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變臣 第一千零八章伐謀伐交

《變臣》 第一千零八章伐謀伐交

大戰持續到天亮,不足一萬戎彌軍在佩里的率領下朝南潰走,打掃戰場,戎彌軍被殺死六千余人,俘虜一萬二千多人,留下的戰馬、軍械、糧草無數。

江安義和楊思齊在虎銳的王帳會了面,兩人寒喧幾句開始談叛分配資。江安義認為戎彌軍主要是被鄭軍殺敗,大齊軍不過是敲敲邊鼓,戰利品應該八二分,楊思齊則認為鄭軍與戎彌軍相持陷困境,要不是大齊軍殺至很可能敗亡,所以戰利品至五五分。

雙方分歧太大,直到何希桂率領一萬鄭軍來到元同城下,雙方的談叛還未結束,可是鄭軍大破戎彌軍的消息卻飛速地傳遍了西域諸國。

休梨國,國都梵羅城,因為城中菩提樹很多,被鄭商稱為佛木城。休梨國國主弗依特年近五旬,十年前繼位,他生平和、待民寬厚、不喜爭戰,對于侵鄭國并無多大興趣。

王庭大殿,戎彌國五萬兵馬大敗,心打造的五千重騎傷亡殆盡的消息傳來,那些主戰的大將驚得張口結舌。休梨與戎彌同為西域強國,但從實力上來說戎彌國要強于休梨國,休梨國也在暗中打造重騎,不過數量僅為二千人。

鄭軍新式軍械的出現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弗依特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道:“鄭軍擊敗戎彌國,我估計很快就要對休梨用兵,諸位還是想想如何應對吧。”

想到要面對鄭軍神鬼莫測的火彈,大殿頓時安靜了不,弗依特心中厭煩,平日里這些人在自己耳邊吵鬧,要踏平這個滅掉那個,遇到強敵一個個頭烏

落在國相萊上,弗依特問道:“萊澤,你認為該怎麼辦?”

澤也是主和派,主張把力放在治理好本國上。聽到國主問他,萊澤躬禮道:“大王,這幾年西域聯軍頻頻東進,鄭國不勝其擾,江安義主政化州后,化州兵強馬壯,所以才會反守為攻,出兵西域。臣觀鄭國的目的并非要占領我西域疆土,只是想削弱我西域諸國力量,因此,臣建議派出使者向鄭國求和。”

Advertisement

此語一出,大殿頓時一片嘩然,大將軍諾維斯怒吼道:“未戰先降,喪權辱國,我反對求和。”

“與鄭軍一戰”、“掃平鄭軍,反攻化州”,怒吼求戰聲響一片,大殿“嗡嗡”作響。

澤毫不示弱,冷聲道:“大將軍,要戰容易,若是戰敗該如何收場?到時再想求和怕是鄭人會索要無度。而且休梨僅有十二萬兵馬,莎宿羌蘭邊境不寧,需四萬人馬守,想與鄭軍一戰,也至多調出五萬兵馬,大將軍以為休梨的五萬兵馬能勝過戎彌的五萬人嗎?這次出兵,戎彌國四大親衛軍出三只,還有五千重騎,尚且慘敗在鄭軍手中,大將軍可以把握戰勝鄭軍,若大將軍有把握勝過鄭軍,我自然贊同大將軍出兵。哪位將軍能打贏鄭軍,不妨向國主請戰,錢糧不用擔心,我會全力支持。”

諾維斯被堵得啞口無言,若是鄭軍沒有火彈他倒想一試,可是火彈出現改變了戰場的局面,諾維斯不敢冒險。大殿那些吵鬧的將領也一一個沒了聲響。

弗依特開口道:“既然如此,不如何存實力,我休梨國城池堅固,只要據城而守,鄭軍難以攻破。還有一個半月便是鄭人的中秋節了,卡利,你帶隊前往鄭國國都,向鄭皇獻上禮賀節,就說休梨國愿意奉鄭國為宗主國。”

諾維斯張了張口,反對的話沒有說出口,重重地哼了一聲。

…………

已深,楊思齊站在元同城的城頭眺著城外的鄭軍大營,兩萬兵馬的大營將元同城的東面堵得嚴嚴實實,這兩天通過元同城往來的商旅了許多。

任強憤然道:“這江安義也太霸道了,擺明是想封堵元同城的通,談判是寸步不讓,相帥,依我看咱們不如調集兵馬,與鄭軍一戰,鄭軍遠道而來,補給困難,不可能長時間在此。”

Advertisement

楊思齊面容嚴肅地道:“此次與江安義會面,我發現他改變甚大,以前的江安義稱得上是溫文君子,這次給我的覺卻是鋒芒畢,大勝戎彌軍之后變得咄咄人起來。唉,我大齊國國弱力薄,不能與鄭國爭強,看來這次談判只能吃些虧了。鄭國國庫空虛,江安義出征的目的主要為了財,不妨多與他金銀換取資。”

付出四百萬兩銀子的代價,一萬二千多俘虜以及軍械、糧草等資歸了大齊國,江安義得到了五千匹戰馬,帶著兵馬回歸梟鎮休整,戰事暫告一段落。

然而,風波才剛起。看著鄭軍拔寨離開,楊思齊道:“江安義經略化州以來,對西域的威脅越來越大,大齊國是鄭國的死敵,鄭軍早晚要與大齊國一戰。”

章天剛道:“相帥,要不要帶人在半路上劫擊。”

“上兵伐謀,其次伐,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楊思齊笑道:“對付江安義不能一味用武力解決,鄭國天子有賢才而不能用,我聽說他對江安義頗為忌憚,只不過想借重江安義替他攬財。今年夏初,鄭國頒布了不新政,聽說見效顯著。”

大齊國雖然立國在西域,但楊思齊十分重視鄭國的報工作,可以說鄭國境的風吹草很快就有諜報報給他。鄭皇頒行酒茶專營、田租民、加征商稅、鼓勵捐納等政,短短三個月便攬聚到三千萬兩銀子,可謂一劑猛藥。可是,銀兩庫的同時自然也有副作用,鄭國境商戶苦連天,酒茶價格上漲,軍中充斥著捐納為爺兵等等,好與壞要過一段時日方知。

國庫有了銀子,鄭皇對江安義的倚重就變輕了,楊思齊竹地道:“聯絡京中耳目,讓他們替江安義刮刮風,讓鄭皇幫幫咱們的忙,把這個礙眼人弄走。”

Advertisement

元天教在鄭國深耕多年,朝中吏中也有他們的人暗伏,現在是該用的時候了。

…………

戎彌國,奢羯陁城。五萬將士出征,回歸的僅有一萬三千余人,而且多是戎彌國的銳,虎銳又氣又急,病倒在床。壞消息不斷傳來,王叔虎當網羅了一批人上竄下跳,指責他窮兵黷武,至使民生凋零,國力衰弱,要罷黜他國主之位,另擇新主。

虎銳知道,這次危機真有可能威脅到他的王位,所以他決定帶病返回國都新月城。人在半途,就接到消息,駐守國都的金護將軍希帕迎王叔虎當主,虎當宣布繼位國主之位,重賞群臣。

虎銳大驚失,急忙退到西邊的重鎮堵伽城,召集舊部征討叛臣虎當。戎彌國五十二重鎮一分為二,擁立虎當的東部、北部重鎮十八個,包括國都新月城,而二十四個城池依舊以虎銳為主,另有十個重鎮態度不明。

消息傳到梟鎮,江安義對張克濟笑道:“果如先生所料,戎彌國斗不止,再無余力東向。”

大齊國和田韋國趁著戎彌國,各自從戎彌國奪取了兩城池,大齊國新添了金沙城和京城。大齊國所奪的兩城池皆是虎銳所轄,消息迅速地報到虎銳暫居的優茲城。

優茲城是戎彌國第三大城,虎銳在此修建有避暑行宮,如今行宮了暫時的王宮。一場病讓虎銳變得削瘦,兩頰深陷,一雙眼睛卻如同鷹目般咄咄人。

戎彌國事實上一分為二,擁立他的兵馬不到十萬,與王叔虎當的實力相差無已,兩人之間發生過幾場戰斗,互有傷亡,田韋國和大齊國替奪城,虎銳和虎當都休兵不戰,一致對付外來的侵略。

六大金護將軍中卑俟斯、赤扣哲、佩里和皮斯跟在虎銳邊,但經歷過親信希帕之叛,虎銳對邊的四大金護將軍都充滿了戒心,皮斯與希帕親近,首先為他所不信,而此次兵敗需要替罪羊,卑俟斯被貶為銀護將軍,掌管兵馬的是赤扣哲和佩里。

國都新月城有一批臣子前來投奔,搭建起朝庭的文武班子,今日議政,商量如何應對大齊國的攻擊。對于大齊國背后一刀的做法,虎銳恨之骨,只是眼下不是與大齊國戰的時候,這口惡氣只能先忍下了。虎銳命令佩里統兵三萬前往北境鎮守,有這位老將在大齊國之憂可解。

虎銳道:“戎彌國元氣大傷,是本王之罪。眼下當務之急是派人前往鄭國國都求和,戎彌國愿奉鄭國為宗主國,請宗主國出兵幫我掃平叛逆,借鄭軍之手平滅虎當之叛。”

…………

八月,西域戈壁的氣溫下降,江安義率領兵馬回歸關,歷時三月,鄭軍打殘了戎彌國,將戈壁掌控在手中,初戰告捷。化州百姓簞食壺漿迎接經略使歸來,百余年來化州一直被西域諸國欺凌,多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這樣被挨打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江安義跳下馬,扶起跪地的老者,接過得勝酒一飲而盡,對著滿是歡喜的百姓高聲道:“為一任,守土有責,江某有幸主政化州,自當護得父老周全。江某向諸位父老宣誓,只要江某在化州一日,西域人便絕不可能踏進關一步。”

“萬歲,萬歲”,歡呼聲此起彼伏,沒有人注意到茶樓之上,一雙冷的眼神正注視著歡騰的場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