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自然也是教會弄出來的圣言,看似好又很有道理,實際上不過是因為底層的人太過苦累,經常不了折磨自殺,想要快點去到無憂無慮的天堂,為了避免教會和貴族的損失,才有這麼個說法,迫使人活生生罪,連用死亡來解的念頭都不敢有,為他們做任勞任怨的牛羊。
羅馬的氣候環境并不好,許多晉軍無法適應,還生起了病,好在軍中有足夠的藥儲備,沒有形大規模傳染,但主力軍隊回撤是必須的了。
如同當初對衛青那樣,姬越召回了另外兩支隊伍,給了韓信近四萬兵馬留守羅馬,如今羅馬的郡縣員陸陸續續到任,最早到任的已經完基礎建設,正在進一步教化了,最晚的也只差一兩個月就能完直道和管道的修建,進度算是很快了。
開春之后接連有幾場祭天活,姬越忙得腳不沾地,剛歇下沒幾天就馬不停蹄地把封賞將軍提上了日程,韓信是最近風頭最盛的將軍,打下羅馬要算首功,羅馬的地盤不小了,最鼎盛時期的羅馬幾乎能比得上三分之二的大晉,即便是如今,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姬越倒是不準備把整個羅馬都封給韓信,而是劃了一塊最好的地,大約等于五分之二個羅馬,這一部分用來封賞韓信。
除此之外,東瀛也是差不多的況,姬越雖然看不上資貧瘠的東瀛,但說到底,這塊地是戚繼和海鷹兩個人齊心協力打下來的,準備繼續用戚繼,卻不想再用野心的海鷹,當初接這麼個海賊,為的也是那一批經驗富,能夠練兵的老水手,而不是海鷹本人,就算是招安時和海鷹說好的也不是一整座東瀛,而是東瀛一半的國土和封侯之位,剩下的那一部分是作為朝廷水師在海上的駐軍點。
海鷹對此毫無異議,他雖有野心,更有頭腦,知道自己畢生的本事都在海面上,能拿下半個東瀛已經是燒高香了,東瀛王都不敢和上國爭鋒,朝廷水師五萬,戰船上千,霹靂炮臺震天響,他拿頭去打?和一幫兄弟占了東瀛王宮,睡他東瀛人,吃香喝辣,也算不負這一本事了。
至于衛青,衛青封的是天竺近西域的一塊地,占地面積不算小了,鎮守著天竺與西域之間的咽要塞,臨近天竺河,倒也還算富饒。
這些地方都是姬越仔細盤算過的,如今朝廷強勢,能夠管轄多大范圍就管轄多大范圍,但有朝一日看不見了,這些外來之地有能力了,想造反了,就要先過留下的封侯地,到時候哪怕是為了自利益,這些人的子孫后代也都綁在大晉這艘船上。
至于會不會鬧出周朝末年諸侯爭霸的局面,那就不是能看見的了,一塊小小的封侯地想要為王地乃至王國,需要的時間太久了,也許十幾代,上千年,誰知道呢。
姬越經過深思慮的封賞果然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市井里也多有傳聞,只是朝堂上吵嚷的是分封本的問題,而市井里更關心封侯的那三位將軍本人,衛青和海鷹也就罷了,雖然都很年輕,滿功勛,也有不青壯羨妒,但話題總是不如韓信的,一個人,還是一個樓蘭和晉人混的人,竟然能夠封侯!
單從封侯面積來看,海鷹的封地最小,但他是最賺的,東瀛國多年,封給他的是一整片富饒國土,全是撿現,甚至不用多花心思在治理上,衛青的封地最大,主要是占個鎮守兩關的責任,韓信的封地次之,羅馬是個強國,雖然百姓生活困苦,但一般況下富足的城市還真就和王莽建設數年的樓蘭相差不多,所以三封地還真沒辦法全面比較個高下來。
雖然市井里多有傳聞,但瞎編居多,很多人言之鑿鑿,說寧侯其實是靠上位,原先的主將王靖本就是一員猛將,卻為了博人一笑而將功勞拱手讓出,不說這說法有多侮辱軍中的功勛監察制度,但確實滿足了許多男子的心理。
封侯連三月,對于定遠侯衛青,東海侯海鷹的夸耀不,但對于唯一的侯阿蘭,無論是朝臣圈子,還是文人圈子,都是毀譽參半,直到某日士族夜宴,有人當眾詆毀寧侯,李白掀桌而起,怒題詩一首,文采湛然,一看便知是能流傳千古的驚艷詩篇,隨后拂袖……沒能拂袖而去,李白喝得爛醉,走到門口時被門檻絆了一下,倒在地上,然后就地睡了。
眾人臉或白或青,都是有口難言,畢竟李白這樣的人已經無法掩蓋彩了,他今日題詩,明日就會傳讀天下,天下人都會知道他們背地里詆毀寧侯,惹得才子一怒,縱詩題墻,偏偏今日的事是藏不住的,李白赴宴,誰不盯著他今日做沒做詩,做了什麼詩,好不好?
寧侯的功勛是實打實的,背地里詆毀是男人常態,誰都看不慣人比男人強勢,明知故罵罷了,誰能想到李白會突然掀桌,半點規則都不和他們玩。
這可真是眼前有墻砸不得,李白題詩在上頭。
李白如今已經不是什麼魏家魏白了,不出名的士族子弟一般都是在名姓前冠以X家的前綴,但他出了名,且是大肆揚名,整個曲沃乃至大晉的文人圈子,已經沒人不認得魏白了,故而他走到哪里都是一聲接著一聲的魏白來了。
李白揚名的過程很是暴,驚才絕艷四個字就是為他而生的,沒人比他更懂寫詩,普通人還需要一個晉的臺階,但李白不需要,才華到了一定程度,連規則都會為之讓路。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