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女帝師 第525章 連連追問

《女帝師》 第525章 連連追問

何志認出秦瑜,高興地沖顧清韻說了一聲“是瑜公子啊”,說完猛地想到小姐現在應該不認識秦瑜才對,又說道,“小姐,這是秦瑜公子,就是秦珫將軍的堂兄。”

顧清韻打量著面前的秦瑜,這個表哥,當初因為與舅舅秦紹祖意見相左,憤而離家,沒想到再見時,他已經是叛軍頭領了。

說起來,自己與叛軍打道,都有幾年了。之前叛軍還守著崇州三城時,就讓顧明去與叛軍易,賣了糧食給叛軍。崇州三城剛好在夏國南北之間,叛軍占了這地方,夏國南北截斷,調兵不暢,才有了自己的發展機會,也才有了夏天棄拿下涼州軍的機會。

秦瑜聽到何志認出自己了,又聽到他提起了秦珫,手中長槍一橫,先沖何志點頭示意,了一聲”何侍衛”,又看向顧清韻,“你就是清韻吧?論輩分,你該我一聲……”

他正想說你可以我一聲表叔,不防顧清韻卻忽然提槍了他下的馬一下,馬兒吃痛,一聲長嘶,撒蹄往右邊狂奔。

秦瑜差點被甩下馬,不由大怒,這顧清韻竟然襲自己?他正想使勁拉韁繩控馬,顧清韻已經追到他邊上,“表叔,借一步說話。”

秦瑜微一猶豫,下的馬已經開始奔跑,戰中的叛軍士兵和兵一看瘋馬跑來,下意識閃避,讓開了一條路。

Advertisement

顧清韻隨其后,追了過去。

叛軍一看頭領和兵的將領兩人一前一后往右邊跑去,生怕頭領有個閃失,就想跟上。

何志也想跟上,一看叛軍這架勢,連忙按照顧清韻之前代的,率領騎兵們往前沖鋒,將叛軍的陣型沖散。

一陣混戰后,秦瑜與顧清韻已經不見影了。

秦瑜縱馬往昌州城的右邊奔去,往前奔了一段,已經離開了戰場,后喊殺聲傳來,回頭只看到昌州城下煙塵滿天。

顧清韻隨其后,看他勒馬停下,也勒住韁繩,停了下來。

秦瑜看向顧清韻,他與顧家兄妹自相識,可以說是一起長大的,對于顧晴這個表妹,他小時候是不服氣,覺得自己學習兵法怎麼會輸給一個姑娘呢?待到稍長,親眼看著顧晴為了練習臂力,付出比自己和顧旭、顧昂更多的汗水,為了苦練箭法,弓箭不離,一有時間就彎弓搭箭,指腹被弓弦磨破長好再磨破,最后長出了一層繭。

若不是有顧晴比照著,自己或許還沒有這樣的就呢。

他看著眼前相似的眉眼,嘆息地說了一句,“你長得與你姑姑很像。”

顧清韻看著秦瑜臉上的面,尤其是拂過面的灰白鬢發,想到當年那個耿直的年,眼前好像看到了他與秦紹祖爭吵的畫面,因為心中的信念,他與自己的叔父據理力爭,因為覺得自己不能不能護住堂妹,又不能為姑父姑母報仇,他憤而離家……

Advertisement

當年的年,如今已經是兩鬢華發早生,算算年紀,他今年才三十多歲啊。

父親在世時總說秦瑜過于耿直了,剛則易折,只怕將來要吃不苦。一語讖,秦瑜果然是因為剛直秉離家,輾轉飄零,為叛軍頭領……

顧清韻看向秦瑜戴著的面,問道,“表叔的臉,是不是傷了?”

秦瑜抬手扶住面,猶豫了一下,還是將面拿了下來,“我自秉承庭訓,如今做了這不忠不孝之人,哪里敢出真面目,帶累家人。”

這些話,聽著有自厭之

顧清韻打量了一眼他的神,看他面平靜,這張臉,比當年了些,眉眼卻還是當年的樣子,濃眉大眼,一看就是剛正執拗的子。只是當年的意氣風發,如今看著有了疲憊之態。

“表叔如今是義軍頭領,手下也有十多萬大軍,據說還有不流民奉表叔為主,大好形勢,表叔竟然說自己是不忠不孝之人,難道不想逐鹿天下嗎?”

這話,等于是直接問秦瑜想不想爭天下了。

自己想要爭天下嗎?他加叛軍是因為走投無路,而他練兵是為了對抗朝廷的剿匪,這次率兵北上,他初衷也是因為匈奴北下北地要遭殃。他想要說服顧昀叔侄加義軍,那麼,自己是想要逐鹿天下嗎?

秦瑜一時間也有些迷茫。

Advertisement

“之前表叔率軍駐扎崇州三城,偏安一隅,我以為表叔無心天下。現在,表叔揮師北上,是覺得時機已到嗎?”

什麼時機?爭天下的時機嗎?

秦瑜看向昌州城,他自讀兵法,研讀史書,自然不會認為攻克京城就算是爭到天下了。

夏國前幾代君主也算勵圖治,傳到憲宗手中,憲宗也是做出勤政民的樣子。只是,他重文輕武導致朝中無人領兵,任人唯親只聽阿諛之詞,朝堂上有德之士漸,貪權誤國之人占據高位,加上幾位皇子為了一己之私爭相圖謀,天災人禍并行,才會釀眼前的流民之

這樣的時候,看著天下大,朝廷疲無力,但是夏國就像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旦舉全國之力來剿滅叛軍的話,叛軍這十萬兵馬,還是勢單力薄了。

顧清韻看秦瑜皺眉不語,又輕聲問道,“表叔短短幾日連克數城,叛軍兵強馬壯,可與涼州軍等邊軍一決勝負了嗎?”

叛軍與邊軍?

就算他幾年里苦練兵,義軍這十萬人馬,卻還是良莠不齊,不要說涼州軍等,就連他心中看不起的林家軍,叛軍其實也沒有抗衡之力。

“叛軍想來糧草充足,后顧無憂了?”

“流民不絕,叛軍兵源不斷,朝廷若是安流民,不知對叛軍兵源可有影響?”

……

顧清韻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秦瑜看著眼前的人,好像一下就回到了當年與顧家兄妹談兵布陣、論史說文的時候,只覺得自己被步步,他不由反問顧清韻道,“皇帝好名而不仁,百上而欺下,朝廷昏庸無為,視天下百姓為芻狗。顧家百年鎮守雁門關,幾乎沒有兒郎能見白頭,最后卻落得家破人亡的結局,你覺得這樣的朝廷這樣的皇家,還能讓他們存在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