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太子殿下他對我圖謀不軌 第7章 佛法精深

《太子殿下他對我圖謀不軌》 第7章 佛法精深

 “娘這幾日在家里天天擔驚怕,怎麼就,怎麼就選上了呢?”

 一進門,陳母拉著兒看了又看,末了一臉愁苦地嘆息道。

 而且聽那送福林回來的太監言下之意,什麼“福分還在后頭”,就更愁了。

 這次選秀就是給太子和皇子選的,有什麼福分能比得上進東宮的?

 那不就是在暗示兒很可能要東宮嗎?

 別人都說東宮上到太子妃,下到嬪妃,沒有一個孩子,只要進去生下個一兒半就是莫大的機緣。

 可這何嘗不是一場豪賭?

 太子妃和當今皇后是表親,同出自太原王氏,即使無所出,只要皇后一日在,的地位就穩如泰山。

 在如今炙手可熱的“崔盧王謝”四大家族中,王氏原本排名第四,卻因為出了個皇后和未來皇后有超過排名第一的崔氏的架勢。

 太原王氏是生活在晉縣的族,往上可追溯兩千多年,王氏族人中位列三公的人有六位,出過三位皇后,十一位宰相,如今王氏嫡支的二房老太爺正是當朝吏部尚書,和太原做族長的大房老太爺一母同胞。

 所以他們這些要位沒位,要背景沒背景的人家,拿什麼去爭?就怕到時候是為他人做了嫁,自己反倒被啃的骨頭都不剩!

 陳福林要是知道娘心里想得竟然如此徹,一定狂點頭表示贊

 可不就是嘛!

 骨頭渣都不剩!

 “娘啊,這選都選上了,說明您兒太優秀了唄!”

 “您就安安心,萬一您兒真的時來運轉,攀上高枝兒了呢!”

Advertisement

 陳福林心里甭管怎麼想的,面上還是笑著安娘。

 陳母并沒有覺得自己有被安到,氣得一掌呼了過去,打到的手上,

 “就你臉皮厚,胡說八道什麼!誰要你去攀什麼高枝!”

 “我和你爹這輩子還能圖什麼,就希你們兄妹幾個平平安安順遂一生,你還攀高枝,這高枝是好攀的嗎……”

 說著,陳母就哽咽了起來。

 就這麼一個兒啊!

 連個正頭娘子都做不得,不知道送去誰當妾!

 別人稀罕皇家那潑天富貴,但里的苦難又有誰不明白的?

 他們這樣的小戶人家,只要不是沒有出路了,哪里舍得送人進那虎狼窩里斗?

 贏了就是風,輸了就得丟命啊!

 陳彥之是和陳家老太太前后腳來的,一踏正房的院子里,就聽到陳母嗚咽的聲音。

 老太太拄著拐杖加快了腳步。

 “娘您慢些!”

 “祖母您別著急!”

 陳彥之和陳圭林趕忙上前左右攙扶著,連一旁的小丫頭都被兩人到了邊上。

 “我的乖孫呢?”

 “我乖孫在哪?”

 老太太進門就四下張,陳福林母倆聽到聲音趕收拾收拾從室走了出來。

 “祖母,您怎麼過來了?”

 陳福林趕上前接過三哥的手,把老太太扶到首位的椅子上坐下。

 祖母年輕時候吃了不苦,生孩子的時候骨頭進了邪風,一雙到了冬天就格外疼痛。

 現在天氣轉暖了,但前些日子老太太還在塌上輕易彈不得呢!

Advertisement

 老太太拉著陳福林的手不放,上上下下把人打量了個遍,最后卻說了番眾人意料之外的話:

 “乖孫,相國寺的明遠大師果真佛法高深,你這真真的就過了三選。”

 相國寺的明遠大師?

 陳福林:“什麼佛法高深?”

 陳母他們也是一頭霧水,原來也不曾有什麼說法啊?

 怎麼老太太說著好像他們家福林合該過這選秀一樣的?

 老太太一臉嚴肅地道:“你七歲那年我帶你去相國寺,大師說你是個極有福緣之人,日后造化不低。”

 眾人:……

 陳福林:……

 這您也信?

 看出來大家的不以為意,老太太眉頭蹙,快要夾死一只蚊子,

 “怎麼?你們還不信我?我乖孫就是有福的!”

 陳彥之向來不怎麼說話,此時見老娘發威,面不改地敷衍,

 “母親說的是,福林這孩子是有福的!”

 其他人也反應過來,趕應聲:

 “對對對,妹妹(福林)肯定是有福袋的!”

 連陳福來自己都點點頭,可不就是“福緣深厚”嘛!

 不然怎麼能得那人垂青呢?怎麼能干掉比自己家世好的一干秀穎而出為炮灰呢!

 老太太一見大家意見統一了,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過都說一宮門深似海,圣旨雖然還未下達,但依我看福林多半是要去東宮的。”

 “這東宮是個好地方,卻又不是個好地方,那里的爭斗必然比不上后宮,可太子妃側妃就是三座大山,按彥之的位,我估著最多也就是個承徽了,這上面還有良娣良媛數人。”

Advertisement

 “福林要是去了東宮,定不能像在家里這般任,需得收斂鋒芒,待生下一兒半,安穩下來,再圖來日才好……”

 這個話題就比較沉重了,陳彥之著自己的髯,似乎對自己母親的話很是贊同。

 在他看來,也應當是這樣的。

 方才他探了探那太監的口風,言談之中也福林是要東宮的。

 而陳福林本人卻一臉呆滯,這不就是上輩子最真實的寫照嗎?

 要不是知道自己這麼做了,最后卻沒有落個好下場,陳福林肯定也會和爹一樣覺得言之有理。

 畢竟他們這樣的小門小戶,沒什麼背景的,可不就得茍嘛!

 不過上輩子祖母也說了這樣的話嗎?

 仔細回憶了一下上輩子是不是祖母也在某時某刻某地跟說了這樣一番話。

 唔……也記不清了。

 他們陳家耕讀四代,才出來祖父一個九品縣令,宗耀祖,當時娶的也是汝南小地主家的兒,也就是祖母。

 自祖母嫁過來后,家里有錢有糧,陳家也完了從耕讀之家為了寒門仕子的轉變。

 唯一憾的就是祖父只有父親一個孩子,又比較讓人欣的是,他這一個孩子頂別人家十個!

 不幸的是,祖父在任上過勞,每況愈下,后來就辭在家里專心教子,當然,全靠祖母養著。老爺子一口氣撐到等爹好不容易考了狀元,三日后就含笑九泉了。

 沒錯,是真的含笑九泉。

 畢竟自己的兒子竟然能高中狀元,老爺子很是滿足的離開了。

 所以祖母吧,是個很和善很明理的老太太,要是說出這樣一番話,雖然讓人意外,但好像也不是不能接的。

 “祖母,母親,福林明白的。”

 不管母親和祖母說些什麼,都十分乖順地應下,時不時附和幾句。

 畢竟不能辜負二老一片拳拳護之心嘛!

 比如那些一籮筐類似“東宮生存三十六計”的生存經驗。

 但做不做就是自己的事了。

 反正死就是那樣死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再忍了。

 婆媳倆一個比一個憂心忡忡,很是說了一番,恨不能將自己前半生種種人生閱歷跟陳福林直接來個醍醐灌頂!

 好一瞬間閱盡千帆!

 直到老太太累了,陳母負責送老太太回去,陳福林才跟著哥哥一起去了書房。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