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賢畢至,長鹹集,曲水流觴,作詩抒懷。今日邀諸位前來,珍饈饌自不必說,宴後若客人有意,賦詩一首,更是妙極!”
臺上是一位敦厚卻略顯書卷氣的中年人在說話,他看了眼臺下眾人,接著道:“我們家主人會選出詞意俱佳的十首詩,命人謄抄出來後掛在晴窗齋供人賞析,各位可屬真名,也可化用假名,但憑君意。”
他朝邊小廝示意,立馬就有人奉上筆墨紙硯在各人後站定。
“現在開宴,諸君請!”
隨著講話的結束,宴會也漸漸熱鬧了起來。
有向周圍人問點子的,也有擺了擺手說自己才疏學淺,一時半刻寫不出來的。但也有不人拿上紙筆,文思泉湧,洋洋灑灑提筆抒懷。
沈玉芙提筆,思索片刻,也在紙上寫了起來。
“碧水高掛落山澗,流雲凝脂籠凡塵。天公抖擻降甘霖,急風驟雨卷桃花。曲水流觴才人聚,壯誌高飛曙來。今朝停杯問山,笑答明年花倍開。”
明年此時,宴會中定有人能高中,春風得意馬蹄疾。那時流雲小築這片桃花林,必然芳菲漫天,倍豔於今日。
沈玉芙停筆,在落款卻有遲疑,不想用本名,細細想了想,那就化名池玉好了。
如此才將寫好的詩與筆硯一同放進了文盤裏。
寶琴見人將詩寫好了,才湊過小腦袋來瞧,也看不出什麽好壞,隻小聲嘀咕著:“果然我們家姑娘最最厲害了,作詩什麽的本不在話下。”
沈玉芙啞然失笑。寶琴現在讀書雖然隻學了點皮,但吹捧人的功夫已然練得爐火純青。
作完詩二人起這流水筵席來。如意魚卷、龍須四素、繡球乾貝、山珍刺龍芽……
這些可都是聚福樓裏的頂級廚子都難做出來的手藝,料想這晴窗齋主人定地位不凡。
斂眸思索,竹葉搖晃時,斑駁的日洋洋灑灑從斜上方落下。不僅頭上的發簪綴著,整個人都沐浴在下似在發亮,愈發襯得人眉眼迤邐。
顧如琢也寫完了詩,沒急著用菜品,倒是又撈了盞南山雪。
他裏喃喃,“一點朱芙蓉麵,姣照水落花。”看向垂首在一旁,整個人籠在細碎日下的沈玉芙。
雖寫了首不應景的詩,倒是十分應人。
宴至中途,該寫詩的也都洋洋灑灑寫完了,該吃喝的也差不多有了個半飽。有人卻在此時提議起來,曲水流觴,才子齊聚,如此良辰景機會難得,又怎麽能不行一場飛花令。
於是眾人一致同意,以“花”為關鍵字,花字在詩中是第幾個字,便由隨後的第幾個人來接。
不知是誰打了頭陣,“桃花一簇開無主,不深紅淺紅。”
有人立馬反應過來,接詩。“花落家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燃。”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
“正憐酒杯中綠,又歎飛花席上紅。”
“宿雨初晴夏日長,簾花氣靜難忘。”
“簫管曲長吹未盡,花南水北雨濛濛。”
……
“山河錦繡永無極,爛花繁錦明如斯。”
直至最後一人對罷,這次曲水流觴才算盡興。
筵席已至尾聲,眾人也零零散散地散去。眼看沈頌帶著沈明珠跟在李明煜後走了出去,沈玉芙自屹然不。
溫錦有些好奇的來問:“你不和沈大公子一起走麽?”
沈玉芙對著笑了笑,姿態很是舒緩,“我本不是和哥哥一道來的,不過溜過來圖個新鮮,可不能被他瞧見了。”
溫錦點了點頭。
常珂看了看坐在自己邊傻樂的溫南瀟,隻見他到一旁尋了個圓潤的小石子投進溪中,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
便悄悄湊過來說:“你不像來湊熱鬧圖新鮮的。”說完又撇過頭瞧了一眼溫南瀟,道:“我看他才是圖新鮮來的。”
三人不同時發笑,引得溫南瀟一愣。
溫南瀟看見其中笑得最歡的自家妹妹,立馬像個小豹子似的齜著牙沒好氣地問:“你又在背後編排我什麽了?是不是見不得你哥我英俊瀟灑玉樹臨風,拿腔拿調附庸風雅。”
溫錦更樂了,笑得花枝,“這詞語不是這麽用的。”
說完又指了指常珂,“喏,我今天可沒編排你,是常珂說的,說第一次見你參加詩會呢,可真稀罕!”
溫南瀟眼可見的慌了兩分,臉都有些紅了起來,但仍支著氣勢反問:“我還不能來了?”
常珂忍住笑意,看向他。這一眼看過去,溫南瀟頓時氣勢全無。
常珂:“我看你坐我旁邊憋的實在委屈,咬著筆桿沒寫出幾個大字,石子倒得勤快。”
溫南瀟委屈,小聲反駁:“小爺我雖然作不出什麽詩,但是我可會耍槍舞劍了。不信你問!”
溫錦一看話題要跑偏,一提到耍槍舞劍回去必定要被哥督著看他練劍,立馬岔開話題:“我信信信——,你瞧這天也不晚了,我待會兒還得送常珂回家呢!”
溫錦起拉著常珂,對沈玉芙使了個眼,回頭又對溫南瀟說了句:“哥,我們倆先走一步!”
沈玉芙含笑看著三人,隻見溫錦拉著常珂急匆匆出了垂花門,像是躲什麽洪水猛,獨留溫南瀟一人立在原地一臉不爽地了後腦勺。
溫南瀟:“走那麽快幹嘛,咱們倆不是走一條路回家嗎?”
“你還得送我回府,還真不是走一條路。”
顧如琢看著他們幾人,適時開口。
溫南瀟這時才一拍腦袋,“得得得,誰讓你不備馬車的?”
顧如琢微笑反問:“那又是誰一大早跑我府上催我出門,還打包票怎麽來的就怎麽送我回去,讓我都不用吩咐了?”
溫南瀟認栽:“行吧,顧大公子,那咱們現在回府。”
顧如琢這才驕矜地點了點頭,但腳步卻是沒。
溫南瀟人都走外麵去了,才發現人還沒出來,倒又是一陣好等。
“沈姑娘不走嗎?”
“世子先行,我在山穀中再多留片刻。”
“那好,沈姑娘路途小心。”
二人邊走邊聊。沈玉芙點了點頭,顧如琢這才大步向外朝著溫南瀟走去,出了流雲小築。
凌青菀覺得最近生活有點不對勁. 她的家人、她的屋子,明明熟悉,偏偏又覺得陌生. 莫名其妙學會了醫術. 夢裡還有個聲音不停喊她"姐姐",雖然她根本沒有妹妹. 她想著一步步往前走,總能明白因果......
永和十五年,一直和乳娘生活在鄉下的福姐兒被承恩伯府接回了京城。第一回邁進娘親當年慘死的那個院子,福姐兒渾身打了個寒噤。 高座堂中,手捻佛珠的老婦抬起眼皮兒隨意地瞭她一眼,說:福姐兒,福姐兒,倒是個有福的!從今兒起,你就叫婉柔,進了宮,要事事為娘娘打算,可別學你娘,好好地陽關道兒不走,非鬧騰得自己沒好下場。 福姐跪在青磚石地上,咬著牙不讓自己淚珠子滾下來,響響亮亮地應道:好。 小劇場:趙譽第一回 見到蘇家那個私生女,是在蘇皇后的宮中,小姑娘人還沒長開,呆里呆氣還不識字。趙譽想到蘇家的意圖,不由心中有氣。 當朕是什麼,是個白菜朕就拱嗎? 后來,小姑娘一甩臉色,趙譽就寢食難安,還偷偷傳了國丈大人蘇三爺進宮。 趙譽:咳咳,愛卿啊,蘇貴妃今兒又閉了宮門,朕怕她悶,你進去瞧瞧她,然后朕再去探望你,如何? 蘇三爺:……這大半夜的,外臣探訪后宮真的好嗎?
唐窈出身侯府,姿容昳麗,家世顯赫,嫁給鬱清珣十一載,兩人鸞鳳和鳴,夫妻情深,兒女雙全,不知羨煞多少京中貴婦。 無人知曉,她將來會被囚在院裏悄然死去,就連一雙兒女也無法避免夭折命運。 而這一切,只因鬱清珣帶了個養女進府。 他視那養女如親女,處處庇護,處處關心,甚至超過自己一雙兒女。 唐窈懷着不甘死去,再一睜眼,卻重回到那養女初入國公府時。 此時,兒女尚在,一切還未發生。 她不再隱忍,也不再自欺欺人地以爲對方待她有情。 堅定甩下和離,不再回首。 * 京中傳聞,國公鬱清珣甚愛妻子唐窈,愛到爲她忤逆母親,不碰通房不納妾侍。 鬱清珣聞言卻不以爲然。 他愛唐窈的身體,愛她的美貌,愛她的溫柔體貼,卻從不認爲自己有愛過她這個人。 兒女私情於他而言只是累贅。 娶她不過是父母之命,縱她不過是看她嬌軟可人,重她愛她不過是因爲一雙兒女。 至於私情,從未有過。 卻沒想有朝一日,唐窈會想跟他和離! 更沒想遭他否決後,她竟膽大妄爲地將他告上公堂,寧願承受杖刑也要放言休夫,與他恩斷義絕! 他不明白她爲何如此決絕,更不懂爲什麼她說不愛後,自己會如此難受。 * 後來,那位權傾朝野的鬱國公求而不得,想要入贅,甚至不惜爲面首。 唐窈卻只是微微一笑,“國公曾言情愛無用,還請自重。” 再後來,他懷着卑微愛慕,不求迴應,只甘願做她裙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