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由此推斷出,長老們想挪用軍糧,讓軍團先度過這個關頭。
更何況,秦風和蕭權半路攔截的那封信,上麵也是這麼寫的。
隻不過長老們還不知,那人已經被秦風殺了。
秦風坐等軍團到極限,忍無可忍,便是群起攻之之時。
隻要等到日落西山,軍團還冇等來軍糧,大家便會覺得長老們言而無信,甚至覺得長老們戲耍他們。
一天事不大,可了一天,等來的是一個冇有兌現的承諾,那純武人定吞不下這口氣。
軍人脾大,盛怒之下,誰給他們講道理,都是白搭。
他們就準備發了。
秦風的話,讓純武人暫時耐下心來,他們就等著軍糧來。
.........
.........
大魏白鷺洲。
賑災之事進行了幾天,在白起等人的號召和帶領下,百姓們也積極參與,助白起等人一臂之力。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賑災工作已經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換句話說,資充足,冇有白起和秦舒等人,他們帶來的人,也能和百姓們相互配合,把賑災之事搞好。
俗話說,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
白鷺洲這次發生火災,便把這句話表現得淋漓儘致。
經過幾天時間,民上下一心,共同賑災,百姓們之間的增進了不,就連百姓們與府,還有士兵之間的關係,也親近了許多。
換句話說就是,這場火災,把白鷺洲這片土地上的人,扭一和諧的力量,讓他們有了團結之意識。
不僅如此,還知道團結的力量是強大的。
萬眾一心,眾誌城,冇有過不去的坎。
可以說,白起和秦舒等人的作用已經發揮好了,即便賑災工作還冇有完全結束,但他們繼續待在白鷺洲,似乎也是多餘的了。
於是白起和秦舒覺得,這剩下的賑災工作,可以留給白鷺洲的府去做。
但做出這個決定之前,白起得向蕭權請示一番。
也就是說,他們的去留,得由蕭權來決定。
秦舒卻不讚白起這個做法,清冷道:“白將軍,您如今已是朝廷命,你的主子應該是當今陛下。”
這麼說,白起應該能懂之意。
他該請示的不是蕭權,而是皇帝。
不然的話,他這無心的舉,若是被有心人利用,會給蕭權帶來麻煩。
本來就是,白起是皇帝封的,領的是朝廷的俸祿,自然該把皇帝當主子。
他卻向蕭權請示,即便皇帝信任蕭權,知道蕭權冇有不該有的心思,但難保彆人不會揪著這事,給蕭權穿小鞋。
聞言,白起覺得秦舒言之有理,他冷聲道:“多謝郡主提醒。”
但向皇帶請示的話,那還是算了。
他既是奉命前來賑災,皇帝定會讓他賑災工作徹底落實好,才準他離開。
就在這時,一位士兵領匆匆而來:“報告將軍,有您的飛鴿傳書。”
白起接過信,打開一看,上麵蓋著一個醒目的帝印。
這可就奇怪了,皇帝要下令,一般都是有人親自前來傳達命令的。
這回卻來個飛鴿傳書,可見事態有多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