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變臣 第一千零六章戰定乾坤(五)

《變臣》 第一千零六章戰定乾坤(五)

中了毒煙的戎彌軍口吐白沫,手足發哪有力氣抵如狼似虎的鄭軍,一個個只想著能夠爬開些避開這伙殺神。

江安義的目標很明確,徑直朝里許外的飛駝重騎而去,那些駱駝吸了毒煙,趴在地上彈不得,駝背上的將士又咳又,看到鄭騎奔來,紛紛解甲想輕裝逃走。

殺死這些重騎兵作用不大,只要鎧甲尚在戎彌人很快又能組織起飛駝重騎。江安義早有準備,最后三百枚火彈派上了用場,很快大火圍著三千重騎燃起,火中戎彌將士和駱駝垂死掙扎著,但是上披著重甲又吸了毒煙,本無力掙

此刻,毒煙逐漸變淡,張克濟道:“主公,險地不可久留,戎彌人重騎全失、元氣大傷,已經不足為患了。”

鄭軍沖出軍營,換乘座騎離開。戎彌軍營,卑俟斯強忍著頭腫痛,沙啞著聲音指揮著眾軍滅火,搶救飛駝重騎。好不容易將火救滅,發現三千飛駝重騎傷亡大半,被燒死殺死的駱駝超過兩千,而重騎也傷亡了一千六百余人。

卑俟斯顧不上關心將士的傷亡,上前查看鎧甲的況,只見那些鎧甲被火燒得黝黑變形,過完火的鎧甲變脆發,絕大多數不能用了。卑俟斯慘一聲,噴出一口鮮,栽倒在地。

虎銳鐵青著臉聽赤扣哲稟報著戰損,“……重騎鎧甲焚壞二千三百四十余,重騎兵傷亡一千七百余人,駱駝幾乎損折殆盡,其他將士傷亡五千八百余人,帳蓬焚毀……。”

赤扣哲臉沉重,心中卻在竊喜,傷亡如此慘重卑俟斯這次無論如何是不了罪了,自己要爭取將主帥的位置拿到手中。虎銳腦袋里“嗡嗡”作響,滿懷信心出兵卻遭到慘敗,歸國之后如何向臣民們代,虎當等人定要借機生事,自己的王位怕要不穩。

Advertisement

“大王,當務之急是加快退兵,防止鄭軍再次來襲。”佩里道。

虎銳清醒了一些,道:“不錯,鄭軍會再來,要盡快回國。”

赤扣哲見被佩里搶了風頭,忙言道:“大王,臣建議借道大齊國回國。”戎彌軍駐地離大齊國的元同城不過六十里,而回戎彌國的奢羯陁城還有一百二十里。

佩里點頭道:“不錯,借道大齊國能節省一半路程,而且有大齊國相助,鄭軍不敢來襲。”

虎銳沉不語,大齊國名義上奉戎彌國宗主國,實際上卻另有打算,和莎宿、田韋等國眉開眼去,趁著戎彌無暇對外之機,吞并了尉車好幾座城池,如今有五座城池,二萬多兵馬,儼然已是一個獨立國,尉車國都不是他的對手。

此次出兵虎銳就有敲打大齊國的意思,命大齊國出兵協糧,大齊國以兵為借口沒有出兵,但是卻提供了十萬石軍糧表示了臣服之意。若是大勝鄭軍,虎銳準備率軍再從大齊國敲要此好,甚至讓大齊國還給尉車國一兩城池,以彰顯宗主國的威風。可是兵敗在鄭軍手中,兵馬折損過萬,特別是自己倚為鋒銳的重騎損折殆盡,此時借道大齊國,如果大齊國生出異心趁機劫殺,自己還有機會平安歸國嗎?

佩里看出虎銳的憂慮,道:“大王,我軍雖敗,但仍有近四萬兵馬,而且糧草不缺。此次借道并不一定要從大齊國經過,大軍可以從大齊國城外走,命大齊國沿路提供補給便是,這樣一來大齊國便無機可趁,萬一鄭軍膽敢追擊,則命他們打開城池避敵,甚至可以讓大齊國出兵對付鄭軍,臣想鄭軍投鼠忌必不敢來追。”

虎銳被佩里的話打消疑慮,道:“命人給大齊國送信,就說本王要借道大齊歸國。”

Advertisement

三軍不能無帥,卑俟斯吐臥床,虎銳掃了一眼邊的三大金護--佩里、赤扣哲和皮斯,道:“即刻派人通知大齊國,本王要借道大齊歸國,讓他們準備好大軍所需糧草補給;皮斯,你率三千輕騎先行回國,守住奢羯陁城,迎候本王;一個時辰后本王和赤扣哲率一萬人馬先行出發,剩下的人兩萬多人由佩里統帥,嚴防鄭軍再度來襲,兩路大軍在大齊國元同城下匯合。”

…………

楊思齊就在元同城。戎彌國與鄭國戰,關系到未來西域局勢的走向,同樣關系到大齊國的命運,楊思齊豈敢怠慢,半個多月前便暗中率領八千兵馬來到元同城。

元同城離兩國戰場最近,城魚龍混雜,各國的探云集,茶樓酒肆是他們報之所,各種消息在這里匯集又傳送出去。鄭軍剿滅黑風煞、鄭軍出現新軍械、戎彌軍與鄭軍試探 戰……一天之后,報便會到楊思齊手中。

楊思齊知道,戎彌國與鄭國的決戰很快就要發,作為大齊國的相帥,實際的掌控者,楊思齊覺大齊國行走在一條獨木橋上,左邊是戎彌、右邊是鄭國,稍有不慎便會墜深淵中。

大齊國在西域立國,比起當年在青山水寨時的狀況要好得太多,許多元天教的兄弟姐妹們聞訊來投,大齊國呈現出生機。可是大齊國的力量還是弱小,楊思齊出一苦笑,戎彌軍出征勒索他十萬石糧食,背地里又與江安義暗通款曲,國的議論聲不小,楊思齊承力不小。

元同城的城主涂志強是元天教的人,他不諳武事卻善長理政務,大齊國在西域立國后,楊思齊將海島上的教眾暗中遷來,涂志強六年前來到西域,后被任命為元同城城主。元同城在他的治理下,日見興隆,每日往來的客商不斷,在大齊五城中繁華僅次于國都興齊城。

Advertisement

楊思齊來到元同城,就住在城主府的后院,涂志強急匆匆地腳步聲驚了議事的眾人,楊思齊朗聲道:“志強來了,快進來吧。”

大堂除了楊思齊還有章天剛、任強、趙良鐵和蔣飛魚,李清被留在興齊城坐鎮。涂志強走進屋中,將手中的諜報遞給楊思齊,道:“相帥,這是剛收到的急報。”

楊思齊展開一看,吃驚地“咦”了一聲,任強坐在他邊,忍不住歪著腦袋去看,問道:“戎彌人與鄭軍戰的結果出來了?”任強是楊思齊的親信,這幾年楊思齊著意培養他在軍中的威信,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章天剛等人反而不及他被楊思齊看重。

將手中諜報給任強,楊思齊道:“鄭軍用了一種新型軍械-火彈,一舉焚死了戎彌軍的二千重騎,戎彌國主已經下令撤軍。”

任強將諜報往下傳給趙良鐵,道:“沒想到戎彌人居然藏著這樣一個大殺,幸虧當初相帥力排眾議給了戎彌軍十萬石糧食,要不然戎彌人對大齊用兵,我們還真難抵擋。”

章天剛道:“江安義一向狡詐,他敢以三萬兵馬出征西域,我就知道他有所恃,火彈是什麼東西?相帥要派人打探清楚,要不然將來戰我們要吃虧,要不派人問問李鳴鋒?”

楊思齊搖搖頭道:“鳴鋒說過兩不相幫,不要去難為他。江安義主政化州,化州財力倍增,才有錢財支撐新軍械的研制,唉,我們縱是知道,也無力仿制。而且戎彌國舉國之力仿制出五千重騎,初一出戰就敗在火彈之下,關鍵在于能研制出別人沒有的東西來,待我回國都之后要奏明國主,多招攬人才研究軍械。”

趙良鐵拍拍手中的諜報道:“這份諜報說戎彌人已經退軍,但實力損折并不大,江安義應該不會就此罷休,接下來肯定還要打上幾場。相帥,要不我們悄悄地潛到戰場上,親眼看一看鄭軍火彈的威力。”

這個提議讓楊思齊有些心,楊思齊知道:“不知現在戎彌人的駐地在哪里,等新諜報確定位置后,我們幾個人瞧瞧去。”

外面又傳來腳步聲,過門有人高聲道:“急報。”這份急報是江安義夜襲戎彌軍營的消息,戰況不明,但一萬戎彌軍朝元同城方向而來。

楊思齊在墻上的地圖找到戎彌軍昨夜的駐地,沉聲道:“此距我元同城不過六十余里,戎彌軍向元同城而來,不用問,昨夜江安義襲營大勝,虎銳覺直接歸國不安全,想要借道我大齊國,想把禍水引到大齊國來。”

任強冷聲道:“趁他病要他命,元同城有一萬多兵馬,索滅了這伙戎彌人,省得他們擺出一副大爺樣,天吆三喝四要這要那。此次出征的五萬人是戎彌人的銳,沒有了這五萬人虎銳便做不國主,戎彌國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蔣飛魚笑道:“江安義肯定不愿放過戎彌人,若是能讓鄭軍出手,我們從中撈取好就更妙了。”

章天剛冷哼一聲道:“蔣將軍,要占江安義的便宜沒那麼容易,小心蝕把米。”

“我看你是被江安義嚇破了膽,一說到他是膽心驚。”蔣飛魚反口相譏道。

“都給我住口”,楊思齊怒喝道。大齊國立國后,楊思齊廣納人才,以元天教教眾為基,招納了趙良鐵、章天剛、韓家甚至一些投誠的馬賊、西域各國的人才,大齊國稱得上人才濟濟,欣欣向榮。可是人多了明爭暗斗也出現了,元天教出的人看不起后來加的人,認為他們搶了位置,而后加的人也抱怨制,楊思齊調和矛盾頗為頭痛。

正準備申訴兩人,門外有人高聲稟道:“城主大人,戎彌國派使者前來下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