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盛唐風月 第9章 宗主

《盛唐風月》 第9章 宗主

正主兒退場,孫太沖便笑說今日春正好,不如烹茶品茗,一時在座大多數人自然附和,都起跟去了茶室。然而,此前落座時已經得了婢奉茶一杯的杜士儀,著頭皮嚐了一口,先是被那茶水中刺鼻的蔥姜味給薰了一跟斗,又被那其中說不出是鹹還是辣的滋味給鬧得頭乾一肚子難。於是,這會兒他也懶得去湊這不了的熱鬧,見剛剛針對自己的那柳惜明正在和嵩觀主宋福真攀談,他索就站起悄然出了屋子。

然而一出屋子,他便方纔發現,自己竟然不知不覺把那個小巧玲瓏的白瓷茶盅也在手中給帶出來了。此時此刻站在線通的室外,他對著一照,見這茶盅潔白如雪,輕薄如雲,並無半點雜和其他花紋圖案,造型簡潔古樸。想到草屋中自家所用的那些陶碗陶盞,他想起記憶中樊川家中似乎也有一套瓷,如今也不知道是還留在家裡,抑或是因爲看病所需,而被杜十三娘變賣了,他忍不住微微瞇起了眼睛,迴轉進屋之後,見那邊廂柳惜明仍在和宋福真說話,他便招手喚來了一個婢

“適才一時把玩,竟是把這瓷盅都帶出了門。你收了吧。”

那婢唯唯諾諾雙手捧了東西收回,等目送杜士儀出門,突然聽到背後傳來了觀主的召喚,連忙畢恭畢敬地轉上前。等到稟報了剛剛杜士儀去而復返的事由,看到觀主衝著自己擺了擺手,連忙輕手輕腳退了下去。

這婢剛剛下去,柳惜明便冷笑道:“杜氏雖是關中大姓,但這些年來傑出人大大不如從前了,就連聖人之前也嘆過萊國公無後。相形之下,樊川韋曲雖是駙馬公房那一支幾乎盡墨,可好歹還有些人。樊川杜氏文會我去了幾次,杜十九被人誇得天上有地上無雙,便彷彿衆星捧月一般,可著實不過尋常而已!只可惜他這一病,他所在一支的那些長輩苦心造勢,求天子召見神以再揚族名,卻是心白費!只看他一個白瓷茶盅就覺得稀奇,足可見其人著實不堪!”

Advertisement

“夠了!”宋福真打斷了他的話,旋即便淡淡地說道,“杜氏的文會,既然自家有英才,捧一捧也無可厚非。你自己非要去湊熱鬧,還怪別人衆星捧月?今日當衆發難,卻被人反將一軍,你以爲你這臉就很風麼?”

“舅舅,我也是以爲杜十九江郎才盡於言明,可沒想到他竟然……”

“所以你就是要去人傷疤?了之後想要補救,便拿司馬先生作幌子?你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梓,柳氏亦是關中名門,家境豪富,遠勝杜十九這等已經漸漸寒微的杜氏子弟,就算要爭,也大可用明正大的手段,今日此舉只能讓人笑話!我特意算好了司馬先生到嵩山的日子邀了你來,不是讓你出醜的。況且,杜十九那首憫農顯然對司馬先生脾胃。你這子若不好好收一收,來年想求京兆府等第,卻是難如登天!”

面對這一番疾言厲的數落,柳惜明低頭唯唯應了,面上卻閃過了一不以爲然。杜士儀那四句詩不過取了憫農之意,真要說用詞對仗只是尋常,不過譁衆取寵罷了,而且是否本人所作卻還存疑!若是腹中真的還有些東西,怎會連孫太沖的茶室邀約都避而不去?

杜士儀渾然不知道那飛星閣中正在說話的是舅甥二人,他此前跟著那道一路進來,就對這嵩觀的建築倒是頗有些興趣,此刻索一路逛了回去。今日天氣尚好,觀中香客衆多,但飛星閣這樣觀中道士所居之地,卻是外人止步。一路往外來到香火繚繞的三清正殿,在殿外看著那些善男信上香禱告,他猶豫片刻,最終還是過門檻進了裡頭。

儘管杜十三娘,但他還是從竹影那兒得知了眼下捉襟見肘的境。即便田陌勤快肯幹,菜蔬乾柴如今基本上不用再上集市去買,但柴米油鹽醬醋茶,也不過是僅僅省去了第一樣,最後一樣他也無福消而已。而且,須知杜十三娘帶他離開京兆府的時候何等窘迫艱辛,若他此刻回去,就算大病痊癒,又何以面對那已經一落千丈的名聲?昔日神名高,如今褪去環,和那柳惜明一樣幸災樂禍甚至心懷惡意的人,絕不在數。士農工商,他在人前說歸那麼說,卻不可能真去做田舍漢。要帶著杜十三娘在這時代好好生活下去,有些東西是必不可缺的。

Advertisement

他沒有和那些善男信一般跪在團上,而是站在原地舉手默默禱祝,好一會兒方纔深深躬行禮。直起腰時,他便聽到背後傳來了一個悉的聲音。

“杜小郎君原來在這兒,讓某一番好找。”

見是司馬黑雲,杜士儀自然不得笑著打了個招呼。待到與其出了三清正殿,避開衆多香客往一條僻靜的小徑走去,他方纔聽得司馬黑雲說道:“今日突然會這般萬千客來,吾家主人翁也沒料到。本是想請你來託付抄書之事的,可剛剛那許多人,顯見也不好提。主人翁這會兒正在後頭的養居,好在你不曾去茶室,否則某恐怕得下次再登門了。”

“那好,請司馬大兄帶路吧!”

館便是嵩觀那幾座小巧別緻清靜幽深的舍之一。杜士儀隨著司馬黑雲進去,一路不過是遇到兩三個從者,待到屋裡,他就只見適才那位司馬先生正在那兒盤膝打坐,彷彿已經陷我兩忘的境地,旁邊只有一個道侍立。見司馬黑雲衝著自己打了個眼便躡手躡腳地退了出去,他想了想便就著坐席坐了下來。本以爲對方要考驗自己的坐和耐,可不過一小會兒,盤膝打坐的司馬先生便睜開了眼睛。

“不知道杜小郎君從小臨的是誰的帖子?”

“先臨的歐公,然後是王右軍的法帖。”前世今生都是如此,杜士儀自然答得不假思索。

“這麼說,杜小郎君擅長的是八分書?”司馬先生見杜士儀點了點頭,隨即便說道,“可能寫幾個字讓我看一看?”

眼見那道立時去捧了文房四寶過來,儘管這幾日已經把那寫字的姿勢重新練習過,但真正取了捲紙,提筆蘸墨,杜士儀仍是深深吸了一口氣,這纔在紙上一筆一劃寫了起來。待那兩行字一蹴而就,他等到墨跡稍幹,便遞還給了那道。須臾,司馬先生從道手中接過了紙卷,仔細審視片刻之後,他對這筆力頗爲滿意,隨即便念出了聲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原來還是剛剛那首詩,字好,詩更好!你小小年紀知道憫農,著實不易,先師在世時,亦是有言說,天下之計在於農。”

Advertisement

聽這位司馬先生提到先師,這一次,杜士儀思來想去,終於直言問道:“司馬先生,我年淺薄,孤陋寡聞,此前雖得先生命司馬大兄兩度義助,但他守口如瓶,從不吐先生來歷。今日再登門,我本爲抄書而來,不想竟然遇到如此大場面,若是再不知先生來歷,恐怕就真要在人前出醜了。”

“哦,原來你至今還不知道我是誰麼?”見杜士儀搖了搖頭,司馬先生終於忍不住掌大笑,“好,好!我一不是勸農桑興水利的朝廷命,二不是詩文才名譽滿天下的文人墨客,不過一介修的道士,原就不該人盡皆知,一到某地四方賓客紛至沓來!杜小郎君,你可說了一句最最實在的大實話!”

杜士儀從這笑語中沒聽出任何反諷的意味,反而覺得老者似乎是真心歡欣,不更加犯嘀咕。下一刻,他就看見對方含笑說道:“黑雲不對你挑明,是因爲他追隨我最久,知道我的脾氣。你今日既徑直相問,那我自然沒有什麼不可說的。貧道司馬承禎,法號道。”

這一次,杜士儀終於有些印象。然而,不是從前那個杜士儀的記憶中有這個人,那個一心只讀聖賢書,苦心孤詣只做詩的年郎,自然無心於僧道上下什麼功夫,倒是他自己曾經在前世父親珍藏的那些年代久遠的碑碣拓本中,看到過這個名字。而和這個名字連在一起的,還有好些軼聞。

“可是茅山上清派的司馬宗主?”

司馬承禎看著杜士儀攢眉沉思,旋即又恍然大悟的樣子,倒是覺得這年郎反應真實有趣,再加上此前司馬黑雲所說關於這年郎的林林種種,也讓他頗爲滿意。因而此刻他微微一點頭,便開口說道:“我喜清淨,不人多,今日看來,這賓客紛至沓來的景只怕會愈演愈烈。我此次子方之請回嵩山,是因爲嵩觀中,收有先師當年所藏,上清派九代陶祖師親筆所寫的不著。這些書是當年先師送給嵩觀的,其中有些我亦無抄本,你既然對黑雲說過能抄錄,倒讓我多了個幫手。”

杜士儀不想誤打誤撞,司馬承禎此次上嵩山的本意竟在於此,一時不愣了一愣,隨即才苦笑道:“先生若是明著提出此意,只怕甘願抄錄的人能夠一直排到峻極峰山腳。”

“此言差矣。我是還不曾提出,可今日不是已經賓客盈門了?可惜了,坊間那些專事抄錄的書手要丟掉老大一筆生意!”司馬承禎笑地挑了挑眉,又不不慢地說道,“只不過他們都自願爲我這老道效力,杜小郎君卻是爲了償清那崑崙奴的價錢,所以自然有些分別。聽聞你懂得醫行鍼,既如此,陶祖師親筆所書的《本草經集註》,便給你抄錄如何?雖說朝廷又重修了《本草》,但祖師所留之,他日佚失就可惜了。”

竟然是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原本!

後世那一卷只剩序錄的陶弘景所著敦煌石窟殘本《本草經集註》,當年被日本人攜出中國後,便連下落都是衆說紛紜,他只看過父親珍藏不示人,道是從前師長所贈的一份拓本。另一份殘卷亦是在德國,自己轉悠了大半個地球亦是不曾有緣一見,如今能抄錄到陶弘景手書的原本經卷,他怎麼可能不答應!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見杜士儀站起喜出外地一躬到地,司馬承禎不笑了起來:“既如此,你是留嵩觀抄錄,還是繼續回你的草屋?”

儘管嵩觀近些時日必然會貴人云集,留在這裡興許會遇到很多機會,但杜士儀仍是毫不猶豫地說道:“倘若先生允準,我想煩請司馬大兄將此書送至我那草屋,由我每日抄錄後,請他送回抄本。草屋清淨,更利於靜心抄錄。”

司馬承禎聞言大笑,想都不想地點頭道:“好,就依你!看你剛剛四閒逛,想來也是不打算再回飛星閣的,我這就讓黑雲送了書卷和你一塊回去。宋觀主和子方那裡,我替你打一聲招呼就是了。”

《盛唐風月》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