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11.紂王真是....好手段!

《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11.紂王真是....好手段!

羣臣對封賞沒有異議,北海伯與北海總兵的規格稍高,但也與功勞大致相抵。

至於讓近衛解甲歸田,也不是他們能管的。

名義上就是天子近衛,當然是大王想怎樣就怎樣。

跑來朝歌避難的北伯侯崇侯虎察覺到了一不對勁。

莫非....這是敲打?

大商分爲與外服

負責治理以朝歌爲主要城鎮的核心區域,外服則是分封的諸侯。

外服職,與中央政府是上下級關係,但比往後的刺史、太守、知府之類的地方備更強的自主,以及世襲可傳承

所以外放分封的諸侯權力很大,又有自己的私軍,私軍不設上限,你能養得起多軍隊,就能編制多軍隊。

當然,由於這些諸侯大多分封在偏僻地區,無論怎麼種田,供養的軍隊都不可能與地中原腹地的核心區域相比。

不過,這也是一種威脅。

如果你諸侯有點用,能鎮地方治理地方,那很好,我放著你,不管你,管太多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可如果沒用了....

崇侯虎局部一,他除了打仗什麼都擅長,包括思考。

他是個很擅長思考的人。

自己堂堂大商四大諸侯之一的北伯侯,被區區七十二路叛軍給打的來朝歌避難?

這得多沒用啊!

Advertisement

他承認自己不會打仗,但這也太沒用了。

這麼沒用的人,怎麼能執掌地方,爲一方諸侯呢?

這麼好欺負,乾脆取締了吧?

崇侯虎發現自己一開始就錯了。

飛廉平叛功,每個人都承認他有一定的才能,可飛廉能比聞太師更會帶兵嗎?

不可能!飛廉估計連聞太師屁底下的墨麒麟都不如。

至於副將孔宣,他誰啊?

那爲什麼聞太師久戰不利,飛廉接替後就平叛功了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紂王沒耐心了。

聞太師出征,就是給他北伯侯崇侯虎的機會,如果當時自己主請纓與聞太師共討叛賊,估計沒幾個月就平叛功,還能分潤一點功勞。

可他沒有,選擇躲在朝歌城裡吃喝玩樂。

一個怯戰的諸侯,一個無法擔當起責任的諸侯,是明君所需要的諸侯嗎?

一個叛就發生在自己轄區,不敢對敵,連帶路黨都不敢當的諸侯,是明君所需要的諸侯嗎?

沒錯,來到朝歌的這幾個月裡,崇侯虎已經認定紂王是一位堪比武丁的明君,有著大思想,大夢想。

從題詩到肅清朝綱,從換帥到平叛功,這一切都代表,沉寂數十年的大商,要有大作了。

北海伯就是在敲打自己,分潤北伯侯司掌的土地。

崇侯虎覺得自己甚至無法反抗,如果不是飛廉平叛,北海還著呢。

Advertisement

就算反抗,他還能帶兵反叛嗎?

部叛都平定不了的人,叛還沒開始就被和諧了。

飛廉獲封北海伯,死死盯住了他。

他不敢打袁福通,袁福通慘敗於飛廉之手,如果自己對上飛廉.....

那後果,想都不敢想。

崇侯虎心中一片通明,他完全明白了。

敲山震虎!

各地諸侯與中心大商的統治聯繫越來越弱,紂王此舉是在通過飛廉敲打他北伯侯,又是在通過敲打北伯侯,敲打其他三鎮諸侯!

“於每一鎮地方,揀選良家百名!”

崇侯虎腦中閃過這樣一句話。

紂王是個貪的君王嗎?

的人會連續數月不踏後宮一步?

每一鎮地方!這就是紂王給的最後機會,諸侯獻上的質量與忠心正比,如果獻上的是歪瓜裂棗,敷衍君王,說明早有異心!

崇侯虎心中已有思量,自己來到朝歌,是不幸中的萬幸,只有親眼見到紂王的一言一行,才能得到如此細緻的結論。

他甚至在心裡嘲笑起其他三鎮諸侯,尤其是那勤於政事,廣羅人才的西伯侯姬昌,這些行爲不爲君王忌憚就有鬼了,將自己打點的這麼優秀,莫非想更進一步?

諸侯更進一步,就是....

可惜啊,他們察覺不到紂王選秀的真正用意,恐怕要暴本心啦!

Advertisement

黃飛虎則想的更深一些。

他也覺得紂王是在敲打,敲打的不僅是諸侯,也是羣臣,固的小團

他就是後悔,自己怎麼著了紂王的道呢?

黃飛虎既是鎮國武王,又是外戚,父親更是外放的界牌關總兵,家事淵源。

聞太師出征後理所應當爲了武將領袖。

他當然要膨脹,紂王大權旁落,老臣掌權卻無兵權,自己有兵權,就是個香餑餑,爲什麼不膨脹?

膨脹害了自己。

紂王在媧宮題詩本不是向外戚武將示好,全是計謀!

讓自己領著武將支持一時,住老臣,從而親令換帥,再以平叛之功,提拔親信大臣,並且在軍士中豎立良好的君王形象,聞仲回朝,取代自己武將之首的地位,進一步打,從而完全掌握兵權。

這一手堪稱完

紂王不再寵幸自己的妹妹並且提議選秀,就是最顯著的信號!

黃飛虎甚至惡意揣測起聞仲前線戰事不利的用心,他比誰都知道聞太師的能力,故意在北海平叛數月不得進,爲的就是讓朝中的自己膨脹起來!

紂王真是....好手段!

黃飛虎心有不滿,卻又不得不拜服。

如果換角度思考,哪個明君都不會允許有這樣的臣子,既是外戚又有老父在外掌兵,更是鎮國武王在軍中聲極高,若是有二心該如何?

黃飛虎估計,紂王的下一步作,就是找藉口給自己貶了。

他認命了,他自問自己勉強算得上忠君國,並且有一定能力,只是一時間被權柄迷了眼,紂王顯然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君王,只要自己後續表現出足夠的衷心,遲早還會被重用。

封賞後,又想起了黃飛虎。

對,貶,必須貶他!

一想到黃飛虎跳過自己調遣孔宣跟隨飛廉平叛就恨得牙,你怎麼這麼多事呢?

直接點名。

“武王調孔總兵隨北海伯平叛,有大功,理應同賞!”

誒?又賞?這也有功?羣臣一時安靜,想不明白。

黃飛虎卻一個激靈,來了,來了!

肯定是要敲打自己了!

黃飛虎眼睛一閉,一睜,腦中一片清明。

一定要表現出自己最大的忠心,老黃家可不像外放的諸侯王,到底還是得靠君王賞飯吃。

.....

求推薦票,求打賞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