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幺三零輕型小貨車駛了維修車間的廠區,一個個大紙箱從小貨車上卸下來,幾位修車師傅立刻駐足觀看。
“這不是紅星橡膠廠的那批墊片和膠圈麼?”
“質量不合格,說是要退貨的,怎麼又拉回來了?”
“我問了一下,聽說是採購那邊不給咱們退。”
“憑什麼!當初是他們買的,現在質量不合格,憑什麼不給退!”
“不不給退,而且我聽說,這些不合格的零部件,還要算在咱們車間的支出裡。”
“算車間的支出?那不是得扣咱們的獎金?”
八十年代的國企雖然是吃大鍋飯,但這大鍋飯往往指的是基本工資,獎金這東西還是獨立覈算的。特別是對於效益好的國企來說,獎金要佔據收的一大部分。
當時很多人寧願去企業,也不願意去當公務員,就是因爲在國營制下,工人和公務員都是旱澇保收,企業工人卻比要公務員多拿一些獎金。
若是在待遇好的國企裡當工人,給個公務員的科級幹部都不換!
也是因爲覈算獎金的緣故,企業對於本的控制也越來越細。
就比如李衛東所在的修理車間,修車的時候能換舊零件的,絕對不換新零件,爲的就是在覈算的時候,省下一筆車間支出,省下的這筆支出,就了修理車間的獎金,每個正式工人都有一份。
如今紅星橡膠廠的那批不合格零部件作爲修理車間的支出,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修理車間的工人們要被扣掉一部分獎金,來抵消這筆支出。
此時有人突然開口說道:“我聽說是採購的長王海濱從中作梗,所以採購纔不給我們退這些零部件。”
“王海濱?他爲什麼要這麼做?我們什麼時候的罪過他了?”有人開口問道。
剛纔說話那人向前湊了湊子,低了聲音,神兮兮的說道:“我也是聽的小道消息,王海濱的兒子王磊不是在咱們車間幹臨時工麼,王海濱想給他兒子辦轉正,不過轉正的名額一年就那麼幾個,實在是太有限了,於是王海濱就盯上了今年的車間先進。”
旁邊一人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要是王磊能拿一個車間先進,轉正的機會還真的比較大。”
“今年咱們車間的先進,不是已經給李衛東了麼?”又有人開口問。
“關鍵就在這裡,王海濱想讓李衛東,把車間先進讓給他兒子王磊,李衛東肯定不願意啊,就拒絕了王海濱。”
“是我的話,我也不願意,車間先進啊,一年就一個,憑什麼讓給別人。”
“你的意思是說,王海濱是因爲李衛東不肯把車間先進讓給他兒子,所以故意來找茬?”
“王磊可還在咱們車間裡呢,王海濱這麼做,就不怕得罪咱們車間,到時候咱們給他兒子穿小鞋?”
“反正王磊現在只是個臨時工,大不了就調去別的科室,再說了,王海濱好歹也是採購長,只要能給王磊辦轉正的話,人家也不在乎得罪咱們這些修車的。”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著,這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修理車間。
……
幾日後,又有人去採購打聽到一個消息,王海濱已經暗中放話,只要李衛東肯將車間先進讓給王磊,那麼採購就會去找紅星橡膠廠退貨。
那樣的話,這批不合格的零部件也不會算做汽修車間的支出,汽修車間的獎金就不會被扣。
幾乎是一夜之間,汽修車間的風向就變了。
……
中午下班的鈴聲剛剛響起,李衛東立刻衝向了食堂。吃飯,必須要第一名!
十六歲的李衛東,正是長的時候,用飯盒打了滿了菜,又拿了三個大饅頭,便坐在桌子前狼吞虎嚥起來。
食堂裡蒸饅頭的廚師是膠東人,做的是正宗的膠東大饅頭,一個饅頭要跟小孩的腦袋差不多大。不過那個時代的人肚子裡普遍缺油水,一頓飯吃三個膠東大饅頭的也是大有人在。
李衛東悶頭吃的正香,只見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坐在了李衛東的對面。
李衛東擡頭一看,這人是汽修車間一個姓劉的修車師傅。李衛東了一句“劉師傅”,算是打了招呼,便繼續低著頭吃飯。
然而那劉師傅卻主跟李衛東攀談起來,各種家長裡短的說個沒完。
“我印象當中,劉師傅雖然很健談,但也不至於有這麼多話,跟唐僧唸咒似得。”李衛東心中暗道。
終於,劉師傅說到了正題:“小李,我聽說最近一段時間,你跟採購科王長鬧的很僵?”
“談不上鬧的僵,他想要我的車間先進,我沒給他而已。”李衛東開口說道。
“都是一個公司的同事,低頭不見擡頭見的,何必如此呢,以後見面多尷尬啊!”劉師傅長嘆一口氣。
“有什麼尷尬的,他是採購的,我是汽修車間的,咱們公司你這麼大,好幾千人呢!除了開年終總結會,我們遇不著。”李衛東笑著說道,心中已然有些明白劉師傅的來意。
劉師傅則接著說道:“王海濱好歹也是公司的中層領導,以後說不定還會更上一層樓,你還年輕,爲了一個車間先進,得罪他可不劃算。”
“他還能開了我不?”李衛東呵呵一笑,接著道:“我是正式職工。”
國企的正式職工,只要不是違法紀的嚴重錯誤,就算是一把手來了也開除不了。
劉師傅還要再勸,李衛東卻將手裡最後一口饅頭塞到裡,然後站起來,開口說道:“劉師傅,我吃飽了,你慢慢吃。”
午飯過後,李衛東返回汽修車間,找了個有太的牆角,悠閒的坐了下去,曬起了太。
“這時候,要是有杯茶就好了!”李衛東心中暗道。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從旁邊響起:“小李,喝茶,我剛泡好的。”
李衛東擡頭去,看到一個男子,正端著一個搪瓷茶缸走了過來。這人姓王,也是車間裡的修車師傅。
“謝謝王師傅了。”李衛東也沒有客氣,接過搪瓷茶缸,喝了一口,大葉子茶的甘苦味瞬間佔據了李衛東的味蕾。
放下搪瓷茶缸,李衛東纔開口問道:“王師傅,找我有事。”
王師傅呵呵一笑,指了指那個搪瓷茶缸,開口說道:“小李,你覺得我這個茶缸怎麼樣?”
李衛東看了看那搪瓷茶缸,上面寫著“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口號。
看到這幾行字,李衛東開口說道:“這茶缸得有些年頭了吧?”
“七七年的時候,我拿了車間先進,這是當時的獎勵。”王師傅有些回味的吸了一口氣,接著說道:
“小李啊,這車間先進雖然是個榮譽,可也就聽起來好聽罷了,實際上也就給發個茶缸,發個臉盆之類的。可咱們每個月拿的獎金,足夠買幾十個茶缸了,你說是不?爲了一個名頭,損失這麼多獎金,不值得啊!”
李衛東拿起了茶杯,又喝了一口茶水,吐出了兩片茶葉後,繼續笑而不語。
王師傅則接著勸道:“小李,就算你自己不差這些獎金,但你也得爲車間裡的其他師傅們考慮考慮啊,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指著這點獎金養家餬口呢!”
“行了,王師傅,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讓我把車間先進讓給王海濱的兒子,然後大家就不會被扣獎金了。犧牲我一個,富裕一車間,對不?”李衛東笑著問。
“這個嘛……”王師傅尷尬的笑了笑,隨後開口說道:“都是爲了集嘛,甘於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爲四個現代化做貢獻,我們這一輩人,都是這樣過的。”
“講奉獻,講犧牲,也要分對誰吧?雷同志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人民羣衆,這是真正的無私奉獻。可我這算什麼,把車間先進奉獻給王海濱的兒子?你管這奉獻?”
李衛東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而且我覺得,王海濱的兒子能不能爲正式職工,不影響咱們國家的四個現代化建設。”
王師傅被李衛東幾句話嗆了回去,只好無奈的嘆了口氣,拿起搪瓷茶缸返回了車間。
這一世她是父母雙亡的國公府三房孤女,不想勾心斗角,只愿在深宅大院中,護住幼弟平安一生。沒曾想,初見,再見,兩次差點因他喪命,后來卻心甘情愿為他放血續命,為他奔襲千里、為他戰場搏殺……既然愛上了,不管你能再活一年,還是再活一日,我都陪你亂了這…
第一世,她傾盡全力助他登上皇位,他卻在問鼎天下之日,踏過她親手為他鋪就的錦繡之路,攜著她那貌美心狠的庶姐,殘忍將她製成人彘! 第二世,她是妙手女神醫,懸壺濟世,救死扶傷。 第三世,她是高冷女俠客,行俠仗義,除暴安良。 第四世,她是果敢女將軍,保家衛國,戰死沙場。 ,她攜著記憶,重生第一世。 執念已深,怨恨未消! 三世的積德行善,換得一世的重生。 這一次,她勢必要讓所有害她之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前世,定遠侯府滿門含冤入獄,身嬌體貴的宋五姑娘在被賣入勾欄紅院的前一晚,得那光風霽月的江世子相助,養於別院一年,只可惜宋五姑娘久病難醫,死在了求助江世子的路上。 【女主篇】 重生後的宋晏寧只想兩件事:一是怎麼保全侯府,二是怎麼拉攏江晝。 傳聞江世子不喜嬌氣的女子,被笑稱爲京都第一嬌的宋晏寧收斂脾氣,每天往跟前湊一點點,極力展現自己生活簡約質樸。 一日,宋晏寧對那清冷如霜雪的男子道:往日都是輕裝簡行,什麼茶葉點心都不曾備,可否跟大人討點茶葉? 後來,江晝意外看到:馬車裏擺着黃花梨造的軟塌,價值千金的白狐毛墊不要錢似兒的鋪在地上,寸錦寸金的雲錦做了幾個小毯被隨意的堆在後頭置物的箱子上...... 宋晏寧:...... 剛立完人設卻馬上被拆穿可如何是好? 清荷宴,宋晏寧醉酒拉住江晝,淚眼朦朧,帶着哽咽的顫意道:我信大人是爲國爲百姓正人的君子......,只想抓住幫助侯府的最後一根稻草。 江晝聞言眼底幽深,又些逾矩的用錦帕給人拭淚,看着姑娘因低頭而漏出的纖白脖頸,心裏卻比誰都清楚,他對她可稱不上君子。 世人都道江晝清風霽月,清冷剋制,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縱容和徐徐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