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武夫 1621.第1621章 抵抗

《大明武夫》 1621.第1621章 抵抗

趙松的命令,很快就由船上的旗語傳到了岸上,馬同濟一聽到黎黃河的部隊也要登陸,連忙一邊命令自己的部隊整隊準備進軍,一邊擴大佔領區,給這些人騰出登陸的空間來。

因為趙帥的新號令,大漢艦隊也繼續忙碌起來,各艘船四,很快幾艘運輸船從船隊當中沖了出來,在戰艦的護送下來到了岸邊,然後放下了一艘艘小船,向陸地上飄了過去。

雖然登陸有些雜,但是因為岸邊的炮臺已經被佔領或者破壞、幕府也無法派出海軍來襲擾的緣故,所以倒也算是一切順利。

黎黃河帶人謙遜溫和,馬同濟因為年齡差不多、功勛資歷一直並駕齊驅的關係,之前對他一直都有些競爭的心思,但是到了現在,兩個人長時間相了之後,他這方面的心思反倒是淡化了許多,把對方當了知己和朋友。

不過即使如此,他也是不打算落後於人的。

隨著運輸船斷斷續續地運兵上岸,黎黃河的部隊在下午時分也集結完了,兩個團正聚在了一起,開始商討下一步的作戰方略。

他們為團正,邊自然都有一群參議,不過見了面之後,他們反而拋開了邊的參議,選擇了在僻靜的地方獨自商談。

這一片遠郊景十分麗,金黃的海岬和海灘當中點綴著點點綠,在藍天碧水之間,海風不斷回,讓人心曠神怡,好像本不是在異國他鄉打仗一樣。

不過,兩位團正都十分嚴肅,沒有將心思放到景當中。

「總之,趙帥的意思就是要我們分頭搜索,你的部隊往北,我的部隊往西,目的就是切斷長崎城和外界的聯繫,如果到幕府軍隊的主力,就直接進攻,打散他們,讓長崎早點變一座孤城。」

Advertisement

「趙帥的意思還是不急著打下長崎嗎?」馬同濟低聲問。他一直希進攻長崎,打下這座城市。

「是的,趙帥覺得長崎的街道縱橫而且狹小仄,不適合我軍發揮長,為了避免傷亡,不應該先去打,孤立守軍即可。」黎黃河點了點頭,「反正我們現在又不急著要用這座港口,就讓他們先佔住也無妨……」

「好,我明白趙帥的意思了,我馬上就跟部下說好,等下就北進。」馬同濟乾脆地點了點頭,然後用軍刀用力地進了海沙裡面。

「等等。」黎黃河住了他,「馬團正,我還有些話想跟你說。」

「請說?」馬同濟有些奇怪地看著他。

「從我們現在的形勢來看,博多灣那邊幕府軍應該是沒有什麼辦法來衝擊我們的陣線的。」黎黃河微微皺著眉頭回答,「不過……怕就怕畢團正因為幕府軍隊太弱而起了驕縱輕慢之心,另作主張。要是他自行進兵的話,反而打了趙帥的部署啊……」

「我大漢對敵,從來沒有畏的例子,畢團正就算銳意進取,想要追擊敵人,也並不算過錯,再說了,他為團正,本來就有臨濟專斷之權,就算判斷要進攻追擊,也是他的分之事。」馬同濟卻對他的話有些不以為然,「我們這邊已經有兩個團了,幕府軍隊現在這麼畏,怎麼可能給我們帶來麻煩?就算那邊倉促之間那邊帶不來援兵,我們這裡也足夠制住幕府軍隊了,我們上岸之前他們都沒辦法把我們怎樣,現在我們都已經上來了,他們還能奈何我們不?」

「話是這麼說,但是我們縱使佔據優勢,也不應該過於驕狂,還是應該以謹慎的態度來對待幕府。如果博多灣的畢團正發攻勢,你我又都同時向兩邊進發的話,趙帥手裡就沒有多直屬的部隊了。如果真要到什麼意外事的話,他調度起來恐怕也會有些麻煩……」

Advertisement

「那你說應該怎麼辦?」馬同濟有些不解,「趙帥不是自己讓我們進發的嗎?」

「進發是要進發的,但是趙帥這裡還是要留下人啊……」黎黃河長嘆了口氣,「馬團正,我想乾脆還是這樣吧,你來帶領部隊向兩邊清掃,我帶領一點人在這裡駐守,隨時等待趙帥新的命令,這樣也不至於讓大家到時候太過於倉促,接到命令再趕回來的話實在太麻煩了,而且有可能貽誤戰機。」

馬同濟一聽就更加驚訝了,在他看來,上岸之後的第一戰對以後大家的功勞評判至關重要,沒想到黎黃河居然這麼大方,寧可兩個方向都讓自己來清掃,這還真是……慷慨。

「這樣……不大好吧?畢竟趙帥是有命令的。」他遲疑著問,「雖然我們有自己的理由,但是現在我們要是自行其是的話,恐怕趙帥未必會高興啊……」

「馬團正剛才不是說過了嗎?為團正,本來就應該要在必要的時候臨機專斷,既然已經上了岸,很多事就應該由我們自己來決定。」黎黃河馬上回答,「再說了,我也不是完全不讓自己部下清掃,兩個方向我都會派出一些人去跟著馬團正的兵去掃的,還請團正好好帶著他們打幾仗。」

「好……好……」既然對方說到了這個份上,馬同濟也不打算推辭了,他重重地拍了一下黎黃河的肩膀,「兄弟,你夠義氣!真沒想到你居然這麼以大局為重!你放心吧,你的兵,我會讓他們打頭陣的,絕不會虧待了他們!」

「有些事,總得有人來做嘛。」黎黃河微微笑了笑,「事不宜遲,團正你就抓時間吧,不然趙帥又要發狠來催促我們了。」

「行,我們先走了,這裡就給你了!」馬同濟滿口答應,然後馬上就跟自己的部下們匯合到了一起。

Advertisement

因為之前就已經下令要大家集結,所以當兩個團正商議妥當之後,馬同濟的部隊馬上就整備好了,馬同濟也沒耽擱,直接揮刀命令所部進軍。

而黎黃河的手下也分出了三個連,隨同兩個方向的大軍進軍,而他自己則留在了登陸地,坐鎮後方,並且等待趙松之後傳過來的任何命令。

在經過了馬同濟的命令之後,下午時分,兩支紅軍隊開始離開了原本的登陸場上的陣地,向陸進軍。

在遠山嶺上一直觀察的幕府軍,馬上就將大漢軍隊的最新向報告給了老中藤忠重,而後,他也馬上從疲憊的睡眠當中給驚醒了過來。

昨天因為大漢開始進攻,所以他自從來到這裡之後,徹夜都沒有睡著,不僅僅是因為大漢海軍的炮轟,更是因為心中的憂慮和驚懼。

而到了早上之後,大漢軍隊開始登陸,他的驚懼更加多了幾分,然而雖然心中一直都有趁大漢軍隊立足未穩的時機去襲擊一次的想法,但是大漢海軍的炮火實在太過於犀利,他本不敢將自己的部隊白白投到這樣沒有希的進攻當中,所以只能坐視。

最初他一直都憂心大漢軍隊向陸進攻,但是等了許久之後大漢還是一直都沒有手,鬆了一口氣之餘,巨大的疲勞終於讓他無法抗衡了,他畢竟已經是一個接近五十歲的人了,在這個年代算是一個老人,機能已經大幅衰退,實在難以支持了。

吩咐了手下一旦有變就來通知自己之後,藤忠重就沉沉睡去,不過他並沒有睡上多久,就被部下重新給了起來。從被驚醒的迷糊狀態清醒過來之後,藤忠重馬上就跟手下開始問現在的況,然後立即走出了住的地方去觀察大漢軍隊的向。

在他的注視下,大漢軍隊登陸的地方出現了兩支紅長龍,並且分別向北和東兩個方向行進,因為軍服的緣故,他們行進的縱隊十分顯眼,好像有恃無恐,本就不害怕走消息一樣。

藤忠重看著大漢軍隊行軍的隊列,手不由地地握了起來。他為幕府的老中高層,平素里也有很多機會去看幕府軍隊的表現,在他看來幕府手下的軍隊並不能做到如同他們一樣進退有度。

即使現在為敵人的立場,藤忠重仍舊想要對這些軍隊的素質報以讚歎。

但是讚歎是一回事,怎麼應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藤忠重放下了自己的遠鏡,苦思冥想應該怎麼解決現在的問題。

他們這麼大張旗鼓,目的顯然很簡單,就是要兩面掃,讓長崎變一座空城。

按理來說,他現在最好的應對就是直接進攻大漢軍隊登陸的地方,趁他們現在派出了兩支部隊兵力空虛,直接將那裡的大漢軍隊都一鼓作氣打到海裡面去,那樣的話出去的漢軍也了無的浮萍,隨時都能夠消滅掉。

可是藤忠重還是太過於忌憚大漢海上的炮火,左思右想還是覺得不能過去冒險,現在大漢軍隊到底有多人登陸了還是未知之數,如果倉促去進攻的話,很有可能會吃大虧。

那麼現在看來最好的辦法只能是集結起來去和長崎城的軍隊一起攻打其中一支深陸的部隊了,只要能夠擊潰甚至殲滅一支大漢軍隊的分隊,那肯定就可以狠狠地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讓他們膽寒,也給自己這邊、給幕府拖延更多時間。

那麼到底是堵截那一支分隊,和他們決戰比較好呢?

這個倒是不用考慮了,北行的這支分隊看上去就是要截斷長崎城和自己這裡的聯繫的,但是這也方便了自己和長崎城的曾我古佑軍聯合起來夾擊,只要自己和曾我古佑全力出擊,就算大漢的武犀利,應該也能夠靠著人數的優勢擊垮這支大漢軍隊,保住長崎城外的聯繫。

此時的藤忠重還不知道福岡藩主黑田忠之帶領的軍隊已經在博多灣一代阻擊大漢軍隊失敗的消息——就算知道的話,恐怕也會覺得那是因為福岡藩軍實在太弱的原因。

因為九州地邊陲,而且土地基本上都被各的藩主們分割了,所以幕府在長崎部署的軍隊並不多,總計只有一兩千人。幕府主要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和幕府在本州的巨大實力作為威懾來維持統治。

因為老早就開始傳令周邊各藩,讓他們派兵集結過來,尤其是得到了久留米藩有馬家的鼎力支持,所以藤忠重的兵力得到了很大的擴充,已經有了五六千人的實力。而且隨時時間的推移,各藩繼續調兵過來支援,肯定能夠越來越多。

藩兵和藩兵的作戰能力是有差距的,福岡藩一直都十分凋敝,而且藩主不得人心,所以軍事力量十分孱弱,打不過大漢軍隊很正常,但是有一些藩,藤忠重卻寄予了厚,比如柳河藩的立花家。

立花家現在的當主立花宗茂,在戰國時代就是一位十分出名的武將,投靠在臣秀吉的手下立下了赫赫戰功,被他人稱讚為西國第一猛將,他雖然年事已高,但是帶過那麼多年的兵,手下的藩兵肯定非同凡響。另外,更讓人高興的是,立花宗茂曾經參加過臣秀吉主導的征伐高麗之戰,並且在高麗屢立戰功,不僅擊潰了高麗人,而且還多次給明國軍隊帶來了慘重損失,比如碧蹄館之戰他就有參與,明軍將領在這一戰當中損失巨大。

當然,既然明國是被大漢所取代,那麼明國軍隊肯定無法和大漢軍隊相提並論,但是終歸是中原軍隊,立花宗茂對中原軍隊富的對敵經驗、和他對藩兵的多年訓練,肯定能夠讓他的部下發揮強大的戰鬥力。

同樣,還有薩藩,薩藩現在的藩主島津義弘,當年也是戰國時代的勇將,並且之前也參加過征伐高麗之戰,立下過多次功勛。

雖然這些人和幕府有心結,甚至有仇怨,但是在如今日本面臨外侮、大漢肆意侵略日本國土並且把戰火燃燒到他們家門口的況下,這些人是能夠深明大義捐棄前嫌,和他一起來抵抗大漢軍隊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