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過後,初八初二很快就理好了魚,不然放到晚上,這魚肯定臭了。
趁著這會兒不能趕路,汪文芳拿出個小油壺,往鐵鍋里倒了一點油,何氏眼睛瞪得像銅鈴,油才蓋滿了鍋底的尖尖,何氏就大喝一聲:「停!」
真的一直在提醒自己,別做兒的主,但是!管不住自己那抖的心啊。
炸魚?這輩子都沒炸過魚!
好在汪文芳也不惱,何氏喊了停,汪文芳手慢慢的抬了起來,最後還是多倒了一些油出來。
梅香和喬氏也在一旁觀,「喲,大嫂,你們這個是什麼油啊?怎麼那麼清亮啊?」
「啊?」汪文芳倒是沒想到現代和古代的油,不僅僅是包裝上的差異,油品差異也很大。
一時之間不知道找什麼借口的,只能著頭皮說:「嗨,我也知道孩子爹哪兒弄來的油,咱們家這些事兒都是他拿主意他來辦的,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那麼多的。」
說完,還一笑。
該說不說,這老夏家四人,除了夏安之外,另外三個人的演技,的確在短時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既然汪文芳不知道是啥,何氏幾個便開始猜了,最後給這油定下來,就是花生油準錯不了。
不知道這會兒已經有花生了的汪文芳突然就高興了,太好了!以後還能給孩子們做怪味花生吃了!這可是的拿手小零食。
這頭汪文芳開始帶著弟媳老娘開始做小魚,那頭男人們則開始聊著晚上住宿的問題。
按照姚家的經濟況,和目前的氣候條件,他們是準備宿道邊,或者找個破廟啥的住的。
不過夏兆卻總覺得不太安全,畢竟這一片這三四年裡頭了好幾次災,雖說因為可以種兩季糧食,民眾還不至於到賣兒賣換糧換米的地步,但是本地的乞子什麼也不。
像老姚家這樣,原本就沒有土地,能有一點盤纏趕路的人家,選擇北上的自然多些。
可很多本地農民,也捨不得放棄自家的土地,可一季的糧食卻也不夠一家老小吃喝的,勞力多一點的,還能去找點活幹個雜工,可沒有太多勞力的人家,攜老扶跑出來沿路乞討的也不。
他們不是流民,而是本地農人個戶,只要不鬧事,府也不會管太多。
到時候真宿野外,夏兆倒是不怕有什麼野生,他就怕被了這個那個的,不好辦。畢竟他們的很多東西,經不起細究。
這路引上也有標明,道沿路,基本上三四十公里,就有一驛站,不過因為他們份不夠,住驛站價格也比人家當的念書的要貴些。
上房不說,通鋪一間估計就得個銅板,老姚一家是住不起的。
但是老夏家也不能扔了他們不管啊,所以夏兆想了個折中的法子,「要不這樣,咱們家還帶了帳篷,晚上咱們找了驛站,就問問能不能把車停人家院里,咱們自己搭了帳篷睡,也不佔他們的客房。
到時候再講講價,爭取十來個銅錢,就解決住宿問題。這錢咱們平攤,算下來一家一銅板,但是這樣就不怕野小啥的了。」
其實住宿還得花錢,姚老八是有點捨不得的。這大夏天的,也不怕凍著,花那錢幹啥?
可這半天的路走下來,他瞧著路上浪里浪的人真是不。
別的他不怕,他就怕有拐子,半夜趁他們沒防備,再把孩子給了,到時候為了錢,真正是得不償失。..
摳門歸摳門,大事上姚老八還是有點兒決斷的,於是便點了頭,說到時候他去講價,爭取把價格打到八文以。
兩個銅板,也是錢嘛!
一旁拿著個小刀,到挖東挖西的於大夫也表示,他一路上還能行醫,到時候有了錢,這留宿的錢,他也每日出......一文。
他不是摳,他是真的窮。
於大夫的大方,聽得大伙兒直喊著算了算了,您老別為難自己了。
正在大樹下邊聽這閑話,邊歇涼纏花的夏安茹卻放下了手裡的活計,說了聲等著,便拿起自己的小笸籮走了。
看纏花正看得起勁的穀雨趕忙喊著姐姐等等我,便跟了上去。
可走到那炸小魚兒的地方,就挪不步了,好香啊!為什麼魚也可以這麼香呢?!
已經被老娘搶了勺子的汪文芳,見小丫頭跟著夏安茹要上馬車,便一把孩子撈到了自己邊,然後從梅香護著的盤子里了條炸好的小魚,塞到了穀雨裡。
這脆鮮香的口,在裡開,穀雨瞬間忘了自己跑來是幹嘛的,直喊著姑母再給一條!
一直守著炸小魚的小兄弟倆不答應了,大順搖頭晃腦的說不行,現在都吃完了,一會兒就吃不到更好吃的小魚了。
小兜子直接站在姐姐面前,拉著姐姐的手,語重心長道:「聽話啊,等會兒啊,不然會被揍啊!」
當然,這個經驗也是他通過實踐得出的。
穀雨很聽話,直接蹲在了兩兄弟中間,等著更好吃的小魚出鍋,安茹姐姐的頭花......啊呀,反正現在還不能戴呢,還是等小魚更要些。
而進了車廂的夏安茹,很快就拿了個幌子出來,上頭寫著:名醫問診,懸壺濟世。
這布料本來是汪文芳準備給夏家倆大爺們兒做大衩子用的,這會兒用來做了於大夫行走江湖的招牌......嘖,反正都是很重要的東西嘛,沒區別。
夏安茹拿著幌子走到了於大夫跟前,扯著嗓子說:「於大夫,這個幌子您先用著,等我再賺了錢,給您搞個鈴鐺,您就是名副其實的鈴醫了。」
鈴醫行走於大街小巷,皆用一個銅鈴來為自己做bg偶不適之人,聽得那鈴聲,便會出門求醫看診。
坐堂的大夫,一次看診也得十幾二十文,可鈴醫看診一次,不過七八文銅錢,所以求診的人,多還是有一些的。
於大夫很高興啊,「呀,這字寫的夠大!好,老夫便謝謝你了!」
夏兆見兒搞的這個幌子還好,便起說去小樹林里給於大夫找個合適的木子來,一會兒再把幌子綁上去,於大夫這移小診所,便能開張了。
看著於大夫也找到了路上的生計,在大樹底下拿著個破草帽扇風乘涼的姚老八心下就有點忐忑了。
這一路上出不進,可不是他老姚家的生存之道。
瞧瞧,連於大夫這樣的人間老菩薩都準備出手賺錢了,他們老姚家這種普通人家,不是更得好好琢磨琢磨怎麼賺點路費?
兒子......姚老八轉頭看了看正在一邊歇涼的兒子們,算了,一路拉板車就夠嗆,他們也沒船,靠河邊釣魚網魚,那也不會多的,再說天熱魚死的快,到時候累一場,也賺不了兩三個銅錢。
哎,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