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五月初,馬上就是端午節,一家人忙于生意,又有一段時間沒有回去看葉長生二老。
葉冬便與葉小和蘇氏一起商量回趙家村一趟,并興地告訴葉小道:“小,你知道我們這兩個多月來賺了多錢嗎?”
葉小每天都記了賬的,當然知道店鋪的收,心里有底,不過還是問是多錢。
葉冬高興地道:“昨天我已經付清了所有工錢和從蘇家莊買煤和煤爐的費用,我這里還有一千二百兩銀子,小,這麼多錢,放在店里很不安全,我心里很張,要不放到銀莊去?”
這年頭把錢存到錢莊,不僅沒有利息,相反還要付保管費,不過也更安全。
葉小其實剛剛看了自己記的賬,第一個月純收是二百多兩銀子,第二個月純收是一千多兩,后面的利潤應該還是上升趨勢。
現在,不僅王德榮那個鹽場要供應煤球,整個縣衙,還有各民辦和辦的作坊及一些學堂也都用上了小煤鋪的煤。
葉小心想,這是好大一只羊啊,銀子肯定要存到錢莊去,不過這樣也還是不保險。
首先是府,縣衙雖然有鄭知縣,可他剛剛上任,也不能一手遮天地罩著他們。
另外就是土匪,隨著大榮朝各種賦稅的加重,加上去年那場雪災,現在的流民越來越多,地方上的土匪估計很快就會出現了。
想到這些,葉小說道:“爹,娘,首先,我們都要低調,穿著上可以穿新,但不能穿得華貴,記住我們始終是農人。再就是財不白,千萬不能讓人知道我們賺了這麼多錢,第三,每個月我們必須至拿出二收給鄭知縣,這二收是請他幫忙向縣里稅和打點上面的人,這稅是包含蘇家莊那里采煤和制作煤爐的,下次舅舅來了我們跟他們說清楚,錢就不用他們出了。”
“另外,我們必須馬上招幾個手好的家丁看家護院,必須是知知底的,別到時候被人來個里應外合反而被算計了。”
聽了葉小列出了這麼一二三四點,葉冬心里一下子踏實多了,連連點頭表示小安排得好。
突然,葉冬又想起一件事來,道:“小,你不是說那水果能賺大錢嗎?趙家村的水果都快了,還有什麼要準備的沒有?”
葉小早就考慮過這件事了,只不過,現在煤礦生意火,他也想與小華和小富一起去上學了,一時間沒有力去辦水果糖或者罐頭產品了。
再有就是,如果沒有能力保護財產,錢賺得越多就越容易遭來禍端。
于是道:“水果的事,今年沒有力搞了,我們先一心一意把這個煤鋪搞好,等明年,我們再看,至于那些水果,你就讓三伯空回去理了就行,所有收也都給他算了,我們反正也不差那幾個錢。”
葉冬點頭表示同意。
之后,葉小又跟父母商量他要和葉小華和葉小富要去讀書的事,葉冬說早就已經聯系好了縣城一家最好的私塾,只是因為這段時間開店離不開葉小的幫忙才沒跟他說,既然兒子提出來了,他也非常高興,比起賺錢,他一直沒有忘記張孝德說兒子能考舉人考進士的事。
葉小想了想道:“爹爹,娘親,我們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這件事關系到我們家能不能守住家里的財產。”
葉冬問葉小是什麼事?葉小神地笑笑道:“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這段時間,葉小一有空便自學從店里買來的四書五經,在他的眼里,這些真的沒什麼難的,既能背,也能理解,畢竟前世博士畢業,文言文對他來說也是小菜一碟,只是還要通過上學學習一些諸如用文言文寫文章和破題分析、科舉考試需要掌握方法和技巧等。
次日,葉小直接拿了二百兩銀子由葉冬陪著去縣衙找到鄭知縣,葉冬只是把葉小送到縣衙門口便轉回去,他現在很放心,葉小理這樣的事,比他跟著去更好一些。
鄭知縣非常高興地接待了葉小。
通過與葉小幾次打道,特別是這次幫他扳倒了孫達潭,鄭永貴從心深想幫葉小他們,越來越覺得這個十二歲年不簡單,也越來越不把他當一個小孩子看待。
行過禮之后,葉小開門見山:“鄭大人,小的知道在縣城開鋪子和在蘇家莊開采石炭都是需要稅的,前面沒有人找我們收稅都是看在大人的面子上,我們也不能使大人為難,也不知道要多,想跟大人討個主意。”
鄭永貴哈哈哈大笑道:“哈哈,果然如我所料,昨天,還有人跟我說起要向小煤鋪收稅的事,說是每個店鋪一個月不能低于二兩銀子,這還是看在我面子上的,我跟他們說你們很守規矩的,不出所料你們會主過來稅的,那些人當時還不相信,看來,還是我了解你。”
葉小聽鄭永貴這麼一說,笑了笑道:“只是來得有點遲了,還大人見諒。”
鄭永貴擺了擺手道:“無妨,你們開店兩個月了,我家一直燒著你們送過來的煤,家人還經常念叨小煤鋪呢,我也不能一直白燒你們的,你算一下,需要付多錢就直說,你們做買賣也不容易,至于收稅,如果你們拿得出錢,就把兩個月十六兩銀子就行。”
葉小忙道:“大人,你家里能燒得了多煤,我說過了,我們小煤鋪是知恩圖報的,您家的煤以后只要小煤鋪在一天,這煤我們就送一天到您家里,您這麼幫助我們,這要是還收您的銀子,那不是打我們的臉嗎?”
鄭永貴心想,這葉小真不簡單,他也是隨便一說,要是別的人,還不得呢,他倒好,我明明是誠心實意地說要給錢,他卻是誠心實意地表示不收,懂事,真是懂事。
便道:“既如此,那本謝謝你們小煤鋪的事了,那你覺得每個店鋪收二兩銀子的稅是不是有點過于重了?”
葉小當場拿出那二百兩銀子,放到鄭永貴的書案上道:“大人,這里是二百兩銀子,這銀子不是付我家四個店鋪的稅,還有蘇家莊那里開采石炭和制煤爐的稅費,另外還請你幫忙打點一下縣衙的其他大人,煩請知縣大人代勞了,以后只要買賣還做得這樣好,每個月都會是這個數上給大人。”
看著這二百兩銀子,鄭永貴不由得愣了,他一個知縣一年的俸祿折合銀子也才五十兩,不由得口而出問道:“你們兩個月的收多?”問完鄭永貴有點后悔。
葉小微微一笑道:“不瞞大人,這一百兩銀子是我們收的五多一點,不過我們知道,如果沒有大人幫襯,我們那些銀子一文錢也賺不到,所以我們是心甘愿的。而且,兩個月能賺這麼多錢,我們也知足了,只是還請大人不要讓他人知便好。”
“自然,自然,我也是隨口一問,你不回答也沒關系的,只是,你們的誠意也太夠了,好吧,既然這樣,我收下一百兩便可,至于縣衙其他,我會理好的,你們放心,有我在這里一天,府必不會為難你們?”
葉小裝著想了想,便也不再矯,收回來一百兩銀子后道:“如此,小謝過鄭大人了。”
鄭永貴收下那一百兩銀子,想到葉小幫忙整倒了孫達潭,心里還是微微有點不安,想了想道:“小,聽聞你也快十三歲了,可否想過念書?”
葉小當即心頭一喜道:“滿十三歲后,自然是要去念書的,不瞞大人,兩個月前,趙家村的張夫子曾經對我進行過考校,對我非常滿意,還勸我祖父早點送我去他的私塾念書,可當時家里還欠著外面二十多兩銀子的外債,實在是供不起才作罷了。”
鄭永貴對于張夫子考校過他的事很興趣,便問張夫子是怎麼考校他的。
葉小便如實將張夫子考校他們五兄弟的事從頭到尾說了,也沒有瞞一家人因這事起了紛爭然后被迫分家的事。
鄭永貴起從書箱里拿出一本《春秋》,翻到中間,讀了一段約四十個字的文章,讓葉小跟讀。
葉小果然一字不差地讀出來了,這下鄭永貴不淡定了,這分明就是一個神,一個天才啊。
當即關上書,認真地對葉小說道:“小,你如果打算念書,我給你想個辦法,不要去私塾了,我把你直接引薦去凌州府的馨雅書院,斯年和惟聰也在那就讀,每半個月還有三天休沐時間,學費是貴了一點,不過你們也念得起,怎麼樣?”
葉小當即跪地,納頭便拜,道:“小謝過大人,他日念書若有所,必不會忘記大人引薦之恩。”
鄭永貴十分高興地起扶起葉小,道:“你天資聰慧,是一個念書的好苗子,只是念書非一日之功,除你的天資之外,若能刻苦求學,將來必有大。”
葉小知道,這馨雅書院可不是一般人能進去的,又在凌州府,大都是富二代和二代。
馨雅書院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就是整個凌州城最好的了,普通人家那是進不了的,必須是有人引薦或者通過考試績拔尖的人才能進去。
葉小這要是進了馨雅書院,也算是走后門了。
意外穿越到唐初,成爲了一名落魄書生,一切從擺脫飢寒交迫開始!開酒樓、辦書院、學神功、傳兵法!琴棋書畫、機關戰陣、奇門遁甲、武功秘籍,我的圖書館裡全都有!突厥來犯,走,我們去滅了突厥王庭!高句麗犯邊?走,將他們的男男女女全抓回來!吐蕃來犯,走,隨我殺上高原!高昌來犯……吐谷渾來犯……讓他們等著,排好隊一個個來~
「你個毒婦,竟敢謀害我杜家子嗣。」她一睜開眼就被一個帥炸天的男人扼住脖子咆哮。擦,這什麼情況?!她,二十一世紀的金牌整容師,某綜藝節目的古曲冠軍,一朝穿越,變成了某位傲嬌少帥獨守空房的「惡毒」夫人。是誰說穿越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第一天就被那個可惡少帥一紙休書,掃地出門,過著晝伏夜出,吃不如貓,喝不如狗的日子,還得費勁腦子和大鬼小鬼鬥智鬥勇。好吧!玩爆各路牛鬼蛇神前,老孃決定先讓那個不可一世的少帥跪在搓衣板上唱征服。月高風黑的夜晚,她一曲「卷珠簾」成功引起了某少帥的注意……
鄭茹蘭有一個秘密,每天入睡後都會穿進一隻貓的體内。至於飼主,正是性情乖張的權臣首輔魏楚銘。是夜,她昏昏欲睡地蜷縮在那人的膝蓋上,感受指尖輕撸下颌,舒适地打起了呼噜。正在部署大典的魏楚銘低頭看了眼懷裏的小家夥,忽道:“看樣子雪兒困了,這事明日再議。”天下皆知首輔府中有一隻貓兒,白毛勝雪,受寵無比,比很多個名門小姐都尊貴得很。直到有一天,貓兒突然失蹤了,整個盛京城自此掀翻了天。鄭茹蘭知道了太多的事,爲了避免殺人滅口,小心翼翼地捂緊了自己的小馬甲。後來,首輔大人不知上哪打造了兩隻毛茸茸的貓耳朵,讓盛京的女子戴上逐一試過。鄭茹蘭:……這是何等的喪心病狂! ◆ 女主佛繫非小白花,純正甜寵文。 ◆ 架得很空,民風開放且各朝大亂炖,勿杠。
二十二世紀的醫學天才美女穿越,成為花癡大草包棄妃。 大婚當日,寒王妻妾同娶,讓她被世人恥笑,嘲諷。 「論陰險,無人能比得上你。 謝瑤,你讓本王噁心至極」 「再廢話下去,良辰吉日都錯過了,我祝你們夫唱婦隨,白頭偕老」 棄妃就棄妃唄,誰休誰還不一定呢! 她也樂得清靜,卻不料寒王出爾反爾,一次次的找上門……幾個月後,有眼無珠又彆扭的寒王:「愛妃,本王錯了」 謝瑤笑盈盈的鬆開了獵犬,「把人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