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在素閑莊,鄜州大營監軍杜云鶴來訪,竟同云鬟有一言不合之意。
云鬟自聽他有弦外之音,卻不聲,只道:“恕我無知,竟不知自己有何名頭,能杜監軍的耳?”
這會兒杜云鶴定睛看,卻見孩子生得自然無可挑剔,雖年弱,但其清麗俗,靈秀絕倫,宛若新荷清,宛轉剔,人一見便不住生呵護憐惜之意。
可細細看來,這孩兒雖看似溫和,實則又著一冷淡疏離氣質。
杜云鶴眉峰一蹙,便道:“營中的小六,可是跟莊上常來常往的?”
云鬟聽他果然提起趙六,正驗證先前所料:素閑莊向來跟鄜州大營毫無瓜葛,唯一有些牽連之的,便是趙六,何況今早上趙六才帶往寶室寺走了一趟,后腳杜云鶴便即刻來了……
云鬟微笑道:“原來杜監軍是為了趙六爺而來,只不過,六爺是軍中的人,按理說他的行蹤監軍自然最為清楚,如何卻來莊相問?”
杜云鶴聽了這話,越發驚異,再度細看云鬟,不料小小年紀,竟有這般口齒,杜云鶴便道:“我索直說了罷,小六尚年,畢竟有些不懂事之,只月前他已回了家中……本是年后才回的,如何我今兒早上聽了信兒,說他來了莊上,不知是否是真?”
陳叔在外聽了,忙說:“這個只怕是大人誤會了,昨晚上咱們一塊兒吃的團年飯,并不曾見過趙六爺呢?再說,六爺縱然是回轉來,自是回營房里,怎會來我們莊上?”
杜云鶴掃他一眼,也不理睬,只看云鬟,眼底的譏誚之意越發明顯了。
云鬟便對陳叔道:“陳叔,不如你且去莊看一眼,若是趙六爺私自跑了來藏在哪里,也好讓監軍帶了他去。”
陳叔張口說,卻見云鬟向自己使了個眼。陳叔會意,雖有些不放心,卻也答應了聲,果然自去了。
陳叔退下后,云鬟方和悅說道:“杜監軍初來莊上,便有興師問罪之意,不知云鬟是哪里得罪了?”
杜云鶴見支開陳叔,又聽將話問開,他張了張口,對上孩子明澈的雙眸,又是這樣從容直白的口吻,一時卻有些不知如何作答了。
原來,自從趙六追蹤花啟宗傷之后,杜云鶴見時常見趙六舉止有些反常,先前他雖然也有些百無忌,然而卻不似這般反常。
先是每每跑出軍營,小兵上報,杜云鶴才知他是往素閑莊方向去。
然后便波瀾橫生起來,第一件,就是那王典來犯之事,若說這是湊巧,倒也罷了,誰知后來更不知為何摻和進袁家那宗案子,更是又了傷。
好歹在軍中養了月余,跑出去后,卻又是去了素閑莊,竟好像那里有什麼好的引著他,弄出個飛蛾撲火的景兒來。
杜云鶴又知道他當街打了本地地,這本也罷了,原本趙六年氣盛,又且天孤傲,本也是個不消停的,隔三岔五廝斗一番也是尋常。
可細細查探才知,這地原來是欺負過跟素閑莊有來往的一戶人家,趙六如此,不過是為人出頭罷了……然而他的子從來不是那種所謂嫉惡如仇的,杜云鶴深知。
除此之外,他居然又接連借起銀子來,——頭一次是借了杜云鶴的,杜云鶴原本在這些銀錢上并不上心,只當他有什麼心的東西要用,因不以為意地給了,后來才知道是給了那苦戶子家里。
然后聽說又強借了兩個營的,這一次越發出了,竟是要買什麼玉釵——而那釵子原本是有個校尉看中要留著送給家中娘子的,卻被趙六看上,不由分說強奪了去。
那些軍因跟他十分相好,自然笑笑允他而已,后來暗中談笑傳說,才漸漸傳到杜云鶴耳中。
雖無人告訴杜云鶴那釵子的去向,杜云鶴卻已經猜出來了。
前些日子崔印從京城而來,果然也曾去過鄜州大營,杜云鶴只礙于面,不得不應酬這位來自京城的貴人罷了,又陪著他跑馬箭,玩耍演練了一番。
聽崔印的口風,說起趙六,竟似十分絡,且言語中頗有喜歡之意。
杜云鶴表面雖應酬的客套周到,但看崔印的紈绔做派,自然是心里很有微詞,又想到趙六跟素閑莊日漸熱,若非知道那“哥兒”不過是個孩子,必以為是什麼邪魔魘道作祟。
杜云鶴私底下也問過趙六幾回,然而每次他總是顧左右而言他。
只有一次,杜云鶴道:“你是不是跟素閑莊上那個小丫頭過從甚?”
趙六笑道:“說的什麼‘過從甚’?有話明白說,不要拐彎繞角,你難道是說我看上那丫頭了不?你竟是老不了,那丫頭才多大點兒?我不過是覺著聰明有趣,覺著好玩兒而已。”
杜云鶴見他說的明白,才略松了口氣,心想他再心思老,畢竟也只是個年,而軍中的人多半都比他大,是以得他也更老起來,忽然在當地遇到幾個比他小些的孩子,偶然玩的投契了……倒也不足為奇,橫豎新鮮勁兒過去也就罷了。
因此杜云鶴只叮囑道:“既然如此,你且心下有數就是。”趙六也自笑笑答應了。
直到今兒早上,杜云鶴接到云州來人報訊,竟說趙六于日前匆匆離開云州,說是回了鄜州,不知有何要事。
杜云鶴嚇了一跳,他全不知此事!當下命人詳查,那沿河的哨探們說起來,卻果然是見了趙六爺往素閑莊上去了。
杜云鶴驚怒之下,便命人備馬,親來素閑莊上看究竟。
然而這些話,又如何同眼前的小丫頭說?何況對方是這個年紀,又著實不好說些不中聽的話,何況也無從說起。
原先沒見云鬟之前,只當多半是個活潑討喜的丫頭,習慣撒撒癡,才引的趙六“忘乎所以”,別的不說,比如那釵子必然也是這丫頭開口討的,不然趙六為何要給一個小孩子那樣貴的飾?他小小年,難道就無師自通有這種討好孩子的想法兒了?
可見了云鬟之后,卻竟是這樣氣質偏冷清的孩子,倒是讓杜云鶴不著頭腦,不由又揣測:莫非這丫頭擅長做戲,在趙六跟前兒同現在這幅模樣是不同的?
不然他真真兒想不通,趙六究竟是哪里不對了,竟會對這孩子青眼有加。
杜云鶴打量云鬟黑白澄澈的眼眸,心念轉,便又想起一事來,當下心底暗驚!
當下略把語氣放的緩和了些,便道:“興師問罪四字,卻有些言重了,杜某只是來尋人的罷了,并無意其他,大小姐若是知道小六在何,還請告知的好。杜某不勝激。”說著,竟向著云鬟拱手做了個揖。
云鬟見他改了態度,才道:“不瞞監軍說,昨夜趙六爺的確不期而至,強帶我去了寶室寺拜佛,因為此事,我先前還將莊的護院辭了,只因他看護不力……”
杜云鶴忽地想起在路上看見的巽風,所言自然非虛。
卻聽云鬟又道:“后來阿風在寶室寺接了我,我們便自回來,再不曾跟趙六爺會面,監軍若要找尋,只到寶室寺去尋,打聽打聽,或有所得。”
杜云鶴見言語溫和,說的又清楚,便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廳一時沉默下來,兩個人彼此暗懷心事,片刻,杜云鶴道:“既然這樣,我便去找人便是,多謝。”
云鬟起相送,杜云鶴往外走了兩步,忽然回頭道:“大小姐可知道……小六如何這樣喜歡親近你?”
云鬟輕輕搖頭:“‘親近’二字,有些過了。”
杜云鶴一笑:“不錯,是我失言了……”他頓了頓,道:“那如月珮還在你的手上?”
云鬟愣怔抬頭:“什麼?”
杜云鶴對上詫異的目,心下啞然:“原來你并不知……”戛然而止,心想:“原來小六不曾跟說?到底是沒跟說,還是小六也不知道?可若不是因為此事,小六為何要這樣親近?”
原來,去年夏天里那一次,趙六因跟花啟宗手,傷落水,曾被一個孩兒所救。
當時杜云鶴及時趕到,便忙把兩人拉到岸上,又因見有人來到,他便先抱著趙六離開。
此后趙六曾問杜云鶴知不知道救他的人是誰,杜云鶴為免多事,只說不知,何況那孩兒他驚鴻一瞥,雖記得容貌,卻不知是誰家的孩子罷了。
一直到方才,杜云鶴見了云鬟,漸漸地認出這孩子便是當初相救趙六的那人……
杜云鶴正絞盡腦也猜不出趙六因何對不同……乍然想到救人一則,便才似明白過來。
雖然他并沒說救人者是誰,可趙六何其聰明,他自然能窺得端倪……多半,也已發現了那如月珮在崔云鬟的手上,畢竟是“救命之恩”,故而才對格外殷勤著意。
仿佛只有這樣,才能將他格大變,舉止反常等種種說通。
可是那如月珮對趙六來說意義非凡,倘若在一個小丫頭手上自然不妥,因此杜云鶴暗中猜測趙六是否已經要回。
但是看著云鬟的神,他心中即刻明白:云鬟是不知的。
既如此,那就是說趙六不曾跟提過此事,起碼不曾提過如月珮。
杜云鶴看著孩兒疑不解的神,目變了變,便一笑道:“不……我想錯了,并沒什麼。”
云鬟目送杜云鶴轉離去,想了會兒,也并不明白,便只得作罷。
頃刻陳叔送了客,便回來問究竟,云鬟只說他是來找趙六的,既然人不在,自然便去了等話,敷衍過去。
趙六昨晚那驚世駭俗之舉,自然不宜張揚的天下皆知,若告訴陳叔,又徒增憂思罷了。
此事暫且作罷,一直到了十五,云鬟也再沒見到趙六,約聽聞他并不在軍營,或者又回了云州去了。
云鬟也不去打聽而已。
十五這日,因吃了元宵,把剩下的所有煙花都放了,眾孩又熱鬧了一番。
因巽風已去,趙六如今又不在鄜州大營,想來竟是個絕佳的時機,云鬟便在心中想好了啟程日期。
是以這一日的團聚,竟更顯得珍貴起來。
當夜,云鬟林娘準備了好些小銀錁子,銅錢等,分了好些給小孩子們,看著他們喜歡的臉兒發紅,自個兒心中高興之余,卻因分別在即,又暗藏些酸楚之意。
忽地見小狗兒擎著一個吉祥蓮花的小銀錁子,喜歡的跑來跑去,云鬟著這一幕,眼前忽地水波漾,仿佛在夏日河畔,浮沉之際,見那紅蓮綠葉,水泡在荷葉底下翻滾……
云鬟臉微變,便坐直了些,因了小狗兒一聲。
小狗兒飛跑過來,便拉著道:“阿寶哥哥他們要把剩下的竹都放了,咱們出去看可好。”
云鬟拉住他,心底想了想,便問道:“狗兒,我有件事要問你,你可跟我說仔細。”
小狗兒見認認真真地,便也睜大眼睛問道:“是什麼事?”
云鬟道:“你可記得……青玫姐姐在的時候,有一次我在河邊淹了水?”
小狗兒的眼睛瞪得溜圓,點頭道:“我自然是記得的。”
云鬟放低聲音,問道:“當時是你跟青玫姐姐在場,那你可看見……那個跟我一塊兒落水的人是誰?”
小狗兒皺著眉心,搖頭說:“我沒看清。”
云鬟有些失,便松開狗兒的手,正要他去玩,不料小狗兒道:“如何哥兒也問我這件事呢?”
云鬟一愣:“你說什麼?誰……還問過你不?”
小狗兒點點頭:“上回,六哥哥也問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