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武俠仙俠 我本無意成仙 第712章 三花娘娘現代旅遊記(下)

《我本無意成仙》 第712章 三花娘娘現代旅遊記(下)

(4, 0);

  第712章 三花娘娘現代旅遊記(下)

  半個月後。

  余州,扶搖市,徐家大院。

  余州確實沒有多出名的風景,扶搖也只有一片雜的小山,然而這裡卻有餘州唯一的一個甲級旅遊景點,便是徐家大院。

  今日天氣正好,清晨米,白牆青瓦,高大院落,門口人來人往,檢票進

  一隻漂亮的長三花貓懶洋洋的趴在大門旁邊,穿過樹梢又經過瓦檐,在白牆上塗上一道分明的線,也打在貓兒上,更顯慵懶,就連眼睛都半瞇了起來。

  旁邊還站著一對小,手上拿的是當地特的醃鼠干。

  「攻略上說,來徐家大院最好找個導遊,不過這裡每天都有很多旅行團來,隨便等一個,跟著進去就是了。」  閱讀更多容,盡在s͎͎t͎͎o͎͎5͎͎5͎͎.c͎͎o͎͎m

  生啃著醃鼠干,對邊人說。

  「現在太早了吧?」(5,0);

  「不早了,可能第一批的旅行團都已經進去了,人家都是特種兵旅遊,起得比還要早。」

  「那我們等等……」

  「誒這有隻貓!好漂亮!」

  生看向旁邊的三花貓,眼睛大亮,連忙蹲下去,便遞出了手中的鼠干。

  「太咸了。」

  後的男友連忙提醒。

  生便又將手收了回去。

  三花貓睜開眼睛,一雙眸子清亮如琥珀,只抬頭瞄了一眼,面無表,便又躺下去繼續曬太了。

  幾乎同時,從外面街角走來一大群人。

  當先一名年輕子,戴著顯眼的紅帽和麥克風擴音,手上舉著一面小三角旗子,後所有人都戴著白的遮帽。

Advertisement

  「來了!」

  男友小聲提醒生。

  兩人對視一眼,眼裡都有賊兮兮的欣喜。(5,0);

  那群人越走越近,導遊的聲音也傳到了這邊來。

  「現在站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整個余州唯一的一個甲級景區,徐家大院。學過歷史的可能都知道,扶搖縣是前朝龍興之地,前朝太祖皇帝在這裡發家起兵,開國宰相徐秋月也出自這裡,可謂風水寶地。等下大家排隊有序場,進門以後,在院子右邊集合。」

  所有人便開始排隊場。

  小跟在旅遊團中間,也走了進去。

  導遊的聲音仍舊傳來:

  「徐家大院始建於晏朝初年,余朝略有擴建,不過仍然保持著大晏風格,目前為止,是全國保存最大也最完善的晏代建築。

  「所以——

  「當你們走進這扇門,回到的,就是幾百年前的大晏。」

  聽到這句話,趴在門口睡懶覺的三花貓也不耳朵一,抬起頭來,往回扭著,看向那群逐漸進門的遊客,眼閃爍著,似是有些容。

  稍作猶豫,便也站了起來,不再曬太了,隨便抖一抖,便跟了進去。(5,0);

  「誒誒!檢票!」

  年輕的檢票員對著它喊道。

  三花貓扭頭看了一眼,知曉這是這年頭吃飽了飯的逗比人類喜的表現,便也不做理會,自顧自的從閘機底下穿過,走了進去。

  「唧唧……」

  裡頭好生幽靜,竟有鳥兒啼鳴。

  舉目四,古香古

  好像真的有些悉。

  旅遊團在旁邊空地集合,小在風雨廊下假裝拍照,偶爾互相對視,著賊兮兮的笑。

  「晏朝末年,妖鬼傳聞變得多了起來,除了平州,就屬余州最多,余州又屬扶搖最多。傳說當時扶搖到都在鬧妖鬧鬼,尤其是這裡。當時徐府的人經常被妖鬼擾,十分難,卻也不知原因,只猜測這裡可能是什麼風水寶地。

Advertisement

  「後來有狐貍在大街上肆,其中有隻怪狐,做風狐,說這裡是龍興之地,說大晏要亡了,未來的皇帝會從這裡誕生。(5,0);

  「你們說神不神奇?

  「當然這些都是傳言,每個朝代的開國皇帝誕生之初,總是有些怪象的。

  「我們往裡走……」

  導遊的聲音好似將三花貓拉回了幾百年前。

  徐家大院,夜晚吵人的妖,滿大街的狐貍,不平凡的落魄書生,還有那隻瘋癲的怪狐……

  「余朝開朝宰相徐秋月的事跡大家肯定都聽說過,大概也在電視中看過不。現在大家左手邊的這進院落,傳說就是徐秋月住的院子。關於徐秋月早年的記載不多,不過最開始的時候,他在徐府似乎並不是很重視。

  「大家看見這口井了嗎?

  「這是徐府曾經用過又廢棄的水井,迄今也有六七百年的歷史了。據現代人探測,這口井裡有非常大的金屬反應,歷史學家猜測,可能是當初余朝太祖住在這裡的時候,起兵之前,用來藏鐵或者兵甲冑的。

  「也可能正是這個原因,才導致後來徐家人廢棄了它,轉而在裡面新開了一口井。(5,0);

  「……」

  三花貓聽得打了個呵欠。

  歷史的魅力絕對有一部分在於它的缺失和難以窺視,可問這個世上誰對歷史最為清楚,莫過於從那段時間走過來的人。

  也可能有貓。

  對於今人,那些事是未知的從前,最多最多也只能從古人吝嗇簡短的文字中窺探一點點,對於他們,卻是曾經親經歷過的畫面場景,是腦海中已經逐漸模糊遠去的時代回憶。

  越往裡走,院落越發悉,仿佛果真如那導遊所說,走進這扇門,便是回到了幾百年前的大晏。

Advertisement

  真是數不盡的慨……

  太越升越高,越來越暖。

  三花貓跟著他們走了一圈,最後回頭看了一眼這座大院,頭頂上的「徐府」二字,便在太個懶腰,離開了這裡。

  ……

  又是半月。

  長京,某家飯店。(5,0);

  挎著古樸錦袋而來,步履無聲,隨便找了個靠角落的位置坐下。

  「吃點什麼?」一個老闆打扮的婦人問道,「小妮兒。」

  「一碗皮蛋瘦粥,一盤滷,一份羊畢羅。」三花娘娘面無表的看著菜單,低頭盯著菜單上,猶豫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句,「再來一份櫻桃畢羅。」

  「我們這的皮蛋瘦粥不按碗賣,是一大份一大份的。」

  「那要一份。」

  「你一個人可吃不完這麼多。」

  「打包。」

  聲音清細,語氣篤定,直到老闆轉走了,這才又出手機。

  三花娘娘:我給伱們寄的余州特產收到了嗎?

  「嗡嗡~」

  老芽兒道士:收到了

  三花娘娘:嘗嘗

  老芽兒道士:不吃

  三花娘娘:正規生產,馳名商標(5,0);

  老芽兒道士:不吃

  三花娘娘:……

  三花娘娘:給狐貍和陳某吃

  老芽兒道士:可以

  「……」

  這老道士,格絕對有問題。

  面無表的收起了手機。

  老闆娘很快開始上菜。

  一份皮蛋瘦粥,是用砂鍋裝的,端上來還在咕嚕嚕的冒泡,裡面墨綠明的皮蛋與淺沫搭配出人的彩,倒是與記憶中差得不多,用料還要紮實一些;一盤切塊的滷,看得出有半隻,香氣濃郁;兩盤剛炸好的畢羅,金黃微焦,上面也在冒著細小的油泡,燙乎得很。

  還有一份碗筷。

  三花娘娘習慣的將老闆娘拿來的碗筷推在了一旁,轉而低頭從錦袋中取出一個緻無比的小碗,玲瓏青花瓷,一雙木筷,隨便看了眼碗中有沒有灰塵,便拿起勺子開始舀粥。

  說來奇怪,那個錦袋本來乾癟,像是空的一樣,只有兩塊布,是看不出裡面裝了碗的。(5,0);

  舀好粥,放好筷子,拿出手機。

  拍兩張照,發給自家道士,告訴他自己又回到了長京,又回到了柳樹街附近,又點了皮蛋瘦粥和滷,還有炸畢羅,尤其是有他吃過的奇奇怪怪的櫻桃畢羅,這才開吃。

  先夾一塊滷,送進裡。

  「一點也不正宗。」

  三花娘娘面無表的暗自評價。

  「嗡嗡~」

  老芽兒道士:好吃嗎?

  三花娘娘:好吃!

  三花娘娘自然是誠實的。

  只是偶爾也說點小謊。

  不到飯點,飯店中卻也還有一桌客人,正在談論古今。

  這裡如今被劃作了長京市的古城區,保留著許多幾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的建築,有大量古典園林、博館、保護建築和老舊單位,除了本地人外還充斥著大量的遊客、歷史單位和文學單位的工作者,談論古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5,0);

  「前段時間天陵那邊的古墓挖掘工作怎麼突然中斷了?我聽說墓主人很可能是傳說中的晏代護國公陳子毅,如果真的是,那可真是大發現。」

  「唉這個就別問了……」

  「怎麼了?」

  「別問別問,不好說得很。」一個留著山羊鬍須的老者擺了擺手,轉移話題一般,又扭頭看向了旁邊,「我倒是聽說,平州發現了一幅古畫,疑似傳說中的《蒼山圖》?聽說發現時這幅畫所在的那戶人家,很可能是竇大家的後代?」

  「確實。」

  一名戴眼鏡的老者點頭。

  「難道就是《明德大典》中記載的那副『千古第一名畫』?」旁邊一人忍不住問道。

  「疑似是。」

  「《明德大典》的記載靠譜嗎?」

  「《明德大典》的記載雖然雜,目前我們研究下來,裡面記錄的東西應該都是靠譜的。」戴眼鏡的老者說道,「起碼在當時社會上應該確確實實有一幅《蒼山圖》,為竇大家所作,被奉為千古第一名畫,當時無可爭議,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這一幅。我們現在也已經不知道了,若不是《明德大典》,我們甚至都不知道當年還有這麼一幅名畫。」(5,0);

  「多虧《明德大典》傳了下來啊,不然我們要失掉多東西!」

  「是啊……」

  眾人都忍不住有些慨。

  「當時的人也是有遠見,竟然會把這麼一部著作的副本存放在離長京那麼遠的逸州,還放在一間道觀里,若是不然,這部千古大作也毀在後來的戰與變滄之中了,那樣的話,歷史的損失真是難以估量……」

  「也多虧那間道觀,幾百年來,居然一直保存著,那麼多代觀主,也沒有把它失或給統治者,直到近代才拿出來。」

  「是啊……」

  三花娘娘湊近碗沿,刨粥靜聽。

  夾一塊羊畢羅,吧唧吧唧,覺得不如當年西域戈壁胡楊林里的羊品質好。

  夾一塊櫻桃畢羅,咬一口吐回去。

  「不過《明德大典》里不是記載了,當年曾有傳聞,那幅《蒼山圖》被一個道長拿走了,從此不在竇家後人手上了嗎?難道這次也是從某個道觀里流出來的?還是說這個傳聞不做真?」(5,0);

  「不好說……」

  戴眼鏡的老者搖了搖頭,吃著盆中的羊:「據我們研究討論,初步認定,《明德大典》所記的應該是真的,假的反倒是當時那位道長高人當著眾多覬覦畫作的不法之徒所說的話。其實這幅畫仍舊在竇家的手裡。」

  「那道長這麼做是為了……」

  「應該是為了轉移江湖人的注意力,從而為竇家保下這幅畫。而他本並沒有覬覦這幅千古第一名畫。」

  「……」

  眾人忍不住對視一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