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揚明 第57章 八大晉商

《揚明》 第57章 八大晉商

山西宣府鎮。

    "範家主,最近這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朝廷管的越來越嚴了。"

    "可不是說,大汗要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別的不說,便是北京的那些老爺們張口便是要加大一倍的量。"

    "我看啊,又要打仗嘍..."

    一座毫不起眼的平房,有八名男子正在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著。這八個人年齡不一,有大有小,唯一的共同點便是全都著華麗,一眼便能看出是江南出產的上好的綢織造而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重農抑商,曾經下令,商人不許穿綢,隻能穿布。隻不過這條令,到了此時早已是名存實亡...

    "諸位,大汗待我等不薄。此次更是給我們將價格提了一。此次所需糧草,我等八家還按之前的規矩來,盡快籌集吧。"

    八人之中,被稱為範家主的人說道。他被眾人環繞,有些以他為首的意味。

    此人,便是後來被滿清皇帝封為皇商之首的範永鬥。

    早在明朝初年,範氏就在張家口和蒙古地區做生意,曆經七代,傳至範永鬥為張家口地區對滿蒙貿易的漢族大富商。

    與範永鬥同席而坐的其餘七人也是山西大同,宣府等地有名的大富商。也就是後來俗稱的"八大皇商。"

    其餘七人聽了範永鬥的話後,略一猶豫,便紛紛應承了下來。

Advertisement

    "範家主說的是,憑借我等在山西各的關係,即便是這次的量有些大了,也沒什麽打的。"

    "可不是,剛好這次家裏收了些鐵,正好能帶過去,換個好價錢。"

    "就是,即便是北京的小皇帝手再長,也不到我等的地盤上來。"

    眾人談笑之間,便定下了一次數額龐大的走私活。言語中,毫沒有在乎朝廷的令,不得出售糧草,鐵

    對於他們而言,隻要能夠獲取利益,沒有什麽不能賣的。別說糧草鐵,便是大同,宣府等地的邊鎮報不也早就出去了嗎?

    眾人又隨便談笑了幾句,約定了下次再見的時間。隨後便一前一後的離開了這不起眼的平房,隻留下了範永鬥留在最後。

    範永鬥又坐在椅子上思慮了一會,隨後也轉離開了這房屋。在踏上自己的馬車之前,範永鬥突然抬頭,茫然四顧,似是心有應。

    這些日子他總是覺得有些心神不寧,莫名其妙的心慌,不知道為什麽。

    "罷了,怕是自己嚇自己。"範永鬥心中自語,隨後搖了搖頭,一頭鑽進了自己的馬車。

    ...

    ...

    北京紫城。

    "這幫吃裏外的東西。"

    "山西當地的員在幹什麽?就沒人知道嗎。"

Advertisement

    朱由校看著手裏的折,不住地咆哮著。

    上麵詳細的記載了,駱思恭這段時間發現以及整理的關於山西晉商的走私活,以及與當地員的勾結。

    並且駱思恭字裏行間還提到了,懷疑京中有人與山西晉商有所聯係。雖然還沒有找到切實證據,的書信往來到等到抄家之後才能尋找,但是駱思恭還是上書了朱由校,將自己的發現報給了皇帝。並且推測,近期晉商與後金,可能還有一次大的走私行為。

    山西大同,宣府,全都是軍事重鎮。居然就在這樣的軍事環境下,還生出了一條規模如此之大的走私利益鏈。由此可以看出,明廷確實已經腐朽了。

    得知這些晉商,近期可能還有易,再也忍耐不住。魚也差不多都咬鉤了,沒必要再釣下去了,該開始收網了。

    "給朕傳旨駱思恭,讓他帶著當地錦衛,把這些人全給我拿了。"

    "傳旨代王府,晉王府,讓他們也從旁協助,便宜行事。"

    "傳旨大同總兵麻承恩,讓他即刻自查。"

    連發了三道聖旨後,朱由校還是有些不太解氣。

    "讓馬祥麟親自去山西看著,然後跟駱思恭一起回來複命。"

    山西等地徇私枉法的員,則要等到仔細查證過後,再做置。他要把所有參與過這條利益鏈的人,一網打盡。

Advertisement

    至於山西的總兵們有沒有參與這次走私,朱由校不太敢保證。但是至大同的總兵麻承恩這個人他還是知道的,麻氏家族上下幾代人都為大明盡忠職守,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江門。

    這樣的人,或許可能會暗地裏收些賄賂,吃些空餉,但是要說他背叛朝廷,私通後金,朱由校是不信的。

    不過這些晉商們手裏握著的土地該如何解決,倒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他需要一個有能力,並且信得過的人來幫他解決。說到底,還是明朝已經逐漸腐朽,各級府的執行力已經不足。隻能親自從京中派人去解決。

    "傳旨遼東,讓帝師孫承宗即刻趕赴山西,全權負責山西晉商一事。"

    朱由校想了想,還是決定讓孫承宗去解決此事。

    "皇爺,代王,晉王那邊也參與進來,是不是不太合適?"王安小心的問道。

    自古以來,明朝皇帝都是對各地藩王看的很,隻給錢,不給權,像養豬一樣養著他們。

    但是經過了二百多年的發展,明朝宗室的俸祿已經變了朝廷經濟的負擔,讓明廷有些不堪重負。而且他們手中握有著數量巨大的土地,卻不上稅,拖累著中央朝廷。

    偏偏這些與國同休的藩王們在大明朝搖搖墜的時候,還心安理得的著這一切。在各地農民軍紛紛起義的時候,這些王爺們依舊橫征暴斂,我行我素。直到農民軍真的打到了城下的時候,才開始慌了神,但那個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朱由校深知這些王府手裏有握有巨大的財富,他們為宗室,他們自然也要承擔起來一些責任。

    這一次,便是一個信號。

    "無妨。在他們的眼皮底子下出了這樣的事,誰知道背後有沒有他們的默許?"朱由校冷笑一聲說道。

    "朕倒是要看看,他們給朕一個什麽樣的代。"

    聽得朱由校如此說,王安也不多作勸阻,轉下去傳令。

    客觀的說,曆史上的天啟剛剛上臺的時候,明朝的局勢還沒有那般嚴重。後金的韃子做夢也沒想到,他們會在二十多年後,住中原。

    但是事就是這般的有戲劇,從天啟朝開始,明朝就經曆了小冰河時期。天災不斷,關中大旱,黃河決堤,百姓流離失所。在這樣的條件下,活不下去的農民們紛紛起義,這才給了關外的真人住華夏大地,問鼎神的機會。

    朱由校便是要趁著還有時間,早做準備,應付很快就要到來的小冰河時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