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帝凰女毒天下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鄭夕兒改嫁

《帝凰女毒天下》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鄭夕兒改嫁

馮娥打發了馮天寶,又有人來報,說爹到了。

“爹,本夫人的爹相認後不到一年就死了,沒尋到爹,本夫人能知道定王弄錯了,定王上折,就是本夫人的主意。”

這次來的是馮多金的長子,馮多金在後晉謀到職,下了大牢,而馮家的家業被抄了,一家人沒了著落,跟著囚車來燕京,一來就聽說馮娥的事。

馮大郎在外頭愣怔片刻,“真這麼說?”

道:“是真的,夫人為了馮老太爺有繼香火的人,還讓娘家二兄隨了馮姓,就記在馮老太爺名下,馮老太爺埋在永樂府馮氏墳地裡頭。”

想冒充一下,馮娥就範都不行。

馮多金見侍說得像那麼回事,輕歎一聲,“能否通稟一聲,就說故人求見!”

“這位老爺,定是不的,我們家夫人說了,的故人一只掌都數得過來,還說,當年讓你們馮家追隨皇後娘娘,是你們自己不樂意,既然做錯了選擇,就沒有回頭路。”

馮娥打發馮家人,又過起自己的日子。

並沒有回永樂府,時間一長,關於的事就淡了,只是三個兒子的婚事要艱難些,份高貴、出清白的人家瞧不上,馮娥後來給三個兒子挑的媳婦,俱是地方知府、知州家的嫡

若幹年後,有新科武進士前來拜訪,馮娥才知這是長兄燕赤峰的兒子,燕赤峰在家鄉一直過得不錯,是個富家翁。

Advertisement

王灼一生,任外頭如何說馮娥,對馮娥之心一直未改,後宅亦馮娥一人,年逾四十後,馮娥開始給他安排侍寢婢,亦被他給拒絕了。

馮娥一生育有三子,長子襲爵,曾做過知縣、知州、工部郎中;次子為人忠厚,考到舉人就沒甚長進,後回永樂府打理王氏祖業;三子最有本事,至禮部尚書。

且說楊瑜,那日離了文昌伯府,備了禮去見陳蘅。

陳蘅笑問:“近來可好,聽說你與母親弟弟、弟婦住一,怎上回聽誰說了一,說鄭夕兒帶著兒和離了,現下住在你家。”

楊瑜想到這事就惱,“讓和離是我的主意,那男人真不是個東西,當年求娶的時候,說什麼不在乎,可夕兒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後,他又有了點本事,就滿是嫌棄。要納妾,還要夕兒待他的侍妾好。

夕兒的長子多好的孩子,幾年前生了病,鄭夕兒要照顧,他非拉了鄭夕兒去給他妾室接生,兩天兩夜沒回去,夕兒都八歲的孩子,是就沒了……”

鄭夕兒傷心,那男人卻說“你不是還有一個兒子,那個大的誰曉得是不是我的種。”如此傷人,兒子沒了,還懷疑是別人的。

鄭夕兒的次子大了,學了些武功,自己了鏢行謀生,才半大的孩子就出門賺錢,結果在魯省時被山賊給殺了,這事過了兩年,鄭夕兒才知道實,那男人還瞞著,想讓鄭夕兒幫他和兩房侍妾養兒子。

Advertisement

直至楊老夫人帶著兒婦、孫去護國公府參加護國公夫人的大壽,閑聊之時,裴三夫人說了這事,還說那孩子死得可憐,後背中了一箭,當時鏢頭還說回永府就給他家三百兩銀子。

楊瑜寫信去問鄭夕兒,久不見回音,覺得不對勁,就將信寫到陳府,請謝氏轉,鄭夕兒這才知道了真相。

楊瑜想想那男人是個狠心的,就說服鄭夕兒和離,帶著兒回了錦囊伯府。

鄭夕兒前腳一走,那男人就抬了生了兩個兒子的妾室做了正室,另一個妾室也抬平妻。

楊瑜聽說鄭夕兒在家裡過的日子,很是心疼,就走了門道,讓永樂府員整人,那男人被人告了一個賄,偽造證據的罪名發配瓊州,兩位妾室聽說男人獲了罪,一個帶了兒子跑了,另一個更好,將兩個兒子都丟給了他。

陳蘅聽聞後,輕歎一聲,“還真是不易。”

“也是遇人不淑,這會說好話的男人最是信不得。我們府也不在乎們母倆一口飯吃,撥了院子住著,素日幫著母親、弟婦打理宅。”

陳蘅道:“你是樂意讓久住,你弟婦沒意見?”

楊瑜笑道:“要說我弟婦,還真是個賢惠的,兒好,行事也大方,從不斤斤計較,拿鄭夕母是真當自己的姐妹、外甥看待。

Advertisement

前兒,還四下打聽,說要鄭夕兒再嫁,尋個門第底的就,鄭夕兒讀書識字,打理宅也是好生。”

“尋著了?”

“是西山大營一個校尉,名商大定,原配死了兩年,家裡有一子一,比鄭夕兒的兒還小。說是早前家裡窮,娶不上妻,後來了軍,立了軍功,晉了副尉,才娶了老家一個鄉紳的兒,娶妻那年三十三,人話不多,但人實在,他說都是苦命人,一起過日子。”

看似簡單,這話可不容易。

一起過日子,兩人各有兒,兒要在一生活,不是磕磕

“那天相看時,他帶了兒到錦囊伯府,兩個孩子喜歡鄭夕兒,說長得像他們的娘。”

陳蘅對白雯道:“從我庫城挑一套赤金的頭面,就說是我賞給鄭夕兒的,這輩子不易,往後就好生度日。”

早年相識一場,鄭夕兒又無家人,錦囊伯府就是的娘家,鄭夕兒,比不得楊瑜強勢。

鄭夕兒後來易嫁商大定,一年後又生下一個兒子,聽說待前頭的兩個兒還不錯,一生雖不是大富大貴,卻還算安穩。

閑聊了一陣,楊瑜道:“前幾日,我寫了請封錦囊伯世子的折子,想請娘娘在陛下面前提提,我一生未嫁,又無兒無,願將爵位給侄兒。”

陳蘅道:“朝廷襲爵亦是有規矩的,庶子、侄兒不得襲爵,這也是你數度呈爵都未批複的原因。你若有意,就與你弟弟商量,說這侄兒過繼到你名下做嗣子,算是你兒子,可實則,關起門來,依舊喚他們阿爹阿娘,你還是他姑母。”

笑了笑,“規矩不能壞,否則滿朝之中有爵位的人多了去,還不得套。”

不就是走一個形式,楊瑜笑道:“謝娘娘指點。”

楊瑜回家,與家人商議,半月後,錦囊伯府設宴,對外宣布:過繼了侄兒為嗣子。又上了一份折子,世子的批複文書就下來了。侄子順利襲爵,楊家皆大歡喜,自此在人前,侄兒喚楊瑜“母親”,喚親娘“阿娘、娘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