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侯夫人與殺豬刀 第29章 第 29 章

《侯夫人與殺豬刀》 第29章 第 29 章

 沒了那些隨時會來索命的黑人, 樊長玉也不必再急著變賣家什離開臨安鎮。

 跟溢香樓那邊的生意索了長期的,鋪重新開起來后, 因為有溢香樓的招牌加持, 鹵生意比以往還好,有了蓋過王記的風頭。

 距離除夕夜的前一天,從鋪子里回家時,見巷子口停著一輛頗為氣派的馬車, 還當是宋家母子又回這邊來了, 進了巷子卻見自家門前圍著不人。

 樊長玉還以為是家里又出了什麼事, 過人群:“讓讓, 讓讓……”

 有鄰居問:“長玉,你家中是不是有什麼有錢的親戚啊?”

 樊長玉心中莫名, 只說:“沒有啊。”

 那人又問:“莫非是你那夫婿家中的親戚,我瞧著停在巷子口的那馬車, 比宋家上次搬遷的馬車還氣派呢!”

 樊長玉這才反應過來,停在門口的馬車主人,是來找自家的?

 邊上有人搭腔:“宋家搬遷那天的馬車哪里是他們自己的, 從車行租來的!”

 話語間竟已有幾分貶低宋家的意思。

 康婆子站在自家門口, 豁著一口牙道:“一群捧高踩低的,等硯哥兒上京考中了狀元, 要什麼馬車沒有!”

 樊長玉心中困, 也沒理會街坊鄰居瑣碎的問話, 進了家門后把院門一合上,才瞧見正屋的方桌前當真坐了個錦袍玉帶的貴公子。

 對方見了, 含笑點頭致意, 樊長玉不知他份, 便也只學著他的樣子點了點頭。

 “今日天已晚, 便不打擾言公子和夫人了。”他說著起向謝征一揖,轉向樊長玉時,臉上笑意深了幾許。

 謝征坐在方桌另一邊,面上神淡淡的,雖是一尋常布,氣度卻還了那貴公子一頭:“慢走,不送。”

Advertisement

 樊長玉知道言正就那副臭脾氣,他坐凳上沒,樊長玉還是意思意思把人送到了大門口。

 重新合上大門,阻隔街坊鄰居那些窺探的視線后,樊長玉才問謝征:“那人是誰?”

 謝征道:“鎮上書肆的東家。”

 樊長玉拎起桌上的茶壺給自己倒水:“我記得鎮上書肆的東家是個留胡子的老頭啊?”

 謝征道:“那是掌柜的,真正的東家一直住在薊州主城那邊。”

 上回趙詢前來尋他時,這巷子里的人都出去務工謀生了,并未看到。今日因是年底,家家戶戶都得閑在家,才一傳十十傳百地引起了這般大轟

 茶水倒了出來,樊長玉才發現竟是壺冷茶,捧著冷茶喝了一口,又瞥了眼那貴公子方才坐的地方放了一個被喝掉一半的茶杯,忍不住道:“你就用冷茶招呼客人啊?”

 謝征抬眸看一眼,樊長玉從他那個眼神里明晃晃地讀出了點“那不然呢”的意思,一時語塞。

 謝征瞥見又買回一包陳皮糖,把桌上用紅紙包起來的東西往跟前一推:“寫時文賺了些銀子,你收著。”

 樊長玉拆開外邊那層紅紙一看,杏眸里出再驚異不過的神來,里邊竟是四個元寶!

 沒開始賣鹵前,鋪里一個月也賺不了這麼多!

 樊長玉瞠目結舌:“寫時文這麼賺錢的嗎?”

 謝征拿起自己跟前的瓷杯淺飲一口,落了暗痂的指節修竹一般,筋骨分明:“先前寫的那些時文賣得好,書肆給了些分紅,這四十兩里,也有下一批時文的訂金。”

 他所著的那幾篇時文,的確在整個京城攪起了風云,趙詢雖是商賈之流,但能在群狼環伺之下守住家業,倒也有幾分本事,在各大州府大肆拓印時文賣與仕子之余,又匿了那些時文的出

Advertisement

 樊家遭難那幾日,他舅父還在地毯式搜索所有書肆,否則來這小鎮的死士,得多上一倍不止。

 這些銀兩也算不得是趙詢為了討好他特地給,單論他那幾篇時文,真要賣出去得值千金。

 趙家名下的所有書肆前些時日靠著拓印他的時文,已賺得盆滿缽滿。

 怕起疑,他才特地只要了四十兩,沒想到還是覺著多了。

 樊長玉看看手邊那幾個白花花的銀元寶,又看看謝征:“這東家專程來找你,就是看中了你寫的時文?”

 謝征點頭:“崇州戰事未捷,朝中黨爭不斷,我寫的崇州戰之象雖淺,卻是其他讀書人未經歷過的,故賣得好些。”

 見樊長玉看到銀子非但沒有高興,反而沉默了下來,他不自覺皺起眉心。

 下一瞬便聽樊長玉道:“其實你不用騙我,我都知道的。”

 謝征在杯壁的指尖力道微重,問:“什麼?”

 樊長玉抬起眼看他:“你能得書肆東家青眼,必然文采了得,以前肯定是念過不書的,你是怕我因為前未婚夫中舉后與我退婚,遷怒于你,才一直騙我說學識平平的吧?”

 聽說的是這事,謝征扣在杯壁的指尖力道這才松了幾分。

 未等他回話,樊長玉便皺著眉繼續道:“我沒你想的那麼小心眼兒,天底下讀書人多了去了,總不能因為我前未婚夫是個沒良心的,全天下的讀書人就都是沒良心的吧,這些道理我還是懂的,你沒必要擔心那些有的沒的。”

 謝征垂眼道:“抱歉”。

 樊長玉擺擺手表示不妨事,從前也瞞著街坊鄰居會武的事呢,這是他自己的本事,告不告訴,又不損害的利益,沒什麼好介意的。

Advertisement

 樊長玉只好奇問他:“你既讀過那麼多書,怎不去考科舉,反而去當了鏢師?”

 謝征說:“我想做的事,習文幫不了我。”

 兩人相也快一月了,樊長玉頭一回細問關于他的事,話趕話都說到這兒了,便順著問了下去:“你想做什麼?”

 穿堂而過的風吹起謝征鬢邊一縷碎發,他看向院墻上的厚厚的一層積雪和霧蒙蒙的天際,眸變得深遠莫測:“像你想繼續開你爹留下的鋪一樣,我父親沒做完的事,我也想替他做下去。”

 樊長玉悶頭想了一會兒,驚訝瞪大了眼:“你家該不會是開鏢局的吧?”

 當鏢師的都是些苦命人,不然誰會拿命去掙那點銀子。

 他學識不錯,武藝也高,又是走鏢的,樊長玉思來想去,只有鏢局東家才符合他份了。

 謝征遲疑片刻,點了頭。

 樊長玉恍然大悟:“怪不得你一直說,你傷好了就會走。”

 把他那四十兩銀子推回去:“這些銀子你自己收著,重建鏢局花銀子的地方可多著呢!等你要走的時候,我看我手頭寬不寬裕,若是寬裕,再多給你點!”

 謝征不是第一次聽說二人分道揚鑣的事,他上除了皮外傷那些口子太猙獰看著還沒好,傷已調養了個七七八八,趙詢今日前來,也是告知他已買好二十萬石米糧。

 再過不久,他的確就要走了。

 此刻再聽說起這些,心底升起幾分莫名的緒。

 他抬手按住一錠元寶,止住了往他這邊推的力道,語調帶著幾分強:“給你的,藥錢。”

 樊長玉還是推拒:“當初你同意假贅時,我們就說好了的,我會給你治傷,怎麼能這時候收你錢呢,那多言而無信。你前些日子帶著傷頂著寒風在屋子里寫時文,掙這些銀子也不容易……”

 他摁在元寶上的力道未收分毫,黑眸鎖著:“糖錢?”

 樊長玉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說這些是給他買糖果的錢,老實道:“買糖也花不了這麼多銀子啊……”

 “那便先收著,往后再買。”

 “買到你傷好離開,也花不了這麼多銀子……”

 樊長玉話說到一半,自己突然沉默了下來。

 往后再買,是說們還有以后的意思嗎?

 火塘子里燃燒著的柴禾發出“噼啪”一聲炸響,火星子四,終于打破了屋中的沉寂。

 對方還是那句話:“你收著。”

 樊長玉沒看他,而是盯著他摁著銀元寶的手看了一會兒,才問:“你喜歡什麼糖?”

 謝征聽這麼問,便回了手:“你看著買。”

 -

 這一夜樊長玉睡時,一向好眠的著帳頂失眠了。

 雖然心大,但也不是個木頭。

 言正雖然脾氣大了些,毒了些,但心地很好,不然先前也不會在山賊殺進家門后,還帶著長寧跑。

 他長得好看,能識文斷字,還有一極俊的功夫。

 知道他只是暫居于此,終究是會走的,所以才一直把他當個過客看待。

 但今天他給了這麼大一筆銀子,讓以后也給他買糖吃?

 樊長玉突然覺得心口有些糟糟的。

 翻來覆去跟烙餅似的,一直到天將明才迷迷糊糊睡過去。

 第二天不出意料地起遲了,眼下還有一團淡淡的青黑。

 不過好在除夕、元日這兩天鋪里是不開張的,起遲了也無妨。

 樊長玉打著哈欠起床包湯圓子,外邊巷子里還有孩竹的聲響,整個鎮上都沉靜在一片新年的祥和氣氛里。

 一州之隔的崇州,卻剛經歷一場慘敗。

 -

 京城。

 坊間張燈結彩,滿滿的年味。

 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戰報過了永定門,卻沒被送去皇宮,而是改道送去了魏丞相府。

 流星快馬從夾道飛馳而過,兩側榆楊霜雪枝。

 魏府門前一片森嚴,兩尊石獅按著寶珠面目猙獰,披甲執銳的守衛以雁陣排開,積雪落滿墻頭,連雀鳥都不愿在這邊的枯枝上落腳。

 馬背上的驛者滾落在地,從懷中取出戰報高舉過頭頂,“崇州急報!”

 門口的守衛面一變,取過戰報,匆匆步,轉與府將士后,那將士才捧著戰報匆匆遞到書房:“大人,崇州急報!”

 不消片刻,書房侍者打開門,出來取走戰報。

 整個流程嚴而迅速,每日送往魏府書房的信報,都是以這般形勢遞來的。

 書房侍者合上書房大門,走路時腳下幾乎沒有聲音,恭敬將戰報呈與紅木案后批閱奏章的長髯老者:“丞相,崇州來的八百里急報。”

 一只蒼勁而筋骨分明的手接過戰報,看完后重重往案上一擱:“我早該料到那逆子穩不住崇州戰局!秋收才過多久,整個西北為何征不上糧來?”

 侍者不敢應聲。

 老者起,著的竟不是錦,而是一尋常布,負手著窗外的深深雪景,一雙眼細長,拔,正是把控了朝政十余載的大胤丞相魏嚴。

 他稍作沉道:“讓那逆子給我滾回來,調賀敬元去先把崇州戰局頂上。”

 他手中曾有兩把用得最趁手的刀,一把是他親手養大的外甥,一把則是賀敬元,親子魏宣反而只是個空有野心卻剛愎自用的草包。

 侍者應是,正要退下時,卻聽得這位居丞相之位行帝令十余載的掌權者問:“武安侯的尸首可尋到了?”

 侍者搖頭:“并未。”

 魏嚴沉沉嘆了口氣:“那孩子上留著魏家的,心手段最像我,可惜了……”

 侍者在魏嚴邊伺候多年,多也能揣他幾分心思,想著他從前對武安侯的重,可是遠勝大公子魏宣的,接了句:“侯爺說不定只是被那些佞小人蒙蔽了,您教養侯爺十六載,不是父子勝似父子,說您當年害死了承德太子和謝將軍,實乃無稽之談,證據呢?侯爺連證據都沒見到,此事應當還是有回旋的余地的,您又何必……”

 侍者說到一半突然了聲,抬眼對上魏嚴冷沉凜然的目,忙用力了自己一耳:“是老奴多了!”

 魏嚴卻道:“他終有一日會知道的,他已起了疑心,不趁他未設防時了結了他,他日為魚的便是我魏家。”

 侍者先是愕然,隨即道:“丞相乃國之棟梁,便是侯爺也不了您,何況侯爺已不在了。”

 魏嚴閉上眼沒作聲。

 轉回書案后坐下時,面上已不見了那一悵然,問:“我命人去薊州取的東西,拿回來了嗎?”

 侍者嗓音低了幾度:“玄字號的死士,迄今未傳回任何消息。”

 魏嚴眉眼陡然一厲:“賀敬元那邊呢?”

 侍者答道:“安在賀敬元邊的細作先前來信,說賀敬元似乎并不知曉那東西的存在。”

 恰在此時,書房外又傳來通報聲:“大人,薊州牧快馬送了一方錦盒前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