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21章 力排眾議,加封云逍子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21章 力排眾議,加封云逍子

“這三樣作,早就在福建、廣東等地耕種。”

“并且就在京郊昌平趙家峪,有人在全村推廣三樣作,因此在大災之年,依然家家戶戶一日三餐都能吃飽。”

“這是朕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你們不曾問過,更不曾查過,怎麼就斷定徐卿是在危言聳聽,還要彈劾他?”

崇禎面帶怒意,聲音冰冷。

他不僅震怒,同時也失極了。

‘叔父’說的一點都沒錯。

這些大臣,心里裝的,全都是自己的利益。

哪里會去管百姓的死活?

以前還真是瞎了眼,竟然指靠他們來中興大明?

在崇禎目的注視下,大臣們剛剛有些暖和的子,又是一陣寒意。

啟大吃一驚,問道:“臣斗膽,敢問陛下,這人是誰,竟然也知道玉米、紅薯、土豆?”

崇禎答道:“此人是一名道士,道號云逍子。”

韓爌想到前幾天的事,頓時心中一凜:這道士,莫非就是那蠱陛下的妖道?

崇禎又道:“云逍子不僅為朕獻上玉米、紅薯、土豆三種高產作,煤爐也是他所創。”

大臣們心中,頓時雪亮。

陛下今天讓眾人挨凍。

原來是為了現這個道士的功勞。

然后以此為借口,封賞這道士。

禮部尚書溫仁當即會意,站出來大聲說道:“云逍子功在社稷,應當重賞!”

Advertisement

仁并非是東林黨人,算是一個孤臣,因此在朝中,備

現在雖然位居禮部尚書,卻屢遭彈劾,地位岌岌可危。

而溫仁又是一個野心的人,一心想要干出一番功業,躋閣,甚至名留青史。

今天崇禎這反常的舉,讓溫仁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于是無所顧忌地而出。

大臣們也揣到了崇禎的心思,這次,沒人敢再反駁溫仁的話。

一個道士而已,還能把他給封上天去?

崇禎滿意地點點頭,朗聲說道:“擬旨,敕云逍子為純真人,加封……昌平伯!”

大臣們全都懵了。

真人,可不是胡的。

大明一朝的道教,以正一教為主,并納國家的政治系。

道教的其他分支,比如全真教,除極數出任道錄司的高道外,大多數都不能歸屬于道系列。

太祖賜第42代正一天師為“大真人",并下詔讓正一天師世代掌管全國道教。

以后的每一代天師,都被封為大真人。

真人,論在道教中的地位,僅次于大真人。

崇禎此時,竟然敕封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道士為“真人”。

相當于把一個最低級的縣令,直接提拔為六部尚書。

這就離譜了。

更讓眾人震驚的是,竟然還加爵為昌平伯。

Advertisement

在大明朝,道士出的人當,倒也不稀奇。

永樂年間的道士蔣守約、憲宗時的李希安,都做到了禮部尚書的高位。

然而,道士封爵,卻是從未有過的先例。

大明爵位的含金量,可是非常高的。

當年的王明,有平定寧王叛的潑天大功,也才被加封為了新建伯。

一個道士,何德何能,竟然被加封為伯爵?

“臣聽聞,番薯、土豆有毒,不宜食用,更不可全國推廣。”

“陛下卻以此為功勞,大肆加封一名道士,臣以為萬萬不可!”

首輔韓爌,率先站出來反對。

當然要反對了。

遵化的事,就與這個道士有關。

這且不說了。

皇帝直接敕封一個道士為真人,加伯爵。

這是自大明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恩寵。

這簡直,就是命!

長此以往,大明的閣,不就了擺設?

同時,還有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一旦那道士被封賞,陛下肯定會強力推廣玉米、紅薯、土豆這些高產作

到時候,老百姓都能吃飽肚子了。

那些糧商、地主,以后還怎麼從百姓那里賺錢?

這可就要了老命。

為首輔,肯定會到多方詰難。

到時候,別說是錢袋子會影響,甚至他的位子,都保不住!

必須反對,強烈反對!

Advertisement

“臣附議!”

“臣也不敢茍同!”

李標、錢龍錫等閣臣,雖然不屬同一黨派。

此時卻因為同樣的理由,站到同一陣線,紛紛附議韓爌。

王承恩站在一旁見了,心中連連冷笑。

萬歲爺心意已決,這時候跳出來反對,不是找死嗎?

上次的那筆賬,還沒跟你們算呢!

如今萬歲爺,有云仙長點撥,還以為跟以前那樣好糊弄?

果然。

崇禎冷冷說道:“你們說這些作有毒,剛才朕吃了,你們也吃了,為何不見毒發?”

幾人啞口無言,面面相覷。

萬萬沒有想到,以前被儒家洗腦的陛下,現在竟然學會了挖坑。

陛下變了,變得讓他們都快不認識了!

那個道士,該不是會什麼妖法,給皇帝洗了腦子?

崇禎依然不肯罷休,漠然道:“朕記得韓卿、李卿昨日,向朕請辭,為何還不見遞上辭呈?”

韓爌、李標聞言,頓時滿臉愧,恨不得找個地鉆進去。

其他大臣,也都懵了。

直到這時候,他們才明白,皇帝想要加封那道士的態度,是何等的堅決。

哪怕是罷黜閣首輔、次輔,也再所不惜。

那個道士,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能有如此圣眷?

仁見機不可失,再次出聲:“陛下圣明,像云逍子這種有功之人,理應重賞!”

啟猶豫了一下,跟著開口:“臣附議!”

崇禎這才神稍霽。

還算是不錯,還有兩個己的大臣。

誰知,就在這時,順天府尹劉宗周坐不住了,站出來昂然開口:“陛下,自古以來,百姓都以稻、黍、稷、麥、菽五谷為食。”

“玉米、紅薯、土豆都是外來之,大明若是耕種,有失天朝統,也有違祖制。”

“再則,這三樣作不過是刑名之,近于功利,陛下為人主,應以仁義為本,方能國泰民安,中興大明。”

“陛下寵信道士,更非明君所為,陛下三思!”

劉宗周是當今大儒,人稱“千秋正學”,天下讀書人的領袖人

他的位,雖然不比韓爌、李標等人,名聲卻是無人能及。

他此時發聲,分量可不是一般的重,讓韓爌等人都神大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