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山君 偏我來時不逢春(15)

《山君》 偏我來時不逢春(15)

屋外風雪依舊。

郁清梧端著辣豆腐跟蘭山君一塊去靈堂。

從廚房沿著游廊走過去,足足需要一刻鐘。

這座宅子比他在淮陵住的大得多,是先生特意買給他的。四進的院子,里頭按著他的喜好四都種上了古柳蒼柏,桃花梅樹。先生在信中打趣道:“花貴,你又花,不若自己種些,免去了不‘花’銷。”

郁清梧很喜歡這座宅子。但他搬過來后,阿兄卻不愿意跟他一塊住。

他說,“清梧,我心里還是有疙瘩,不愿意鄔先生的恩。”

郁清梧知道他說的疙瘩是什麼。

當年瑩瑩死后,阿兄寫信給先生求助,但先生沒有回信。

縱然之后先生解釋說沒收到過那封信,可此事已經了阿兄對先生解不開的結。

所以在瑩瑩死后,他不愿意住進是先生嫂嫂的壽老夫人家,在自己來后,阿兄也不愿意住進是先生親傳弟子的他家。

但昨日他渾渾噩噩,卻將阿兄抬進了這座宅子里。他走著走著,跟蘭山君道:“等給阿兄含飯后,我就要扶棺送他歸自家去了。”

蘭山君到底是活了兩輩子的人,一下子就從這句話里面聽出些其他的意思出來。

沉默一瞬,而后道:“但蘇公子在沒有宅子吧?”

在賃住的宅子里辦喪事總是差點什麼。

郁清梧一怔,點頭道:“是。”

蘭山君:“你有多銀子啊?”

郁清梧一瞬間就懂了的意思,他說:“五十兩不到,恐難買到宅院。”

這是他自己攢的銀子,不是先生的。

蘭山君輕聲:“也差不多了,我手里有二十兩,都與你吧,咱們湊一湊,許能辦下事來——我聽人說南城醋魚胡同的宅子差不多就是這個價,你差人去打聽打聽。”

Advertisement

郁清梧剛要拒絕,便看著他,道:“你放心,不是鎮國公府給我的,是我自己的。”

這是殺豬的時候賺的,本也是想留著在淮陵買宅子的。

有時候想想,當初就算不跟著來鎮國公府,想來過得也不會太差。

郁清梧聞言,不知道怎麼的一顆心酸起來,他張張,又閉上,半晌之后道:“我以后必定還你。”

蘭山君搖頭,“我欠他一本書,一副棺木。”

悶聲道:“我師父去世后,我在淮陵大多的底氣,都是從會背三字經有的。”

一個會讀書識字的人,總是比別人厲害的。最開始也是一個很驕傲的人。

笑了笑,“所以,這點銀子也不值當什麼,你盡管拿去為他辦最后一件大事。”

郁清梧眼眶一熱,低聲道:“好。”

蘭山君心中也不好微微轉過去,恰好瞧見庭院拱門,鄔慶川撐著一把黑傘進院子。他急匆匆的,一直低著頭,倒是沒注意到側邊的他們。

蘭山君目微微瞇起,看看邊默不作聲的郁清梧,道:“他怎麼……撐著那把黑傘?”

郁清梧雙目低垂:“先生不知曉蜀州風俗。”

鄔慶川并不是蜀州人,他只是被貶到蜀州困住的人而已。

蘭山君:“原來如此,但黑傘是用來遮亡人的……還是別用得好。”

郁清梧:“昨日太著急,沒來得及跟先生說。”

蘭山君就不說其他的了。有心提醒他一句鄔慶川可能私下跟博遠侯府有私,但兩家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卻又不確定。是這時候就有關系,還是后來才好的?

只能閉口不言。

這會兒,兩人已經到了靈堂。

但里頭卻并不安靜,不斷有聲音傳出來。

壽老夫人聲音激,“將此事下去,無異于將行舟的尸再浸雒水河里!這到底是不得已而為之,還是不愿意而為之,你心里清楚,倒是不用話來支吾我!”

Advertisement

鄔慶川:“可明年開春就是春闈,我是主考,此次的事不能鬧大,也不能查。”

他無奈的道:“行舟是我看著長大的,雖比不得清梧,但也算是半個弟子,我難道會不愿意為他報仇雪恨嗎?可現在就是找不到任何證據,人家就是說他失足落水,我能有什麼辦法?博遠侯府還有林貴妃和齊王呢。”

齊王是林貴妃的兒子。

壽老夫人:“真的沒有任何證據嗎?”

鄔慶川:“沒有。”

壽老夫人盯著他,“到底是沒有,還是你怕事鬧大,藏了起來?”

屋外,郁清梧打了個寒,碗里的豆腐

,鄔慶川急急道:“嫂嫂,你怎麼如此看我,我若是會做這些事,當初還會被貶去蜀州嗎?”

他似乎是怒了,有些口不擇言起來,“當初太子爺那般離世,段伯也跟著去了,他們倒是死得干凈,我呢?我在他們走之后依舊不改其志,跟齊王斗來斗去,最后一個人去蜀州待了十年!”

“我時就跟著他們變法,未免波及家人,一輩子無兒無,清梧和行舟就跟我的兒子一般,我何至于為了一個博遠侯府做這般的事?”

他失道:“嫂嫂,你也太看不起我了。”

壽老夫人嘆氣,“我只是急之下說了一句,你嚷嚷什麼。”

屋子里再次安靜下來。

蘭山君心中卻開始打鼓。

雖然不懂朝堂之事,但基本的朝局還是知曉的,至知道齊王和先太子的爭端。

當今陛下如今已經有六十三歲——十年后,他依舊健在。蘭山君從未聽聞過他生過病。陛下的歲數在這里,齊王作為他的第三子,自然也算不得年輕,已經有四十歲了。

當年,先太子在世的時候,齊王就跟先太子爭功。先太子一死,齊王乘勝追擊,太子黨羽殺的殺,散的散,被貶去了各

Advertisement

比如鄔慶川,他就被貶去了蜀州。

但先太子死了,齊王也沒有坐上皇位,陛下立了太子的嫡長子為皇太孫。皇太孫當年只有九歲,沒有進朝堂,齊王就跟陛下最的小兒子魏王爭上了。

爭到今日,他依舊沒有坐上太子的位置。

魏王自然也沒有。

而皇太孫卻長大了,今年已經有二十五歲,慢慢的也加了他們的爭局里。

朝堂如今算是三足鼎立。

十年后,依舊是三足鼎立。

那時候,齊王都五十歲了。

蘭山君被送走之前,齊王府還沒有落敗,且有領先的架勢。但魏王和皇太孫面上也沒有敗下陣來——蘭山君當時便覺得,若陛下再活十年——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那齊王說不定都被熬死了。

不過齊王死沒死是不知道的,自己卻是先死了。

這倒是人間慘事。

自嘲一番,又小聲問郁清梧,“段伯是誰?”

郁清梧輕聲回:“是先太子的舅舅,鎮南大將軍,后來棄武從文,回朝堂跟先太子一塊支持變法以治。先太子去世后,他也病逝了。”

他承先生的志向,先生承他們的志向,所以對這兩個人他知之甚多。

蘭山君從未聽聞過此人。但此時也不是想這個的時候,看郁清梧一眼,見他神已經平靜下來,便先進了屋。壽老夫人看見來,連忙看向屋外,郁清梧端著碗跟了進來。

他道:“老夫人,先生,我想給阿兄含口飯。”

鄔慶川擺擺手,自己去坐在一邊,突然悲戚道:“去吧,我如今是白發人送黑發人,你萬不可再出什麼事了。”

郁清梧應了一聲,而后道:“我今日要出去給阿兄在南城那邊先定座小宅院,等擺弄好靈堂就送阿兄過去,便在那邊葬了。”

壽老夫人詫異,鄔慶川則蹭的一聲站起來,拍桌子道:“你這是什麼意思?你這是怨我了?”

郁清梧搖搖頭,“不是我怨先生,是阿兄怨先生。”

鄔慶川一口氣沒上來,直接跌坐在椅子上,抹淚頹然道:“我倒是了罪人。”

壽老夫人:“行舟連我那里都不愿意去住,你早該知曉他怨你。”

鄔慶川沉默起來,隨后道:“既然如此,那你就扶棺過去吧。”

郁清梧哎了一聲。

鄔慶川不愿意跟郁清梧僵著,有心要化解,走到了棺材邊。

壽老夫人見此,拍拍蘭山君的手,“你隨我出去坐坐。”

蘭山君點頭,扶著壽老夫人去了廂房休息,趙媽媽正在里面幫著燒茶,見了們來,連忙上了茶水,道:“可要吃些東西?”

壽老夫人疲憊的擺擺手,趙媽媽便退了出去。

蘭山君輕輕為捶背。

壽老夫人:“今日實在是辛苦你了,待會兒我讓錢媽媽送你回去。”

蘭山君:“嗯……”

又說,“郁大人要買宅子給蘇公子送葬,我有些銀子,已經跟他說好送來了。”

本只是來祭奠一次,但要挪棺,按照蜀地的風俗,還是要親人遮黑傘才行。道,“我已經為他撐過一次黑傘了,便想送到底,那日我還想來一次……”

壽老夫人容,“你是個好孩子,我和清梧都承你的。”

道:“你放心,我親自寫信與你母親說明此事。”

若是想要送葬,便不能再隨意找借口了,說不得一路上還會有人看見,被人說道不好。有些事,朱氏作為母親,是不能被瞞在鼓里的,否則以后要離心。

壽老夫人為蘭山君著想,當場寫了信給朱氏,“我讓錢媽媽跟你一塊去。”

等蘭山君要走的時候,郁清梧知曉還要來送葬的事,又追出來道謝。

他一塵埃,霜雪加,因著肯為兄長遮傘,在風雪中朝著再次行了一個大禮。

蘭山君抿,突然生出了一些悲憫之

無論方才鄔慶川說起自己被齊王斗去蜀州十年的時候有多悲憤,說起自己為了志向無兒無時有多無奈,但十年后,他確實是跟博遠侯府走在了一起,自然而然的,應當也了齊王的人。

若蘇行舟確實是博遠侯府大爺林冀所殺,那他和郁清梧之間,走到最后那個地步也是理之中。

只是,也太可悲了些。

六歲見恩師,繼承先生的志向,一往無前,想為天下百姓的一把刀,讓君王拔他出鞘,揮刀向世間渾濁。

而后苦讀十年,十七歲中探花,卻被權貴愚弄,妹妹去世,還籍淮陵。

二十歲重回,兄長含冤,走投無路,又發現先生開始變了。

他最后是不改其志而亡,還是背叛了二十多年的志向而亡?

蘭山君不由得道:“郁清梧。”

郁清梧凝眸看:“蘭姑娘?”

蘭山君:“看開些吧。”

此事之后,他們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得見,不知道還會不會有機會說這番話。只能現在用自己的省悟去提前為他開解,“世上本就無人可依,無人可靠。世上本就無人需依于你,需靠于你。你看開些,獨活自在,有些坎即便過不去,但心里是好一些的。”

郁清梧怔怔,不懂這句話的意思,正要發問,就見已經走了。

他大步跟過去,卻聽道:“就當我淺言深罷。”

他就不好問了。

但他認真的說,“我記住了。”

——

蘭山君回了鎮國公府,朱氏接了信,面上不顯,但等送走錢媽媽之后,連忙拉著蘭山君去問,“怎麼回事?怎麼突然說想你跟著一塊去送葬了?”

抱怨道:“馬上就要過年了,多晦氣啊,也不知道老人家是怎麼想的。”

蘭山君解釋:“去世的那位公子是壽老夫人家的晚輩,老人家白發人送黑發人,想去送一送,正好我在,便讓我跟著去。”

朱氏雖不滿,但到底還是顧忌壽老夫人的面子,道:“哎,這都是什麼事!”

本來事到這里也就行了,但偏偏蘭三爺從外頭回來,聽聞此事,撇嘀咕了一句,“別是自己想去的,借著老夫人的由頭騙咱們呢。”

朱氏瞪他:“你胡扯什麼?”

蘭三爺本來是隨口一說。他被蘭山君懟過幾次,自然也就說不出好話。但壞話說出口,他喜歡為自己圓回來,免得別人以為自己是胡口說,壞了臉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