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變臣 第三十一章 新年禮物

《變臣》 第三十一章 新年禮物

熱熱鬧鬧地過完年,又是該去拜年的時候了,鎮上的拜年活派給了安勇,縣城自然歸了江安義。

縣衙后宅的小門門庭若市,陳知縣收下禮,撥冗見了江安義,寒喧幾句,江安義告辭。余府同樣如此,江安義沒有見到余知仁,余家大爺余慶良代表父親見客,兩人見面說完套話后便相對無言,江安義起告辭。

快到中午了,當然是上郭家拜年吃飯。拜年的禮不能像上次那樣對付,好在商鋪里有整套的禮賣,挑貴的買了一套,提著前往郭家。

郭胖子接過禮,隨手遞給旁的仆人,埋怨道:“花這冤枉錢干啥,順意坊的東西又貴又不實用,就是虛架子,你還不如買些鹵豬蹄、醬牛筋的來,哥哥就好這一口。半年沒見,小江長個了,來跟哥哥比比,差不多快趕上哥了。”

聽著郭懷理嘰哩咕嚕地嘮叨,江安義覺得很放松,這才是走親訪友,不用戴著面累人。

“我爹和兩個哥哥都到外面拜年去了,家里就我在,用我爹的話說誰讓我是秀才呢?鎮得住場面。”郭懷理搖搖擺擺地邁著方步,不無得意地炫耀著。

“對了,我干娘好嗎?勇子還在練武嗎?妍兒乖不乖?跟干娘說,過兩天我去拜年。”郭懷理中沒停,一路念叨,前段時間他認了江黃氏做干娘,兩家關系越發親近。

江安義見郭懷理領著自己要進正廳,看樣子談興正濃。江安義攔住他道:“往日到你家第一件事就是安排飯,怎麼改了子。我走了一上午,快死了,郭哥,要不咱們邊吃邊談。”

郭懷理哈哈大笑,拍拍肚皮道:“這話合我味口,走,上我院去。剛才百珍樓的徐老板來拜年,送來件稀罕,算你有口福,我都沒吃過幾次。”

Advertisement

青瓷盤,當中盛放著塊掌大小的白玉方塊,上面撒著翠綠的蔥花,青白綠相襯,著實爽心悅目。

“這可是神仙吃的東西,有錢都買不到。”郭懷理夾了一塊放到江安義的碟中,自己也夾起一塊塞中,瞇著眼品著十分陶醉。

如玉,潤 爽口,即化,細品之下有豆香味,江安義腦中閃過一個念頭,這該不是妖魔常吃的“豆腐”吧。再夾一塊,越吃覺越像,忍不住問道:“這東西該不是豆腐吧?”

“豆什麼?”郭懷理沒聽清,答道:“這白璧,只有三清觀的仙長才會做。徐老板是三清觀的大信士,過年時道觀給了他二十塊,我爹和他好,他又轉贈了六塊給我家。據三清觀的老道說,這東西吃了能延年益壽、得道仙,有銀子也買不到。”

“不就是豆子做的嘛,有什麼稀奇?”江安義有些納悶,又夾了一塊丟進中,這東西白如雪,味道確實不錯,沒牙的老人都吃得

“豆子做的?你怎麼知道的?你該不會知道怎麼做吧?”一連三問,郭懷理的細眼越睜越圓,死死地盯著江安義道:“這東西三清觀的老道說要仙丹點化,你懂得制丹?”

郭懷理扔了手中的筷子,兩眼放狼般地盯住江安義,等他回答。

江安義說的時候沒在意,看郭胖子這麼大的反映,反應過來這是門大生意。上次竹扇推說是從本古書上看來的,這次似乎不行。想了想,江安義有了主意,笑道:“回家的路上我遇上雨,剛好看到個小道觀,想起上次和你一起到老君觀許愿還沒還愿,便在道觀里添了一兩香油錢。觀里的老道就做了這東西給我吃,我覺得味道不錯,問了方子,所以知道是豆子做的。”

Advertisement

郭懷理直跺腳,哭喪著臉道:“我說總覺有什麼大事忘了,原來是忘了還愿,明天我就去三清觀,不,上老君觀還愿去。”

“小江,安義,小義兒,弟弟。”一連竄麻的稱呼讓人骨悚然,江安義擋住郭懷理越湊越近的胖臉,沒好氣地道:“知道了,我告訴你方子:黃豆泡……”

“等等。”郭懷理跳起來,到門口四了一下,掩上門,湊到江安義的邊,輕聲道:“法不傳六耳,輕點聲,別被人聽去。”

眨麻著眼默誦了好幾遍,郭懷理確定一字不差,這才笑著舉杯道:“小江,進門時還說你送的禮不實在,哥哥說錯了,你這禮又重又實在。來,干一個。”

接著郭懷理開始詢問細節,江安義無心理他,索將長春觀的老道士沖云的形象搬了出來,沖云道長鶴發,一對長長的壽眉很符合神仙的標準,聽得郭懷理連發嘆,小江的人品怎麼這麼好,躲個雨都能落個神仙方。

飯吃得差不多了,江安義見郭懷理扭來扭去,屁上像長了瘡,笑道:“郭哥,你有事去忙,我上你書房找兩本書就回去了。”

“行,你隨意。”郭懷理站起,也不客氣,匆匆走了。

第二天巳時中,江安義在屋教妍兒認字,安勇在院中練拳,剛從哥哥那里學來的拳法,江安勇練得很認真。

“郭哥來了,這位是?”院中傳來江安勇打招呼的聲音,郭懷理在江家常來常往,也不用通報。

“勇子練功呢,你哥在嗎?喔,這是我爹。”

郭掌柜來了,江安義急忙迎了出來,果然,郭掌柜正站在院中笑瞇瞇地四打量,郭懷理手中提著禮盒,肩上挎著個包,正和安勇閑嘮。

請郭家父子進屋落座,江黃氏出來寒喧了幾句,知道郭家父子找兒子有話說,帶著妍兒離開。

Advertisement

郭懷理見干娘走了,眉飛舞地跳起來,道:“小江,照你的法子,做出白璧了。的,三清觀的道士真黑,鬼扯什麼神仙點化丹,一兩銀子一塊還買不到,這才要幾文錢,今天早上哥哥我就吃白璧當飯了。”

見兒子高興得沒了正形,郭掌柜輕咳了一聲,道:“理兒,你是秀才,注意要斯文些。”

“斯文又不能當飯吃,當錢用。”郭懷理嘟囔著坐回椅子上。江安義暗中發笑,自己這位干哥哥真是個開心果。

郭海清解開放在茶幾上的包袱,金燦燦晃眼,里面居然是金子。

“這是五十兩金子,算是郭家白璧的本金,江家以技,坐紅利。”

五十兩黃金,相當于一千兩白銀,江安義被震得目瞪口呆,這些錢足夠自家花幾輩子了。

看到江安義的表,郭海清得意地須,沒有什麼比人被金銀鎮住更讓他到舒暢的了,這一刻讓他忘記自己是個地位不高的商人。

“賢侄,這白璧的生意一本萬利,比折扇還要掙錢,這些年無數人想仿制白璧都沒有功,這生意真正稱得上日進斗金。說起來這五十兩的金還占了你的便宜,但郭家一時拿不出更多的錢,只能以后再補了。”

江安義平靜下來,想到竹韻居的奢華,這五十兩黃金還真算不上大場面,對自己來說是筆巨資,對郭家來說是筆大財,然而對權貴之家來講不過是九牛一,自己想讓娘住進竹韻居那樣的住,讓妍兒像林五妹一般穿著打扮,這路還長著呢?

郭海清繼續道:“請人,租店這些事江家不用心,倒是管事的人要兩個,按折扇的慣例,賢侄你看如何?”

“一切按伯父說的辦。”

江安義沉片刻,道:“不過,這白璧的生意利潤太大,我怕我們兩家把持不住。”

“不錯。”郭海清拍手贊道:“賢侄能不被紅利沖昏頭腦,實屬難得,我今日來,主要就是為了這事。”

“有名的產業無不有著深厚的背景,就拿四大名酒來說,明月香據說是皇后娘娘的家人在持,碧羅春有安王的份,瓊州酒坊所在是安南都護府所轄,絕不了安南大軍的暗,黃醉的東主不為人知,但謀奪黃醉的產業的人無不敗名裂慘淡收場,由此可知黃醉的東主神強大。”

談及這些商業巨頭,郭海清神羨慕,侃侃言道:“我郭家從商至今已有四代,篳路藍縷方有今日家業,在新齊縣算得上有名,可是跟真正的富商相比只是小魚小蝦。就拿折扇生意來說,年利近萬,在普通人眼中算是暴利,但在那些豪商的眼中不過是一次宴會的花費,不屑理會。”

江安義見識過林家的山莊后,對郭海清的話信之不疑,一套桌椅就要數百兩銀子,舉辦次宴會如果沒有萬兩花費,在這些世家權貴的眼中似乎拿不出手。

“而白璧則不同,本低廉而售價奇高,差不多一顆豆子能換回等大的黃金,這樣大的,如果我們兩家冒然行事,不要說攢錢,恐怕連骨頭都被人吞下。”

郭懷平不住打了個寒戰,今天早上他吃了三碗白璧,算起來也有十兩黃金了,一頓早飯吃了二百兩銀子,肚兒啊,我也算對得住你了。

江安義皺著眉頭問道:“伯父可有主意?”

“我聽說賢侄你是余大人的學生……”

聞弦歌而知雅意,江安義明白了。

初十日上午,新齊縣富商郭海清攜子與平山鎮秀才江安義一同前來余府拜訪,兩個時辰之后,余府家主余知仁帶著子侄親自送客到大門口,大家談笑而別。

一封家信通過驛站六百里加急發往京城吏部侍郎余府,信中主要談及余、郭、江三家合力經營白璧,余府出資五十兩黃金,三家利潤均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