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書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402頁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402頁

第216章 番外二

‘小廁’哭著主說要讀書了,剛準備午歇的勞不語聽到靜,立刻從屋里出了來。

一本《三字經》他之前教了幾個月,‘小廁’一直說記不住,聽不懂,這日一下午就背完了。

勞不語生怕他只是一時興起答應下來,轉眼又故態復萌,所以在《三字經》之后,勞不語沒有暫緩教學進度,而是拿出了更多的啟蒙讀來讓他學習。

當然考慮到他年紀小,還在長的關鍵時期,所以勞不語給他安排的課時比前頭穆二胖他們的短了不,上午學兩個時辰,下午學兩個時辰。

也就不到十天,‘小廁’把最基礎的三百千都學完了。

勞不語從來不吝惜對學生的夸獎,尤其‘小廁’這樣頑劣的子,居然真的能一口氣學完三本書而沒有半途而廢,就更讓他心喜了。

因此他夸獎了‘小廁’好一通。

‘小廁’也有些飄飄然,昂著下,背著雙手到沈翠跟前顯擺,“我沒騙你吧,我都說我從前……”

此時梅若初和穆二胖都下值回來了,正好在沈翠跟前喝茶說話。

所以有些話他就嘰里咕嚕地禿嚕過去,“總之確實是下過苦工的。”

Advertisement

這會子沈翠也沒想著在打他了,畢竟這幾天來他確實改造的不錯,既不鬧騰也沒再罵人。

指著桌上的兩包點心說:“剛要喊你來呢,早上夫子已經跟我說了你最近表現好,所以我特地讓他們下值的時候給你買的。”

‘小廁’烏黑的眼睛一亮,但還是克制地沒上前,只是湊在沈翠邊,用只有能聽到的聲音嘀咕著:“我又不是真的小孩,零兒什麼的……”

梅若初和穆二胖已經笑著幫他拆開包裝,一包是杏仁,另一包是牛糕。

他這熊孩子也挑,一開始隨便一串糖葫蘆都能把他吃的眉開眼笑得像個二傻子。

但后頭他就不怎麼吃那些便宜的了,更喜歡吃那些細點心。

這兩樣可以說是他的最,不止價格不便宜,且還不好買,這兩家鋪子一個在城東,一個在城西。

早些時候他能吃上,還是梅若初和穆二胖的同僚送的。

從前書院里得了新鮮吃食,大家都是先著穆二胖這最小的吃。

這種和睦的氛圍也算是翠微的傳統了,加上穆二胖現在也快十七了,并沒有那麼喜歡吃這些了,所以那些東西基本上都進了‘小廁’肚子里。

Advertisement

看清桌上是什麼東西之后,他的嘀咕聲戛然而止,眼睛越發明亮的驚訝詢問:“這兩樣東西不是隔得很遠嗎?又是別人送的嗎?”

梅若初和穆二胖都是笑,給他解釋說:“不是啊,就是我倆下值后分頭去買的。”

“這可不是我授意的。”沈翠笑著看他們一眼,無奈道:“你倆也是,買離書院近的零兒不嗎?上了一天值還走那麼遠的路,就為了這熊孩子一口吃的。”

別的員一般出行都有轎攆或者馬車接送,梅若初和穆二胖都是沒有家背景的,從前能有馬車坐,那還是沾衛家或者崔家的

雖然現在他們跟昔日同窗在一上值,不拘是沈傲霜,還是衛奚,都是愿意送他們的。

但翰林院下值的時間門并不固定,尤其是幾人現在職務也不大相同,更是不一定能同時下值。

沒得讓其余人累了一整日還得等候,所以他們日常還是步行歸家。

“沒事兒,也不累,正好坐了一整日上僵的很,走路就當松筋骨了。”穆二胖說著話,把紙包往‘小廁’跟前推了推。

沈翠笑著站起,“那我還得去跟你姥說一聲,讓給他準備一些晚飯,沒得浪費了。”

Advertisement

一走,‘小廁’也不裝了,站到桌前踮起腳尖,拿起糕點吃起來。

只是吃著吃著,他心里怪過意不去的。

他從前是沒有這些的,自打誕生、有了意識以來,他就知道自己的‘使命’。

按部就班地按著使命,維持這個世界的秩序。把一切可能影響秩序的危險因素,都扼殺在搖籃之中。

像眼下特地給他買糕點的穆二胖和梅若初,就是他從前判定的‘危險因素’了。

梅若初前頭十八年倒霉到家,每隔一段時間門,他都會重點關注梅若初一番,確定他在著磨難,沒有跟穆云川爭鋒的可能。

穆二胖則更慘一些,因為他就生活在穆云川邊,所以他本來是要癡傻一輩子。

但是現在他們對他這麼好。

這麼想著,他吃糕點的速度不由變慢了。

梅若初正和穆二胖小聲談著白日里的事,余瞧見了,便說:“快吃吧,都是給你一個人的。吃不完的自己收著,明天當早飯吃也。”

‘小廁’低低地應了一聲,看著還是心不大好的樣子。

穆二胖和梅若初對視一眼。雖說相的時日也不算短了,但他們還是一點不清‘小廁’的想法。

只想著他方才一臉得意的來求表揚的,莫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稱贊他,所以讓他不高興了?

穆二胖輕咳一聲,說:“聽說你半個月就學完三百千了?學的好快啊。我早前也是學了五天才讀完。但是那會兒我都十歲了,你才這麼小就已經如此厲害,他日一定……”

穆二胖是新科探花郎,他用自己的經歷來和‘小廁’這樣頑劣孩子對比,是個人都會覺得他是自降份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