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小皇孫他萌惑眾生[清穿] 第189章 第 189 章

《小皇孫他萌惑眾生[清穿]》 第189章 第 189 章

 “現播一條急新聞, 一清朝乾隆年間親王墓近日被非法盜墓份子盜,墓珍寶盡數消失,考古學專家親臨現場, 發現了一副畫像,疑似雍正帝嫡子——珍親王弘昭本人。

 據有關部門表示,非法盜墓團已被擒獲, 各類珍稀文已追回,不日便會在國家博館展出,歡迎廣大民眾購票參觀。”

 隨著大家經濟實力與文化素質的提升, 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對于文化, 尤其是歷史方面傾注了極高的關注, 而且隔壁某國賤招頻出, 將華國的節日、服侍、吃食等諸多方面通通據為己有,并惡人先告狀, 在國際上宣稱華國侵占了他們的文化, 惹得華國廣大網友在各大社平臺慷慨陳詞。

 再加上最近清朝宮廷劇扎堆播出, 熱度本就高, 所以當時親王墓被盜的新聞一經發出,就引發了廣泛關注, 如今案件告破不說, 還有了新的重大發現,瞬間被網友們刷上了熱搜。

 【珍親王!說實話,我覺得他是歷史上妥妥的人生贏家, 康熙、雍正兩代帝王放在心尖上的人, 出高貴, 無憂無慮, 而且他的死因也一直是歷史未解之謎!】

 【那可不是!歷史專業前來報到, 你們單看他的封號“珍”字跟雍正帝名字中的“禛”字,讀音一樣,就知道他有多寵了,沒有避帝諱!要知道雍正帝最信任的十三弟怡親王胤祥,都是死后,才不必避帝諱改回“胤”字的!珍親王可是生前就了這一待遇!】

 【而且前幾年歷史學家就說了他的墓其實是按照太子的規格修建的,當然大家都知道那只是冠冢,珍親王墓里并沒有留下,也沒有實際史料記載他到底有沒有死,是怎麼死的,野史里說的是他“飛天而去”,仙去了。】

Advertisement

 【嗷嗷!被你們這麼一說,更想知道他到底長什麼樣了!】

 【噗,別抱太大期,他父母都長得一般的。】

 【只有我一個人很關心,被盜墓的是哪個倒霉蛋嗎?】

 【我教授就是這次去現場的大拿之一,看他朋友圈好像說是怡親王弘曉,珍親王的堂兄。】

 【真的假的?他竟然跟他的堂哥關系這麼要好?就連死后還要帶著他的畫像葬?】

 在大家熱火朝天的議論中,國家博館一個月后正式辦了一個關于這次被盜親王墓的特展。

 但是網絡上討論度最高的卻不是墓主人,而是珍親王,這個歷史上神而又傳奇的人

 此次展覽最引人關注的便是那幅珍親王畫像,為了富此次展覽,負責解說的志愿者們也會提及更多有關珍親王的趣事。

 “是的,各位游客朋友,您現在看到的就是雍正帝的嫡子——珍親王弘昭的畫像,這是他小時候,約莫四五歲大的樣子,大家覺得怎麼樣?好看吧?”

 游客們紛紛點頭,尤其是在場的游客,眼睛都開始放了。

 “天吶,這不比娛樂圈里的那些星可啊!眼睛大大的,笑起來甜甜的,他懷里這是抱著只什麼啊?狐貍嗎?”

 “不是狐貍吧,我瞅著怎麼這麼像狼呢?不過狼有這個的嗎?是不是雪狼啊?”

 “是一只來自蒙古的銀狼王,據說咱們這位可的珍親王,通語,這是他養在宮中的寵,也是他最的護衛,直到珍親王消失以后,它還是非常執著的守在主人的墓前,后來它的忠誠了乾隆,死后還被授予爵位,并為它修建了陵墓,就在珍親王的墓旁,不過它的名字大家肯定想不到。”

Advertisement

 “一定很威武吧?”

 “大白。”志愿者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自己都沒忍住笑了。

 “什麼?這麼普通的名字嗎?”

 “是的沒錯,就是這樣一個很像大家平常會給自家寵起的名字。”

 有著地域優勢的民眾去看過特展以后,就開始在網上分自己所聽到的、看到的信息,引得越來越多的人都對這次特展中畫像本人珍親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大家紛紛去網上留言。

 【一人書,網求放高清圖片!!!(但是記得打上華國的碼防!)】

 【我有一個朋友,懶癌晚期,臨死之前就想看一眼珍親王長什麼樣~[狗頭]】

 【我也有一個朋友……】

 【苦工作黨沒時間去看特展啊!網放圖吧!我的神食糧!】

 最后網底下高達千萬條留言,使得管理層趕催促宣傳部門連夜拍攝錄制,趕在一周后把超清圖片放了上去,甚至還有360°視角可供大家查看。

 【此等貌,也是我這樣的凡人配看的?】

 【氣得我對著邊的兒子就是一掌,瞅瞅人家,再瞅瞅你,可別再怪你爸媽的基因了,人家自己突變的 多好看啊,終究是你自己不爭氣!】

 【友友們,我去翻了好多的資料,發現畫像中的這只狼來頭可不一般啊,它是出自蒙古不錯,可卻不是大家以為的進貢的方式,而是雍正帶著珍親王中秋節前出宮游玩,把兒子搞丟了,導致珍親王被人販子拐到了蒙古。

 這只狼是珍親王在林子里撿到的,公主府的日志中記載,它那會兒了重傷,是珍親王大著膽子跟它通把它帶回去救治,從此那只銀狼王就寸步不離的跟在珍親王的邊。】

Advertisement

 【噗~親爹坑娃的素材又增加了!】

 【隔壁有歷史學界的大佬正在網直播,大家有疑問可以移步過去提問。(鏈接)】

 網直播間的人數越來越多,從開始的十萬,一路飛漲,眼看著就要破百萬了。

 【大佬!我想問一下,珍親王被他親爹搞丟了的事!看我!!!】

 【想知道為什麼堂哥收藏堂弟的畫像在墓里頭!!!】

 “大家不要著急啊,我會挨個針對彈幕里的提問進行回答的,首先珍親王丟失一事,雖然《清史稿》并未記載,但是固倫恪靖公主的《公主府志》中確有記錄,事發生在雍正元年的中秋節前夕,當時雍正用的借口是說珍親王生病了,需要暫住在宮外養病,所以不在宮中,事實上是已經被人拐賣到了當時的歸化城,說來也巧,正好被賣進了公主府。”

 【懂了!這波是直接送他回家了,費了老鼻子功夫,把人從紫城拐到千里之外,好家伙,又給人送回他姑姑家去了,哈哈哈哈,這是什麼笨蛋反派。】

 “至于大家想問的為什麼怡親王弘曉會留著珍親王的畫像,起因在他的書中也有解釋,這幅畫是他的同胞哥哥寧郡王弘皎找一個宮廷畫師畫的,幾位年長的堂兄幾乎是人人都借閱過,大家都想著讓自己的老婆生下一個像堂弟弟弘昭一樣可的孩子,所以每當有誰的妻子懷孕了,就會找弘皎借畫給自己的妻子多看看,最后這幅畫就被寧郡王弘皎送給了自己的親弟弟怡親王弘曉。”

 【哈哈哈哈,跟我老婆懷孕了,非鬧著要多看看娛樂圈里的帥哥是一樣一樣的!】

 【咱就是說,有用嗎?雖然我還單,但保不定以后能用上。】

 【咳咳咳,我正懷著孕,從今天起,就每天看一遍珍親王的畫像,等我卸貨以后,再來告訴大家~】

 【樓上那個小姐姐!你的圍脖我關注了!記得到時候匯報一下!】

 【不是,網真的可以出一批有關珍親王的周邊啊!我一定會買的!】

 【我也!絕對支持!】

 【幫忙@國家博館】

 【大佬,我還想知道康熙跟雍正到底有多寵珍親王!!!】

 “有多寵珍親王?我簡單舉幾個例子吧,自打珍親王一出生,就備康熙爺的關注和疼,第一回見面,送的龍紋玉佩,這塊玉佩意義特殊,甚至在況下可以調某些軍隊的!

 珍親王幾個月大的時候,喜歡看雪,小孩子沒見過,好奇嘛!不過他畢竟還小,所以就貪看雪景冒了,康熙爺知道以后,心疼小孫子,就命務府用當時價值千金的琉璃給珍親王做了一扇明的窗戶,可謂是一擲千金,不對,說了,萬金才是!”

 【哇!康熙你看你還缺孫子不?】

 【這句爺爺我先喊了!】

 【前面的瞎喊什麼呢,那是我親爺爺!爺爺爺爺,孫兒在這兒呢!】

 “一歲以后,珍親王就被他爺爺親自養在邊了,爺孫倆同吃同睡,大家都知道清朝唯一的太子胤礽也是康熙爺一手帶大的,但是畢竟胤礽是當做繼承人培養的,要求比較的嚴格,康熙爺對小孫子卻更加溺縱容。

 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珍親王通語,他也很喜歡小,康熙費了老大功夫為他尋得了一對黑天鵝和一對白天鵝,并取名平安喜樂,這四只大鵝在暢春園里,橫行霸道,不是,暢行無阻,尊貴的很,當然它們的戰斗力也很強。

 有一次,九阿哥、十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還有十七阿哥跟小侄子珍親王一起玩兒球,五個人被這四只大鵝追的滿地跑,還了傷,但是康熙爺卻沒有對這四只大鵝做出任何的懲,只是賜下一些賞賜,安自己的五個傷的兒子。

 關于這對爺孫可說的太多了,怕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總之大家只要知道,康熙爺對自己的小孫子珍親王比他的任何一個兒子都要疼就行了!”

 【哈哈哈哈哈哈!康熙的兒子們好慘,孫子才是親生的,兒子都是用來訓斥的!】

 【我也是跟我爺爺的關系最好,我記得我小時候也是很喜歡小,但是我爸媽嫌臟,不讓我養,我爺爺知道以后,就帶著我去買了一只貓,然后把貓養在爺爺家,我每天放學都可以去爺爺家看它!】

 【又是為別人家的絕的一天!】

 “至于珍親王的親爹雍正爺,大家都知道他在世的時候,是沒有冊立過太子的,當然據說珍親王也不喜歡參與政務,雍正逝世的時候,他也不過才十五歲,他親爹去世以后,他就消失不見了,史料中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不過他的哥哥乾隆倒是給他立了一個冠冢,也就是珍親王墓,里頭的陪葬據記載“珍寶無數”。

 當然還有一件關于珍親王的趣事,他跟他十三叔的嫡子,也就是后來的怡親王弘曉,關系很好,兩個人都很喜歡看話本,也就是如今我們所說的小說,據弘曉回憶,他小的時候,珍親王時常將自己編造的一些小故事說給他聽,那麼由此可見珍親王是一個非常有想象力與文學創造力的孩子。”

 【總算找到我跟珍親王的共同點了!小說每天都要看!還喜歡自己想象!寫在小本本上~】

 “他還很喜歡讀書,清朝的皇子們在六歲以后,都是要去上書房跟著師傅們學習的,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一年中只有那麼極其重要的幾天時間休息,比如除夕、中秋、皇帝的萬壽節,他們自己的生辰等,珍親王每天上學都很積極。”

 【這點我們不一樣![捂哭.Jpg]】

 【這也太辛苦了吧!珍親王不僅長得好看,還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啊!六歲的年紀能做到這麼早按時起床上學,太不容易了,看著我家躺在沙發上玩兒手機的不孝子,就手想打。】

 “但是他的親爹雍正爺跟他的額娘孝敬憲皇后,最開始是很高興的,畢竟自家孩子熱學習,換做誰家父母不高興啊,后來就有些心疼了,他們覺得我兒子這麼勤,也太辛苦了。

 就經常召兒子的堂兄弟進宮,陪著他玩兒,是要給他放假,每上五天學,就要他休息一日,甚至還把他送到他的十三叔怡親王的王府上去小住,當然還有他的舅舅家也去過,他舅舅的大孫子,也就是珍親王的表外甥,還是他的伴讀,倆人關系也非常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