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一簪雪 第10章 第9章

《一簪雪》 第10章 第9章

 第9章

 信上墨字寥寥,首行那句“千芳閣”就讓林嬋瞳孔一震,下意識便想藏起來不與人看,可塞進袖口一會兒,又拿出來仔細看過。

 寫信之人自稱“妾”,只言片語又是要林嬋獨自去別莊相見,林嬋自然以為這信是顧所寫,惶恐怔忪之際想到這些年顧常無意間說的那句“大小姐模樣卻不像夫人呢”,這話總引不快,可那時未曾多想,只能暗暗憋悶,現在再揣,只怕顧早就知道真相!

 可怎麼會知道,甚至還知道——千芳閣的事。

 林嬋噌地起,將萬嬤嬤嚇了一跳。萬嬤嬤驚疑道:“夫人怎的?這信是……”

 林嬋擰著眉,催說:“你快去,去備輛馬車。”

 萬嬤嬤接過信,眉眼亦是變得凝重,但卻不如林嬋慌張,道:“顧姨娘眼下拿這事來做文章,恐怕也是破罐子破摔想脅迫夫人放回府,可夫人,當年那事最不想人提起的當屬老爺,若是老爺知道,只怕要將牢牢拘在別莊,哪里得上說話,您又何必去要挾?”

 林嬋搖頭,蹙眉說:“一碼歸一碼,千芳閣的事……怎好告與老爺聽,我是太平日子過太久了麼?何況當年這事只你我知曉,顧究竟上哪得知,還有沒有別人,我得去問個清楚!”

 林嬋說罷,不顧萬嬤嬤阻攔匆匆就走。

 萬嬤嬤追到一半,抬頭看暮沉沉的天烏云布,怕是要下雨,在原地掙扎思忖了片刻,只好嘆氣跟上林嬋。

 而就在姬府的馬車途徑東直門大街時,籬打馬正從街邊奔過,兩邊肩而過,籬直奔鎮府邸。

 他渾糟糟的,胡茬也紛紛冒出來,看樣子像是好幾日沒捯飭過自己。南玉就守在書房外,見籬這樣來免不得一驚,上下打量他:“近來有什麼大案子,你怎麼這樣了?”

Advertisement

 籬著氣,他手里拿著從刑部抄譽來的一沓卷宗,就要往書房去,“主子呢,歇下了?”

 南玉“欸”了聲攔住他,朝他搖了搖頭。籬頓時僵住了要叩門的手,聽到門里傳來極其低微的忍的痛聲,神變得異常難看。

 月末了……

 他斂著眉眼低罵:“姓趙的那個畜牲。”

 南玉抿,這話他適才在門外已經罵了千遍萬遍,已然倦了,于是只耷拉著腦袋不吭聲。

 兩人一時都默不作聲地立在長廊下,于是屋里的息就更清晰了,那一呼一吸間的氣息讓人聽得連骨頭都在疼,南玉不得不轉移注意力,問道:“你手里拿的什麼?你最近查什麼案子,都查到刑部去了,主子另外給你派任務了?”

 籬搖頭,瞥了眼南玉脖子上傷口所在的位置,說:“一樁舊案。上回你提到那刺客傷人的手法,我突然想起三年前,你可記得云府衙遇刺一案。”

 聞言,南玉一怔。

 三年之久,若是個普通案件他恐怕早就忘了,何況他在京都,哪有閑心去關心遠在云的案子,可籬這麼一提,他幾乎是立即就想起來了。

 緣由無他,這案子可真是太大,也太離譜了。

 據說當時的云府衙上下,上至知府下至吏員,一夜之間紛紛死于非命,有死于自家房中的,也有死于秦樓楚館、街巷酒肆的,但只有一個共同點,致命傷在頸側,利當是子佩戴的簪子步搖一類的首飾,下手十分干脆,幾乎是一招斃命。

 到了翌日清晨,偌大州府剩下能主事之人竟只寥寥。

 南玉至今還記得那知府好似姓王,他不僅是自己死了,府邸還被一把火燒了,一家數口,沒一個活的。

Advertisement

 這案子當即驚了朝廷,那時先帝的子已經快不行了,聽聞震怒,還在早朝時咳了,而后派了中央大臣,勒令嚴查。

 這事在京都瘋傳了一陣,只是錦衛經手的案子實在太多,南玉也沒再探聽過后續,竟不知兇手究竟緝拿歸案沒有。

 籬將卷宗遞給他,“拿是拿了,但——”

 這時“吱呀”一聲,房門被從里推開,霍顯倚在門旁慢條斯理著手,除卻鬢角麻麻的汗外看不出毫異樣,神如常道:“看什麼好東西呢,進來說。”

 -

 山上霧重,本就被烏云削減了幾分的月更顯朦朧,那點黯淡的亮將顧照得十分弱可憐。

 這回可不是裝的可憐了。

 不過短短數日,顧面如土,臉頰凹進去了一圈,原本合裳也變得寬松起來,但倒也還算平靜,落在林嬋手里,免不了磋磨,

 只是意外于姬玉瑤的到來。

 子一竹青錦緞薄,上甚至沒外搭一件抵風的小襖,整個人顯得輕便又不怕冷。提著食盒來,拿出幾樣吃食和小菜,溫道:“姨娘這幾日苦了,快吃吧。”

 顧確實了幾日,眼下看到這些饞得很,只是如今警惕得很,生怕林嬋想要斬草除

 筷,問道:“大小姐這個時辰,怎會來這兒,夫人可知曉?”

 姬玉瑤布好小菜便落座,湖邊的冷風將鬢邊的發吹得飛起,手別到耳后,搖頭道:“母親不知,我是背著母親來的,往日姨娘待我多有和善,如今姨娘有難,我心中難安,尤難眠,知母親這人心狹隘,必不肯善待姨娘,才來探一二。”

 這番話說得實在誠懇,顧險些就要信了自己往日是不是真的待很好了,但轉念一想,在明面上確實給過姬玉瑤面,不似旁人那樣落井下石,偶爾姬云蔻欺負人時,也會斥責蔻兒幾句……

Advertisement

 但這些可不是善良,不過是要維持在姬崇面前溫小意的形象罷了,實際可沒拿姬玉瑤去膈應林嬋,累得姬玉瑤也了不無妄之災。

 不過這些,這個傻乎乎的大小姐恐難知曉。

 顧幾多變,道:“你……”

 姬玉瑤眨眼,道:“姨娘心中在想我蠢吧。”

 許是被人揣到心思的惶恐尷尬,又或是姬玉瑤適才流出的表俏皮得與有些違和,顧怔了許久,不虞道:“大小姐究竟想說什麼?”

 姬玉瑤著顧笑了,緩緩嘆了聲氣,“姨娘想必是知曉母親虧待我的緣由吧,否則怎敢一而再再而三冒險取我命,不就是篤定母親對我沒有半點誼,甚至還有怨懟,不會輕易為我做主麼。”

 顧驚得起,“你、你知道……”

 姬玉瑤起平視,神依舊淡笑著:“我也不怪姨娘,深宅大院總該有點手段,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麼,姨娘想要更好的,這又有什麼錯呢。”

 說話時朝顧走去,順帶理了理顧被風吹的發,口吻到作都溫平和,卻莫名讓顧起了一皮疙瘩,轉就要離開:“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夜深了,大小姐請回吧,以免夫人知曉后怒。”

 姬玉瑤沒讓走,扣住了的手,顧被這麼一攥,左腳絆右腳,踉蹌了兩步方才站穩,就聽后的人輕聲細語地說:“姨娘若是知道這深冬的湖泊有多冷,就該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夜沉寂,這樣的喃喃低語顯得尤為瘆得慌,顧當然知道姬玉瑤話里指的是哪一樁事!

 依照當時的計劃,若無意外,那夜姬玉瑤就該溺死在湖里才對,本不會有往后這麼多烏七八糟的事兒,可顧至今不知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岔子,只以為是孫嬤嬤綁錯了人也未可知。

 正這麼想著,忽然被一力道拖拽著往前,顧心上一駭,終于是明白過來姬玉瑤要作甚了!著去攥姬玉瑤的手腕,破口喊:“姬玉瑤!你瘋了不?你想干什麼!”

 這麼破口一喊,林間嘩啦啦地驚起一群鳥,姬玉瑤蹙眉,索扣住了嚨。

 顧發青,里試圖發出聲響引起旁人注意,可就這時烏云頂,暮里陡然砸下一道響雷,將的求救聲盡數湮沒于長夜里。

 雷電的亮在臉上一閃而過,映出分外漆黑的瞳孔,那雙眼睛里藏著漫不經心的殺機和愜意,仿佛,就像死一只螞蟻一樣簡單。

 顧領悟過來這點,手腳并用拼了命地掙扎,好容易了口氣,忙說:“你還有許多不知道的!你放了我,你放了我我便全都告訴你。”

 姬玉瑤稍頓,眉梢輕輕挑起。

 顧半個子都懸在欄桿上了,不敢輕舉妄,見姬玉瑤停住手,猶如抓住一線生機,說:“我不知大小姐究竟從何得知自己世,但想必知道的并不完整,大小姐確實并非夫人親生,你的生母乃、乃是繁安縣一個樂坊的舞姬。”

 繁安縣,正是姬崇的家鄉,他在進京趕考之前,在繁安縣住了二十載。

 姬玉瑤整個人沉寂下來,眼神放空地看著顧張張合合的,腦子里浮現出一抹纖細子。

 閉了閉眼,將那影從腦海里驅出。

 顧見狀,只以為姬玉瑤果然不知,于是說得愈發賣力,“那舞姬與老爺并非什麼緣,據我所知,老爺在進京之前便同你生母拜過堂了親,只是后來為娶恩師之,才想同斷了關系,可沒想到你生母那時已有了孕,偏偏夫人生了場大病,大夫說往后再難有孕,極度傷心之下,才在你生母誕下你之初將你給抱了回來,對老爺提出的要求,便是要你母親再不能出現在這世上。”

 姬玉瑤聞言,臉卻變也不變,只含笑道:“姨娘委實辛苦,藏著這麼大還得裝作不知。”

 這時朝從小徑趕來,興道:“小姐!林嬋和那萬嬤嬤到了,正往這兒趕呢。”

 姬玉瑤斂眸,便也不再同顧耗,當即便要松開手,顧似有所察覺,大喊道:“別、別松手!我還知道,我還知道你生母當初懷的是一對雙生子,你本還有個孿生——”

 話未盡,顧忽地一頓,轉而看向面前的,忽然想起姬云蔻前些日子偶爾念叨的:

 “同那霍顯定親后,姬玉瑤整個人都變了,從前那副弱弱的模樣果然就是裝出來的。”

 可對裝了十幾年弱的顧來說,太清楚姬玉瑤那副膽小怯懦,弱無辜的模樣才是真的,那是長年累月孤立無援才養子。

 可眼前人從眸底便出了一從容不迫的氣度,比從前更靈的表里表出來的卻是更冷漠的緒。

 而且,姬玉瑤何時能有這麼大的勁兒,子骨可是被人一推就倒。

 這時再回想孫嬤嬤當日委屈至極的辯解,當初只當是天黑雨大,孫嬤嬤一時不查綁錯了人,可試想在姬府院綁人,若是錯綁了丫鬟小廝,平白了個人,管事焉能不報?

 倘若孫嬤嬤所言無差,當真將人捆了丟進湖里,那眼前這個……

 顧腦袋里“嗡”地一聲,仿佛有條弦崩斷,振得一時回不過神,只不可置信地看著姬玉瑤,“你——”

 像是悉了顧的想法,姬玉瑤朝狡黠一笑,卻在這時陡然松了手,顧姨娘似還沉浸在巨大的震驚中,一時沒反應過來,連喊都忘了。

 湖泊驚起浪花,很快又歸于平靜。

 霍顯抬眸瞥了眼天,他倚在長榻上,指腹著手腕青筋一只突出來的小蠱蟲,像是安似的,道:“繼續說。”

 籬正要開口,一旁的南玉就已經合起卷宗,激道:“我來說我來說!那刺客很快便落了網,據說是個都沒長齊的娃娃呢,人就看押在云府衙的大牢,審訊數日未果,都打算拉出去斬了,卻在行刑前夜被劫了獄!”

 南玉抑揚頓挫道:“說劫獄有些不太準確,應該說是屠獄才對,來人幾乎是洗了整個看押點——奇怪,這麼大的案子,當初怎就沒消息了?”

 籬說:“先帝病重,劫獄案時正是立儲君之際,京中風起云涌,哪有心思關心這個。”

 籬看向霍顯,才繼續說了卷宗上沒有的記載,“這案子至今還是樁懸案,不過有傳聞說,是催雪樓所為,只是礙于沒有證據,只得草草罷了。”

 話音落地,南玉的眼皮下意識一跳。

 這是一種條件反了。

 尋常江湖幫派大多不摻和朝廷之事,與錦衛也互不干涉,可唯有這個催雪樓,多次與府起沖突,甚至已經與好幾樁員刺殺案牽扯上了關系,偏偏這個組織在民間口碑極好,百姓更是稱其為懲治貪污吏的“活菩薩”。

 大抵錦衛的名聲有多壞,催雪樓的名聲就有多好。

 南玉曾在一樁偵查任務里與催雪樓過手,險些沒能活著出來——可還不如死在里頭,因他出來時,連底都被掉了。

 簡直是奇恥大辱了,是以往后他再聽到這三個字時,總是有一些奇怪的反應。

 還是在霍顯摁著他把“催雪樓”這三個字抄了三百遍,這癥狀才稍稍轉輕了些。

 只是他因此對催雪樓懷恨在心,這些年多有打聽,于是說:“好像是聽說那病秧子邊有個姑娘,隨帶著,護得可。”

 籬一時沒反應過來,怔道:“病秧子?”

 南玉咬牙切齒:“催雪樓樓主,謝宿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