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長孫湘雨主開口。重新談起有關於戰事的事來,想來劉晴也明白這是對方暫時妥協了,倒也不至於過於放肆,畢竟就像茍貢所說的,與長孫湘雨確實稱得上是自己人,一個是謝安與梁丘舞所認的妹妹,一個是謝安的妻室,二人爭吵起來,說實話謝安還真不知該如何是好,也難怪他始終與李壽呆在一起,毫沒有要過來勸架的意思。
“堂堂鴆姬,卻也會心生畏懼麼?”牽了牽角,劉晴亦下先前的不快,就事論事說道,“左軍師著眼於敵我兩軍的兵力數量,可本軍師卻以為,兵力數量上的差距尚在其次……今日之事諸位亦瞧在眼裡,燕王李茂單槍匹馬殺至我大軍之中,如無人之境,費國、廖立、狄布三位將軍尚不能擋!若不能想辦法將燕王李茂遏製,就算雙方兵力持平,又豈有幾分勝算?”
聽聞劉晴之言,費國、廖立、狄布三人微微有些尷尬,愧倒不至於,畢竟燕王李茂是名已久的北疆大豪傑,名氣與炎虎姬梁丘舞不相上下,他們三人無法匹敵也在常理,只不過劉晴當著眾人的面提起,多還是讓三人覺有些尷尬。
但不可否認,劉晴的話確實也有其道理在,倘若今日有梁丘舞坐鎮冀州軍,燕王李茂顯然不敢那般肆無忌憚地衝闖冀州大軍的陣型,如無人之境。
眼瞅著長孫湘雨與劉晴你一言我一語,各執己見,屋眾人不覺有些犯難,畢竟這兩位所說的都有道理,弄得他們實在不知究竟該支持哪一方。
最終,裁決此事的職責還是落在了謝安上,盡管論份屋眾人明顯屬李壽地位最高,但很憾,李壽這位明君對戰略可不大通,充其量也就是在守城上有幾分經驗罷了。
不過話說回來,屋眾人難以論斷,難道謝安就有好主意了麼?毫不誇張說,針對長孫湘雨與劉晴二人的言論,他謝安亦是左右為難。
他何嘗不希盡早地替梁丘舞困?可問題是,正如長孫湘雨所言,梁丘舞若是困了,此前圍困著的那七八萬北疆大軍,無疑會回歸燕王李茂的麾下,這就使得原本相差極大的兵力變得更加懸殊。
可若是維持眼下既定的局面,暫時不替梁丘舞解圍,冀州軍中又無人能當燕王李茂的勇武。除非謝安故技重施,用當初遏製太平軍第三代主帥梁丘皓以及白水軍總大將陣雷的辦法來對付燕王李茂,但問題是,燕王李茂雖然個人武藝不及梁丘皓與陣雷二人,但是在戰略與戰方面,卻遠遠要超過前者,要使李茂中計,這簡直就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
在思前想後、權衡利害了一番後, 謝安摘取一個折中的辦法,讓長孫湘雨負責這邊的戰事,設法殲滅圍著冀京的遼東遠征東,期間劉晴帶一支勁旅前往博陵替梁丘舞解圍。
但是如此一來,無論是長孫湘雨還是劉晴的力,都會變得很大,畢竟這無異於兩線開戰。當然了,倘若這個計劃能順利實施的話,那麼所得到的回報也會相當的大,大有可能直接扭轉當前的不利局面。
“兵分兩路呀……夫君大人真會給妾出難題呢!”
長孫湘雨一臉幽怨地瞧著謝安,然而眼眸中的神卻一如既往的鎮定,仿佛覆手間便能擊潰城外那多達六七萬的遼東遠征軍。
而劉晴,似乎也因為得償所願帶兵去替義姐梁丘舞解圍,臉上的表總算是好了許久。
“那就……這麼辦吧!”
二對視了一眼,仿佛用眼神流著什麼。
ps:這章是昨天的,應該今天還有一章。
明末的歷史紛亂混雜,堪稱是一段由一些有著強大個人魅力的人書寫成的歷史。不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這些叛逆者,還是崇禎,袁崇煥,這些當權者,亦或是吳三桂,耿精忠這些背叛者,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的故事,就是因爲有了這些精彩的故事,明末的歷史才變得大氣起磅礴,波瀾起伏。
、太監們都恨得咬牙切齒,因為這廝第一個法令竟然是要求所有公職人員都穿統一的皮鞋子,而這種皮鞋子由他的作坊所壟斷。 林首輔是大明禍國殃民的千古奸臣典范,誰能誅殺此賊,朕封他異姓王!——某個被打了屁股的小男孩咆哮道。
貞觀大唐,江山如畫;長安風流,美人傾城。 妖孽與英雄相惜,才子共佳人起舞。 香閨羅帳,金戈鐵馬,聞琵琶驚弦寂動九天。 …… 這其實是一個,哥拐攜整個時代私奔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遙遠的救世主。公司破產、妻離子散、胃癌晚期,春節前一夜,林向東選擇自殺,卻被一股神秘力量帶到了宋朝。 兩世為人,林向東只想體面的活一次,可作為一名大宋新晉初級打工仔,林向東又該如何逆天改命、步步生蓮,笑傲血雨腥風、主宰風流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