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初勸道:“殿下不妨多想些花樣,人有四肢五七竅,兩百塊骨頭,您不能總折騰兩條。”
謝及音輕哼一聲。
邁過腳下的臺階,挑起帷帽前的一角垂紗,放眼往嵩明寺去,只見云松如墨,山霧如蓋,高門華屋,齋館敞麗,遠佛塔上傳來清脆的銅鐘聲。
聽說嘉寧公主駕臨,釋行主持帶著一眾沙彌迎出來,謝及音同他見過禮,邀去大寶殿聽誦經,求運簽。
謝及音對裴初道:“本宮的手釧不知落在哪兒了,你一路回去瞧瞧,務必幫本宮找到。”
裴初應了聲“是”,便折回去找手釧,待轉出角門,腳下一拐,悄無聲息地穿過槐林,往大寶殿后的禪房走去。
禪房掩映在桃李果林中,置六七間相通的舍,有四五個小沙彌跪坐其間誦經。裴初向其中一人打聽道:“弟子前來請見蓮池師父。”
那小沙彌抬手往室一指,裴初走進去,但見一白眉長須的瘦癯和尚正金剛坐于團上禪定,眉間有蓮花印,正是蓮池。
蓮池雙目失明,聽見腳步聲,朝裴初的方向微微側首,“施主所為何來?”
“聽聞蓮池大師善拆字,特來解。”
蓮池出手,對裴初道:“你過來。”
裴初踞坐于對面的團上,蓮池的手落在他的額間,向下一路將他的骨相了一遍,這才問道:“閣下拆什麼字?”
“裴。”
蓮池到桌上的茶盞,手指在茶水中一蘸,在木案幾上寫下了一個“”字。
蓮池問:“閣下家中可還有至親?”
“皆已亡故。”
蓮池緩緩搖頭嘆息道:“閣下骨相清貴,當負天命,奈何命格多舛,可嘆可惜。”
裴初問:“可惜在何?”
蓮池指著桌子上的水跡道:“‘裴’為‘非’,‘’者,無‘人’不‘依’。閣下家中已無人,此世無所依憑,是個孤命。閣下至親尚在時,想必家中關系不睦吧?”
“不知何以解此?”
蓮池說道:“閣下骨極貴,是天生龍相。‘’者,有‘龍’方能‘襲’,今以‘非’代‘龍’而‘裴’,是強扭命格,勉為因果,多生是非,故至親之間亦生不睦。”
裴初抬眼打量他,“您說的龍相,可是常人理解的那個意思?”
蓮池毫不避諱,從容道:“正是帝王之相。”
裴初輕笑,抬手抹去桌面上的水漬,對蓮池道:“那您何不喊人綁了我,送到今上面前去領賞?”
蓮池輕輕搖頭,“我心在凡塵外,不問世間事。何況命格如慧,只是一個因,能不能種出所求的果,還要看閣下日后的造化。”
“原來如此,大師的意思,我已明白,”裴初起同他告辭,“晚輩叨擾了。”
第20章 君子
裴初回大寶殿找謝及音時,見已添完香、求完簽,正站在殿前羅漢松下同一男子說話。
那男子是王六郎,因母親生病痊愈,來嵩明寺還愿,遙見大寶殿中一郎姿窈窕風流,發髻銀白如月,又有帶刀侍衛相隨,知是嘉寧公主,于是特意等候在外,上前一見。
“王六郎,真是不巧,”謝及音還記得他,接過識玉遞來的帷帽戴上,似笑非笑的面容在朦朧的垂紗之下,“來嵩明寺還個愿,也能被本宮掃了興致。”
王六郎拱手行禮道:“子昂并無此意,是特地在此等待殿下。”
“是嗎,”謝及音好奇,“你找本宮有事?”
王六郎面有猶豫,躑躅一番才說道:“也不是有事,上次在紫竹林雅集中拂了殿下面子,心里一直過意不去,今日得遇殿下,想向您道個歉。”
謝及音問:“那天本宮讓人綁了你,你不介懷,反倒來同本宮道歉?”
“那天……本就是我等浮浪子弟無禮在先,”王六郎面有薄赧,“您是郎,且是公主,我等不該言行無狀冒犯,懲也是應該。”
“是嗎。”謝及音笑了笑。
當時在雅集上,謝及音是刻意那樣做,所以沒往心里去;今日王六郎的話,心中不信,也未放在心上。
謝及音抬頭看見裴初走了過來,挑起帷帽前的垂紗問他道:“本宮的手釧找到了嗎?”
“從這里到山下都沒有,許是丟在路上了。”
裴初走到面前,將背在后的手出來,掌心里是一圈用絳紫的藤纏的圓環,彎折是的,明顯是剛被人折下來。
裴初道:“這是最好看的一節葡萄藤,您先湊合戴這個,回頭我再賠給您個更好的。”
謝及音笑了,“什麼爛草拙藤,若是磨紅了本宮的手,屆時再找你算賬。”
將手出去,裴初托起的手腕,將葡萄藤纏的手釧套在了手上。紫紅的葡萄藤襯著玉白纖長的手指,翻轉揮間自有一番天然出塵的。
王六郎旁觀著這一幕,心中頗為慨,見謝及音繞過要走,忙喊住:“殿下!”
謝及音微微側首,“王六郎還有什麼事?”
“您……請您稍等我一會兒,我有東西要給您。”
他未等謝及音同意,轉就走,過了約半炷香的時間又氣吁吁地跑回來,手里握著一幅卷軸。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凌青菀覺得最近生活有點不對勁. 她的家人、她的屋子,明明熟悉,偏偏又覺得陌生. 莫名其妙學會了醫術. 夢裡還有個聲音不停喊她"姐姐",雖然她根本沒有妹妹. 她想著一步步往前走,總能明白因果......
永和十五年,一直和乳娘生活在鄉下的福姐兒被承恩伯府接回了京城。第一回邁進娘親當年慘死的那個院子,福姐兒渾身打了個寒噤。 高座堂中,手捻佛珠的老婦抬起眼皮兒隨意地瞭她一眼,說:福姐兒,福姐兒,倒是個有福的!從今兒起,你就叫婉柔,進了宮,要事事為娘娘打算,可別學你娘,好好地陽關道兒不走,非鬧騰得自己沒好下場。 福姐跪在青磚石地上,咬著牙不讓自己淚珠子滾下來,響響亮亮地應道:好。 小劇場:趙譽第一回 見到蘇家那個私生女,是在蘇皇后的宮中,小姑娘人還沒長開,呆里呆氣還不識字。趙譽想到蘇家的意圖,不由心中有氣。 當朕是什麼,是個白菜朕就拱嗎? 后來,小姑娘一甩臉色,趙譽就寢食難安,還偷偷傳了國丈大人蘇三爺進宮。 趙譽:咳咳,愛卿啊,蘇貴妃今兒又閉了宮門,朕怕她悶,你進去瞧瞧她,然后朕再去探望你,如何? 蘇三爺:……這大半夜的,外臣探訪后宮真的好嗎?
唐窈出身侯府,姿容昳麗,家世顯赫,嫁給鬱清珣十一載,兩人鸞鳳和鳴,夫妻情深,兒女雙全,不知羨煞多少京中貴婦。 無人知曉,她將來會被囚在院裏悄然死去,就連一雙兒女也無法避免夭折命運。 而這一切,只因鬱清珣帶了個養女進府。 他視那養女如親女,處處庇護,處處關心,甚至超過自己一雙兒女。 唐窈懷着不甘死去,再一睜眼,卻重回到那養女初入國公府時。 此時,兒女尚在,一切還未發生。 她不再隱忍,也不再自欺欺人地以爲對方待她有情。 堅定甩下和離,不再回首。 * 京中傳聞,國公鬱清珣甚愛妻子唐窈,愛到爲她忤逆母親,不碰通房不納妾侍。 鬱清珣聞言卻不以爲然。 他愛唐窈的身體,愛她的美貌,愛她的溫柔體貼,卻從不認爲自己有愛過她這個人。 兒女私情於他而言只是累贅。 娶她不過是父母之命,縱她不過是看她嬌軟可人,重她愛她不過是因爲一雙兒女。 至於私情,從未有過。 卻沒想有朝一日,唐窈會想跟他和離! 更沒想遭他否決後,她竟膽大妄爲地將他告上公堂,寧願承受杖刑也要放言休夫,與他恩斷義絕! 他不明白她爲何如此決絕,更不懂爲什麼她說不愛後,自己會如此難受。 * 後來,那位權傾朝野的鬱國公求而不得,想要入贅,甚至不惜爲面首。 唐窈卻只是微微一笑,“國公曾言情愛無用,還請自重。” 再後來,他懷着卑微愛慕,不求迴應,只甘願做她裙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