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251章 將軍欲封侯,無處覓匈奴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251章 將軍欲封侯,無處覓匈奴

大明人口逾億萬,哪怕是一百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穿

由此產生的效益,就是無比的龐大,完全超出了員們的想象。

若是呢、線大批量行銷海外,比綢、瓷都要賺得多。

現在甚至可以斷定,紡織業將會為大明的又一支柱產業。

所帶來的收益,甚至遠遠超過以前的鹽稅。

況且鹽業的是鹽商和員,朝廷和百姓拿不到任何好

同時,一個新興行業的崛起,還會解決無數人的就業問題。

水泥就是再好不過的例子。

正是因為水泥的出現,使建筑業出現變革,解決了數以百萬計的流民就業問題,帶來了無盡的財富。

員們看向蒙古貴族手里的,目變得熾熱起來。

那哪里是什麼,而是金子做的寶啊!

國師隨隨便便一個想法,就是關乎江山社稷,惠及天下黎民的千秋大計!

大明有這樣的國師,何愁不能興盛?

那些蒙古貴族一頭霧水,顯然還沒有想明白。

孫傳庭忍不住教訓道:“一群朽木!”

吳克善腆著臉問道:“國師,你給咱們說一說,咱們能有什麼好?”

“銀子,就如同是一座挖掘不完的銀山,源源不斷的產出白花花的銀子!”

云逍笑著一番解釋。

蒙古草原的氣候、地理,放牧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Advertisement

至于羊的品種,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現在漠南草原上,養的絕大多數是羊,羊不適合用于紡織。

卻可以從關引進羊種,在經過雜配種,很快就能大量繁出適合紡織的品種。

蒙古各部族的牧民,改養適合制作呢、線的綿羊,以及產羊絨的山羊,比讓他們種地要容易的多。

“羊絨,堪稱是黃金,一兩羊絨一兩金。”

“羊價值比羊絨低的多,卻至也是一兩羊一兩銀。”

“你們的族人手上有了銀子,什麼東西買不到,還愁吃不飽,穿不暖?”

聽了云逍的描述,眾多蒙古貴族的眼睛亮了起來。

族人們養羊賺的銀子,那不都是他們這些貴族的?

如今的蒙古部族,頭領與族人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屬于主仆關系。

蒙古的貴族集團,通過擁有大批牲畜、財貨和屬民來鞏固自己的權力,對族人有一定的控制和支配權。

族人則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頭領的庇護和保護。

要是族人有銀子了,還愁沒羊可以薅?

云逍看出他們的心思,笑道:“眼界放高一些,別一門心思榨自己的族人,也不要老是想著去搶別人的。”

吳克善訕訕道:“那咱們又怎麼賺銀子?”

“羊絨和羊,必須變可以做服和的布匹、線,這樣才值錢。”

Advertisement

“單憑手工紡織,產出的呢和線,也遠遠無法供應天下,更別說是行銷海外。”

“這就需要規模化,大規模養,大規模的紡織!”

云逍不厭其煩地說道,跟這些腦袋栓塞的蒙古貴族說話,還真是累。

孫傳庭以上海浦東的紡織工廠為例,向貴族們一番耐心解釋。

其實紡織和棉紡織,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大明現有的棉紡織機械,也不適合紡織。

不過這都不是個事。

如今在英吉利,紡織已經開始規模化生產。

并且他們制定了相對科學的生產、檢驗制度。

也有了相當程度的革新。

臺式梳機、紡紗機、水力漂布機等先進技,已經在英吉利得到推廣應用。

因此英吉利紡織的產量極高,質量也是冠絕世界。

云真人沒本事發明這些東西,可以通過荷蘭人,去剽……不,通過正當商貿‘購置’這些機械。

再加以改進,以蒸汽機取代人工、水力。

還可以‘高薪聘請’技紡織工人。

不出十年,從技、產量以及質量上,就能把白皮遠遠地甩在后面。

然后再來個低價傾銷,將英吉利的紡織業打到萬劫不復的地步。

到那時候,別說是什麼日不落帝國,能否保持歐邏強國的地位都難說。

“在草原上建紡織廠,自然不會虧待你們這些王公。”

Advertisement

“你們只需要出銀子投資,由商人負責管理、出售,以后就等著數銀子就是了。”

云逍繼續諄諄善

一名蒙古貴族忍不住問道:“一年下來,一個廠子能賺幾千兩銀子?”

“幾千兩?”

一個隨行員忍不住一聲嗤笑。

員們也全都笑了,這貴族大老爺,把工廠當是手工作坊了呢!

孫傳庭笑道:“上海的最大的一個棉紡廠,一年下來,上百萬兩銀子都是的,小一點的,一年也有幾萬兩的純收!”

嘶~宮殿中響起一聲聲倒吸涼氣的聲音。

其實這些蒙古貴族,跟關的鄉下土財主沒什麼分別,哪怕是吳克善這種大部族的臺吉,上萬兩銀子都是一筆無比龐大的財富。

一年賺上百萬兩銀子,完全超出他們的想象。

很多蒙古貴族的眼睛都紅了,腦袋里滿是羊、銀子。

“你們的族人養羊,賣羊賺銀子。”

“而你們投資建廠,朝廷提供技,商人負責管理和銷售。”

“從最普通的牧民,到你們這些王公貴族,以及大量的商人、工匠,都能賺到銀子。”

“你們說說看,朝廷是不是給你們送來了一份大禮?”

云逍將眾人的神看在眼里,發出一聲輕笑。

眾多蒙古臺吉、頭領們,爭先恐后地開口。

“朝廷這樣對待我們,真的是把咱當一家人!”

“漢蒙一家,我現在信了!”

“朝廷就是蒙古人的長生天,國師就是佛菩薩!”

……

員們無不啞然失笑。

誰說蒙古人生豪爽、耿直來著?

孫傳庭朝吳三桂說道:“吳將軍,從今往后,武人要想建衛青、霍去病蓋世之功,機會怕是不多了啊!”

吳三桂詫然道:“大司農何出此言?”

“喇嘛廟,駐牧制,共建諸侯,如今又是羊,威脅中原數千年的游牧異族邊患,不復存矣!”

“以后武人想要建功立業,到何尋敵人?將軍封侯,無覓匈奴啊!”

孫傳庭捋著胡須大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