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二十八章 論學

《定居唐朝》 第二十八章 論學

“礦質……微生……這又是在佛郎機所學?不知是屬于哪一科的學問?”

公主殿下已經學會自己推理聯想了。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費

薛朗道:“礦質是屬于化學,微生屬于生學。”

公主殿下饒有興趣的問道:“化學已聽說過,這生學又是做何學問的?”

薛朗道:“生就是研究一切有生命的的學問。上至萬之靈的人類,下至人眼看不見的細微之,只要是活的都研究。”

公主殿下點點頭,沒再追問。薛朗來馬元良,代他白天有太的時候打開窗戶曬太,沒有太的時候,就把窗戶關起來。

薛朗要去偏廳那邊,匯合柳整理剛接來的文書、賬冊,公主殿下要回去正廳,剛好一路。

公主把薛朗旁,閑話家常似的說道:“我記得曾說過,在佛郎機,從六歲開始,要連續上12年的學,分別學習所說的這些學問,對否?”

“沒錯!小學學的簡單,主要是學基礎,主課是語文、數學,穿一些其他科的啟蒙課程;中學漸漸加深課程的難度,到大學,就是學生自己選擇興趣的科目專研學問。”

公主道:“大學?這又要學幾年?”

Advertisement

“一般是四年。”

“如此算來,豈不是要上十六年的學?”

公主殿下難掩訝。薛朗頓了頓,在現代都習慣,很算念幾年書,這會兒一算,到大學就十六年,如果再加上碩士、博士,人生的三分之一都用來上學了。人類為了生存求知,也是蠻拼的。

于是,薛朗嘆道:“經殿下這麼一說,還真是,從小學到大學居然要學十六年。”

公主道:“整整十六載,其中只怕花費不小,一個普通的家庭,能否承擔得起?”

“能否承擔得起,還要看家庭。就算在佛郎機,教育支出在家庭支出里,占有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普通家庭如果沒有什麼變故之類的,負擔一個孩子的教育花費沒有問題;如果家中有了變故,花銷加大,那負擔孩子的教育花費就是一個大大的難題。”

薛朗想到自己,教育貸款要大學才有,高中階段是沒有的,于是他只能輟學。

公主道:“如此看來,不管在哪里,上學求知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無錢是不行的。”

“殿下說對了!在佛郎機,不管男、權貴平民都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整個國家的國力,有一部分是要投到教育事業里的。彼時,小學六年,初中三年,被稱作義務教育,學費什麼的是免除的,國家律法規定,但凡該國子民,皆必須接義務教育,家長也必須配合,否則,就是違反律法的事。”

Advertisement

其實國家規定強制的義務教育是好事。在經濟發達地區或許看不出,在貧窮偏僻的地區,義務教育的好就顯出來了。

  最最起碼的,上學上到初中,簡單的計算總是會的,字也多數都認識,出門打工,看個路牌,計算一下自己的經濟收什麼的,起碼不會被人蒙騙。

“有這等規定?開支從何而來?難道是國家賦稅?”

這下,平公主是真驚奇了,杏眼瞪得圓溜溜的,了幾分清冷,多了幾分可。薛朗道:“彼時,國家曾對國民宣傳,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之道,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啟發民智,勢在必行。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是國家開設,教書的先生們,俸祿也是國家發的,一切都是國家出錢,學生只需要自己準備生活費、書本筆墨花費這些。”

公主不是什麼都不懂的人,只一聽就明白其中花銷的巨大,腳步停下,表幾乎可用呆滯來形容,驚呼:“學校的屋舍,教書的先生,上學的桌椅板凳,等等,如此巨大的花費,全部皆有國家賦稅出?那佛郎機該是如何的富有?

公主殿下有些失聲,被自己腦海中估算的數字嚇到。薛朗沒解釋,雖然知道其中肯定有公主殿下誤會的地方,不過,如果能因此間接的影響到李唐王朝對教育的投和態度,那真是再好沒有。

Advertisement

中華民族本來就是重視教育和傳承的民族。縱觀彼時世界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真正從古到今傳承延續的也就只有中華文明,這其中自然和本民族好學上進、重視教育傳承的習慣分不開。

于是,薛朗道:“并沒有多富有,只是,社會經濟、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可以做到,佛郎機做到彼時的局面,花費了許多許多年。如果放到這里……依我看,先把基礎的溫飽問題解決再說吧。”

公主一窒,似笑非笑的看薛朗一眼:“果真如自己所說一般誠實。”

呃……這是被公主殿下抱怨了嗎?

薛朗打了個哈哈:“屬下曾聽先祖講過,晉時用人,曾有‘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庶民’的論調。人的地位只靠統出論,不論人品與才學,能不能有出息,就看投胎的技。對吧?”

“投胎技……”

公主殿下莞爾:“此言頗妙,道盡其中緣由。晉時確實如此。”

薛朗道:“其實,會有那種論調,除了士族世家把持朝政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那就是知識的普及率!”

“知識的普及率?!何解?”

薛朗解釋道:“所謂知識的普及率,就是上過學的人在人口總數中的比重。舉個例子,假設人口總數是100個,上過學的人只有5個,那知識普及率就可以算作是百分之五。”

公主點點頭,算是明白了,示意薛朗接著講。

薛朗道:“知識的傳播,除了先生教授,還要依靠書籍的傳播。那時候,書籍絕大部分掌控在士族手里,貧寒之士就算有求學之心,也沒有求學之道。沒有書,怎麼學?買不起筆墨紙硯,怎麼學?付不起先生的束脩,怎麼學?何況,士族與世家是天然的利益同盟。”

v1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