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干過的這個行當俗稱“掃煤渣”。
燒過后的煤,并沒有完全燃燒,回收后進過一番加工,還可以二次燃燒。
尤其是那些單位和企業的食堂,有不浪費,用煤不節約,燒過后的煤渣更有回收價值。
這是父親從部隊帶回來的經驗。
父親干過三個冬天,去城里掃過煤渣。回收來的煤渣,自己家也用,而大部分賣給了蜊灰窯。
蜊灰窯,也就是燒石灰的窯。農村人造房子,水泥用不起,大多使用石灰。
隔壁的高田村,就有三個生產隊的六孔窯,是專門燒石灰的。
父親那是小試牛刀,小打小鬧,本來準備今年大干一場的。
可惜的是,父親想拉著陳揚一起干,陳揚好面子,沒有答應父親。
縣中優秀的高中生,走街串巷的去買煤渣,陳揚實在放不下這個面子。
現在好了,沒有師傅領進門,只能盲人象瞎干了。
吃晚飯時,陳揚端著飯碗,把爺爺到門口商量。
爺爺不吭聲。
“爺爺,我會干好的。”
爺爺說,“你肯定能干好,揚。可是,這活累人呢。”
“我不怕累,爺爺,我有的是力氣。”
爺爺沒有答應,“要不,我去找找我的朋友。他是木匠,十里八鄉都有名氣。你跟著他學,將來就是手藝人了。”
這下陳揚不吭聲了。
爺爺又勸道:“揚,老話說,手藝人不死。”
陳揚苦笑道:“三年學藝,兩年白干。爺爺,我要是五年不掙錢,咱家會死人的。”
爺爺又不說話了。因為大孫子說得對,現在的陳家,陳揚就是頂梁柱。去掉一個陳揚,陳家非喝西北風不可。
“要不……揚,爺爺跟你去。”
陳揚忙說,“別,千萬別。爺爺,你不能去。”
爺爺嗯了一聲,“你一個人行嗎?”
“我試試。”
爺爺笑了笑,“也行,你一個人出去闖闖,先把面子扔了。”
陳揚有點不好意思,出門掙錢,掙的還是走街串巷的錢,真的需要先把面子扔掉。
家里還有二十多塊錢,陳揚決定,先拿出十塊當本錢。
但是,陳揚還是放不下面子。
所以第二天,陳揚怕被村里人看見,早早的就拉著手拉車出門了。
服穿著又破又舊,怕被人認出,陳揚還拿出父親的帽子戴上,帽檐也得低低的。
到了縣城,天已大亮。
父親曾給陳揚介紹過如何“掃煤渣”。
陳揚先去了縣供銷社。
縣供銷社位于縣城中心的河埠碼頭。陳揚以前進去過,依稀記得,縣供銷社有百十號人,有自己的食堂,還有自己的專用碼頭。
巧了,陳揚趕到時,縣供銷社正在卸煤。
三條大木船裝滿了煤,十多個人正一筐一筐的往岸上抬。
一個五十歲上下的男人,一邊吆喝,一邊指手畫腳,沖著裝卸工們訓斥。
這男人陳揚認識,知道他是縣供銷社的主任楊春生。
因為楊春生的兒楊麗娜,就是陳揚的高中同學。
當然,楊春生可不認識陳揚。
陳揚蹲在手拉車上,琢磨一個接近楊春生的辦法。
不一會,陳揚眉頭舒展,想到了一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