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2章 削藩之爭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2章 削藩之爭

李青心里納悶兒,只覺的方孝孺這個名字很悉,但一時間又想不起來。

簡單客套幾句,眾人重新落座。

李青冥思苦想,終于,他想起來了,朱棣靖難功后,可是誅了他的十族。

不過,也有說只是夷三族的,但誅十族的說法更廣一些。

眾人相互寒暄幾句,大殿便靜下來,全都看向朱允炆,知道皇上召集這麼多人過來,肯定是要有大事宣布。

朱允炆也在看著這些人,看著這些皇爺爺為他留的人,一向缺安全的他,倍踏實。

這些都是可以值得信任的人!

他的角浮現一笑意,但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眉頭鎖、一臉愁容。

齊泰見狀,出言道:“敢問皇上,為何煩憂?”

“唉……!”朱允炆只是苦笑,并不答話。

齊泰又道:“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是臣子的本分,還請皇上明示。”

“是啊皇上。”方孝孺拱手道,“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皇上不言,讓臣等如何自?”

黃子澄眼珠轉了轉,恭聲道,“臣斗膽,皇上可是憂慮諸藩王權勢過大,恐日后尾大不掉,甚至……危害江山社稷?”

“唉……!”朱允炆輕嘆,“他們都是朕的叔叔啊,朕豈能……罷了。”

李青心中一,老朱尸骨未寒,小小朱就要削藩?

他不是沒想過朱允炆會削藩,但實在沒想到,他會這麼心急。

他剛要說話,方孝孺搶先開口:“圣人有云: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在百姓、社稷面前,君王都要讓路,何況只是藩王呢?

藩王依仗權勢橫行不法,屢見不鮮,而他們個個掌握有兵權,日久必定尾大不掉,甚至起謀逆之心啊!”

Advertisement

“臣附議。”黃子澄隨其后,“皇上是一國之君,豈能只顧親,不顧子民、不顧社稷?”

李青坐不住了,立即道:“太祖高皇帝尸骨未寒,皇上如此做……”

“李都給事此言差矣,皇上這也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齊泰打斷道,“太祖皇帝在天有靈,只會到欣。”

老朱要是能活過來,非他娘活剮了你不可……李青道:“齊侍郎這話,本侯覺得不妥。”

他不稱職,改稱爵位,讓齊泰倍郁悶。

勛爵和職不同,屬于見大一級,莫說侯爵,便是個伯爵,齊泰一個侍郎,也得為其行禮。

雖說明中后期,文臣權勢越來越大,勛爵地位有名無實,但眼下,文臣遠無法和勛貴比。

齊泰悶聲道:“永青侯有何高見?”

李青沒搭理他,直接看向朱允炆,嚴肅道:“皇上,眼下關外局勢詭譎,諸藩王有守邊之責,時不宜對他們下手啊!”

“此言差矣。”齊泰再次發聲。

李青不搭理他,但他想搭理李青。

“正所謂:攘外必先安,正因為關外局勢詭譎,所以朝廷應該盡快把禍患平息才是。”

方孝孺拱手道,“臣附議。”

“臣也附議。”黃子澄立即跟上。

文臣看不慣勛貴,同時也看不慣藩王,老朱再世時,他們就嚷嚷著讓老朱停止分封,削弱藩王權勢,現在老朱沒了,他們更加無所顧忌。

李景隆還是很夠意思的,與李青統一戰線,“皇上,關外局勢要,眼下時不宜削藩,還請皇上三思啊!”

三個同意的,兩個反對的,但反對的兩人分量更大,這下,朱允炆也為難了。

Advertisement

其實,他心底里是想削藩的,無他,那些個叔叔們,讓他沒有安全

他從小就是個沒有安全的人,畢竟是庶出,還不是長子,打小就知道,以后就算分封,也不會分到好地方。

但嫡長孫夭折;父親英年早逝;嫡次孫年,加上外戚太過強悍,于江山不利;這才到了他。

事實上,時至今日,朱允炆心里仍是發虛。

盡管皇明祖訓上,已經寫明了他是嫡長孫,但畢竟母妃是續弦扶正的,而并非嫡妻。

天下人心里究竟作何想,他心里也犯嘀咕,其實,就連他心深,也不認為自己就是嫡孫。

那些個皇叔沒坐上皇位,他這個庶孫坐上了,心里能不虛嗎?

何況,皇叔那麼多,手里又都掌著兵權,本就缺乏安全的他,更是如坐針氈,寢食難安。

“咳咳…那個,李卿啊,朕覺著齊、方、黃,三位卿言之有理。”朱允炆臉訕訕,“攘外需先安,朕…雖是嫡孫,但畢竟和皇叔們差著一輩兒;

皇叔們心里肯定憋著憤懣,若是朕對關外用兵之時,他們有了異心,該如何是好?”

李青滿心無奈,他能理解朱允炆的心,甚至,就削藩本來說,也沒有錯;

但問題是,削藩不是上,說說就行了,牽扯太大了,小小朱本把握不住。

李青嘆了口氣:“皇上可知,漢之七國、晉之八王之?”

“永青侯此言差矣。”討人嫌的齊泰又開口了。

李青想撕爛他的,咬牙道:“齊侍郎有何高見?”

齊泰自得一笑,欣然道,“晉之八王并非削藩造的,而是后宮干政;漢朝的七王叛,倒是削藩造的,不過……漢朝的藩王,又哪里是咱們大明的藩王能比?”

Advertisement

“啊?這……”深究歷史,李青不免有些怯,他確實不太懂史。

李景隆見李青面窘態,解釋道:“漢朝的藩王權勢超級大,在封地擁有軍事、行政等幾乎所有管理權,儼然是國中之國;

這也是為何漢武帝那般強勢,也只能施行推恩令的原因。

而我大明的藩王,行政上,有布政使司;軍事上,供其調度的大軍也是朝廷的;藩王唯一的私有武裝只有三衛,那麼一點兒人,能翻出什麼浪花?”

“曹國公所言屬實。”齊方黃三人含笑點頭。

李青啞口無言,被李景隆這麼一說,他突然覺大明藩王,好像真的弱的,細細想來,倒也的確如此。

這下,他總算知道,為何朱允炆上來就敢削藩了。

是啊,藩王憑什麼贏?

李青砸吧砸吧,拱手道:“皇上何不效仿漢武帝,潤無聲,潛移默化地消弭藩王權勢?”

朱允炆見他不在激烈反對,頓時放下心來,甚至都忘記裝了,“用得著嗎?”

本用不著!”齊方黃捧哏。

“……”李青實在無奈,著重看了方孝孺一眼,心道:你被誅十族,不是沒有道理的。

“皇上,臣還是覺得不宜削藩。”

朱允炆眉頭皺了皺,“理由呢?”

“皇上可知,秦王娶的是前元大將王保保妹妹,晉王娶的是永平侯兒,燕王、代王娶的是魏國公兒,蜀王娶的藍玉兒……”

拉……ωWW.166xs.cc

朱允炆的眉頭皺起,齊方黃三人的笑意,也漸漸斂去許。

老朱的兒子中,就沒一個娶文臣閨的,一腦兒盡是勛貴。

就連朱允炆的老爹朱標,娶的也是大明第一猛將,常遇春的兒。

而老朱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吸取了宋朝,后宮被儒家士大夫控制的教訓,所以本不和文臣聯姻。

文臣之中唯一聯姻的,就一個李善長,而且還是嫁公主,而非娶王妃。

公主自然是高貴的,但嫁過去后,生的孩子都是隨夫家姓,都是外人。

但娶王妃就不同了,雖然勛貴之升為王妃,也比不上公主,但們生的兒子可是老朱家的種,屬于皇室宗親。

這一點,尤為重要!

其實老朱這麼做,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讓勛貴、藩王相互制衡的同時,不至于急眼搞耗。

事實證明,他的做法非常正確。

勛貴和藩王之間,的確保持著相互制衡,且和平相的關系。

可一旦削藩,難免不會有雙方聯手的況發生。

誠然,大明藩王比不上漢朝藩王,可若一個搞不好,事態也不會比漢朝的七王之好哪兒去。

“永青侯言之有理啊!”齊泰大點其頭。

方孝孺、黃子澄也深有同,起長長一揖,“教了。”

李青含笑抱拳還禮,心里長長舒了口氣。

怎料,他笑容剛剛升起,方孝孺就來了一句:“如此看來,倒不能先削燕王、寧王了,還是從權勢小的藩王,且王妃娘家勢力小的下手,比較穩妥!”

李青:(⊙o⊙)…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