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嶽邁開抖的步伐,直接撲上去。他抱起一顆人頭,仔細察看起來。
頭皮,骨骼,牙口,眼角……
哈哈哈……楊文嶽忽然狂笑起來,索一個個人頭;“是真的!是真的!都是真的!哈哈哈……都是真的!哈哈哈……”
楊文嶽仰天狂笑起來,瘋了一般。
眾人害怕,楊臺可別失心瘋啊!
“臺大人!”“東翁!”
汪師爺和楊超急忙衝上去,把楊文嶽拉開來。
楊文嶽狂笑著,自己心髒,樂開了花;“我沒事,我沒事,我太高興了,心髒有點不了,我沒事。”
楊文嶽剛被拉開,金日觀就衝上前,拿起人頭一顆顆察看;“我滴娘了個乖乖!我滴娘了個乖乖!我滴娘了個乖乖!李大人,你真是讓我們刮目相看啊!”
李建安笑了;“大人過獎了。”
嘖嘖嘖!金日觀直咂舌;“好啊!好啊!比我老金當年還厲害!厲害!”
哈哈哈,李建安笑了。
陳洪範推開金日觀;“起開!讓我看看!”
陳洪範拿起幾顆人頭看了看,樂開了花。他將人頭放下,出大拇指,對李建安笑了;“李老弟,你真牛!哥哥我送你三個字!英雄出年!”
哈哈哈,李建安笑了;“大人過譽了。”
李建安對二狗子道;“別傻站著,把軍牌和軍旗都拿出來啊!”
“好嘞!”二狗子從前麵掏出一個麻袋,打開來,直接倒在地上。
數百個軍牌,還有正黃大旗,幾麵小旗。
哈哈哈,陳洪範樂開了花,笑道;“信了!信了!這還能有假嘛!”
他走到楊文嶽前,笑道;“臺大人,錯不了了!千真萬確的軍功啊!這可真是潑天大功啊!哈哈哈……”
哈哈哈,楊文嶽樂得眉飛舞,說不出話來。他擺手臂,讓楊超和汪師爺扶自己站起來。
兩個人把他扶起來。
楊文嶽笑道;“沒錯!就是潑天大功!我是真沒想到啊!竟然……怎麽就……”
楊文嶽哽咽起來,眼眶裏溢出淚水。
汪師爺笑道;“東翁!天佑我國朝!天佑我登萊啊!”
“沒錯,沒錯。”楊文嶽哽咽著,看向李建安,笑道;“李大人,今天,你算是驚到我了。放心吧,你立下這樣的潑天大功,我虧待不了你,國朝和萬歲爺,虧待不了你!”
“謝大人栽培!”李建安躬行禮。
哈哈哈,朱八三嬉笑著,上前兩步,笑道;“原來臺大人是怕我們殺良冒功啊!剛才差點沒把我嚇死,我還以為自己說錯話了呢。”
“臺大人您多慮了,現在查軍功查得死死的,誰敢殺良冒功啊!那不大傻了嘛,哈哈哈……”
楊文嶽不笑了,惡狠狠瞪著朱八三。
朱八三正高興著,發現楊文嶽眼神又變了,嚇得他不敢笑了,退後一些。
朱八三心想;“我哪句話又說錯了?怎麽老是仇視我?先離他遠點。”
陳洪範笑道;“諸位!今天喜事連連,不如我出個席麵,大夥到城裏歡慶一杯,為李老弟慶功如何?”
楊文嶽笑道;“難得你大方一回,我看不錯。陳公,城裏方便嗎?”
陳縣令笑道;“太方便了。來我這裏吃飯,當然是我做東,剛才我還和李老弟說呢,請他進城吃席。現在諸位大人賞,那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哈哈哈,眾人笑了。
當下,眾人向壕那邊走去。
走著走著,李建安發覺不知不覺間,自己竟然走在了中心位置,和楊文嶽並行。
眾人歡聲笑語,似乎沒覺得有什麽不妥。
到了壕前,文登營的隊列,已經恭候多時了。
文登營將士們拔,一個個都是全盔全甲。
楊文嶽幾人看了非常滿意。
金日觀笑道;“老朱!你可以啊!全都裝備上了!你哪來這麽多盔甲?”
哈哈哈,朱八三得意忘形,樂得眉飛舞的;“都是我李哥幫我置辦的,搶韃子的,哈哈哈……”
眾人驚疑,按理說三百多韃子兵,盔甲就那麽幾百套,怎麽都給了朱八三?
難道李建安不需要嗎?
見眾人疑,朱八三笑道;“破爛盔甲,我李哥不稀罕,就都給我了。”
眾人聽了又氣又恨,氣得是幾天不見,這小子真他媽狂!
還破爛盔甲,破爛盔甲你還穿上?
恨得是這小子運氣真他媽好,白撿了這麽多便宜。
那幾百套盔甲,價值接近兩萬兩!
得了便宜還賣乖,說得就是朱八三這個“臭不要臉”
眾人聽說李建安這樣豪氣,對李建安更加高看一眼。
進城裏,陳縣令在縣衙擺酒。
李建安以百戶的銜,坐在楊文嶽左手。
一眾大佬紛紛向李建安道喜,給他敬酒。
眾人歡聲笑語,吃喝開來。
許多人想著李建安手上的軍功,一口一個李老弟,親近得很。
飯後喝茶時,陳縣令說起萬民傘的事。
楊文嶽幾人極力讚。
吃人短,李建安見眾人這樣熱心,隻好答應下來。
於是,由汪師爺主筆,寫了一篇功德文,裱糊在萬民傘上。
楊文嶽的名字居首,然後是李建安,陳縣令,朱八三,陳洪範幾個排在後麵。
宴席過後,眾人各自回營。
次日一早,陳縣令就帶著大量車馬人員出來了。
在李建安陪同下,陳縣令給“鄉親們”送了服,還有藥品,還有郎中給看病。
忙活了一天,終於有一萬人在萬民傘上按了手印。
大功告,陳縣令歡天喜地。
晚上,楊文嶽在營中擺酒,眾人又是一番熱鬧。
熱鬧歸熱鬧,沒人跟李建安提分潤軍功的事。
李建安心裏明白,眾人都在等待時機。
次日一早,有難民組同鄉小隊,想要返鄉。
李建安贈送路費糧食,車馬資。
這樣的舉讓眾將十分吃驚意外,對李建安刮目相看。
晚間,陳洪範又在營裏擺酒。
李建安忙碌一天,本來不想去。
陳洪範親自來請,一口一個李老弟,連拉帶扯的。
李建安無奈,隻好去了。
眾將又是熱鬧半宿。
從這天開始,每日晚間必有宴會。
李建安白天安排難民歸鄉,晚上就去赴宴。
五天後,難民還剩下九千多人,基本沒人走了,算是穩定下來。
李建安和海灣營將士們,每天都在跟難民們遊說,說海灣所如何如何好,讓他們過去落地生。
九千多難民,都是青年男,大部分家破人亡,許多人都被說了。
這天中午,前方傳來消息,寇的清軍已經集結,繞過京城,準備出關了。
眾人大喜,楊文嶽在營中擺酒,召集聚會。
吃飽喝足後,眾人商量起軍功捷報的事。
楊文嶽看向李建安,笑道;“李大人,這一次軍功中,你居功至偉,收獲也最多。你看這些軍功,咱們怎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