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午後時分。
冀州朝覲使團,在沮授的帶領下,經過三天多的跋涉,終於抵達了目的地。
看著至有六丈高的巍峨城牆,出現在眼前——而且是綿延完整的那種、不是後世旅遊景點那種短短一段——李素的心,也是頗有些激盪的。
來到這個世界後,終於第一次來到了雒城。
相比之下,倒是沮授和劉備原先就來過,所以冇那麼驚訝。
“這便是煌煌帝都雒了麼?真是幸運,來到這個時代,居然還能趕上雒城被毀之前,見識一下迴返照烈火烹油的盛景。可惜,隻有兩年了,一點基礎都冇有,恐怕是來不及發展出足夠的勢力阻止董賊了。
能夠從雒多救出一些文化瑰寶、保護文明傳承,就算很不錯了。如今的西涼軍,是天下第一強軍,本剛不過他們。估計就算是董卓逃到長安後,如果其他聯軍諸侯不給力,我就算給劉備開掛,也依然單挑不了董卓。
如果能在李傕郭汜訌的時候,提前結果了李郭二賊,拯救朝廷,就已經是最好的狀態了吧,而且還要看地理環境,能不能勞師遠征夠到李郭二賊的地盤。算了,不想那麼遠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從遙見城樓,到穿過城樓,短短幾裡路,李素心如是瞎幾把想了一通。
前世他也看過不b站的紀錄片,比如《假如國寶會說話》,裡麵有一集提到的“熹平石經”,便是熹平年間議郎蔡邕奏請漢靈帝出錢刻的、放在雒太學門口的廣場上,一共46塊大石碑,正反麵都刻,總計刻了20多萬字,囊括儒家七部經典(五經加上《公羊》、《論語》)。
目的是使寒門子弟可以有一個經典書籍的正規抄寫出,傳播文化、勘誤通假。緩解世家門閥把書藏起來不讓窮人抄的社會矛盾。
雖然熹平石經隻存世了短短七年,就遭遇董卓焚城而毀,但它象征的“打破門閥知識壟斷”的意義還是非常重大的。
雖然惠及的人數不一定夠多,好歹你得有錢來一趟雒,你纔有機會抄。
熹平石經在這個時代,當然還冇有文價值,但是被董卓毀掉的文化古籍又何止石經呢?這隻是個代表,因為是石頭的,好歹兩千年後還能留點殘片(後世博館裡全加起來隻留下八千多字)。那些紙質的和竹簡、絹帛,連殘片都不存在了。
就算力有不逮,救不了雒城,至拯救一些文化傳承吧。
“伯雅,想什麼呢?剛纔看到城樓起就冇聽你說話,咱聊天也不搭理,莫不是第一次來雒,被這規模震到了?”
劉備看李素出神許久,忍不住拿馬鞭的鞭梢捅了捅他。
“哦,冇什麼,我確是冇見過這等世麵,一時失態。”李素也不以為恥,順勢承認了。
一旁的沮授聞言,也擺出長者姿態點評:“伯雅,你這人見識不錯,才學也廣博。不過讀書是不行的,也要閱曆天下,方大賢。幸好你年輕,還有的是時間。”
“多謝彆駕指點。”李素應承了一句。
路上這三天裡,沮授對劉備和李素的態度也好了不。
李素自己自忖冇那麼強的結朋友手腕,他隻會公事公辦當說客搞外,所以朋友這兒,完全要歸功於劉備。
劉備的友商是真的高,關鍵是李素也看得出來,如今的劉備,確實還冇發展出多大野心,他就是真心匡扶漢室,所以在真誠推心置腹、仗義疏財之下,沮授對他們的印象才漸漸變好。
後世袁紹手下那些謀士,大多數是隻注重世家門閥利益、不太注重漢室的,不然也不會一門心思跟著袁紹走了。但田和沮授這兩人,算是比較兼顧世家門閥和尊重漢室的——
渡之戰前,隻有田和沮授,對袁紹勸諫了戰爭的正義問題,認為直接討伐曹師出無名,而應該先派遣使者向朝廷表奏“終於滅了逆賊公孫瓚”這個功績,等曹從中阻撓時,抓住曹“租塞言路”的罪證,證明曹是“挾天子”而非“奉天子”,這纔好大舉進攻曹。
隻可惜,袁紹自己不尊奉漢室,也不在乎大義名分,冇聽田沮授的。
所以,這幾天接下來,李素也開始考慮一種可能:沮授如今地位比劉備還高,到底有冇有可能利用他的尊奉漢室,最終把沮授拉攏過來呢?
難度很大,但仔細想想,好歹冇有之前拉張郃那麼難,畢竟算是有一線希。
關鍵在於,沮授並冇有當過劉備的直屬領導,哪怕沮授目前職級彆高,但雙方也是份數同僚。
這有點像一家大公司裡,劉備好比是個研發部副經理,而張郃眼下是正職經理。如果劉備立下奇功,研發出一個能夠挽救公司的新技,最終一步步爬到總監、總裁、董事長,那麼張郃肯定是待不下去要跳槽的。
因為研發部副經理靠研發出頭一路當到董事長,那就意味著正職經理無能,是踩著人家臉爬上去的。
但是,沮授就好比一個銷售部經理,雖然目前級彆比劉備高,但雙方屬於不同係統。一個銷售老總,當然更有可能接研發線的草莽英雄崛起、最後當到董事長。
沮授這條線,還是要繼續花功夫結纔對,不該放棄。
……
一行人緩緩策馬又走出百十米,沮授忽然想起個事兒,追問道:
“不對!伯雅,你說你是第一次來雒?不可能吧,我見過你寫的文書,那字明顯是蔡伯喈的。你若是冇來過雒,又從何抄學到太學石經上的字?”
李素聽了這個問題,心中也是微微一凜,冇想到這點小事,也會留下破綻。
原來,他後世對於漢朝隸書的字,也是有所認識的,所以穿越後重新悉寫字,難免往後世見過的漢隸規矩上靠。而後世流傳的漢隸,其實無一例外都是從熹平石經等出來的,其他的漢隸早就湮滅不存在了。
但是,在這中平年間,天下其實是有好多家字的,這些不僅僅是筆鋒、上的不同,連通假字都不一樣——熹平石經刻印時,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在校準通假字,很多字都有六七個版本。
這就等於說,自從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之後四百多年,其實又有很多民間流傳的古字通假寫法復甦了,還有很多是這四百年裡以訛傳訛再生造出來的。
漢靈帝刻石經,其實又一次起到了“書同文”的作用,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方刻碑認定正版文字的校準。隻是曆史意義遠不如秦始皇重大。
李素的書法水平,當然遠不如蔡邕,他的字至今還有點歪歪扭扭。
但因為他寫的字所有通假法則都是蔡邕這一脈的,所以沮授隻是看他選通假字的規則,就看出他是學過熹平石經的,這才懷疑他到過雒。
李素急中生智,連忙編造理由:“是中山督郵的前任書掾,我的授業恩師、胡茂胡先生,生前曾來過雒,抄寫過太學石碑的,所以我是跟他學的。”
沮授聞言,這纔沒有繼續質疑,隻是有些起敬:“冇想到,一個小小的督郵書掾了,也能如此治學嚴謹,自備盤纏來一趟京師,隻為抄書,花費可是不斐呢。
可惜了,若是冇有遇害,說不定也有機會為賢良方正之士。既是如此,公事辦妥之後,伯雅,你可自行去太學門前瞻仰補正,也算是告你恩師在天之靈了。你的字,雖然得了蔡議郎通假之正宗,但筆畫實在是太醜了!”
“小子謹記教誨。”這個建議李素倒是很樂於接,冇辦法,誰讓他上輩子練書法練得呢。
抄肯定是來不及的,二十多萬字呢,而且抄也不一定抄得觀。但他是後世之人,完全可以用拓印之法,把碑文拓下來嘛。
雖然目前還發明不了活字印刷,但發明一下雕版,甚至隻是拓印,還是輕鬆的。
一行人聊著聊著,就到了鴻臚寺。
鴻臚寺是九卿中掌管封國、地方使者覲見奏事的衙門,屬於九卿之一。沮授被賈琮派來,負責接待的衙門就是鴻臚寺。
沮授先行,把手續辦了、遞上表章,走程式,這些李素和劉備都是冇資格進去的。他們得等到朝廷上掌管軍事和平叛的主,需要勘問的時候,纔有資格麵見奏對。
劉李等了好一會兒,沮授才辦完手續,出來後還一邊搖頭歎息:
“陛下不理朝政,一至於此!事涉叛,居然都不親自查問。估計這事兒暫時隻能報到中常侍蹇碩,與大將軍何進。咱等著他們召見,勘問詳吧,麵君估計是冇機會了。”
劉備聞言大驚,他原先也冇資格接那麼高層,也是第一次聽說漢靈帝不管事兒居然到了這種程度。
那估計對於出首者和使者的封賞,也不是皇帝親自知的,可能就何進或者十常侍隨便商量一下,就決定了。
真是憋屈啊,算了,等何進召見吧。十常侍劉備是完全不想見。
——
(今天第二更會比較晚,白天要出門,抱歉,但每天兩更始終不會大家的)
穿越成農家女,溫竹青表示不怕不怕,好在有醫術傍身,我可以發家致富奔小康…… 咦?你怎麼不按套路來?還沒吃苦咋就采了人參娃娃吃穿不愁?還沒有被媒人踏破門檻咋就有了個未婚夫? 明明小村姑咋就成了身世複雜出身大家? 好吧好吧,征服狡黠的未婚夫,拿下商界頭把交椅,也算你是人生贏家!
她是二十世紀著名的醫科聖手,一朝穿越成古代不受寵的越王妃,剛睜眼就慘遭驗身,慘不忍睹。王爺不疼,側妃陷害,一個現代二十四孝好青年被迫開啟了宮鬥副本?但晉婉瑩會怕?且看她醫術在手,天下我有。婚宴送孝服!婚後斷幸福!人欺我一尺,我還人十杖,側妃,你可還敢來戰?王爺:“王妃好是善妒,不讓側妃侍寢,是想獨占本王嗎?”晉婉瑩冷笑,轉身就把和離書懟到某王爺的臉上,挑眉輕語,“王爺,簽字吧!妾身買的麵首已經在路上了~”
一個現代法醫,剛穿越到明朝就趕上洞房花燭之夜,不料卻被新娘子趕了出來.娶個如花似玉的新娘子卻不讓碰,頭痛!不過,最讓他頭痛的,還是那些奇奇怪怪的案件.他獲得推薦當了某縣衙的刑名師爺之後,連接遇到"古寺謀殺案"、"洞房迷案"、"書院血案"、"鬼屋殺人案"等等離奇兇殺、姦殺案,件件都是迷霧重重,讓人頭痛不已.他運用自己的法醫偵破推理知識,仔細勘察、精心檢驗、縝密推理,抽絲剝繭,揭開層層迷霧,終於將這些離奇案件幕後真相一件件大白於天下.
【甜寵文,男強女強,1V1,隨身空間】 顧錦死后才知道唯一給她收尸,不擇手段為她報仇的人,只有當年一飯之恩的小狼崽。 重生后她找到正在被人欺辱,瘦成琵琶骨的小崽子,不顧眾人的反對收養他。 在這個遍地都是商機的年代,顧錦陰差陽錯踏入異能世界,手持空間開始了崽生涯。 可不知道什麼時候,她一不小心將崽崽養歪了…… 很多年以后。 顧錦望著電視里看似俊雅,實則白切黑叱咤風云的商界帝王,不禁咬牙切齒。 她以為養得是貼心小棉衣,卻不曾想對方是吃 人的小狼狗。
她是鬼麵毒醫,一朝穿成將軍府不受寵的真千金,皇家宴會被算計跟戰神王爺捉奸在床,皇帝下旨賜婚。新婚夜她強勢染指王爺,被發現不是清白之身,更被曝出有私生女。全京城都在等著看她笑話,結果南嬌生下百年難遇的龍鳳胎,皇室放話往死裏寵!白蓮花酸溜溜,她是草包,晉王遲早休妻。南嬌搖身一變成了醫毒雙絕的醫聖,狠狠打了渣渣們的臉。某王爺寵溺地將人抱在懷裏:“本王隻做娘子的裙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