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懸疑推理 屍語者 第八案 融化的人

《屍語者》 第八案 融化的人

「死者是被閉的塑料套筒包裹的,沒有完全閉,加之周圍環境是、多菌的垃圾場,又正值炎熱的夏天,所以蠟化的速度會相應增快。像這樣蠟僅限於皮下,還沒有完全侵及組織,我估計在這樣的環境下最多兩個月。也就是說死者應該是天氣暖和的五月份左右死亡的。」

這真是學了一招,我點了點頭。

源尋找應該不難。知道了死者大概的死亡、失蹤的時間,有明顯特徵的著,再加之我們通過死者牙齒、恥骨聯合的觀察計算,明確了這是一名27歲左右的子,長發,未生育,高162厘米,材偏瘦。有了尋找源的條件,刑警部門很快就把死者的著照片和基本信息發到各派出所,從報失蹤人員中查找比對。

檢驗工作進行了5個多小時才結束,僅合這一項,就整整做了一個小時。了,止鉗都夾不住皮,大家生怕針會扎到自己的手,格外仔細。

因為天氣炎熱,檢工作進行完畢后,我上的服都汗了。最糟的是,我反覆用洗手洗手,雙手仍有一臭。

我很煩惱,又先後換用了皂、洗、洗潔來洗,依舊無法去除那氣味。我一邊聞著自己的手,一邊不停地乾嘔。

一旁的師父笑了:「是吧,讓你戴兩層手套,還,就讓你嘗試一下,看你以後還聽不聽話。」

「戴兩層手套就不臭嗎?」我像警犬一樣探過鼻子去聞師父的手掌心。果然沒有聞到什麼臭味。看來,真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

晚上,參加現場勘查的民警們一起吃飯,大家都飢腸轆轆,端起飯碗就開始往。只有我坐在一旁,藏著自己的手,雖然我也一樣飢腸轆轆,但是手上的氣味太濃重,實在無法端起飯碗。

Advertisement

師父看到我這樣,笑了笑,出門拿了一把香菜來:「還好,廚房還有幾棵這個。」

我疑地看著師父,不知他是何用意。

手啊,愣著幹嗎?」

我將信將疑地接過香菜,使勁兒地了起來,直到把香菜都了碎末。再一聞,真的好神奇,兩隻手一香菜味。顧不了那麼多,我也趕吃了個飽,就和林濤回到了宿舍。因為上也有點兒味道,我們到澡堂洗了澡、洗了服。當林濤一輕鬆地睡的時候,我發現我手上的臭味又回來了。就這樣,第二天一早,我去市場買了幾斤香菜隨帶著、隨時手,兩天後,手上的味道才慢慢消散了。

正當我為擺了手上的臭味而到慶幸的時候,一天上午,我接到了師父的電話:「跟我去派出所,源找到了。」

很快,我跟隨師父驅車趕到了五街派出所。接待室里,一個年輕男人耷拉著頭,無力地坐在凳子上。

「今年5月8號,這個男子來我們派出所報案,稱他的妻子可能遭襲,而後失蹤。今天我們找到了他,給他看了照片、核對了死者的基本信息,非常符合。相關的同一認定檢驗正在檢驗。這個源問題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同在派出所的刑警隊長向師父介紹道。

「小夥子,和我們說說事的經過吧。」師父向男子發問。

「兩個多月前,我和張月到城東的樹林里說話。」男子喃喃地說道。

「你說的是垃圾場東邊500米的那片小樹林?」師父問道。

「是的。」

「那裏荒無人煙,附近幾里路都沒有人家,你們去那裏幹什麼?」

「我……我們有點兒糾葛,想找個沒人的地方通一下。」

Advertisement

「那也不用到那麼偏遠、沒有人煙的地方吧?」

「我們談的時候喜歡去那裏,所以……所以習慣了。」男子的臉上閃過一慌張的神

「好吧,那你接著說。」

「我們過去談了幾句,就談崩了。我一氣之下開車就走了。」

「你是說,你把一個人丟在了荒無人煙的垃圾場旁邊?」

「是的,我對不起!」男人突然大哭了起來,把在場的人嚇了一跳。

「你覺得是怎麼死的?」師父繼續問道。

「肯定是有歹徒貪圖,強殺了。」

「你怎麼知道沒有強?」

「我……我……我猜的,我看服沒有撕破。」

師父盯著男子的眼睛,足足盯了幾分鐘。男子逃避了師父犀利的眼神,低下頭眼淚。

「走吧,問完了。」師父轉走出接待室。

問話突然結束,我和刑警隊長都很意外,趕小跑著追出接待室。

「您看,我們現在怎麼辦?」刑警隊長面,「要不要到那邊去蹲點守候?」

「不用了,把這個男的控制起來吧。」師父斬釘截鐵地說。

「啊?控制他?」別說刑警隊長,就連我也很意外,抓錯人被投訴會很麻煩的。

「他很可疑嗎?」刑警隊長問道。

「非常可疑!」師父依舊斬釘截鐵,「他說謊。」

4

「就是因為他知道沒有侵害嗎?」我和刑警隊長都比較詫異,師父一向謹慎,不應該如此武斷。再回頭想一想,剛才的對話,也就侵害這個問題有些破綻。

「樓上有會議室嗎?」師父答非所問。

「有的。」派出所所長說道。

「讓專案組來這裏開會。」師父說道,「把投影儀架起來。」

半個小時后,派出所會議室坐得滿滿的。師父縱著投影儀,介紹我們檢的所見。

Advertisement

一張張照片翻過,偵查員們皺了眉頭。估計這次的專案會開完,刑警們會更諒法醫工作的艱苦。

「按照況,今天找到了源。死者是住在慶新村的張月。」師父說道,「剛才我和張月的丈夫談了次話,覺得他疑點很多。」

刑警們神態各異地聽著師父說。兩天不眠不休的工作讓大家疲力竭。

「首先,當時在場的人都意識到了這個疑點。他斷言張月沒有被強,這一點他不可能知道。」師父說,「其次,他說張月最後是在荒無人煙的垃圾場附近地區被害的。這顯然不可能。」

「為什麼不可能?殺完人,包裹以後直接拋,看樣子很合邏輯。」

「第一,如果是偶遇歹徒被害,歹徒不會花那麼多心思去包裹,有什麼意義呢?」師父切換到了被包裹的原始狀態的幻燈片,接著說,「第二,如果是在垃圾場附近偶遇人,人作完案,要藏匿,應該拋去更遠的地方,不會拋在離殺人現場那麼近的垃圾場。而且在荒無人煙的地方人,概率太低了吧。」

我們都獃獃地聽著,總覺得這樣的懷疑理由並不充分。

「我認為張月不可能在野外遇害的依據不僅僅是這些。」師父看出了我們的質疑,「我有充分的依據支持張月是在室被害的。」

師父打開原始的照片:「大家看。包裹、捆綁件有:編織袋、塑料、嶄新的電線和電話線。尤其是塑料,是兩層,兩層外形、規格完全一致的這麼長的套筒狀塑料。你們覺得如果在野外作案,會有這麼充分的時間、會花這麼多心思來包裹嗎?這人的心理素質也太好了吧!現場即便是空曠的野外,偶爾也會有人路過。」

我們覺得非常有道理,都頻頻點頭。師父喝了口茶,接著說:「另外,在野外作案,能夠在短時間找到這麼多捆綁、包裹件嗎?」

「附近不是有垃圾場嗎?那裏什麼都有。」

「如果是在垃圾場尋找捆綁的工,最有可能找來的是垃圾場里很常見的、更易於捆綁的質繩索,而不應該是不易捆綁的質的電線。而且電線和電話線上都有新鮮的剪斷的痕跡,犯罪分子何必舍易取難呢?一般人家裏可能沒有繩索,但肯定有一些電線和電話線。」

「那為什麼說是短時間捆綁包裹呢?可能是殺了人,然後幾個人分頭回家去找包裹件,回來再包裹呢?」我提出一種可能。

「你是法醫,不應該問這個問題。我們知道,死亡后一兩個小時就會出現僵,僵形以後就很難屈曲了。而我們看到的於完全的屈曲狀。而且在被屈曲之前,已經套了兩層塑料。也就是說,兇手是在僵形之前,完了捆綁、包裹、屈曲裝袋的程序。在荒無人煙的野外,在一兩個小時之找到這麼多件,完捆綁包裹然後裝袋,可能很低。所以,我覺得張月被殺的第一現場是在室。」

「那有沒有可能是張月和丈夫分開以後,被人劫持到有這些件的室,殺害以後再拋棄到垃圾場呢?」有偵查員問。

「這個可以排除。因為我們通過檢驗,沒有發現死者有約束傷和抵抗傷。也就是說死者死前沒有被控制的跡象,也沒有明顯的抵抗作。應該是在沒有防備的況下被掐死的。」

「如果是有兩三個人控制呢?一個弱子,被兩三個人控制,也不敢反抗啊?」又有偵查員提出設想。

「是一個人包裹的。」師父斬釘截鐵地說。

「一個人包裹都能看出來?」連我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大家看一看。的雙手是先被捆綁在一起,然後再和軀幹捆綁在一起的。對吧?而且捆綁的地方,沒有生活反應。也就是說,人死了以後才捆綁雙手,再把雙手捆在腰上。」師父神一笑。

大家恍然大悟。是啊,死後再捆綁的目的只有一個,把的雙手和軀幹固定在一起,才方便用一個直徑不大的塑料套筒套住。如果是兩個人,完全可以一個人包裹,另一個人固定雙手,就沒有必要花這麼多工夫找各種繩索捆綁了。

「綜上所述,死者應該是在室,在沒有防備的況下被人掐死,然後迅速被捆綁、包裹、摺疊、裝進編織袋。既然是趁其不備殺人,而且殺人後又要藏匿,應該是人作案。」

這就是最簡單的現場重建。

大家紛紛點頭認可。「但是,即便明確了是一個人、室作案,也不能確證就是張月的丈夫乾的。」沒有拿到證據,刑警隊長很不放心。

「我沒有說一定是丈夫乾的,只是很懷疑他。」師父說,「他總是強調他們是在垃圾場附近談話,張月是在垃圾場附近失蹤的,對垃圾場這個地方很是敏,給人的覺就是蓋彌彰,製造張月是在垃圾場附近遇襲的假象。」

「接下來怎麼辦?」

「辦手續,搜查張月的家。」

很快,我們到達了張月的家,用從張月丈夫上扣押下來的鑰匙打開了房門。搜查工作進展得很順利,很快我們就從他家的工櫃里找到了形態一致的綠電線和被剪短的、剩下的電話線頭。

等我們重新返回派出所,刑警隊的審訊工作依舊阻力很大,張月的丈夫囂著要投訴民警,他完全沒有低頭認罪的態度。

「看看這個再喊。」師父把裝在證袋裏的電線和電話線扔在男人的面前。

「這個能說明什麼?你家沒有電線?你家沒有電話線?」

「別犟了。」師父說,「你不知道電線的斷頭能夠鑒定出是否為同一電線嗎?」

男人突然沉默了。

案件就這樣偵破了。原來張月的丈夫有了外遇,小三不依不饒,要求他離婚。他拗不過小三的要求,提出離婚又遭拒,於是下狠手殺死自己的妻子並拋棄了,以為就這樣永不會被發現,他也就能夠矇混過關。

「可是,他不報案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還要去派出所報失蹤?」我問道。

「你問他們吧。」師父指了指邊的派出所民警。

「哦,不是他報的失蹤。他只是和張月的父母說張月下班后就沒有回家,找了兩天沒找到。張月的父母來派出所報了案。接到你們尋找源的命令后,我們也是花了兩天的時間才找到張月的丈夫。現在看來,當時他是想故意躲避審查的。」派出所民警說。

「唉,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我深深地慨道。

註釋:

①保存型現象:的變化,分為保存型現象和毀壞型現象。保存型現象是指在特定的環境下逐漸變化,但是整外形依舊保存。如木乃伊、霉蠟、泥炭鞣。毀壞型現象如白骨化、巨人觀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