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春滿京華 第18章 扈莊

《春滿京華》 第18章 扈莊

 四月初三一大早,江意惜還在睡覺,院門就敲響了,是江洵,老太太讓江洵送江意惜去莊子。

 江意惜樂起來,有個心又纏人的弟弟,真好。

 今天早飯吃的比平時早一些,姐弟二人剛吃完,江三夫人帶著江意過來了。

 江三夫人送了江意惜二十兩銀子,江意送了一塊緞子,還代江意珊送了兩塊羅帕。

 江意惜沒想到江意珊能送自己東西,笑道,“謝謝三嬸、四妹,代我謝謝五妹。”

 江三夫人道,“在鄉下要注意安全,出門多帶人。遇到事兒就報你三叔的名號,你三叔的軍營在那里,總能唬住一些人……”

 江意惜一一答應。

 現在還早,老太太沒起床,昨天說好直接走。

 江意惜主仆四人一輛馬車,江洵帶著小廝旺福一輛馬車,另兩輛騾車裝東西。

 車跑了兩個多時辰,午時初到達扈莊。

 前生今世江意惜都是第一次來這里。

 下了車,面前是一座二進院,墻黛瓦,掩映在一片綠樹翠竹中。

 不遠是一片村落,周圍是大片田地,其間小路阡陌縱橫。東邊的田地過去,是連綿蒼翠的群山——青螺山。

 站在這里,就能約聽到村里傳來的鳴狗吠,及孩子們的笑鬧聲。還能見青螺山下樹林中的飛檐翹角,那里應該就是昭明庵。

Advertisement

 吳大伯帶著兩個兒子吳有貴和吳有富已經跪在江意惜和江洵面前。

 “奴才見過二姑娘,見過二爺。”

 江意惜見吳大伯和吳有富的次數不多,見吳有貴的次數要多一些。吳有貴只比江意惜大半歲多,小時候吳嬤嬤偶爾會留他在府里住幾天。

 看到吳大伯憨厚的笑容,江意惜心生親近。前世,吳大伯好像也在出家后死了,不知怎麼死的,也不知何時死的。還是江洵去庵堂看時說的。

 前世自己倒霉,奴才們也跟著倒霉。

 江意惜笑道,“吳大伯、有富哥、有貴哥,起來吧。”

 江洵還各賞了他們一個裝銀錁子的荷包,“以后好好服侍我姐。”

 吳大伯憨憨笑道,“該當的。”看了江意惜和江洵兩眼,又紅著眼圈說,“二姑娘越長越像二夫人,二爺也越長越像二老爺。”

 江洵著自己的臉呵呵笑道,“是,他們都這麼說。還說我姐是最俊俏的小娘子,我是最俊俏的后生。”

 江意惜笑說了一句“皮厚”,拉著他進了院子。

 莊子大,一進除了倒座,還有東西廂房。吳大伯一家住西廂,廚房、柴房、庫房在倒座。二進主子住,他們沒來都是鎖著的。有五間上房,東西廂房各三間。

 屋子雖然簡陋,卻收拾得一塵不染。

Advertisement

 收拾屋子和做飯菜是佃農媳婦賀大嬸母來做的,們是村里最利索的農婦之一,賀大嬸的閨賀二娘還是吳有富的未婚妻,明年親。

 江意惜住上房東屋。水香和水靈趕把主子的被褥鋪上,紗帳掛好。

 江洵院里院外、屋里屋外巡視了一圈,點頭表示滿意。

 吃完晌飯,江洵就要回京了。

 “姐,我初九晚上趕來這里,要在莊子住一宿。”

 “好,我再給弟弟準備鹵大腸。”江意惜答應得痛快,又道,“我要先給爹娘抄經一個月,你把爹留下的那個掛件借我戴一陣。”

 江洵從脖子上取下一個掛件,紅繩,上面掛著一個人拇指大的暗黃虎頭。

 這個小掛件是江辰的太祖父直接躍過兒子、孫子、大重孫子傳給二重孫子江辰的,江辰一直戴在上。他死之前,取下來請孟辭墨帶回京城給江洵。聽說江伯爺得知這樣東西江辰臨死前傳給江洵,很不高興。但這東西經過了孟辭墨的手,他也不好強要過來。

 江洵說道,“孟世子把這掛件給我時說,爹讓我保管好它,還要護好姐姐。可我無能,讓姐姐來了這里。”

 江意惜接過掛件說道,“來莊子不是壞事,弟弟做的很好了。”

 著漸漸遠去的馬車,江意惜隔著著那個小虎頭。前世,弟弟死之前讓人把掛件帶給,因為這個掛件,沈老神醫才真心教他。這一世,還要憑著這東西編一套說辭。

Advertisement

 江洵的話讓吳伯聽了一耳朵。他的眼圈泛紅,二老爺真是個好人,死的時候居然最放心不下姑娘。

 江意惜在院子里信步走著。大,但只有兩棵樹,顯得空曠單調。

 吳伯不好意思地笑道,“奴才沒想到姑娘會來這里長住,太簡陋了。”

 江意惜笑道,“去鎮上多買些花種,再買兩株海棠樹苗和芭蕉樹苗,我喜歡華團錦簇。哦,多買些月季花種,便宜,也容易打理。”又問,“我們離臨風鎮有多遠?”

 吳伯笑道,“不遠,只有六里路,腳程兩刻多鐘就能到。”

 回屋后,江意惜凈完手認真抄經。

 的心無比虔誠,抄得很慢,字寫得非常規整。

 能夠重生,能夠修正自己的錯誤,萬中無一,卻好命地遇到了。

 多麼難得。

 次日上午,江意惜帶著吳嬤嬤、水靈、吳有貴去昭明庵燒香。

 江意惜和吳嬤嬤不只一次叮囑水靈,不許惹禍,不許多話,不許打架。若不聽,就不要了,讓繼續回大廚房燒火。

 水靈嚇得發誓詛咒,一定聽話。

 吳伯還讓江意惜坐騾車去,江意惜想自己走,看看周圍風景。

 多活一世的可不是深閨里的小姐。

 穿著半舊裳,斗笠得低,看得出富裕,也想不到是伯府家的姑娘。

 吳嬤嬤和水靈走在兩邊,后面幾步遠跟著吳有貴。

 小路崎嶇不平,兩旁麥穗飄香,農田里的農人直起看向他們。有認識吳有貴的,還大聲招呼一聲,“吳小管事。”

 吳有貴也大著嗓門回笑打個招呼。

 一刻多鐘便到了昭明庵。

 昭明庵很大,前前朝一位皇后被貶庶人后在這里出家,后兒子當上皇帝,把這里擴建這樣。京城許多宦家的眷經常來這里燒香,求子求姻緣的尤其多,聽說二十幾年前太后娘娘還來祈過福。里面香火極旺,景致清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