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金枝 第一十九章 做客

《金枝》 第一十九章 做客

四太太余氏在得知衛氏得了心心念念的差事之后大怒,第二日兩人在明善堂相遇的時候,余氏對衛氏很是一番挖苦嘲弄,而衛氏的態度也有了一些改變,不再任由余氏辱罵,反而牙尖齒利地讓余氏幾番鎩羽。

而二夫人則在一旁偶爾勸上幾句,言語上幫衛氏的時候更多,余氏因此更是將衛氏恨得牙牙

余氏和衛氏領了差事離開之后,二夫人邊的何嬤嬤道:“三太太平日里瞧著是個再老實不過的人了,不想還真能下四太太一頭,倒是令老奴驚訝。”

二太太放下手中的賬冊微微一笑:“再老實的人也有逆鱗,何況衛氏當初能在衛家那種形下活到及笄并帶著生母給留下的嫁妝安然出嫁,這些年雖然只生了一子一,唯一的兒子又是那樣的形,可你可曾見老三有對說過一句重話的時候?這些世家大族出來的子,即便是看著老實的,又哪里會真的任人欺負而毫無還擊之力。”

何嬤嬤想了想,深以為然道:“夫人說得是,當初伯夫人剛進門的時候不也是伏低做小瞧著再溫婉賢淑不過的麼?您當初見老太太對不喜還幫過好幾次,在您面前也恭敬得很,可是后來……”

二夫人的臉漸漸冷了下來:“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何嬤嬤嘆了一口氣,不再提當年了。

賀林晚沒有顧得上過問衛氏這邊的形,接到了元湘的帖子,元湘邀請明日去元家做客。賀林晚看著這張帖子心噗通直跳,元湘道也邀請了趙青青,賀林晚猜到是為了那枚玉掛件之事,難道趙青青那邊已經有了消息?

下午衛氏回來之后賀林晚拿著帖子去找衛氏提明日去元家的事,衛氏正在正廳里見人,賀林晚過去的時候一個三十來歲的圓臉婆子正在說話。

Advertisement

“……現在靖國公府雖然名義上是世子夫人當家,但世子夫人畢竟進門才半年,在世子夫人進門之前因為靖國公夫人不良于行,國公府十幾年來一直都是靖國公如夫人尤氏管家的,所以如今國公府的形勢還真不好說。”

李嬤嬤訝異道:“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靖國公府這位世子夫人的出可不低,的父親慕敬誠是慕首輔的侄兒且當年還是我朝最年輕的探花郎,的祖母更是先帝的嫡長安義長公主,半年前慕家大小姐出嫁之時嫁妝鋪滿了整條正大街,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這樣的出還當不穩靖國公府的家?”

圓臉嬤嬤卻道:“李嬤嬤你只道慕家小姐出顯赫,卻可知那位如夫人尤氏是何出?”

李嬤嬤想了想,訝異道:“尤氏?這京中沒有尤姓的世家大族啊?”

衛氏卻突然開口道:“的娘家可是與老壽安侯夫人有什麼關系?”

李嬤嬤臉一變:“壽安侯府?德妃娘娘的娘家安家?”

圓臉嬤嬤點頭道:“三太太說的不錯,這位尤夫人的父親正是德妃娘娘生母老壽安侯夫人的侄兒,雖說只是個庶,卻也沒人敢小瞧于。”

李嬤嬤撇了撇,卻沒有再說什麼,抬眼看到賀林晚站在門口邊忙笑著道:“喲,大姑娘來了?”

衛氏也轉頭看來,笑著招手:“阿晚來了?可是有事?”

賀林晚看了那正對行禮的圓臉嬤嬤一眼,點了點頭,走到衛氏面前:“也沒什麼要的事,母親有事先忙吧。”

衛氏拉著賀林晚坐下,然后對圓臉嬤嬤道:“給靖國公夫人的壽禮就按照剛剛耿嬤嬤說的辦吧,至于那位尤氏……這次只是給靖國公夫人賀壽,自然只準備壽禮就好,我們府上平日里與靖國公府也不常走,就不必特意準備給尤氏的禮了。”

Advertisement

圓臉的耿嬤嬤笑道:“三太太說的是,一般有些份講究規矩的人家都是如此行事。那奴婢就先退下了。”

耿嬤嬤行禮退下了。

李嬤嬤這才低聲道:“本該如此,我可從未聽說正室夫人生辰,還有人順便給個妾送禮的,那些人家也太不顧臉面了。德妃娘娘再得圣寵,也不能一人得道犬升天了!當初在衛家,姚氏也是仗著自己與德妃娘家的親戚關系不可一世,若是太后娘娘還在世,現在的王皇后境也不會如此尷尬。”

李嬤嬤口中的太后娘娘是太祖皇帝的元后恭孝皇后,恭孝皇后早逝,太皇太后做主讓當今立了恭孝皇后的侄為后,也就是現在的王皇后,可惜當今并非恭孝皇后親子,對王皇后也十分冷淡,反而寵安德妃。

不過賀林晚覺得李嬤嬤不是為當今王皇后打抱不平,只因衛氏的生母王氏與當今皇后乃是同族同宗,王氏的祖父與王皇后的曾祖父是堂兄弟,按輩分皇后還要喊王氏一聲姑母。

衛氏向李嬤嬤使了個眼,讓不要在賀林晚面前提這些,李嬤嬤便住了口。

賀林晚似是未曾察覺,只道:“這位耿嬤嬤我從未見過,不知是哪里的管事嬤嬤?”

李嬤嬤笑道:“大姑娘沒有見過再正常不過了,原本是外院茶水房的管事,父親當年還在老侯爺跟前聽過差的。因太太現在要管著府里的人往來,便有人向太太舉薦了這位耿嬤嬤。不想這位耿嬤嬤還真有幾分見識,這京中各家院的事都如數家珍。太太以前從未管家,今日耿嬤嬤可是幫了不忙呢。”

賀林晚聽完卻是若有所思,大家族里自然是不了深藏不的人,不過以賀家的家底隨隨便便就能讓衛氏找到一個耿嬤嬤這樣的人出來,到是讓人意外。

Advertisement

“那這位耿嬤嬤出現得還真是及時,不知是誰舉薦給母親的?”賀林晚好奇地問。

李嬤嬤看了衛氏一眼,見衛氏沒有阻止的意思,便小聲道:“是侯夫人邊的王嬤嬤舉薦的,不然太太也不敢隨便用一個不知底的人。”

賀林晚了然地點頭,原來耿嬤嬤是祖母魏氏放在外院的人,看形還是個暗樁。賀林晚便沒有多問。

衛氏道:“你如今年紀也大了,聽聽這些事到也沒關系。只是記得別往外頭說。”

賀林晚點頭笑道:“母親放心,我知道分寸的。”

衛氏笑著的頭:“阿晚最近乖巧不,今后也要如此才是。阿晚來找娘有事?”

賀林晚便將元湘發帖邀請的事說了,衛氏沉片刻說道:“你如今長大了,出門際也不是不可,不過你得跟娘保證出門不準惹事,不然下次娘可不會再允你出門了。”

賀林晚連忙點頭:“我知道了母親,我一定不惹事。”

衛氏見乖巧也很高興,笑道:“明日我讓李嬤嬤幫你準備馬車,不過你這次上門拜訪,記得給元家姑娘和趙姑娘準備禮,別失了禮數。前幾日,我瞧你的針線大有長進,你就找幾樣自己繡的小件送給們如何?”

賀林晚聽完卻不由得汗

原本的賀林晚那一手針線活兒真是令人不堪直視,的針線卻是當年祖母請了蘇州第一繡娘親手教的,雖然不敢說技冠京城,但在同齡人當中還是頗能拿得出手的。那次衛氏檢查的針線,怕被衛氏懷疑,所以故意照著賀林晚的手法繡, 不想衛氏見了之后還是十分驚喜,直夸針線大有長進,后來賀林晚就不太敢針線了。是一個追求完的人,以前總是事事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現在讓繡出賀林晚那樣水平的玩意兒,還真有些為難

所以現在手頭的繡品還都是以前的賀林晚繡的,賀林晚實在是沒有辦法將那些東西拿出去送人。

于是賀林晚連忙道:“禮我已經準備好了,元姑娘的生辰才過去沒多久,我得補送一份生辰禮,還有趙姑娘,上次送我的禮價值不低,我回禮不好回得太寒酸了,所以我給元姑娘準備了一簪子,給趙姑娘準備了一只手釧,就是上次娘讓多寶閣給我送來的那些首飾里的。”

衛氏見賀林晚說得頭頭是道更高興了,笑著點頭:“還是阿晚想得周到,上次那些首飾都是娘親自給你挑的,雖然算不上多貴重,卻是江南那邊的新花樣,想必們會喜歡的。”

賀林晚松了一口氣,只要衛氏不讓送那些看不出來花樣的繡帕香包之類的就行了。

第二日,賀林晚坐上了李嬤嬤給準備的馬車出門。

衛氏真的是一位好母親,從賀家到元家不過是三刻鐘不到的車程,馬車里茶水點心,替換,甚至是解悶兒用的九連環和葉子牌無不齊全。因察覺到今日天熱,衛氏怕賀林晚在馬車里悶熱,太還未大亮就讓李嬤嬤帶人將馬車簾子都換了輕薄風的紗簾,坐墊也換了沁涼的綢面兒的。

賀林晚到元家的時候趙青青已經到了,賀林晚一下馬車就看到元湘和趙青青站在二門門口等,便連忙笑著一邊見禮一邊道:“我來遲了,到累得兩位姐姐來接我,實在是罪過。”

趙青青回禮笑道:“我也是剛到,正要去阿湘的院子,聽說你來了我們就索等著你一同過去。今日夫人和太太出門了,我們也不用去長輩的院子見禮。”

元湘引著趙青青和賀林晚往住的院子去,趙青青卻道:“今日天氣這麼好,我們不如去荷心亭坐坐?我上次瞧著那邊池塘里的荷花快開了。”

元湘笑道:“趙姐姐鼻子真靈,我家池塘里的荷花前日剛開你就聞到了香味,也罷,主隨客便,賀妹妹也沒瞧過我家去年新挖的荷花池吧?”

賀林晚笑道:“是沒見過,我還真要去瞧一瞧,要是花兒開得好等會兒你可得讓我摘幾朵帶回去。”

趙青青噗哧一笑:“阿湘你瞧,這里有一個比我還不客氣的呢。”

元家的宅子是近幾年新買的,只有賀家宅子一半大,不過里面的景致卻比賀家要巧得多,亭臺樓閣,花園假山,小橋流水,很有些江南園林的味道,賀林晚從一進二門就覺到四都是郁郁蔥蔥,一派生機的景致,在花園里還有幾株十分珍貴的茶花。

元家的荷花池占地約四畝,周圍楊柳依依,池塘中已經有了幾朵早開的荷花亭亭而立。荷花池當中的湖心亭為六角攢尖頂兩層樓閣式重檐亭,琉璃瓦,漆紅柱,畫棟飛檐,一進去就覺到清涼的水汽撲面而來,剛剛一路走來的那點燥熱瞬間便消散了。

賀林晚跟著元湘上了湖心亭二樓,這里視野最高,竟能將整個元府都收眼中,不由得贊嘆道:“這亭子修得極好。UU看書www.uukanshu.com”

元湘吩咐丫鬟備茶點上來,聞言笑道:“我祖母和母親都是江南人,宅子是按們的意思整理起來的。當初的我們家的老宅你也見過的,可沒有這般景致。”

賀林晚沒有見過元家的老宅,所以只是笑笑應了聲是,然后讓春曉將自己準備的禮拿出來遞給元湘和趙青青:“這是給兩位姐姐準備的小玩意,還請姐姐們不要嫌棄。”兩人道謝接過去。

元湘打開一看,笑道:“這簪子真好看,是新出的花樣?”

趙青青拿著那副手釧看了看,也笑道:“這是今年江南正時興的式樣,想必過不了多久京中也要流行起來了,我家有一個綢緞莊,這陣子也新進了不南邊兒的花樣,正等著過陣子賺上一筆。”

趙青青說著還俏皮地眨了眨眼。

元湘:“哦?這是何故?”

趙青青將手釧戴在自己的手腕上,輕緩地道:“你忘了今年是大選之年了?再過兩三個月秀們就都要進京了,每次大選之年,京中的首飾鋪子料鋪子都能賺個盆滿缽滿的,我家是商家自然不會錯過這種商機……”

趙青青這麼一說,賀林晚也想起來今年是三年一次的大選之年。按例凡是五品以上朝廷員,家中有年滿十三歲未至十七歲未有婚約的子都要送一位進宮參選。

當初在楊家的時候家中定下要進宮的是十六歲的大姐姐楊唯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