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殿的熏爐里燃著香,不算濃烈,縷縷的煙霧裊娜上升,漸漸消散在空氣中,整個寢殿寂靜無聲,針落可聞,宮人們垂手而立,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花嫵僵立在屏風旁,聲音輕輕,又帶著一子不敢置信的意味:“你的意思是說,皇上他跌了一跤,把腦子給跌壞了?”
老太醫輕咳了一聲,糾正道:“回娘娘的話,皇上不是跌壞了腦子,而是忘了一些事,其他的都無甚大礙。”
“這還無甚大礙?”花嫵不自覺提高了聲音:“他什麼都不記得了!”
老太醫干地道:“也不能這麼說……皇上還是記得許多事的。”
是,他只是忘記了一部分事,這一部分事里面又包括了花嫵,確切來說,所有關于花嫵的事,他都忘了個干干凈凈。
花嫵甚至懷疑有人給周璟下了什麼邪。
老太醫看神不好,斟酌著勸道:“皇上這病來得莫名,說不定過些日子就想起來了。”
花嫵道:“治不好麼?”
老太醫面難:“老臣行醫多年,也曾見過人得了這離魂癥,但要說治,還真沒有什麼應對的良方。”
花嫵黛眉輕蹙:“這樣說來,這病是好不了了?”
“倒不能這麼說,”老太醫安道:“也有一些人可以自行恢復的,況且皇上的癥狀并不算嚴重,說不定哪一日就想起來了,娘娘是不知道還有更嚴重的病人,什麼事都忘了,連爹娘和自己都記不起來,那才麻煩呢。”
花嫵并未因此而寬下心來,實話說,一點也不關心別人如何,約有一種不好的預,如果周璟真的忘記了,那麼,他曾經答應的那件事,還作不作數?
空氣中彌漫著若有若無的清苦藥味,明黃的簾幔被打起,床上坐著一個男人,正是當今天子周璟,他穿著寢,面容蒼白,看起來有些微的疲態,卻依然不減俊,讓人想起白的玉,并不怎麼溫潤,倒從里頭沁出些許涼意來。
他生了一雙桃花眼,淡淡地掃過花嫵,然后落在那老太醫上,問道:“朕的病如何?”
周璟的聲音很是平靜,仿佛他問的不是自己,而是其他什麼不相干的人一般。
老太醫被他這淡定的姿態影響了,也略略鎮靜下來,恭恭敬敬地答道:“回皇上的話,經過老臣的調理,皇上的外傷已無大礙了,仔細靜養幾日即可,至于失去了一些記憶,皇上吉人天相——”
他還未說完,就被打斷了:“無妨。”
周璟擺了擺手,隨口道:“既然能忘記,想來應當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
花嫵的心下驀然一沉,正在這時,周璟忽然抬眼看向花嫵,他的眸很深,幽如子夜,卻藏著迫人的銳意,問道:“你是后宮里的嬪妃?”
任誰都能聽得出他語氣中的生意味,花嫵緩步上前,眼波微轉,面上笑道:“回皇上,臣妾是。”
周璟不客氣地道:“朕不記得你,你什麼名字?”
花嫵微微垂下眼簾,答道:“臣妾娘家姓花,單名一個嫵字。”
聞言,周璟一怔,道:“你是花家的人?”
“正是。”
周璟皺起眉,那眼神中著些打量和審視的意味,像是極為不解:“朕為何會納你為妃?”
是啊,怎麼會納為妃呢?花家好幾個適齡的漂亮貴,有溫可人者,才貌雙全者,花嫵連排都排不上號,偏偏就只有嫁給了周璟。
面對天子的疑問,所有人面上都出些許尷尬之來,就連老太醫也忍不住朝花嫵投來憐憫的目,反倒是花嫵頗為鎮靜,面上仍舊是笑著,道:“大概是因為皇上喜歡臣妾吧?”
這話膽大骨,令人側目,周璟的神微怔,眉頭皺起,像是并不相信,卻又無從辯駁,他沉默片刻,仿佛在思量著花嫵究竟是何許人,問道:“你花五,是在花家排行第五?”
花嫵輕輕搖頭,糾正道:“映濃愁淺黛,遙山眉嫵。”
周璟聽罷,淡聲評價道:“輕浮。”
花嫵忽然笑了,微微側頭看著他,問道:“皇上知道這首輕浮的詞是誰人所作嗎?”
周璟漫不經心地道:“不知道,想來是什麼籍籍無名之人。”
花嫵眼中笑意不散,贊同道:“皇上說的是。”
模樣生得好看,如雪,青黛的眉,尤其是一雙杏核眼,笑起來時眼尾微彎,眼波亮,容貌秾麗,仿佛工筆水墨畫一般氤氳染開,漂亮得驚人。
縱然是漠然如周璟,也下意識多看了幾眼,待他反應過來,又轉開了視線,聲音變得更為冷淡:“朕要歇了,你們都下去吧。”
他俊的面孔上出些許倦,像是疲倦,又或是厭倦。
天子下了逐客令,自是無人敢忤逆,花嫵與老太醫一前一后退出寢殿,回了自己住的碧梧宮。
眼下正是初夏時節,庭中種了一株玉蘭樹,此時枝頭綴滿了拳頭大小的花苞,如一只只雪白可的小鳥,怯藏于青翠蔥郁的葉片下,好奇地探出頭來張。
花嫵倚在軒窗前,手中把玩著一朵花苞,指尖纖纖,撥下一片花瓣來,侍立在旁的婢憂心忡忡,道:“娘娘,皇上如今不記得了,您該如何是好?”
前些日子,周璟說過會在這幾日下旨,冊立花嫵為皇后,誰知道事到臨頭竟生出了這等變故。
一想起那人全然陌生的眼神,花嫵就忍不住皺眉,早知道有今日,當初就該讓他寫個契書,摁個指印才好,倒省得陷這不上不下的兩難境地。
……
書房。
周璟將手中最后一本奏折放下,按了按痛的眉心,目不經意落在案的一角,那里放著一卷黃絹,混在一堆奏本里,不怎麼起眼。
他下意識拿了起來,道:“這里怎麼會有朕的手諭?”
侍劉福滿愣了一下,答道:“那是皇上前些日子放在那里的,說是讓奴才擇日宣讀。”
“擇日?”
周璟神出些微的疑,但是很快,他就知道圣旨的容是什麼了,那是一卷冊立皇后的圣旨,上面的花嫵二字寫得格外端正,筆跡悉無比,這正是他親手寫下的。
他準備冊立花嫵為皇后。
周璟皺著眉,思量頗久,才作徐徐地將圣旨收起來,問劉福滿:“這花嫵,究竟是什麼份?”
劉福滿一怔,沒等他回話,周璟用手指輕叩案,聲音微沉:“給朕如實說來,不要有半句假話。”
他初初登基,卻已有了不小的威勢,劉福滿心頭微驚,連忙躬著子答道:“回皇上的話,貴妃娘娘是太后娘家的人,您兩年前就納了為側妃。”
“側妃?”周璟面異:“朕怎麼會納側妃?”
這我哪兒知道?劉福滿心中苦,納妃的人是您,又不是我。
好在周璟放過了這一茬:“繼續說。”
劉福滿想了想,遲疑道:“奴才聽說,您從前是打算娶貴妃娘娘為正妃的,但是太后娘娘和先帝不許,只能作罷了。”
周璟皺眉,莫名地,他心中忽然涌起些許煩躁,興許是針對這句話,又興許是因為不喜劉福滿的態度,他淡淡道:“太后和父皇為何不許?”
劉福滿斟酌著措辭,晦提醒道:“這……大概和貴妃娘娘的出有些關系。”
周璟道:“是花家的兒,閣老的孫,給朕做正妃應當綽綽有余。”
劉福滿表微有異,小心道:“奴才聽說,貴妃娘娘的份有些尷尬,嚴格說來,其實并不是花閣老的嫡親孫,只是養在花家罷了。”
周璟覺得事沒有這麼簡單,先帝反對也就罷了,可花家是太后的娘家,他要娶花家的兒,于于理,太后都應當會贊同才對,為何就連太后也反對?
周璟著手中這卷明黃圣旨,心里思量著,他打算冊立花嫵為皇后這件事,太后知道嗎?
在未曾失去記憶的時候,花嫵于他而言,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
想到這里,周璟腦中忽然閃過子輕淺的笑靨,眸清,聲音溫:大概是因為皇上喜歡臣妾吧?
周璟的眉頭皺起,喜歡?
他約記得,自己確實有一個極喜歡的人,但是他忘記那是誰了。
難道真的是花嫵?
原本周璟覺得失去的那些記憶,對他而言并不怎麼重要,然而就在這時候,他忽然發現自己錯了,錯得離譜。
腦海中不知何時出現了一抹纖細的影子,朦朦朧朧,卻無論如何也看不真切,惹得周璟心中生出幾分躁意,他扔下手中的朱筆,吩咐劉福滿:“去太醫來。”
劉福滿以為他哪里不適,連忙奉命去了,朱筆在宣紙上滾落開去,磕磕,留下一道蜿蜒的印子,下面約著點墨。
周璟手拿起來,卻是一張信箋在鎮紙下,那信箋上赫然是他的筆跡:郊原初過雨,見敗葉零,風定猶舞。斜掛深樹。映濃愁淺黛,遙山眉嫵。來時舊路,尚巖花、黃半吐。到而今,唯有溪邊流水,見人如故。
映濃愁淺黛,遙山眉嫵。
輕浮。
皇上知道這首輕浮的詞是誰人所作嗎?
不知道,想來是什麼籍籍無名之人。
周璟:……
她本是享譽國際的天才醫生,能活死人肉白骨。一朝穿越淪為楚國侯府不受寵的小小庶女。嫡母歹毒,竟要她嫁給一個有缺陷的男人!什麼?是那方麵有缺陷?不能傳宗接代?很好,正合她心意。雖說她可以治好,但她偏偏不想管。可誰能告訴她,為毛洞房花燭夜之後,她腰痠腿軟得這麼厲害?騙紙!都是騙紙!她要和離!縱慾過度傷身啊!傳言中殘暴冷酷,嗜血如命的戰王將她強抱入懷,一臉寵溺的笑,“愛妃可不能跑,本王的不舉之癥,還要你治呢!”
前世,姜幼安是一本團寵文里的炮灰女配,全家人獨寵妹妹,而她慘遭亂棍打死。重生后,她絕不重蹈覆轍,卻發現全家后悔,求她原諒。紛紛火葬場?呵,本姑娘不奉陪!姜幼安只想致富過好小日子,豈料被反派大佬盯上。大佬權傾朝野,出了名的禁欲寡情,卻獨寵她上癮。抱抱,舉高高,纏人的緊哩!
楚琳琅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與夫君和離。 畢竟在許多人眼中,她出身低微,見識淺薄,是攀上高枝的麻雀,本配不得風流倜儻的新貴重臣。既然能攀上這等高枝,又是一路苦熬,自然要牢掛枝頭。 如今,她入周家八載,一路扶持夫君寒窗苦讀,乃婦人勵志楷模。夫君年輕有爲,與她舉案齊眉,前途無量。膝下有七歲稚女,清靈可愛。婆婆更是爲人長者,寬和慈祥,家中的妾室也敬奉她這個正室,滿府上下,其樂融融。 不過也只有楚琳琅本人最清楚,以上都是屁! 二十四歲生辰那日大雪,楚琳琅拿着一紙休書,頂着丈夫“你莫要哭着回來求我”的嘲諷,在皚皚白雪中,形單影隻離開了經營八年的周家。 當她在馬車中默默搖着龜殼佔問前程時,馬車的簾子被人撩起,只見朝中專權跋扈的“佞臣”——與她私怨甚深,冷意十足的司徒晟,正在飛絮飄雪中揚着劍眉與她策馬同行。 楚琳琅深吸一口氣:這廝有多記仇?頂着大雪來看她的笑話? 她不知道,司徒晟等這一日,已經等得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