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第80章 燕州八百里加急
第二天。
早朝之前
金鑾殿外,百靜候。
「昨天有八百里加急宮,你們知道是出了什麼事了嗎?」
「不清楚,不過能啟用八百里加急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事。」
「是啊!八百里加急昨天一宮,皇上就召見了房尚書,八賢王和威武候他們幾人,應該是出了大事。」
「聽說昨天八百里加急的信使是神武衛,太師帶著神武衛去西北四府之地賑災、平息民變已經有些天了吧!會不會是西北四府之地出了什麼事?」
……
金鑾殿外,百兩三個的聚在一起,小聲的議論著。
昨天,八百里加急宮,百可是都收到了消息。
本來,他們以為八百里加急宮,周辰這位皇帝會急召集文武百上朝。
畢竟,能啟用八百里加急的的事,肯定不是一般的小事。
歷朝歷代,只要有這樣的八百里加急,皇帝都會召集文武百商議。(5,0);
可沒想到的是,昨天八百里加急宮後,周辰這位皇帝並沒有召集文武百上朝。
而是只召見了房玄齡,八賢王和威武候等寥寥幾人宮。
這讓文武百不由得有些奇怪,心裡暗自猜測『八百里加急』到底是出了什麼事?
一邊,房玄齡,八賢王,威武候,丞相袁博,戶部尚書等幾人各自站在那裡,沉靜以待。
相比起其他文武員的小聲議論,他們這些人倒是安靜了許多。
倒不是因為他們不好奇八百里加急是出了什麼事,而是因為他們都已經知道了。
房玄齡,八賢王和威武候三人就不說了,丞相袁博和戶部尚書幾人,他們心裡可是早就猜到了。
「房尚書,昨天的八百里加急宮是出了什麼事啊!」一位房玄齡提拔起來的員忍不住,上前小聲的問向了房玄齡。
旁邊靠近的一些員,也都豎起了耳朵聽著。
而房玄齡則是微微的撇了一眼這位員,面無表道;「待會早朝上,皇上應該會說,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房玄齡的話剛落,金鑾殿的門便被打開了。(5,0);
早朝開始。
文武百依次順著道兩邊,進金鑾殿。
周辰穿著五爪龍袍走上龍臺,坐在龍椅上,俯視著下面的百。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跪下見禮。
周辰一手搭在龍椅的扶手上,面向百道;「眾卿平。」
「謝皇上。」
百依次站起了。
周辰俯視著殿的文武百,看到大殿之前缺員的位置基本上都站滿了人,只有前面六部尚書中禮部尚書的位置還空著。
禮部尚書是六部尚書之一,位高權重。
再沒有絕對親信之人,周辰是不打算任命禮部尚書的。
百站起後,有一部分的打量著龍椅上周辰的臉。
他們想從周辰這位皇帝臉中,判斷出昨日八百里加急的事,到底是大還是小。
可惜的,龍椅上的周辰面無表,讓這些打量他的文武百都有些失。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5,0);
曹正淳的聲音響起。
「皇上,臣有事要奏。」
有大臣站了出來,高呼道。
……
半個小時後,早朝進行到尾聲。
周辰抬眼掃了一眼文武百;「眾位卿,還有事要奏嗎?」
文武百互相看了一眼,齊齊的躬道;「回皇上,臣等沒有了。」
「既然眾卿沒有事要奏了,那麼朕就和眾卿說說昨天八百里加急的事吧!」
百一聽,臉全都是一震。
說實話,百還以為今天的早朝上,周辰不說八百里加急的事了呢!
沒想到是留在了最後。
「昨日八百里加急宮的事,想必諸位卿都聽說了吧!」
周辰掃視了一眼百道;「這是西北四府傳來的八百里加急。」
「太師帶著一衛神武衛去西北四府之地賑災,平息民變,結果卻兵敗死。」
「三萬神武衛全軍覆沒。」
「太師也戰死在了西安府。」(5,0);
周辰一臉沉重的說道。
聲音低沉而沙啞。
這消息一出,整個朝堂頓時炸開了鍋。
誰也沒有想到,昨日八百里加急的事,居然是太師聞仲戰死在西安府,三萬神武衛全軍覆沒這麼大事的晴天霹靂。
這怎麼可能?
太師聞仲是誰?
那可是三朝元老,手持打王金鞭,上可打昏君,下可打逆臣的大周敬天之柱。
一生戰功赫赫,威懾天下。
大小戰鬥不知道經歷了多。
太師聞仲怎麼可能帶著三萬神武衛去西北四府之地平息一群民,就兵敗,戰死在了西安府?
這開什麼國際玩笑。
還有那三萬神武衛,那可是大周鎮天下最為銳的兵馬,難道連一群剛放下農的暴民都對付不了嗎?
怎麼會全軍覆沒?
文武百大部分都是一臉的震驚,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說實話,他們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震的有些不輕。(5,0);
他們實在想不明白,三朝元老,大周敬天之柱的太師,帶著三萬神武衛銳,去平息一群剛剛放下鋤頭的暴民是如何全軍覆沒的?
站在百最前面的丞相袁博臉也是變了一下,不過瞬間卻便恢復了平靜,並沒有像其他那些員一樣震驚的回不過神來。
跟丞相袁博一樣鎮定的,除了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等這些重臣外,還有一小部分的員。
他們都提前猜到了什麼,雖然聽到太師聞仲戰死,三萬神武衛全軍覆沒有些震驚,但那只是一瞬間而過罷了,很快就恢復了鎮定。
而八賢王,威武候,兵部尚書三人儘管昨天在養心殿已經經歷過一番這樣的場面,可此時,臉上還是忍不住的一陣悲痛。
「皇上,此消息是否確認?」
「太師兵法韜略,一生征戰無數,鮮有敗績,帶的兵馬也是我大周最為銳的神武衛。」
「去西北四府之地平息一群剛發現農的民,怎麼可能會兵敗?」
「還是全軍覆沒,連太師也戰死。」
「贖老臣不敢相信。」
「難道西北四府的民已經強大到了這種地步,可以打敗我大周最為銳的神武衛,殺了太師嗎?」(5,0);
一位老臣站了出來一臉不相信的說道。
「皇上,臣也不敢不信,太師帶著三萬神武銳,不可能鎮不住一群剛剛放下農的民,怎麼可能會全軍覆沒?連太師也戰死?」
又一位大臣站了出來一臉懷疑的說道。
確實,這樣的消息太難讓人相信了。
一位征戰一生的三朝元老,帶著三萬銳,去平息一場不大的民變。居然全軍覆沒,最後連主帥也戰死了。
這要不是已經想通了其中的關鍵,恐怕連周辰自己都有些不相信了。
周辰聽到這些大臣的話,看著朝堂上百各異的神態,低沉道;「朕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朕也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朕大周的敬天之柱,三朝元老的太師,帶著三萬大周最為銳的神武衛,去西北四府之地平息一場不大的民變,怎麼可能會兵敗生死?」
「三萬神武衛全軍覆沒。」
「朕的太師戰死在西安府。」
「就連八百里加急的信使神武衛,回來都是吊著一口氣。」
「諸位卿都是朕大周的肱骨之臣,你們告訴朕,這是為什麼?」(5,0);
周辰掃視著滿朝的文武百,眼神冰冷如刀。
在殿的滿朝文武都不是傻子,聽到龍椅上周辰的一連串質問後,臉都是一變。
是啊!
太師聞仲帶著三萬神武銳去西北四府平息民變,不可能連一群剛剛放下農的暴民都平定不了。
要不然那還是威名赫赫的太師聞仲嗎?
可最後為什麼三萬神武衛全軍覆沒,就連太師聞仲也戰死在西安府?
這是為什麼?
百心裡想著。
突然,百的瞳孔一,似乎想到了什麼可怕的事一般,臉上閃過一陣駭然之。
這西北四府之事恐怕大有文章。
百不敢再往下深想,都及時的止住了念頭,低下了頭。
因為他們知道,這要是真如他們心中所想的那般的話,那這事可一點都不亞於剛剛經歷過的大將軍武進一事。
「你們為大周的朝堂重臣,高居廟堂之上,執掌中樞大權,難道連地方上出現了什麼變故都不知道嗎?」
「靠近西北四府之地的那幾個府,難道送來的奏章就只有跟朕要錢賑災,沒有其他一點消息嗎?」(5,0);
周辰冷冷的掃視著文武百。
周辰知道,西北四府之地要想全滅三萬神武衛,那本就不是一群暴民可以做到的。
在西北四府之地肯定有著能和神武衛相抗衡的叛軍,並且人數還不。
這樣一力量,靜應該不會小,不管是西北四府之地,還是靠近西北四府之地附近的幾個州府,之前不可能一點痕跡都發現不了吧!
可是之前,卻沒有一點消息傳來。
這也就算了。
現在,太師戰死在西北四府之地,三萬神武衛全軍覆沒,那靠近西北四府之地的幾個州府難道都是聾子瞎子不?
他們的急奏章在哪裡?
周辰眼愈發冰冷。
就在這時,一道高呼突然打斷了金鑾殿抑的氣氛。
「八百里加急」
什麼?
八百里加急?
金鑾殿裡的百都聽清楚了這聲高呼,都是一愣。
昨天剛剛一道八百里加急,這又來了一道八百里加急。(5,0);
這又是哪裡出事了?
隨著高呼的傳來,沒一分鐘時間,一位軍舉著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信件,直接衝進了金鑾殿。
「皇上。」
「北方燕州八百里加急信件。」
這位軍衝進金鑾殿後,立馬跪下高舉著信件說道。
燕州八百里加急?
周辰一愣。
燕州是北方四州之一,也是這次大旱遭災的地方之一。
現在燕州八百里加急。
恐怕也是出了什麼大事。
周辰看著這位高舉信件的軍道;「信使呢!」
「回皇上,信使到了宮門口就昏了過去。」這位軍立馬回道。
周辰聞言,也不做多想,立即說道;「呈上來。」
侍立在旁邊的曹正淳一聽,連忙從這位軍的手上拿過加急信件,送到了周辰的手裡。
周辰接過加急信件,將其打開,一眼掃去。
剎那間,周辰的臉沉了下來。(5,0);
滿朝的文武百見到這一幕,頓時知道,這燕州估計也是出了什麼大事。
要不然,龍椅上的那位不可能臉這樣沉。
看完了加急信件後,周辰狠狠的摔在了龍案上;「混帳。」
周辰的臉沉之極,眼裡殺意騰騰。
周辰向文武百;「你們想知道,這八百里加急寫的是什麼嗎?」
「曹正淳,給百念一念。」周辰沉的說道。
「老奴遵旨。」
曹正淳聞言,拿起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念道;「燕州急報,有暴民作,舉旗造反,已經聚集了數十萬人,攻破了燕州三府之地,速請朝廷增援。」
什麼?
有暴民作?
已經聚集了數十萬人,還攻破了燕州三府之地?
這封加急信件的容被曹正淳一念,百的臉都是微微一變。
這西北四府的事還沒解決了,這燕州又出了反賊。
「你們都聽到了,這西北四府的事還沒搞清楚,這燕州又聚集了數十萬的反賊,還攻破了燕州三府之地。」(5,0);
「這事該如何解決,眾位卿可有建議?」
周辰向了百群臣問道。
文武百相互對視了一眼後,都低下了頭。
他們都不敢輕易的開口。
連太師聞仲帶著三萬神武衛去西北四府之地平息民變,都全軍覆沒了。
這燕州暴民又起,一個建議不好,那可是要遭殃的。
「怎麼?」
「難道你們沒有一位有好的建議?」
周辰的聲音已經冷了幾分。
「皇上,燕州的局勢不明,應該先探清楚燕州的局勢再做打算。」
「況且,現在三萬神武衛在西北四府之地全軍覆沒,太師戰死西安府,西北四府的事還尚未解決,燕州之事應先穩探為主。」
丞相袁博站了出來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