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240章 國師政治不成熟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240章 國師政治不成熟

王家彥冷眼看著吳三桂。

說一千,道一萬,喇嘛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喪盡天良,殘暴不仁,天理不容。

與他們相比,華.夏歷史上的那些暴君,都能算得上是千古仁君了。

大明朝廷扶植這樣的教派,有違天和,要是在史書上記上一筆,必將萬世唾棄。

看你怎麼辯!

“若非有黃教,今日諸位大人所見的信徒,包括那名蒙古年,都將是蒙古部族的虎狼之士!”

“他們會騎著馬,拿著弓箭,揮舞著戰刀,肆意侵犯我大明國土,屠戮我大明將士、百姓,劫掠財人!”

“己巳之變才過去幾年,諸位這麼快就忘了嗎?”

吳三桂的一番話,讓眾人陷沉思中。

且不說以前蒙古各部屢次寇邊,給大明造的巨大威脅和損失。

崇禎二年末發生的己巳之變,建奴之所以輕易突,正是由于蒙古哈喇慎部背叛大明,不是為建奴借道,還充當了建奴的先鋒。

雖然最終建奴被擊退,建奴和蒙古人臨走時大肆屠城,百姓死傷過十萬。

朝廷利用黃教控制蒙古人,鼓勵青壯到寺院中當喇嘛,用宗教控制他們的信仰,麻痹他們的思想,等于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對于蒙古人而言,黃教無異是殘暴。

然而站在大明的角度,卻是助力,是大明手中的一把殺人不見的屠刀。

Advertisement

“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

“諸位大人只是想著蒙古人凄慘,為何不為我大明軍民想一想?”

“王大人剛才所言,不是婦人之仁、誤國殃民是什麼?”

吳三桂的話,讓王家彥啞口無言。

云逍看了他一眼,心中一陣慨。

不愧是能名留青史的大漢,見識果然是非同一般。

在歷史上,螨清朝廷以及后來的民國政府,難道就不知道黃教在藏、蒙等地的殘暴行徑?

當然是清楚的,然而為了國家利益,都是不是視而不見,反倒極力為黃教遮掩。

甚至是到了后來,藏區那些聳人聽聞的事,在很長時間也都是一個忌。

在國家、民族的利益面前,有什麼是不能犧牲的?

孫傳庭大聲說道:“吳將軍所言,本深以為然,慈不掌兵,仁不當政,就是這個道理。死一些蒙古人,總比死我漢人要好!”

滿桂怒目而視。

你這麼說,考慮過我這個蒙古人的嗎?

孫傳庭也意識到自己的話有些過了,朝滿桂拱手以示歉意。

其實自大明開國以來,就有很多蒙古族的高級將領,甚至封侯的也有。

這一類蒙古人早就被漢人視作同族。

王家彥嘆道:“本也并非是迂腐之輩,可如此慘絕人寰之事,又豈能置之不理?傳揚出去,不僅有損國師清譽,朝廷威嚴也然無存!”

Advertisement

眾人紛紛看向云逍。

這下子國師可就相當為難了。

一方面是國家民族利益,另一方面則是天理人倫,很難兩全。

選擇前者,也就難逃千古罵名。

“黃教,是朝廷掌控漠南,乃至漠北、藏區的關鍵。如今也找不到一個宗教,來替代黃教!”

“扶植黃教是國策,不容輕易改變!”

云逍首先定下了基調。

王家彥無奈地嘆了一聲。

孫傳庭心中涌起敬佩之意。

為了大明,國師這是要一力承擔惡名了。

“然而……”

云逍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凌厲。

“扶植,不代表放縱,更不代表神權可以凌駕于朝廷之上!”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明的疆域之,沒有什麼法外之地,哪怕是佛和菩薩的化,也得臣服大明的律法之下!”

云逍的意思已經說的十分明白。

既要扶植黃教,又要將黃教完全掌控在朝廷的手中,神權必須臣服于皇權之下。

別說是什麼佛的代言人,哪怕是神佛降世,也得跪!

孫傳庭有些擔心地說道:“漠南各部初定,若是引起黃教與朝廷對抗,怕是又會引發!”

云逍搖頭一笑,“你高估了黃教,如今優勢在我,黃教不想被滅教,就得服從朝廷的約束。”

歷史上,螨清之所以想方設法拉攏,甚至是討好黃教,歸結底還是因為實力不夠。

Advertisement

而現在的時代大背景完全不一樣。

大明國力蒸蒸日上,而黃教又于滅教的邊緣。

因此現在正是限制黃教的最佳時機,錯過了這個機會,以后想要掌控可就相當難了。

這也是云逍將黃教的暴行,向眾人公開的原因。

孫傳庭、吳三桂等員、將領,無一不是這個時代英。

然而他們沒有云逍那種縱觀歷史的見識,也就是所謂的上帝視角,因此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明日去哈日和屯寺!”

云逍雙手一拍椅子扶手,自座位上長而起。

-----------------

翌日清晨。

哈日和屯寺門口。

大活佛羅桑嘉措帶著眾多活佛、寺主、上師,以及三千喇嘛,早早地在這里恭候。

年輕的大活佛神張,眉宇間著焦慮。

昨天出城去迎接大明國師,遭到冷遇。

更沒有想到的是,國師竟然去了城外的生樂寺,為了一個蒙古年,打斷了寺院的法事。

羅桑嘉措自忖,這幾年黃教對大明朝廷一直十分恭順,并未做出什麼對抗朝廷的事

他雖然年輕,卻有著常人未有的遠見卓識。

因此他很清楚,大明朝廷要想穩固在漠南的統治,進而征服漠北、藏區,必須依靠黃教。

“難道僅僅只是因為黃教儀軌,以及人骨法這點小事,國師就要遷怒黃教?”

羅桑嘉措十分困

這些宗教儀軌和人骨法,是從吐蕃王赤松德贊時期就傳承下來的。

也是宗流派獨特的修行方式和教義,在喇嘛和信徒心目中,是通佛和菩薩以及鬼神的,神而又圣潔。

況且是一些愚昧無知的信徒,與牛羊并沒有什麼分別……不,比牛羊還要低賤。

國師若是因此對黃教不滿,未免有些小題大做,說句不當說的話,就是政治上的不

“來了!”

也不知道是誰了一聲,寺院前頓時一片寂靜。

羅桑嘉措收回思緒,打起神,看向浩浩而來的隊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