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趙國公府。
長孫無忌宴請文武同僚齊聚府上,拉拉家常,增進一下。
作為文臣之首,長孫無忌即便沒有實權,也擁有著無可比及的威。尤其是《律禮》一書,現世之後,將他的名推向了高峰。儘管杜荷橫一腳,佔了大部分的便宜,卻無法改變長孫無忌趁勢而起的事實。
此刻出現在長孫無忌府上的,都是唐王朝名噪一時的了得人。僅國公就有六個之多,包含文武,有鄭國公魏徵、申國公高士廉、宋國公蕭瑀、褒國公段志玄、夔國公劉弘基、莒國公唐儉……
這些都是位列凌煙閣的重臣,也是長孫無忌圈關係切的人。
除了他們,還有黃門侍郎褚遂良,中書侍郎岑文本,監察史馬周等等,皆是朝野上舉足輕重的人。現而今,他們聚集在一起,足見長孫無忌那無可比擬的號召力。
整個大唐,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寥寥可數。
長孫無忌那彌勒佛似得笑臉,不住的把酒談,擴充著宴會上的氣氛。
一群文武重臣,他們所談論的事自當不會是風月。唐朝言論自由,並不止任何人談論國事。只要你有心,哪怕是一個乞丐,他都有資格遞匿名信。這封信,只要符合實際或是節嚴重,甚至能夠傳到李世民的桌上。比如多年前李承乾與李泰之爭,李承乾就曾安排一無名小卒誣告李泰。
李世民大為震怒,卻找不到誣告之人。只因制度如此,既然是匿名信,顯然表示寫信人不會份。沒有份,到哪裡去找?
這種制度的目的,即是為了讓那些到迫,卻沒有膽子告狀的人準備的。
就如唐朝制度「誣告」不論罪一樣。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芝麻,狀告當朝一品,這個芝麻都不會到任何的懲罰。
這種制度有利有弊,利者,能夠讓大臣暢所言;弊者,事真真假假,很有可能讓皇帝到蒙蔽,做出錯誤的決定。
這種制度的產生,正符合李世民納諫的格,他不怕人說,就怕人,不敢說。
他有絕對的自信,明辨是非,不到蒙蔽,能做出最正確的抉擇。
故而在李世民這一朝,暢談國事,是一種風氣。
百姓都能夠如此,這些地位超然的大臣,自當這樣了。
他們話不離國事,談古論今,述說著現今的變化。
其中談的最多的莫過於海上綢之路,以及當初首先推薦開拓海上綢之路的杜荷。
海上綢之路給大唐帶來的高額利益,有目共睹,即便個別與杜荷不對盤的大臣,也不得不承認,杜荷當初的提議,高明之極。
長孫無忌與杜荷惡,這是無人不知的事。
在長孫無忌的宴會上,也沒人不識趣的提杜荷如何如何,即便不經意的說道,也會撿一些無關的說,不想惹得長孫無忌不快。
這一次卻是意外,因為話題是長孫無忌提起的。
長孫無忌在談論《唐律疏義》的時候,毫不吝嗇的說著讚之詞,說杜荷是大唐的後起之秀,將來會為大唐的擎天玉柱。
長孫無忌如此讚賞杜荷,讓赴宴的文武大為驚訝,隨即大悟,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長孫無忌是什麼人?
大唐文臣之首,國舅,第一重臣,而杜荷是一個後輩。
長孫無忌會嫉恨一個後輩?
如此一想,他們都覺得以前是自己低估了長孫無忌的氣量,也不再長孫無忌面前將杜荷當作一個口的人,也順著長孫無忌的話,談論起了時下最熱門的話題……海上綢之路。
魏徵隨口應承著,也如眾多大臣一樣,給杜荷的開拓海上綢之路極高的評價。雖說當初,他對於這個海上綢之路並不報多大的熱忱。現如今,杜荷已經用事實證明他發的觀點的正確。魏徵為人剛直,對既對,錯既錯,坦然的認可了這一點。但心底卻為此產生了些許疑。他那雙剛直不阿的眼眸不住的在長孫無忌上瞄著,希能從表上看長孫無忌的心思。
魏徵乃是當世之傑,才幹略都是一時之選,昔年為李建效命,就曾多次讓李世民大吃苦頭。讓李世民折服之後,一心為唐。對於朝堂上的事,那一雙眼睛是雪亮雪亮的。
長孫無忌的格常人或許看不出來,但魏徵卻深有會,長孫無忌心眼小,吃人不吐骨頭。他不會無緣無故的讚一個人,更何況這個人還是對手。
長孫無忌道:「小杜大人,軍政雙全,真正讓我佩服的還是他在軍事上的就。短短余年,歷經我大唐三大對外戰役,取得赫赫之功,芒之盛,將我大唐所有智勇之將給掩蓋過去……」
他讚不絕口,赴宴的諸多大臣心中卻是一怔,均想起了一個問題。
魏徵恍然,明白了長孫無忌的用意,細細思量,也覺得長孫無忌這有意無意的一點,並非全無道理。
**********
對此全然不知的杜荷,此刻正在府中逗著孩子玩樂。
小寶兒、小百合已經一歲之齡,都到了會跑會跳,學牙牙語的時候了。
這個年段的小孩,是最討人喜歡的,天真可。
杜荷一閑來無事,既與兩個小傢伙嬉戲。
兩個小傢伙的心也漸漸有所現。他們雖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可格卻大不一樣,小寶兒偏文靜,不喜,而小百合卻是一個野丫頭,年紀不大,滿院子的跑,也不怕摔,一天不摔個百八十跤的,都會讓人覺得太從西邊出來。
杜荷覺得納悶,他有著正常人的心裡,覺得男孩子活潑一點好,孩子文靜一些強。但是現在都反了過來,該文靜的顛來顛去,不該文靜的安安分分。
他腦子突的浮現半年前「抓周」的形。抓周是小孩周歲時舉行的一種預測前途和的儀式,是第一個生日的慶祝方式,屬傳統誕生禮之一。在現代不流行,但古代幾乎是每個小孩必經之路。
小寶兒、小百合亦不例外。
杜荷在兩個小傢伙一歲的時候,陳設大案,上擺:印章、儒、釋、道三教的經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帳冊、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等等應景的東西。
小寶兒為長兄,面對眼前零零散散的東西,二話不說拿著印章就往裡塞。印章寓意著運亨通,可將印章當作食,這算什麼?最讓杜荷煩心的還是小百合,這個小丫頭面對一大堆的東西,好選不選,手就拿了一把小木劍。
拿了便拿了,還樂不可支的用小木劍敲打著小寶兒的腦袋,將樂呵呵的小寶兒打哭了。
小木劍杜荷心底是為小寶兒準備的,小百合意外的拿了去不說,還舞得有模有樣。
「抓周」是一種習俗,並不能說明什麼,只是長輩們對小孩的前途寄予厚,在一周歲之際,對小孩祝願一番而已。
杜荷也不怎麼放在心上,但隨著年紀越長,小寶兒喜靜,小百合好的子,越來越明顯。在杜荷的心中,不免有些嘀咕,「這小丫頭子這般野,不會真的想當一個俠客,將軍吧?」
長樂聽了杜荷這話,也深有的點了點頭,「這丫頭太野了,是得好好管教,三天兩頭的將小寶兒弄哭,別讓父皇給寵壞了。」
屋及烏,這句古話,不無道理。李世民對於長安的溺無與倫比,現在對於長樂的兒,也是萬分寵。那盡頭,長樂都有些吃味了。
杜荷看著追足蝴蝶,嬉戲的小丫頭,又看了看文靜乖巧的小寶兒,心下滿足,想著即將到來的征戰,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讓勝利的信念填滿……平安去,平安歸,毫髮無損的帶著榮耀來見家人。
他想的是好,卻不知此他未必有機會參與北伐高句麗的戰事。
**********
甘殿。
李世民召集了大唐王朝地位最隆重的七位大臣。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績、褚遂良。
李世民召見這七人,正是為了商議征伐高句麗一事。
「據北方的消息,榮留王已經讓淵蓋蘇文擒殺……淵蓋蘇文亦一統高句麗。一年半的征戰,高句麗國力大損,正是我大唐出兵的大好時機。至於為什麼出兵,這個不用朕言明了吧……遼東是我華夏領土,領土主權,絕對不容侵犯。另外,楊廣雖然無道,可慘死北方的百萬健兒卻是我華夏子民。朕作為華夏皇帝,有權力,亦有義務為他們報仇……」
榮留王太高估自己的存在了,李世民就沒有救他的意思。他本不需要榮留王這個口號……
收復失地,雪恥復仇。
這是李世民攻打高句麗的目的,是正大明的出兵理由。
關於失地的收復,這次即便是不主戰的魏徵,也沒有任何勸誡。
收復失地,這是任何一個華夏兒郎都應盡的責任。
褚遂良這時道:「收復失地,在所不辭,但臣覺得我大唐名將、良將輩出。除了小杜大將軍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智勇將士,這一次是不是應該給他們一個立功的機會?」(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正文已完結)她是王牌特工,醫毒雙絕,蘿莉的外表,邪惡的性子,外貌天真甜美,動手毫不猶豫。一半天使一半惡魔。當這樣的她穿越成一棵廢材小蘿莉,又會給這大陸帶來怎樣的變數?某王爺痛心疾首:本來以為她軟弱可欺,所以退婚,冇想到她精明毒舌,本王看走眼了某太子殿下慨然歎息:她就是個勾人的妖孽!明明身嬌體軟卻撲不倒--某帝尊最後一針見血:她就是個小腹黑!”她回嘴:“你就是個大變態!”某帝尊抬手將她抱進房:“那你從了我吧!腹黑配變態,絕配!
坐美無數,田地萬頃,制酒廠、產小麥、種大米,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紈絝到了極致便是偶像。 一覺醒來穿越大唐,沈長卿開始了敗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