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歲歲平安 第242頁

《歲歲平安》 第242頁

第123章

傍晚,潘勇、潘岱父子倆前后回了潘家賃下的院子。

這院子是城一戶人家為了賺賃錢單獨隔出來的一個小院,統共三間房,一間堂屋燒火做飯,兩間臥房,潘家五口人分男而住,還不如在靈水村住著方便。

可當初蕭家暫管衛城的消息傳開后,村鎮的富戶們都認為城里更安全,紛紛往衛城投奔,潘家下手算是早的,不然連這樣獨門獨戶的小院都賃不到,只能跟別的人家一個院子住。

城里的閑宅幾乎都被占滿了,使得潘家父子雖然拿了一筆厚的賞錢,一時半會兒也換不了大宅子住。

王氏正在跟婆母兒抱怨這事,見丈夫兒子回來了,高興地先給父子倆兌洗臉水。

洗完也要吃飯了,一家五口圍著方桌坐下,潘勇道:“我跟岱哥兒都升了千戶,我留在衛城軍,岱哥兒繼續去玉縣蕭四爺那里當差。”

王氏不舍地看著兒子:“玉縣也太遠了,就不能跟蕭老爺子商量商量,你們父子倆都留在衛城?”

潘岱并不介意:“人家四爺也遠在玉縣,蕭家一下子多了五個縣要管,像千戶這樣的重要職位當然要從衛城軍里挑選,我跟爹都能選上,這是大喜事,娘就別再挑三揀四了,別人想去玉縣當千戶還當不。”

Advertisement

王氏氣得拍了他一下:“兒行千里母擔憂,玉縣離這邊有四百多里,我說說怎麼了?”

潘岱笑笑,低頭吃飯。

潘老太太嘆道:“確實太遠,你們父子倆調換一下也好啊,萬一打起來,阿勇比岱哥兒更有主意。”

潘月替自己的父親抱不平:“論本事,爹比蕭三蕭四那幾個年輕指揮強多了,完全能獨領一城做指揮,蕭老爺子心里肯定清楚,怕爹的聲超過蕭三他們讓自家人沒臉,所以把爹留在衛城,由他老親自管著。”

王氏哼道:“歸結底還是用人唯親,信不過咱們外面來的,他真你爹做一城指揮,我才心服口服。”

潘勇:“給我,我帶著一城的兵馬投靠別的反王或是趁自立,該當如何?”

潘老太太驚道:“原來他們防的是這個。”

潘勇:“是我我也防,老爺子剛剛接管七縣,各縣治軍治民一堆的事,蕭三爺他們幾個雖然年輕,卻是跟著老爺子一點點把衛縣打理好的,都有經驗,完全能辦好這差事,而且老爺子真提拔了我,肯定要從年輕人里換下一個,人家這陣子做的事立的功樣樣都比我多,憑什麼要讓?”

Advertisement

先前的衛縣太小了,反王又太不打,敗得那麼快,從始至終都沒機會讓他立大功證明自己。

如果老爺子招兵買馬后繼續去攻打南面的兩個反王,潘勇將迎來這個機會,可老爺子在城墻上的那番話,聽起來似乎還是想安安分分守好七縣,沒有主擴大地盤的野心。

“對了,老爺子會在七縣給每個千戶分一宅子,方便千戶把家小接到邊團聚,估計明日就能拿到鑰匙。岱哥兒在玉縣住軍營,不需要宅子,老爺子知道后特意給咱們家挑了一戶三進院的,算是我們父子倆的拼到了一起。”

王氏喜道:“房契也給咱們?”

潘勇失笑:“蕭家的兩院子都說是暫住,給咱們的當然也是暫住之權。”

王氏立即把笑容收了:“假模假樣的,他們上說暫住,貪與四大豪強留下的一堆房契田契還不是攥在他們手里,分咱們的才是隨時都可能會收回去。”

潘勇:“這話家里說說就好,在外面別多。”

——

十一月十三,孫緯、張文功、喬長安以及衛、定兩縣的騎兵回來了,同時拉來了一車車的糧草與軍餉。

南營。

三人將一本總賬、二十八本分賬放到了老爺子面前。

Advertisement

總賬乃是七縣所有的軍餉、糧草、兵、田產之和,分賬是他們評估的七縣接下來需要制備的兵數量花費以及支撐一個月需要的糧草、軍餉數額,其中衛縣的四冊分賬賬本最薄,因為衛縣這邊早就把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隨時查補缺就行。

這是反王殺搶西邊五縣所有員富戶以及定、衛兩縣抄了豪強貪之家后共同聚斂起來的家底。

田產可讓七縣所有貧農都有地可種,金銀糧草至能供養七縣兵馬三年有余。

不過,金銀糧草要留出一部分安民惠民,譬如明年的春耕,貧農們雖然有了地,手里并沒有足夠的種子,這就得各縣府借給百姓,秋收時再收回來,但一切順利的話,明年的秋收七縣也將從百姓之家征收每畝半斗米的田稅維持軍用。

這都是要慢慢計算的,眼下蕭穆要把其他六縣急需的一個月的糧草、軍餉分派過去。

孫緯三人都算好了,為了運送方便,縣、定縣需要的已經順路送了過去,剩下的還留在懷縣,等著老爺子這邊核對過賬目后直接從懷縣往鄰近的云、玉、應三縣派發。

蕭穆點點頭,將佟貴、潘岱等安排在外縣的千戶們過來,他們分別清點一百衛城軍,該去縣的去縣,該去懷縣的去懷縣,領了軍餉糧草后再前往所屬新縣。

次日,老爺子帶上佟穗以及五十人的兵馬,跟著衛縣的暫任新知縣一起出城去各村鎮給貧農分地。

無地的貧農之家可分得五畝,地的補齊到五畝。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