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嫁娶不須啼 第22章 作業

《嫁娶不須啼》 第22章 作業

 嫁娶不須啼

 懷愫

 韓征提溜著一只八寶鴨子回家。

 一回來就送到阿寶小院里去, 剛進院門就見屋里燈火通明。

 正房是阿寶的繡房,偏房是的書房,阿寶正在書房, 伏在案條上抄《千字》。

 換了窄袖,套著袖套, 一頭頭發結一條大辮子, 拖在腦袋后面覺得熱, 燕草替起來盤上,扎了兩紅發帶。

 唉聲嘆氣,寫幾個字兒就要嘆一口。

 從此《千字》就是最恨的書!

 “能不能幾個字?”這要抄到什麼時候,好些字都還沒認全,本不會寫。

 “幾筆寫錯了可以,字兒可不行,先生一過眼就知道你懶了。”

 阿寶握著筆桿子直發愁, 天黑了,第一遍都還沒抄完,明兒一早要兩篇,讀書怎麼這樣苦!

 “嚯, 你這是要考狀元啊?”韓征走近了頭一瞧, 這一筆字兒寫得快比他的強了。

 “先生罰我抄書。”阿寶看見韓征眼睛一亮!拉住他不許他走,“正好正好,你也替我抄幾筆。”

 “我?讓丫頭替你抄。”

 結香螺兒不會寫字, 戥子寫的太難看, 燕草寫的又太好看。

 阿寶不好意思說,只道:“們會寫字兒的都力氣不夠, 你握筆的力氣跟我差不多, 你先替我寫幾個!”

 見韓征猶豫, 鼓起臉:“我飯都還沒吃呢。”

 韓征吃飽喝足,牙里還有鴨子,看看妹妹就想起自己小時候被先生罰抄,那會兒阿寶也替過他,就當是還債。

 “行,給你帶了只鴨子,你先吃,我替你兩筆。”

 阿寶這下高興了,方才就聞見香味,開了食盒一看:“這是鴨子?怎麼做這樣的?”

Advertisement

 八寶葫蘆鴨,鴨子腔的大骨頭都拆掉了,當中用碧綠的菜兒打了個結,做葫蘆的樣子,里面墊了八寶糯米飯。

 又當飯,又當菜吃。

 阿寶早就了,可還記得把鴨子切開,給爹留一份,給紅姨送一份,這才舀上一大口,直往里塞。

 還是吃飯有力氣,方才那幾塊小糕點,本不頂嘛。

 “這是買來的?”味道還頗和的舌頭。

 “我去裴家,裴六郎送的。”裴觀在家里行六,韓征不想酸縐縐他的字,就他裴六郎。

 和衛三一樣。

 他著筆,又出個小盒子來:“吶,這個是裴夫人送你的,說是小玩意兒,給你戴著玩。”

 燕草接過,打開盒蓋兒,遞到阿寶眼前,給瞧了一眼。

 “這是什麼石頭,還好看。”玫瑰紅的石頭,石上還有淡白紋路,匣子中又有戒指又有耳墜子,做得巧。

 “是絳紋石。”燕草答道,品相這樣好的,倒見。

 阿寶知道紅姨跟裴三夫人走禮的事兒,這回收下了,還吩咐燕草:“拿一個戒指出來,我要送給大妞。”

 韓征也有許多字不會寫,好在一張紙上被燕草用描花樣子的筆畫上了細格子,是怕阿寶字寫的大小不均,先生看了罰重抄。

 他只挑他自己會寫的字寫,一個格一個格的填空,寫了幾筆就不耐煩起來:“這先生怎麼盡你抄這些。”

 裴六郎說的那些多有意思,什麼渡之戰昆之戰,阿寶聽這個肯定有勁頭。

 他把裴觀那里的新鮮東西說給阿寶聽,阿寶里還含著口飯呢,聽得眼睛撲閃撲閃:“這麼有意思?我……”

 裴家可不是衛家,不能去看,就算去衛家,也沒有往衛三書房里鉆的道理。

Advertisement

 嘁,衛三這樣的,肯定沒書房。

 戥子去給陶英紅送鴨子。

 阿寶安排那個琵琶伎當了丫頭的事,一字不全說給陶英紅聽了。

 這事陶英紅實在是不能手,先是覺得阿寶來,待聽到李金蟬放了腳,打算歇幾日就上工時。

 陶英紅張張,半天說了三個字“也行罷”。

 “姑娘說了,進了咱家的門就得按咱們家的規矩來。”管別人家送來伎是干什麼用的,反正在們家里就當丫鬟用。

 陶英紅還想說點什麼,最后失笑出聲,看看戥子:“你現在還真是,有模有樣的。”

 戥子以前哪這麼一口一個姑娘,打小就是阿寶阿寶的,這才幾日,也學得像個大家婢的樣子。

 果然是不一樣了。

 想到不一樣,陶英紅的臉淡下去。

 早啊晚的,總得分開,連小丫頭都學起規矩來,跟兒子再住在林家,確實不像話。

 “紅姨,你怎麼了?是吃的不好還是穿的不好?我告訴姑娘去!”紅姨的稱呼,戥子還沒改過來。

 戥子說是丫鬟,跟半個兒也差不離,陶英紅問:“我跟阿兄要搬,你說阿寶會不會鬧?”

 “要搬?”戥子挨到腳踏上,兩手抱住陶英紅的,“為什麼要搬?”們才剛團聚了幾天呀,就要分開?

 那姑娘能不鬧嗎?那得鬧翻天!

 “這話說的,你自己想想。”

 戥子心里一琢磨,確實如此,韓家林家,終究是兩家。

 “我先跟你說,你幫著我勸勸阿寶。”

 戥子只得點頭,滿腹心事回到阿寶院中,韓征已經一個個空寫了一半了,戥子也被抓壯丁續上。

 阿寶心滿意足吃了鴨子,還點評:“這做法,比咱們家做的要好吃。”

Advertisement

 “這是府菜,跟咱們家的不一樣。”用料就講究得多,里頭填的泡發海參,干貝、、鮮蝦仁,便不是家家都能常備得起。

 燕草簡直什麼都知道。

 阿寶吃完又抄,手腕子都寫酸了,結香給手腕,螺兒給兒茶解油膩,幾人又是哄又是勸。

 直抄到后半夜,總算抄完了。

 燕草拿起抄好的一張,平鋪好吹干,免得紙上的墨漬氳開,沾在一塊兒。

 開始抄的那幾張還算字跡端正,越來后面越潦草敷衍,燕草看著直搖頭,阿寶卻不肯再寫,扔掉筆桿子:“就這樣,再不寫了。”

 看跑回房去,一腦袋扎進枕頭,倒在床上耍賴。燕草也沒辦法,這幾張也算能差罷。

 韓征剛回自己屋中,聽說姨丈回來,立時去正院尋他說要事。

 林大有是吃了酒回來的,但今天只淺斟幾杯,并沒喝多。

 他一去將軍府,鐵將軍便把新得的歌姬了出來,林大有有些拘束,這大白天的,就開喝了?

 穆王治軍極嚴,軍中是絕不允許飲酒的,攻進京城犒賞三軍,他們才喝著酒,那是賜下來,分賞給將士的。

 除了打勝仗,營里平日都不沾酒。

 鐵將軍看他這樣便笑:“如今不一樣了,咱們也松快松快。”讓那歌姬彈唱,又讓人給林大有倒酒。

 林大有總覺得渾不得勁,座中幾個人紛紛論起收著了詹事府的禮,林大有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那個張大人給大家伙都送“禮”了。

 “你們家那個怎麼樣?”幾人笑呵呵問林大有,顯是知道他得了新人,這才把他來。

 林大有直話直說:“我不知道,我吃醉了,這會兒酒還沒醒呢,連送的人是誰都還沒問清楚就被來了。”

 幾人大笑,許參軍道:“還能是誰?詹事府的禮,你說是誰送的。”

 太子有意與他們這幫武好,這難道不是喜事?

 陛下年的幾個兒子中,長子秦王立下戰功無數,在軍中頗有聲。四子齊王又素有文名。

 太子因嫡出,在封地時就被立為世子。

 當世子足夠仁孝就行,如今可不一樣了。

 林大有一把大胡子,遮住下半張臉,上半張臉又生了兩道濃眉,只出兩只眼睛來。從相貌上看,倒似張飛。

 看模樣便忠直,諸人只當他一點不懂其中關竅,還說給他聽。

 “聽說了麼,陛下冊封太子的詔書,在案上了十幾日。”這一項,就足夠引人猜度。

 “還是皇后娘娘哭說太子割救父的舊事,詔書才發下來的。”

 如今這位皇后娘娘,是先王妃的親妹妹。

 先王妃才是太子生母。

 皇后娘娘明明有齊王這個極得陛下喜的親生兒子,卻還是為太子去哭求陛下,舉世稱賢。

 林大有抱著杯子吃酒,杯子一點大,他一只手掌扇似的,著酒杯一點點吸溜,這宴還真有點坐不下去。

 林大有也不是傻子,他看著像酒沒醒的樣子,把他們的話一個字不的聽進去了。

 詹事府可不止送了人,只不過林大有面子還不夠大,能到這里頭,已經難得。

 一回到府中,林大有便手發愁。

 怎麼辦好呢?退是不能退回去的。

 退禮,那就是打送禮人的臉。

 原來以為是張大人送的都不好退,現在知道是太子送的,那更不好退了。

 哪怕太子不知道他是哪個牌位上的人,都會被姓張的記上一筆。

 這點淺道理,林大有還是懂的。

 韓征正巧此時來,把裴觀那番話學給姨丈聽。

 “馬政?”太子想手馬政?如果是真的,就連鐵將軍他們,都還沒看穿太子的意圖。還得意洋洋以為太子跟他們賣好呢。

 “姨父,連裴六郎都能打聽著的事兒,那……”韓征指指屋頂,他意思是,陛下鐵定知道了。

 他們都是陛下的親衛,可不能趟進別的混水。

 “裴六郎說,咱們就一門心思跟著陛下,往后再有這種宴,張口就是忠君,也就沒人請咱了。”

 免得麻煩。

 林大有一想,還真是個主意,陛下多次往崇州大營檢視軍馬,他曾見過陛下許多次,陛下還盛贊過他養馬養得好。

 林大有手:“嘿,這個裴六郎,等上林宴的時候,我要見見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