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圈的石頭夠了。
這幾天兄妹姐妹們幾個一有空就去撿石頭,這會兒石頭已經堆了一堆了,只等開工了。
除了石頭之外,李友桂還得找稻草蓋在豬圈上面,再架上幾木頭,一個一分錢都沒花的豬圈就能自己修建了。
晚上吃完了飯,李建文和李友柳他們兄妹幾個也不學習了,眼睛亮晶晶的在一旁盯著李母和李友桂做年糕,一邊幫燒火。
白天是不得閑做這些吃食的,晚上做最好,也省去了別人過來打探和圍觀呢。
年糕不要太好做,先放了蘇打進米漿里揮發,再放適量的紅糖進去攪拌,等到鍋里的水一開,就能把一托發好拌好的漿放進去蒸,一直蒸到一整托的漿膨脹型,最後用筷子到年糕的中間再出來,若是筷子沒沾到什麼漿或者乾爽,這就說明年糕已經快快好了,看好時間就從水裏取出來晾著。
新鮮出爐的年糕熱著也好吃,放冷了也好吃,冷了之後的年糕口更好,彈彈甜甜的,裏面是蜂巢狀。
至於做利的米漿,早在年糕蒸之前在鍋里翻炒了,李友桂家裏的鍋不大,足足分了三次才把五斤的米漿全部翻炒了一遍。李友桂揮鏟子翻炒,李母則燒火,母倆配合得不錯。
利對別人來說比較難做,對李友桂就比較輕鬆了,無論是翻炒還是,對來說不是個事兒。
李母和李建文也過來幫忙,把年糕蒸上了之後,母子三人就在桌子上對著一團團種種。
人多力量大,等到三大托的年糕蒸之後,利也一的好了,擺放整齊的在桌面上,只要下鍋蒸即可。
李父和李友柳,兩個小的這會兒已經去睡了。接著李母和李建文也被李友桂趕去睡覺,蒸利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看一下火就好了。
等到把一條條的利放上去蒸之後,李友桂就在一旁劈柴,反正都是要等,當然要找點事來做。這會兒把柴劈了,明天早上就不用再劈了。
要不是李友桂沒把和石頭的泥給弄回來,今晚都能立馬工砌豬圈。
這不是沒泥麼?只能劈柴了。劈了一堆柴之後,再整整齊齊的碼好,才去灶房添火。
一直蒸到了快到後半夜,分兩鍋才把這三十來的利給全部蒸了。
第一鍋蒸的時候,李友桂就按捺不住的吃了三,要麼點了些醬油吃,要不就這樣什麼也不沾的直接吃,香得很,李友桂只覺得這完全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之一,真的從來沒有厭棄過。
李友桂把幾十利放到桌面上攤涼才洗漱去睡覺的,早上也是家裏最後一個起床。此時,一家人都吃飽了。
年二十八,早上依然是野菜粥,不過一家人額外的每個人多能吃一塊年糕或者一利,所以這天的早上大家都到無比的滿足。
年糕和利是這年頭很好的東西了,自然是不能放在外面的,特別是自家不是獨門獨戶的況下,所有的好東西都被鎖到了房裏,只把中午要煮的米給取出來放在外屋,連房門鎖了還是要看著一些的。
李父和李建業被留在家裏烤火,李友桂和李建文領著李建環去菜地里挖蚯蚓,整理菜園子。李母繼續去放牛割草,這個活連過年都要乾的,下午就換李建文去放牛。
蘇鎮和吳鎮的深山山貨和野也不如以往富了,李友桂思來想去,最後決定還是去扶縣的深山,總不能因為上次敵人的事就這樣放棄吧?這實在不是的風格,而也需要東西去換錢票。
此時,李友桂也管不了那麼多了,提著柴刀和幾個麻包袋繩子又直奔扶縣深山。
扶縣過去一帶的深山極多,蘇鎮吳鎮是遠遠比不上的,李友桂直奔深山一頭扎了進去。
撿蘑菇,木耳,時不時還有靈芝,可惜就是沒發現人蔘,因為李友桂進的山比較深,中午時分就撿了好幾麻袋,深山人跡罕稀,所有的山貨都得以保存。
因為李友桂也不知道自己的後會不會有人跟著,所以也不敢像以前那樣明目張膽的把山貨收進空間里,而是悄無聲息的一點一點的收,就這樣也收進去不。
中午的午飯是年糕,李友桂特意帶了三塊出來當飯吃,又方便又好,這東西還不用吃熱乎的,實在是外出必備的好食。
幹掉了三塊年糕,又把摘到的野果吃掉不,李友桂才滿足的起來準備繼續幹活了。
不過,才站起來沒多久呢,就眼尖的發現了不遠的草叢裏有靜。此時深山裏的氣溫要比外頭降上好幾度呢,毒蛇這些是不怎麼出現的,那就是別的東西了。
以李友桂富的經驗,野是不可能,倒是比較像野兔,獵當然不能放過,李友桂握著柴刀幾個箭步衝過去。在這種寂靜的深山裏,幽微的靜當然都聽得一清二楚。
那叢深草得更厲害了,估計是聽到了是前方傳來的靜,草叢裏的東西靈敏的轉就要跑。
跑?!
李友桂可關注得很,這會兒看出了對方逃跑的苗頭,那裏還放過?當下兇猛的就把柴刀給劈了出去。
呯。
那柴刀被李友桂扔得很準,沒有落空打到了草叢裏的東西上,那東西似乎停頓了一下,隨後逃得更快了。
不是兔子。
瞬間而已,李友桂就準確的判斷出了草叢裏的東西不是自己所想的,頓時就有些張了。
要是兔子這會兒就慌不擇路的跑出來了,這東西沒有,那就不是。那東西也不是蛇,蛇遊走的樣子也不一樣。不過很快,謎底就揭曉了。
那是一隻深棕的披著一盔甲拖著一尾的四條小短跑得相當賊溜的小傢伙。
李友桂:……
媽呀,看到了什麼?
是下手呢?還是下手呢?還是下手呢。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啊。
正當李友桂猶豫不決的時候,那披著盔甲的小短快要消失在的視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