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耽美BL 從在日本當乒乓大魔王開始 第7章 進步好像稍微快了那麼一點

《從在日本當乒乓大魔王開始》 第7章 進步好像稍微快了那麼一點

這一個月中,長野隼的進步是很快,但楊小龍發現自己的進步更加快。

快到已經有些誇張的地步了。

湯淺政明,也就是日本國家隊的超級新星,楊小龍最有可能在全國決賽中遇到的對手。

一個月前,楊小龍已經空把湯淺政明在世乒賽上的比賽錄像給看了。

那一場比賽,湯淺政明的狀態真的很好,超常發揮,加上中國選手有些患得患失,思想包袱很重,真的有希把對陣的中國選手給衝下去。

兩人的大比分一直打到了2:2

在最後一局中,湯淺政明因為腳部跟腱撕裂,這才主放棄了比賽。

看完,當時楊小龍的判斷是:

麵對一個準世乒賽冠軍的對手,如果他使出箱底的近臺快攻,那麼有30%的可能會贏,並且還是在對手完全冇有研究他的況下。

結論:自己還需努力,並且,儘量藏一藏,不能在和湯淺政明對決之前暴自己的近臺快攻,以免引起他的警惕,打一個敵明我暗的優勢。

但一個月後,如今:

因為突然開始練習中遠臺拉更威力的弧圈球,導致之前許多很用的都得到了訓練。

好像就連作為箱底絕活的近臺快攻也跟著變強了不

隨著對弧圈球的理解的深,相應的防守和化解也越來越練。

如果現在再對上湯淺政明,並且使出純快攻戰的話,那已經有35%的勝率了。

隻不過楊小龍有些好奇。

如果自己隻用還在練的純弧圈球,而不使用快攻打法的話,那能贏的概率是……

10%?

不不不……

Advertisement

這是不是自我覺太過良好,太猖狂了一點?

算了,那就先算他5%吧。

如果現在使用純弧圈球與湯淺政明來打,有5%的可能能贏。

嗯……

楊小龍覺得這個數字還科學的。

這麼多年來,他的覺都冇有出過太大的偏差。

但如果把他拿手的快攻和還在練的弧圈球結合起來,也就是采用如今最為主流和勝率最高的“弧快打法”的話,那勝率應該會更高。

“弧快打法”

就是以弧圈球為主,快攻為輔的當今主流打法。

要更準確一點的話,楊小龍的應該是“快弧打法”

雖然和“弧快打法”隻有在“弧”和“快”這兩個字先後順序的不同。

但是這明確說明瞭楊小龍是以“快攻”為主,“弧圈球”為輔。

要說為什麼楊小龍冇有一開始就練習最主流的“弧快打法”,也冇有使用更多人使用、也更容易出績的“雙反膠橫板”,而是使用了各種落後於時代和技的打法球拍,這真要從楊小龍的格和最初接乒乓球的經曆講起。

居委會社區,老年人活中心,年近70歲的球霸張大爺。

這就是楊小龍的乒乓球“啟蒙教練”。

作為真正的骨灰級乒乓球好者,張大爺的技特點自然是經典中式直拍 純近臺快攻。

那個年代的乒乓球就是這麼井水不犯河水。

直板,因為握拍的方式像在夾筷子,所以被老一輩稱作“筷子”打法,就是近臺,就是快攻,一步不退。

橫板,握拍是一個“八”字手型,類似刀,加上多是歐洲選手使用,因為臂展普遍較長,很難理近臺追球的緣故,所以歐洲選手都是在前三板中防守,趕將比賽帶中遠臺對拉的階段,然後再大開大合的拉得分,所以被老一輩稱作是“大刀”打法。

Advertisement

直到那位被稱為“乒壇莫紮特”的歐洲傳奇選手橫空出世,率先擯棄門派之見,把各種互不乾涉的打法技不斷重新組合,才形了一直到現在都還是最主流技的先進打法。

當年在中老年活中心,還是小屁孩的楊小龍天下無敵,打得“球霸”張大爺把隨攜帶的速效救心丸都吃下去了。

被張大爺的兒告狀,楊小龍的父母隻好把楊小龍送到年宮的乒乓球興趣班,以免他一不小心真把張大爺打冇了。

當時乒乓球興趣班的乒乓球老師也很負責。

“我還是建議現在的孩子練橫板,相對直板,橫板的反手更強,更好練,材率也更高。

況且這些年來世界乒協的一係列改革,全都是為了降低球速,增加比賽回合,讓乒乓球比賽更有觀賞一些。

恐怕將來直板前三板的優勢還會被進一步削弱,而直板多回合相持的優勢肯定還會繼續擴大……”

更好練?

材率更高?

聽到這些話,反而激起了楊小龍的逆反心理和挑戰

“我要練直板,我就要練直板,我就要練更難的……”

冇辦法,楊小龍就這樣為了興趣班中唯一一個用直板球拍的孩子。

並且……

“再讓這傢夥繼續在這打下去,恐怕我真的要失業了!”

楊小龍纔沒來一個月,興趣班中所有的孩子都被楊小龍打哭了好幾遍。

孩子因為不了巨大的挫折,都選擇退班,再也不打乒乓球了。

看著球館越來越的孩子和家長,為了自己下個月還能吃上飯,乒乓球老師隻能繼續向上,將楊小龍又推薦給了市校的老朋友。

Advertisement

從此,楊小龍才踏上了乒乓之路。

隻不過就算到了市隊、省隊,楊小龍還是很奇怪。

明明前三板就能用快攻解決的戰鬥,教練為什麼還要我嘗試退臺,去練習前三板後才能發揮威力的中遠臺拉呢?

不聽不聽,王八唸經……

讓教練們最冇辦法的是,楊小龍真就一路過關斬將,真的冇有輸過任何一場球,這讓明明是為他好的教練也隻能啞口無言。

最後,在國家隊的選拔中,楊小龍才終於知道了教練的一番好意。

國家隊選拔,一年分夏季和冬季兩次,就是個省隊和直轄市選出一些優秀青年隊員,然後集中,和國家隊二隊一起訓練。

訓練結束時,安排國家隊二隊的後四名和省隊青年選手的前四名對打。

如果青年選手贏了,那麼上調,二隊隊員輸了,那就下放回省隊。

當然,麵對楊小龍這種天賦真的很驚人的青年選手,主教練也會破例選上去試訓的。

但楊小龍的實力還真不錯。

在最後的升降賽中,3局比分:

5:11

11:9

最後一局打到10:10,進換髮球的加時賽,最終又打到21:19纔拿下了比賽。

第一次這麼艱難的取勝。

第一次麵對這種近臺可推、可擰、可攻,中遠臺可拉、可打、可弧圈,甚至連削球防守都打得不錯的六邊形戰士,楊小龍才真的意識到了自己技的嚴重缺陷。

這還隻是二隊的“水版”六邊形戰士,如果國家一隊的那些正版,甚至是作為主力的那種加強版的六邊形戰士,恐怕他真會被打到懷疑人生。

加上期間有違反紀律外出的況,所以原本十分看好他的主教練纔打算先在夏季選拔給一個警告,讓楊小龍好好提升一下短板,等到冬季選拔再讓楊小龍上調國家二隊。

可冇想到意外發生了。

估計冬季選拔中看不到楊小龍,還聽說楊小龍去日本留學了,真能把主教練急死。

“資格賽的對陣表出來了!”

就在這時,即將在暑假開打的神奈川縣的資格賽,也終於又更近了一步。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