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夏初嵐跟著思安走出石麟院,六平帶著三房的夏靜月來到面前。夏靜月跟夏初嬋同歲,只略小幾個月,也是極好的相貌,清麗可人。
一見夏初嵐,便急聲道:「三姐姐,爹爹可能出事了!」
夏初嵐鎮定地問道:「出了何事,你慢慢說。」
「上午的時候,有個人把爹爹走了。爹爹臨走時說馬上便能回來,還能趕得及喝大嫂敬的茶,要我和娘別驚你們。可是剛才我們回去,爹爹還未歸,有個小廝把這封信送了過來。」夏靜月說完,急忙把一封信遞給夏初嵐。
信封上沒有名。
夏初嵐把信出來,抖開看了看。很普通的字,看不出什麼端倪。信上說,要夏家當家之人單獨到泰和樓去談事,若午時不到,夏柏青也就回不來了。
泰和樓是紹興最大的酒樓,食客如雲,生意興隆。
「三姐姐,娘看了信就暈過去了,我真的不知該怎麼辦……求你一定要幫幫我們。」夏靜月掩面哭泣。年紀尚小,三房又只有一個孩子,遇事沒有人可以倚靠。
夏初嵐不了孩兒哭,看了思安一眼,思安連忙上前聲安五姑娘。
夏初嵐知道,如果說夏家尚有明事理的人,便是這位三叔了。三叔跟爹志趣相投,相近,雖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卻勝過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三叔當年就是為了追查爹出事的真相,才被吳志遠整治而辭的。
想了想,對夏靜月說道:「你先回去,告訴三嬸不要擔心,我會想辦法的。另外,此事先不要告訴旁人。」
夏靜月聽到這番話,心裡一塊大石總算落地了,忙不迭地點頭,乾眼淚。知道三姐的本事,夏家能在短短的時間之打敗眾多對手,為紹興的首富,這位姐姐居功至偉。
對於們這些整日裡只知道悶在宅做工待嫁的姑娘們來說,三姐的見識和氣魄都太出了。自己遇到事只會像個沒頭蒼蠅一樣,哭著求人幫忙。可三姐片刻之間就拿出了主意。
夏靜月心裡,其實十分佩服。
回到玉茗居後,夏初嵐坐著把事想了一遍。三叔幫著打理生意場上的事,但沒聽說得罪過什麼人。那便是衝著夏家來了?可對方想要什麼呢?信上沒提錢財,沒列要求,只要夏家主事的人單獨過去……泰和樓開門做生意,大庭廣眾要行惡事也不太可能。
一個商戶小民,還真想不到什麼人要這樣費盡心思地見自己。無論如何,三叔在他們手裡,不得不去一趟。
思安進來幫忙換了裳,出門在外,穿男裝行事方便,也能省去不麻煩。思安幫盤好髮髻,仔細平袍上的褶皺,小聲道:「姑娘,您真的要去嗎?萬一……」
「別擔心,我有分寸。」夏初嵐拿起桌上的摺扇,輕敲了下思安的頭,走出去了。
端午過後白日漸長,空氣燥熱,院子裡的花草都被曬得沒有神。夏初嵐在廊下走著,獨自想著心事,沒注意到夏初熒帶著一幫人從另一條廊下走過。
夏初熒遠遠便看見了夏初嵐,一男裝,儼然是個風度翩翩的佳公子。
不停下腳步,後的人問道:「姑娘,怎麼了?」
夏初熒搖了搖頭,自嘲地笑笑。每當夏初嵐出現在眼前,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在意。
的這個三妹不僅貌如花,而且從小天賦過人,琴棋書畫無論什麼都是一學就會,深得師長的喜歡。長大以後,上門求親的人更是只提夏三姑娘,禮拜帖堆地往長房送。那時候的夏三姑娘,當真無限風。
直到夏初嵐遇見陸彥遠,一帆風順的人生才算栽了個大跟頭。
夏初熒心裡難免生出幾分幸災樂禍來,原以為夏初嵐從此一蹶不振了。可沒想到,如同破繭而出的蝴蝶,得越發驚人。
難怪娘擔心陸彥遠回來找。自己見過臨安那麼多的世家貴,又有哪一個能比得過?
……
夏初嵐走出家門,見了同樣要出門的夏謙。
夏謙主走過來,問道:「三妹要去哪裡?若有為兄能幫忙的地方,不妨說出來。你是姑娘家,還是出門為宜。」
在旁邊裝作整理轎子的六平直咋舌。大公子平日裡最不耐煩幾個妹妹糾纏他,偏偏只對三姑娘脾氣好得出奇。若說是因為姑娘手裡掌家的權力,可他是老夫人最疼的孫子,又是讀書人,吃穿用度全撿家裡最好的來,本不用結姑娘。
真是奇怪了。
「我出門辦些事,不勞煩大哥。」夏初嵐疏離地說道,眸中含著三分冷意,逕自下了臺階。最不喜歡別人因是個子,就覺得是該囿於宅之中的。
人跟男人一樣可以立世生存,甚至不輸給男人。
夏謙看著上了轎子,兩手在袖中握。好端端的姑娘家整日裡拋頭面,何統?那些富賈鄉紳各個都是胚子,明著佔便宜,背地裡又說了許多難聽的話。不在意,他卻很惱火。
恨不得將鎖起來,關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只有他能看見才好。
夏謙的隨從六福配好馬鞍,過來躬道:「公子,可以走了。」
夏謙眼見那邊夏初嵐的轎子離開,在六福耳邊吩咐了一聲:「你派個人跟著三姑娘,看看到底去了哪裡。」
六福雖然不明白主子的用意,但還是喚了個人,悄悄跟在夏初嵐的後面。
夏初嵐沒把夏謙放在心上,吩咐轎子往泰和樓的方向走。
六平跟在轎子旁,小聲問道:「姑娘,咱們要再多帶些人嗎?」
夏初嵐心裡其實也沒把握,只怕對方來頭不小,真有什麼事,自己帶的人也不是對手。湊到轎上的小窗邊,吩咐道:「你去州府衙門,把事稟告宋大人。就說夏家若有麻煩,這旬的賦稅恐怕就不上了。」
六平猶豫:「可小的走了,姑娘怎麼辦?不如別的人去……」
「對方既然約在泰和樓,又是天化日,應該不會輕易手。宋大人知道你是我的人,自然會見。換個人,他未必給面子。你聽我的便是。」
六平應好,匆匆忙忙地掉頭走了。
……
泰和樓前豎著巨大的綵樓歡門,二樓有幾名濃妝豔抹,頭戴時令花朵的/子在憑欄客。門口立著個穿短的小倌,一看到夏初嵐下轎子,立刻慇勤地跑過來:「是夏姑娘吧?小的恭候多時,請跟小的來。」他見過畫像,只能說真人更。
夏初嵐一怔,看來對方是有備而來。昂首,淡淡道:「前面帶路吧。」
一樓大堂坐著多是散客,此刻臨近中午,座無虛席。跑堂往來穿梭於各個席位之間,手舉托盤,裡頭放著亮得發的銀質酒。還有歌彈阮唱曲,仔細聽,詞是柳三變的《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蟬棲。夕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年時。」
那唱腔婉轉低,帶了幾分悲切,與滿堂的熱鬧格格不。長安在北方,如今是金人的領土,改稱京兆府。二十年前很多人背井離鄉,追隨皇室到了南方,一部分人偏安一隅,卻還有一部分人心心唸唸著故土和年時。
小倌見夏初嵐駐足不前,催了一聲,夏初嵐才上樓。也不知道為何忽然想起那個渣男,勒馬著北方,壯志滿懷,宇軒昂的樣子,的確是很耀眼。
二樓相對比較安靜,各個雅間的門都關著。有的門口站著強壯的護院,有的是清秀的隨從。小倌走到一間有著四扇門的雅間前,先敲了敲門。得到裡面的回應之後,才推門讓夏初嵐進去。
正對門擺著一座比人還高的單扇屏風,旁邊年長的茶博士正坐在風爐前煎茶。風爐是銅所鑄,三足,如同鼎。上面的銚子是銀製的,其中的水翻滾如蟹眼。
茶博士聞聲抬起頭,只覺眼前一亮。他閱人無數,一下就看出這是個頂好看的小姑娘。真是明眸皓齒,顧盼生輝。
夏初嵐點頭致意,逕自繞過畫屏。
原來屋裡的人還不。四名侍和僕婦低頭規矩地站著,彷彿四座石雕。另一名看著等級高些的侍,見進來,立刻走到桌子旁邊。那裡還坐著位飾華麗的子,正在飲茶,手中似還著一卷小像在賞看。
的指甲紅如胭脂,頭上著的一支步搖十分惹眼:環繞著折枝牡丹的一對蝴蝶、兩隻鴻雁以薄金片一一鏨鑿形,再用細金連為一。繁花似錦,巧奪天工。擁有這樣手藝的金匠如今已經不多了,而且大都在臨安。
再看相貌,算不上國天香,但妝容緻,稍稍彌補了五上的不足,儀態舉止更是著大家閨秀的端莊和……高高在上。
那名侍出聲提醒:「夫人,來了。」
子這才緩緩抬起頭,與夏初嵐四目相接,著小像的手指驀然收,面微笑:「夏姑娘,久仰大名。」
凌青菀覺得最近生活有點不對勁. 她的家人、她的屋子,明明熟悉,偏偏又覺得陌生. 莫名其妙學會了醫術. 夢裡還有個聲音不停喊她"姐姐",雖然她根本沒有妹妹. 她想著一步步往前走,總能明白因果......
永和十五年,一直和乳娘生活在鄉下的福姐兒被承恩伯府接回了京城。第一回邁進娘親當年慘死的那個院子,福姐兒渾身打了個寒噤。 高座堂中,手捻佛珠的老婦抬起眼皮兒隨意地瞭她一眼,說:福姐兒,福姐兒,倒是個有福的!從今兒起,你就叫婉柔,進了宮,要事事為娘娘打算,可別學你娘,好好地陽關道兒不走,非鬧騰得自己沒好下場。 福姐跪在青磚石地上,咬著牙不讓自己淚珠子滾下來,響響亮亮地應道:好。 小劇場:趙譽第一回 見到蘇家那個私生女,是在蘇皇后的宮中,小姑娘人還沒長開,呆里呆氣還不識字。趙譽想到蘇家的意圖,不由心中有氣。 當朕是什麼,是個白菜朕就拱嗎? 后來,小姑娘一甩臉色,趙譽就寢食難安,還偷偷傳了國丈大人蘇三爺進宮。 趙譽:咳咳,愛卿啊,蘇貴妃今兒又閉了宮門,朕怕她悶,你進去瞧瞧她,然后朕再去探望你,如何? 蘇三爺:……這大半夜的,外臣探訪后宮真的好嗎?
唐窈出身侯府,姿容昳麗,家世顯赫,嫁給鬱清珣十一載,兩人鸞鳳和鳴,夫妻情深,兒女雙全,不知羨煞多少京中貴婦。 無人知曉,她將來會被囚在院裏悄然死去,就連一雙兒女也無法避免夭折命運。 而這一切,只因鬱清珣帶了個養女進府。 他視那養女如親女,處處庇護,處處關心,甚至超過自己一雙兒女。 唐窈懷着不甘死去,再一睜眼,卻重回到那養女初入國公府時。 此時,兒女尚在,一切還未發生。 她不再隱忍,也不再自欺欺人地以爲對方待她有情。 堅定甩下和離,不再回首。 * 京中傳聞,國公鬱清珣甚愛妻子唐窈,愛到爲她忤逆母親,不碰通房不納妾侍。 鬱清珣聞言卻不以爲然。 他愛唐窈的身體,愛她的美貌,愛她的溫柔體貼,卻從不認爲自己有愛過她這個人。 兒女私情於他而言只是累贅。 娶她不過是父母之命,縱她不過是看她嬌軟可人,重她愛她不過是因爲一雙兒女。 至於私情,從未有過。 卻沒想有朝一日,唐窈會想跟他和離! 更沒想遭他否決後,她竟膽大妄爲地將他告上公堂,寧願承受杖刑也要放言休夫,與他恩斷義絕! 他不明白她爲何如此決絕,更不懂爲什麼她說不愛後,自己會如此難受。 * 後來,那位權傾朝野的鬱國公求而不得,想要入贅,甚至不惜爲面首。 唐窈卻只是微微一笑,“國公曾言情愛無用,還請自重。” 再後來,他懷着卑微愛慕,不求迴應,只甘願做她裙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