等佳事談,你去安排,給李青指定一門妻室。若他肯,擇日調吏部,先任吏部尚書,原吏部尚書孔佑升任中書省右仆。”

 黃大一笑,自去安排。

 皇宮最深的小院里,高大監今日沒有烹茶,他靜靜坐著,等待夜幕降臨。自皇帝大婚那日,與亦歡對完招,他就一直在等著。他等得太久了,但他知道,該來的人一定會來。

 劍如月亮的清輝,瞬間照亮這間小院,亦歡也如飛鳥一般降落在院子里。

 “娃兒,你來得太遲了。”高大監眼睛一亮,死死盯著亦歡。

 “我來了,你還在,那就不算遲。”亦歡的聲音一如月亮的清冷。

 “你和魯東那人什麼關系?”

 亦歡淡淡道:“沒有任何關系,除了,我用他的劍,和他的劍法。”

 高大監的眼睛更亮了:“果然,還能看到長安古意,是我的幸運,卻是娃兒你的不幸。”

 無風自,高大監滿頭的白發豎起,渾氣息流轉,太玄心經已自丹田升起。

 亦歡龍淵一揮,月當頭罩下,說不出的凄涼,陣陣寒芒已籠住高大監全

 劍氣與掌勁相,如雪山崩塌,水銀炸裂,兩人各退三步。旋而又欺上前,劍掌再次相,劍氣割開高大監鬢邊一縷白發,掌勁也拍中亦歡胳膊,火辣辣的覺頓時傳來。

 亦歡提氣躍起,龍淵在空中劃出一片連綿青山,青山重重,綠水迢迢,帶著無邊的蕭瑟和無窮的距離,蕭瑟化為殺氣裹住高大監,距離又把高大監的混元掌推至千山萬水之外。“西北長安,可憐無數山。”亦歡輕輕道。

Advertisement

 高大監眼前閃過一片迷茫,似乎又回到了魯東戰場,那年他跟隨太宗南征回來,直撲青州剿滅反賊。那是他平生最為得意的一戰,在幾千名魯東士兵中如無人之地,僅憑一雙掌闖進了對方的中軍大帳。在十幾個敵將的阻攔中,奪下一名敵將的佩劍,斬下了賊首的腦袋,從此魯東之平。

 然而就在他把賊首的腦袋掛在青州城樓時,一柄長劍從天外飛來,一道黑影纏上了他。他與這個人從青州打到兗州,打了五天五夜,即將魂歸劍下時,黃大找到了他,那人氣力已不支,被黃大擊中命門,倉皇遁走了。那也是黃大頭一回出宮,被高宗飛鴿傳書從宮里請出來的,再晚到片刻,高大監必已喪命。

 那人的劍,如星如月,如千江水,如萬里雪,不勝凄涼又飽含生機。那無邊的劍意,過了幾十年,高大監再次領略到了,如同當年的失敗,今天,高大監的神魂再次屈服于長安古意之下。或許是他老了,隨著亦歡的招式越來越圓滿,高大監終于沒有擋開致命一擊,被龍淵直穿肺腑,而過。

 “高公公,我只想問你一件事,問完絕不傷你命。”亦歡扶起倒地的高大監。

 高大監抬起手抹去邊的跡,出冷誚的笑意:“生死在我,答不答也在我。”

 亦歡手抵住高大監后背,為他輸送一道真氣:“六年前,你去襄楚王府傳旨,我想知道,是誰派你去的?你不是先帝的人,他不會派你。楚王被殺后,楚王府被焚,是不是你干的?”

Advertisement

 高大監始終以為,亦歡是魯東那人的子孫后輩,來找他報仇的,聽到楚王兩字頓覺驚奇,再思忖片刻便明白了。

 他對亦歡說道:“娃兒,給我看看你的臉。”

 亦歡抹去臉上的面,月出一張俊無雙的臉。

 高大監嘆息一聲:“原來是你,沒想到高宗之后還有如此出類拔萃者,也不枉我死在這里,九泉下見到陛下他也不會再怨我了吧。”

 高大監掙扎著坐起來,對亦歡說出當日的:“太祖立國之后,建立了務府,每代務府皆挑選極有天賦者,自小跟隨各皇子,只認自己跟隨的皇子為主子。我是太宗指給高宗的,黃大是指給先皇太后的,后來又被先太后指給了太子,就是現在的文帝陛下。太后對黃大有暗旨,需護著太子登基。那時先帝尚在病中,楚王勢大,雖在外就藩,卻有調邊兵之權。太子恐楚王擁立皇二子陸泰,便趁先帝病中糊涂,傳召楚王進京侍疾。黃大求著我去襄,生怕楚王違旨不來,若不來務必當即格殺。后來楚王死于半途,是誰做的,我卻懶得理會了。只要是高宗的嫡子嫡孫登基就行,剪除旁枝葉,也是為了主干更好的生長。農人種植瓜果,不也是這個道理麼?”

 一段往事說完,高大監已氣若游。雖然這個結果已在亦歡心中揣測很久,可真的親耳聽到,亦歡還是涌出了無窮的怒意,無窮的悲意,無窮的殺意。

 “憑什麼!”劍氣沖天而起,如游龍在宮中疾走,真撲向皇儀殿。就在龍俯沖而下的時候,一道彪悍掌氣強勢迎上,擊中游龍,劍氣慢慢消散,只聽得若有若無的龍聲越過宮墻而去了。

 片刻后,黃大站在了高大監邊,緩緩替他合上雙眼。六十年宮闈權謀,三千里烽火邊疆,高大監悄無聲息的在這個小院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