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加的這個戲班“慶喜班”。
一開始聽到這名,南音就琢磨是不是在致敬曾輝煌過一時的三慶班和四喜班?
拜師之后隨口問了班主,班主端著杯枸杞花茶,老神在在地點了點頭,道:“用現在流行的說法,蹭熱度。”
南音信以為真。
直到后來聽戲班里的師姐說,戲班有兩位祖師爺,分別來自三慶班和四喜班,兩位祖師爺聯合創立的戲班“慶喜班”,合合理,不能能說是蹭熱度。
南音才知道自己被那個新鮮出爐的師父給耍了。
三慶班和四喜班并列為“四大徽班”,當年四大徽班進京為高宗的八十大壽表演,因為唱法獨特,唱腔絕,迅速稱霸京華梨園行,鼎盛時期,甚至有了“戲莊演劇必‘徽班’”這種話。
不夸張地說,京劇的形,也有四大徽班的影響。
難怪慶喜班經營得有聲有,原來是有底蘊在啊。
南音正在翻看慶喜班的老相冊,一邊翻一邊慨,翻到最后,還看到了一張很模糊的黑白照。
照片里的人和現在的人有細微區別,男的是辮子頭,佝僂著腰,后面坐在榻上的人穿著旗袍,頭上的首飾很華貴,份可見一斑。
這應該就是慶喜
班祖師爺。
“這張照片至一百年了。”班主過門檻,他是生角,相貌英俊,作也有生角的利落瀟灑,“左下角的孩子就是祖師爺。”
南音眨眨眼,仔細看了看照片:“左下角是個人嗎?我以為是影。”
班主在邊的椅子坐下:“那時候的攝影技就是這樣,何況相片還保存了一百年,當然模糊了。別看照片了,我有個想法要和你說。”
“什麼想法?”
“我想給你安排一個場,你這麼好的功底,不上臺,每天窩在后臺唱給我們聽,太浪費了。”班主微笑。
南音愣了一愣,連忙拒絕:“我雖然跟您學了快一年的徽劇,但還沒到能上臺的程度吧?我現在上臺,不是給您和慶喜班丟人嗎?”
班主剛訓完新學徒過來,手里還拿著戒尺,輕輕敲了一下南音的腦袋:“誰讓你去唱徽劇了?我讓你去唱京劇。”
“唱京劇?這里有人聽京劇嗎?”現在還會來戲樓聽戲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聽了一輩子的徽調,怎麼肯買“外來貨”的賬?
“肯定沒聽徽劇的人多,但也會有人聽,我先把你安排在大軸,唱幾天看看效果,要是不錯,再幫你提場。”班主將戒尺換了方向,由
上至下抬起南音的下,“在師父這兒白吃白喝這麼久,該幫師父賺點錢了。”
南音頓住。
不是因為班主的提議,也不是因為他的作,而是他說話的調子,突然的兒化音,讓想起了……顧久。
顧久大學的時候,在北京住了四五年,沾了京腔,每次吊兒郎當說話都會有兒化音,離開晉城已有一年半,還是第一次聽見有人說話帶了兒化音。
“怎麼了?”班主收回戒尺,“很為難嗎?”
“沒有,”南音合上相冊,淡淡地說,“那就唱吧。”
……
于是南音就在慶喜班掛了牌。
戲班門口了戲裝的大海報,開始做預熱。
顧久這段時間也在徽州,每天都會去慶喜班,能遠遠看南音一眼就滿足,看見這海報,雖然海報上的名字是“水蘇”,但他一眼就認出是。
他很高興登臺,不僅是因為看到重拾摯,還因為他這樣就能明正大地在臺下看了,他當場買了一張戲票。
數著日子到了演出當天,顧久提前三小時出門,走到門口,無意間瞥見全鏡才想到,這樣不行,會被南音認出來。
他現在還不敢明正大出現在面前。
想了想,顧久又折返回去,又戴上口罩
帽子,決定進去了就坐在最后一排。
然而他還是不太懂門道。
所謂大軸,就是在軸之后的表演,一般來說,戲迷看完軸戲就走了,所以大軸也“送客戲”,更不要說這次的大軸,還是戲迷看不太懂的京劇,走得人更多,到最后沒剩幾個人,就顯得顧久很突出。
顧久生怕南音看到他,只能跟著其他人一起離開。
出門前,他不甘心地回頭,多看兩眼戲臺上的南音,心想下次來,一定要打扮得連他媽都認不出他。
又不腹誹這些戲迷沒品味,南音的戲不好聽嗎?就算戲不好聽,扮相總是好看的吧?不值得他們多留半個小時嗎?連累他連老婆都沒能看幾眼。
……唉,好多年沒看過南音扮戲裝了。
顧久蹲在酒店里,抓心撓肝地又等了一周,總算等到有南音的場次。
他一改平時的風格,打扮得特別“社會人兒”,豹紋上配破,不僅戴了帽子口罩,還加了一副眼鏡,一進去就拽得跟二五八萬似的,都沒人敢跟他坐同一桌。
這次很順利,他看完了全場,還定了個花籃送給南音。
彼時南音下了戲,進后臺,看到班主就說:“我看我還是別唱了,再唱得砸了你們的招牌。”
班主笑問:“今天留了幾個人?”
“七八個吧。”南音當慣了當紅花旦,突然被這麼冷落,心里還怪不是滋味的。
班主的格十分從容不迫,明明才四十歲,卻像個六七十歲的老人一樣佛系:“大軸本來就是送客戲,人正常,不用慌。”
“我這已經不是送客戲,而是趕客戲了,這場戲也加在票錢里了,長此以往,肯定會有戲迷罵你們。”南音摘了頭面丟在桌子上。
班主笑笑還要說點什麼,戲班里打雜的抱著個花籃進來:“師父,有位戲迷送了個花籃給水蘇。”
南音詫異地回頭:“給我的?沒搞錯吧?”
“沒錯,是給水蘇的。”打雜的笑了笑,“我們這兒沒有送花籃的習慣,我還特意問了兩遍,就是給你的。”
南音以前每場戲都會收到七八個花籃,最高峰的時候還收過二十幾個,早就見怪不怪,但這個花籃收得卻發自心欣喜,就像第一次登臺,第一次收到花籃一樣。
班主努努:“你看,還是有人真心喜歡你的京劇的。”
南音忙問:“人走了嗎?”
打雜的說:“應該已經走了。”
南音聞聞花香:“嗯~下次他再來聽戲,你要告訴我,我得當面謝謝他。”
(本章完)
「和我結婚,一百萬我出。」夏臻臻閃婚成俞太太,以為是場交易,可俞二爺卻認了真。「想離婚?沒門!窗戶也沒有。」對於小嬌妻,俞二爺奉行三個字:寵,寵,寵。俞二爺也很苦惱:小嬌妻哪兒都好,就是一直想跑。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句話:想要抓住一個女人的心,先要抓住她的胃。俞二爺暗戳戳的安排。夏臻臻:這是得不到她的人,就要得到她的命?
“我們領證吧。”“有什麼附加條件嗎?”“理論上,不能離婚。我需要一個穩定的婚姻。”葉晚意自認為和沈星河有云泥之別,她是在泥濘里打拼,為了謀生早已將夢想塵封的打工人,而他卻是一步步堅定走向理想和抱負的天之驕子,他們的婚姻沒有正式的婚禮,沒有大…
林瑯以為徐初陽愛她。 直到他的白月光回國,林瑯才明白,自己不過是個替代品。 內斂穩重的徐初陽,在那個女人面前聲音哽咽。 他說:你還知道回來。 人們都說,人只有在自己愛的人面前,才會像個小孩子。 林瑯深以為然。 某次聚会出现意外,屋顶的玻璃掉了下来,林琅和徐初阳的白月光因为站在一起而同时被砸到,徐初阳第一次在林琅面前情绪失控,一向冷静的他好像彻底失去了理智,焦急而慌乱地抱着他的初恋去了医院,留下林琅一个人,鲜血淋漓地站在原地。她忽视了旁人怜悯的眼神,也忽略了伤口带来的疼痛,好像并不在意自己男朋友对自己的冷漠,她只是眼神直白地看着那个人群之外的男人,他身上有种胜于徐初阳的干净与神圣感,听说他是徐初阳最好的朋友,两人自幼一起长大,两个月前刚从欧洲留学回来,研究宗教哲学和佛法
事業穩定,丈夫體貼,兒子聽話,安知是所有人眼里的人生贏家。然而,一場意外……兒子,不是丈夫親生的!丈夫,竟然另有所愛,將她當成一枚棋子!丟了工作,失去兒子,凈身出戶,她一無所有的時候,他仿佛從天而降,救她于水火……然而,這卻是另一場陰謀的開始。她與他的糾葛纏纏繞繞,注定此生要一起沉淪……
【爹系年齡差➕高糖無虐➕現實向】瀾大最年輕的考古學教授商扶硯,斯文禁欲,克己復禮,驚才風逸,同時也是出了名的高嶺之花。 他與任何女生都保持著距離,懂分寸,知禮數。潔身自好,沒有初戀,沒有情人,沒有曖昧對象。 - 宋熹抱著極其敷衍的態度去相親,誰能想到,相親對象竟是她曾經的大學教授。 面對這種情況,就……走個流程唄。 “我今年29歲,平常喜歡健身……父母健全,家世簡單,無其他不良嗜好。” “那你有八塊腹肌嗎?” - 相親過后,兩人以各自都舒服的方式,展開了一場戀愛追逐——大魚與被釣的游戲 時間久了才知道,男人并不如傳言中那般不解風情。他溫柔體貼,幽默風趣,博學又多技。 白日古板禁欲,夜里占有欲十足。 他用實力證明,腰好才是男人的最佳聘禮。 - 商教授經典語錄: “宋熹,你求我。” “寶寶,你這也太不經事了。” “小姑娘,你倒是懂得不少。” “別撩我,不然后果你承受不住。” 「我不正經的樣子,有沒有嚇到寶貝?」 (簡介無力,請移步正文,包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