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之名門閨秀 拜訪

《重生之名門閨秀》 拜訪

重生之名門閨秀

(上)

四月初,馮氏和大姐統領夫人乘車來到了公主府上。馮青嫣單獨備了一份禮,是賀子千的寒冬臘梅圖。馮青昭看後著實驚訝了好一陣子,大姐手裡好東西多自然是知道的,只是這賀子千可不同其他大家,他三十歲出名後一年只畫一副山水寄圖,直到四十歲封筆不過總共十副真跡,他爹的珍藏裡也只有一副秋日西山圖,姐姐竟然輕易送出這麼一份大禮,讓不由得多想了幾分。大公主府門第是高,只是值得如此攀附嗎?

公主府位於皇城德外大街,挨著靜安王府。但是自從出了七姑娘的事,原本門庭若市的大門口清淨不,大公主似乎也有意閉門謝客,竟是連著幾個月不讓下人們出府,凡事都在府理,除了過年那幾日進宮守在太后和皇帝旁,大部分時間在家裡禮佛唸經。大公主府裡的兩位年長嫡子也十分低調,尤其是被風言風語傳的邪乎的正主隋麼寒,此時卻是在後院練劍練的不亦樂乎。

一陣春風襲來,落英繽紛,樹上青黃不接的葉子漸漸泛起了幾抹綠意,兩名年,一襲白,一黑服,在院子斗的好不快活。咣噹一聲,那個子稍矮的男孩再次落敗,一不留神摔倒在地上,懊惱道:“太無聊了,我不管,說什麼你也要帶上我一起回南域。”

那站著的男孩約莫十六歲左右的年紀,材修長,烏黑的秀髮隨風而起,出了一張棱角分明的剛毅面孔,他垂下眼眸,墨黑的瞳孔在看向地上男孩時閃過一和,只是那從裡吐出來的聲音卻好像秋日裡冰涼的寒水,道:“不。”

“那就再來!”男孩拿起劍,不服道,他就不信打不過大哥了,要不就乾脆拼得一傷,去母親面前裝裝可憐,求個恩典,讓他離京。

Advertisement

高個男孩皺眉眉頭,視線落到了弟弟脖子和手腕的紫青,吩咐道:“綠鶯,給二爺上藥。”

“不要!”隋麼宸愁眉苦臉的氣道,早上他一聽說大哥要和小舅舅啓程離京,還把他甩下,生了一肚子悶氣。

“都快要親的人了,還鬧這種小孩脾氣?”隋麼寒依舊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冷漠言辭,只是悉他的人都清楚,他骨子裡多麼疼自己的弟弟。

親?大哥你都還沒結親呢我個屁親……”隋麼宸不屑的搖頭,他纔不想那麼快親呢。

隋麼寒聽到此,垂下眼眸,眼底閃過一冰冷,說:“我況特殊,你怎麼可以和我比,老實在京中陪著母親,京城不比南域,你別竟跟個野猴子似的到惹事生非,過了明年春季就把婚事辦了,不好讓李家小姐再等下去。”

“什麼李家劉家的小姐,那人我都未見過,幹嘛去娶。”隋麼宸長在邊關,上有大哥護著,從小頑劣,不讀書,脾氣極其隨,在京中無人知曉,可是在南域名聲極大,當然不是什麼好名聲,只是他雖然霸王,卻善惡分明,不是那強取豪奪之人。他見跟大哥說不清楚,便將目轉向了一旁樹下的舅舅,可憐兮兮道:“我最親的二舅舅,我想回南域!要不然你帶我去漠北也,反正就是不要把我一個人仍在這裡。”

樹下的站著一名不到三十歲左右的男子,他背脊直,玉面如冠,角始終彎曲,帶著淡淡的笑意,搖頭道:“我什麼呢?”隋家嫡子的二舅,可不是當今二皇子?

“哦,陸先生!”隋麼宸驚覺,無人知曉二舅回京,一路上母親令他們稱他爲先生。

Advertisement

“呵呵,你大哥說的不錯,李家小姐本就長你兩歲,如今已是十七,你難道讓熬過十八歲,好歹人家也是書香門第,你莫非也想出個事故不。”

隋麼宸眉頭川,一張小閉閉合合,說:“李家要真和寧國公那麼知趣,自己弄出點事故倒好了,反正我也是懶得娶。”

“胡鬧!”隋麼寒冷聲道,這個二弟,平日裡被他和二舅寵壞了,再加上隋家基在南域,算是當地的土霸王,隋麼宸日裡無法無天的胡說八道也沒人敢說什麼。但是現在不同,這裡是京城,二舅走的路數本就與大舅和三舅不同,一直在軍中經營。

“哼,不知好歹的寧國公府,日後別讓我抓住他們的把柄,否則絕不輕饒。咱們這頭還沒做什麼呢,他們倒是先嫌棄上大哥了……”

隋麼寒眉頭皺,無語的凝著氣憤填膺的弟弟。他明明是在人生最好的年華,偏偏給人一副年老,冷漠孤傲的印象。與其說他爲人清高,不如說這世上能令他在意的人或事實在太

二皇子黎世南微微輕笑,拍了下他的額頭,說:“俗語講娶妻當娶賢,所以纔有高門嫁,低門娶婦一說,你娘給你定的李家小姐是極好的,所以宸哥兒就老實在京中……嗯,待娶吧。”

“二……陸先生,你怎麼和大哥一樣欺負我,你們都瀟灑了,卻留我在這烏煙瘴氣的京城,隨便提出一個哥都是弱的跟個人似的,還不讓我憋死了。”

“難不你還想找幾個能比試的天天跟你胡鬧?”隋麼寒角一撇,眼底也閃過了一笑意。

“真煩人,想起前幾日見到大舅舅和三舅舅的模樣就覺得虛僞,那麼大的人了還搞的跟個小孩子似的在太后那膝下爭寵。”

Advertisement

黎世南和隋麼寒都沒有接話,只是彼此對視了一眼,沉默不語。樹上的落葉拂過他們的角,人煙稀的後院顯得越發蕭瑟。

綠鶯給二爺上完藥,恭敬的對著幾位道:“前院剛剛傳話,說是今日鎮國侯府的長媳,安南侯的妻子馮氏和九門提督統領大人的夫人到訪。”

“哦?”黎世天微微一怔,角輕喃:“當年的四大公府之一,蔣家?”他的眼底閃過一冷笑,衝著大外甥,幽幽道:“這京中倒也不都是沒眼見的人。”

隋麼寒雙手背後,隨意淡笑,臉上始終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樣,深邃的目越過紅牆,似乎是想起了他們在江南,可不也與那蔣家有過一段緣法。

(下)

且說前院出來迎客的是大公主邊最得力的王嬤嬤,,眉眼齊整,衝著兩位馮氏行禮,恭敬道:“兩位夫人請隨我來。”

馮氏仔細打量公主府丫鬟婆子的做派,見院子里人數不多卻各有所職,毫不見因爲來客而帶來的一,彷彿他們不過是路人似的,不由得嘆鎮國侯府在李氏的管家下,規矩是日漸落敗,哪裡有大家的嚴謹?

王嬤嬤見馮氏臉,若有所思,以爲是覺得公主府怠慢賓客,急忙解釋道:“蔣夫人莫要擔心,我們公主是極其和善的人,而且在江南和夏夫人十分投緣,一聽說是蔣家來人,非常高興,只是夫人想必也知道年前公主府裡出了一些事,已經是許久不曾宴客,難免顯得肅靜許多。”

馮青昭搖搖頭,客氣道:“嬤嬤哪裡的話,我們是來叨擾公主殿下的清靜呢,貴府不覺得失禮便好。我家小姑說公主在蘇州時常唸叨當地的糕點比京城的好,便特意拖我們捎帶著過來一些東西,希能解公主煩憂。”

王嬤嬤淡笑不語,心裡想起蔣嵐,當時那位夫人可是待極其客氣,給了好東西,便越發熱的對待兩位馮氏,提點道:“大公主自從駙馬逝後,便開始禮佛,前幾日陪太后抄了不佛經……此時也是剛和大師誦經完畢。”

馮青昭心領神會,心裡暗道,怕是在江南小姑將大公主一家招待的十分優厚,纔會得了眼前嬤嬤的青睞,於是從袖裡掏出了一塊上好的玉佩,塞到了王嬤嬤手裡,說:“麻煩嬤嬤領路,本應厚謝,只是我們來的匆忙,竟是沒什麼好東西呢。”王嬤嬤推了幾次,安然收下。知道大公主對蔣家印象不錯,便沒再客氣。若是大公主厭惡之人,是不敢親近的。

聽到院外的靜,大公主擡起眼簾,見到進來的兩位眷,點頭示意。兩位馮氏皆是第一次見大公主,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想起王嬤嬤的話,便從佛經手,倒也相談甚歡。大公主得了旨意,晚上還要宮,便沒有留飯,但是蔣家和馮氏的禮都收下了,並且回了幾份厚禮。

問候期間,馮氏有意無意提起家中三個尚未議親的姑娘,大公主分別問了幾句,只說是記下了,便沒再說些什麼。前後不過一個時辰,待馮氏離開公主府的時候正好申時,明亮的略顯晃眼,馮青昭若有所思的看著嫡姐,問道:“姐姐覺得大公主如何?”

“什麼如何?”馮青嫣淡笑不語。

“就是,恩,怎麼想的。”馮青昭抿著角,總不能說雖然別人家礙於面子介意和大公主府的嫡子聯姻,他們家老太君可是不排斥的。當然,這話自然需要大公主主提起,他們只是不拒絕而已,卻絕對不可能上趕著去說,否則置侯府的面子於何地?

“呵呵,我倒是覺得對你們蔣家印象不錯,否則怎麼會說記下了?但是卻似乎沒有給自己兒子議親的意思,怕是雖然別人避大公主如蛇蠍,人家大公主也沒打算這麼草率的重新給兒子擇婦呢,而且這朝堂之事難說,沒了寧國公這門婚事,未必就是壞事。”

“姐姐此話怎麼講?”安南侯是一介武夫,心直口快,朝廷上的事不如姐夫看的清楚。

馮青嫣指了下的額頭,言又止,轉移話題道:“傻妹妹,大公主好歹是皇親國戚,這次回京怕是不會再回南域了,的養妃是最得太后喜歡的錦德貴妃,又是個喜佛的,日後定會常年待在太后邊,既然說是記下了,還怕不幫你們蔣府看個乘龍快婿?”

“話雖如此,只是覺得彼此關係似乎沒那麼近似的。”

“呵呵,大公主離京多年,又有幾個關係近的,你既然得了緣由牽上了這層關係,日後便多多維持,我們家老爺說,別看大皇子三皇子現在鬧的歡,皇上還健朗呢,他們越折騰的厲害,越讓大人寒心。我倒是覺得蔣家得了大公主的眼,很是幸運。”

馮青昭仔細琢磨長姐的幾句話,卻見沒有繼續深說的意思。不過想到自己總算完了薛老太君的任務,便眉頭舒展,心好了起來。三姑娘畢竟是老爺嫡若是嫁的好,於自己這個繼母的名聲也是好的,日後給兒子議親,也不會那般困難。否則都像李氏似的,人人都知道刻薄手,好人家的閨誰捨得嫁給這樣婆婆的兒子?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