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世子的崛起 七百七十八、劉季的戰術

《世子的崛起》 七百七十八、劉季的戰術

李星洲走出衙門大堂,外麵等候的眾人齊刷刷看向他,他們各個全是泥,憔悴不堪。

“都免禮了。”大家正要行禮,他提前道。

“我出來是想親自謝謝大家。如果沒有你們,有了這些炮,我們和金人打勝算又打了三分,此戰不管勝負,你們都是首功,是我景國功臣!”李星洲高聲道。

眾人神起來:“王爺,隻要能打那狗1日的金狗,我們就算死也值得!”

“對,反正都來了,不能上陣殺敵,怎麽也要出一份力!”又有人喊道。

“要是能有吃就好了......”有人弱弱的說。

“哈哈哈......”

“........”

李星洲也跟著笑起來:“好,通知夥房,今晚給這些兄弟們加,要多有多,管夠!”

大家頓時臉上疲倦盡去,高興的喊著他的名字歡呼起來。

李星洲看著他們笑,笑著笑著頓時有些辛酸了,老天爺不幫忙,才造就了他們的苦難,人與天時的對抗,最後慘痛的總是人,隻是中國人骨中自古埋著一種其它名族,其它國家不懂的堅韌。

或許是在日常生活中,或許是在國仇家恨裏,或許是一出生就埋下的種子。如果要簡單的概括,就好像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即便再慘烈,再困苦,總要堅韌,總有不屈的人。

那種熱與他相通相連,一步步走到如今,他越發能脈中的呼喚。

李星洲回頭對軍道:“明天我給你一隊人,你去把兄弟們的首帶回來,安葬在燕山府吧,雨那麽大,可能被雨水衝出來了,豺狼虎豹滿山都是,他們都不容易,土為安吧。”

Advertisement

“是,多謝殿下!”帶隊的軍眼含淚花,重重向他拜了拜。

.......

很快,第三師出發了,劉季帶隊。

之所以選擇劉季,李星洲覺得他比嚴申更沉穩,比魏雨白更狠,他的經曆,他的苦難造就他話不多,做事靠譜,手段狠,敢拚命的風格。

路上劉季話很,不多看他表李星洲就知道他心裏有話,笑道:“你肯定再想為什麽我不選最信任的魏雨白,不選對我絕對服從的嚴申,要選你來完這樣重要的事。”

“殿下悉人心。”劉季道。

“很簡單,你是我能放心用的人裏最狠的那個,對自己狠,對敵人也是。”他回答。

劉季聽了點點頭。

李星洲繼續說,“寧海堡外方圓幾裏都是禿禿的,想要蔽接近隻能晚上行軍,沒問題吧。”

“沒有。”

“此戰必須快,要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開缺口,在金軍主力沒反應之前攻進去,避免跟他們拉鋸巷戰。”李星洲嚴肅的說:“從寧海堡到山海關主城,大概有五裏路,金軍如果得到報增援過來隻要半個時辰不到,大部就能到,所以從第一聲炮響起,我要你在半個時辰之完全控製寧海堡和南端城牆!

沒問題吧。”

“沒問題!”劉季答應得很果決,隨後他反過來提起要求:“殿下所言屬下答應,即刻立下軍令狀!但屬下希臨陣時殿下能讓我指揮。”

“放心,我不會隨意幹預指揮,你盡管放手打吧。”李星洲答應也果斷。

Advertisement

.......

出發五日後,他們到達平州城。

對於他們的到來,平州守將固立川一臉懵

李星洲下令讓固立川在平州守軍中挑出三千銳作為後軍跟上他們,固立川照辦,不過集結部隊需要時間,他將會在第二天出發,趕上第三師的步伐。

當晚,第三師在稍做休息之後冒著夜悄悄向海寧堡出發。

夏日星河璀璨,月皎潔給他們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不過大炮運輸起來卻很難,而四十八門炮正是他們當晚的主要運輸的,劉季下令在天亮之前,所有炮都要進預定陣地。

新炮前後加起來本來有五十門,有兩門在運輸中出了問題,有四十八門可用。

而第三師還有五十門老式炮,老式炮並不重,難的是新炮,劉季讓人把馬集中起來,把馬蹄裹起來,用馬拖,效果好了許多,不過大晚上的依舊很困難。

好在新炮程遠,度高,老炮的陣地要推進到兩裏(這裏不算宋裏,以後來的一裏500米為標準)之才行,而新炮就算在四五裏之外都能打得準。

所以經過炮兵小心匍匐觀測之後,陣地設在距離城牆三裏地之外的小山坡上,這麽遠的距離,城頭敵人很難察覺靜,何況是晚上。

整個晚上,新軍悄然過了平州城,靠近寧海堡,所有人打起十二分神,沒有睡覺。

而第三師和先出發的大軍也不同,劉季本沒有下令紮營,而是傳令各團,打進去就有吃的住的。

Advertisement

隨後他也沒有用李星洲教他們的進攻隊形,大縱列,散兵線列在前,兩翼騎兵的陣型,這種陣型是打出來的陣型,拿破侖的傑作,所以李星洲才會教給新軍。

而劉季直接下令第三師所有團呈散兵線列,在炮兵陣地前匍匐待命,盡量借著夜靠近到城牆兩裏之

李星洲直接驚呆了,全散兵,這劉季簡直拿著一戰前的裝備,打出了二戰的戰.......

不過因為之前答應過他不幹預指揮,他也沒辦法,隻能在距離城牆三裏外的後方,看著大批新軍將士,慢慢以班組為單位消失在夜中。

劉季這是要拚火力!冒著指揮混的風險拚一波發的火力!

李星洲教他們的戰雖然火力不能完全發揮,因為隻有最前方散兵陣列的一個團可以全力開火,後麵的人往往看不到敵人,隻能不斷往前補充,替換打完彈藥的戰友,但貴在好指揮,不會,前後左右都能防騎兵衝擊。

在沒有電臺的年代,指揮一萬人的陣列可是十分困難的,隻要陣型不,指揮有效的一方大概率能取勝,這也是拿破侖時代的戰要點,不一定發揮全部火力,但士兵都要能有效的指揮,穩定陣型。

而劉季的做法則完全像是二戰的部隊,全散兵鋪開,不玩陣型,要的是火力,火力,還tm是火力!

要讓每個人都能對著敵人開槍,可這樣的代價就是混,二戰能這麽打是因為有電臺,隔著幾公裏,幾十公裏,上百公裏都能有效指揮,可劉季沒電臺啊!

李星洲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讓士兵這麽打,他這個主帥怎麽指揮?這太考驗士兵素質了。

就說一個簡單的進攻命令怎麽傳達?

一個師呈散兵鋪設在遼闊的大地上,方圓數裏之都是,統一指揮簡直像開玩笑一樣,擂鼓聽不清,令旗更別說,遠的人看都看不見。

靠傳令兵傳達?那一個師得配tm一個團的傳令兵,還都是神仙不能

看著劉季這部署,大晚上的李星洲隻覺額頭冷汗直流,最終忍不住問了一句:“劉季,我能信你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