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026 熱熱鬧鬧
收了槍, 姚黃洗去一的熱汗,出來時就該吃晚飯了。
惠王爺一大早折騰完就離開了,一整天照舊在竹院待著, 他不過來,姚黃樂得自在。
睡足一個好覺,神清氣爽地醒來。月底三十,員與文武學子們的休沐日, 姚黃特意挑了這日邀請娘家人來王府游園,正好園子裏還有晚開的牡丹與怒放的芍藥,日頭也沒盛夏那麽曬。
寫了一頁“信”,折好了, 讓阿吉去竹院跑一趟:“敲下門,把信塞進門就退回竹林小道等著。”
阿吉瞅瞅王妃遞過來的信, 勸道:“您還是拿個信封吧,不然王爺猜疑我看過怎麽辦?”
姚黃:“又沒寫不能給你們看的東西, 何必浪費一個信封。”
阿吉搖搖頭,接過對折的信紙去辦差。
飛泉還是在門房的南窗這邊等, 見是阿吉,他撿了信就沒再出去追了, 直接去見王爺。
趙璲打開信:“王爺, 我我爹他們巳時正到,游半個時辰的園再去吃飯剛剛好。王爺放心, 我會管好他們的, 保證吵不到你。”
“對了,我爹他們好酒,我人去王府酒窖裏取了一壇烈酒,這酒有什麽來頭嗎?如果不能隨便喝, 我再人放回去。”
酒的事,昨晚姚黃就準備問來著,愣是給“忙”忘了。
趙璲收好信,讓青靄研墨。
一刻多鐘後,阿吉神揶揄地將一封信封遞向王妃:“瞧瞧,王爺多講究。”
姚黃更好奇惠王爺寫了什麽,撕開信封./出信紙,上面只有一句話:“賜貢酒,王妃可隨意取用。”
姚黃:“……”
王爺的字好看的,話也中聽,不過姚黃可不敢讓娘家那些老爺們敞開了喝,弄得跟八百年沒見過世面的窮親戚似的,傳出去白白人笑話。
宴席擺在王府東路,那邊有兩進院子專門用來待客,前面招待男賓,後面招待客,只是自家親戚的話就不用分那麽清了。
姚黃慢悠悠地走過來,見正廳拭得窗明幾淨,花瓶裏著水靈的芍藥,各幹果也擺了四盤,腦海裏已經浮現出那一幫子人傻樂的神。
快到約好的時辰,姚黃提前來了王府正門這邊,總管郭樞以及分管事曹公公、柳嬤嬤居然都在,站在影壁前低聲閑聊著,聽到王妃的腳步聲連忙趕過來行禮。
姚黃奇道:“你們怎麽擺出這麽大的陣仗來了?”
曹公公笑道:“今日府裏貴客登門,此乃老奴等的本分。”
王爺提前代過,讓他們好好伺候。
姚黃聽著臉熱,除了父親是個六品武,外祖父與兩個舅舅都是世代種地的普通百姓,算哪門子貴客。
但三人這麽看重的家人,說明他們很敬重自己這位王妃,姚黃就高興的。
這時,在門外等著的小廝跑了進來:“來了,來……”
撞見剛剛還不在的王妃,小廝及時把那興勁兒了下去。
姚黃徑自跑出了大門,朝旁邊一看,就見五個型健碩的男子騎著五匹騾子,圍著兩輛疑似借來的騾車已經進了王府前面這條寬闊的巷子,而那五個健碩男子,正是的父親姚震虎、哥哥姚麟以及三位表哥。
大表哥羅鯤、二表哥羅鵬是大舅舅家的雙生子,今年二十二了,羅澤年方十八,是二舅舅家的。
看到妹妹,姚麟就想加快速度,被一側的羅鯤低聲喝住:“穩著!”
從郊外的鎮上到這裏,長長的十幾裏路都穩穩當當的,真到王府重地反倒失了禮數,豈不是白裝一場?
姚麟只好繼續慢行。
終于到了門前,五人同時下騾,煞有介事地朝王妃行禮。
姚黃扶住父親:“行了,這裏沒外人,不用那麽客氣。”
來到第一輛騾車前,扶換了嶄新細布裳的外祖父、外祖母下車,老兩口都六十多了,頭發灰白,但因為近二十年家裏日子越過越好,老兩口子骨都朗的,尤其是外祖母,氣紅潤,放老太太堆裏也是最好看的那個。
羅金花也坐在這輛。
第二輛騾車那邊,大舅舅大舅母、二舅舅二舅母自己下了車,帶著姚黃唯一的表妹羅月,也是二舅舅家的。
提前商量過,兩家人無論男老都穿著嶄新的細布裳,不富貴卻足夠面。
不顧姚黃的勸阻,一幫人都堅持朝王妃行了禮。
姚黃趕郭樞、曹公公、柳嬤嬤退下了,他們走了,的娘家人才放得開。
果然,到了宴廳這邊,當阿吉帶著百靈三人退回院子,十五歲的羅月立即撲過來抱住姚黃的胳膊:“姐,王府也太大了吧,從大門走到這邊,我看祖父的都要打了!”
外祖父老臉一熱:“瞎說,我那是張得,比力氣我種地比你爹還快。”
二舅舅憨厚地笑笑,沒反駁老爺子。
外祖母:“姚姚啊,我看這院子就漂亮的,要不咱們就在這邊待著吧,吃完飯我們就走,別去逛花園了,我這老胳膊老的,那麽大的園子我真逛不了。”
二表哥羅鵬:“您還老胳膊老,前兩天我娘趕完集回來還跟我爹抱怨,說您太能逛了,腳板都酸了,差點沒扛下來。”
大舅母:“……”
二舅母幫忙找補:“酸歸酸,我們心裏高興啊,別人家的婆婆可不會一個勁兒的給兒媳婦們買東西。”
兩位舅母是一家的親姐妹,前後嫁給了羅家兄弟,關系好著呢。
外祖母:“行了行了,這是王府,扯些用不著的,聽姚姚安排。”
姚黃:“我的安排就是去逛園子,覺得自己老的大可以留在這邊,走得的都跟我來。”
衆人對了一圈眼神,最後浩浩地都跟著姚王妃出發了。
路上姚黃再三保證說王爺幽居竹院不會面,衆人安心,沒想到帶頭過通往後花園的月亮門,一眼就撞上了斜前方濃綠樹蔭下坐在椅上的惠王爺。
再提醒已經來不及了,的親人們下餃子似的一個個了出來,再在一番東張西後陸續被突然出現的惠王殿下嚇了呆子。
姚震虎、羅金花、姚麟還算好些,種了一輩子地的外祖父一,幸好兩個舅舅及時給撐住了。
趙璲笑了笑,微微偏頭,青靄就推著椅朝這邊來了。
羅金花最先反應過來,示意衆人隨行禮。
趙璲搶先道:“都是自家親戚,不必多禮。”
親戚們也沒聽王爺的,堅持行。
姚黃并不喜歡這樣的一幕,走到椅前,小聲問:“王爺怎麽出來了?也不打聲招呼,我們連個準備都沒有。”
帶著一埋怨的稔語氣讓外祖母、羅金花飛快對了個眼神,然後就聽那位看起來很難接近的王爺道:“長輩們第一次過來,不好失了禮數。”
他願意屈尊降貴,姚黃笑了,接過椅靠得更近,先給他介紹外祖父外祖母。
趙璲跟外祖父聊了幾句,問他如何,家裏種了多田地。
外祖父磕磕絆絆地回答了。
對外祖母,趙璲看看姚黃,道:“王妃瞧著跟您更像。”
外祖母比外祖父中用,憋著笑道:“王爺慧眼,王妃小時候周圍的街坊便都這麽說。”
兒的眼睛隨了老頭子,有點丹眼的味道,瞧著利落明,外孫的眼睛更圓潤水靈,很好欺負的樣子,實際上沒比娘笨什麽,反倒方便了糊弄別人。
兩位舅舅舅母趙璲就只是點點頭了,沒喚人也沒說話,然後到了姚黃的三位表哥。
趙璲一一打量過,問長兄羅鯤:“可有讀書或習武?”
羅鯤頗有家中長孫的穩重,面見王爺恭敬又不失從容:“回王爺,我們三兄弟都沾了姑父的,從小練武,前後考上了府裏的武學。”
朝廷在京城、各州府、縣城分別開設了文學、武學。京城有兩所武學,一所在城西,只招皇親國戚、勳貴以及文武員家中的尚武子弟,一所位于城東,跟各地的州府縣武學一樣,凡是通過考核的平民子弟都可學兵法練武藝。
趙璲:“明年武科舉,可有把握?”
羅鯤:“不敢妄言,定當全力以赴。”
趙璲點頭,對王妃道:“逛完園子,你帶四位兄長去藏書閣,凡是他們覺得有助于武科舉的書,都可帶回去借閱,讀完再送回來,或是先挑幾本,看完再借。”
羅鯤眼睛一亮,單膝跪下去道:“謝王爺!”
姚麟三個趕也跪下行禮。
趙璲他們免禮,對姚黃道:“我還有事,午宴就不陪你們用了。”
姚黃滿眼激地看著他,為他大方借書之事。
當青靄推椅的背影徹底消失不見,大舅母激道:“王爺好和善的脾氣,跟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外祖母看看姚震虎,回憶道:“可不是,我還記得我的好婿第一次來咱們家,多還帶著點架子呢。”
姚震虎:“不可能,您老別冤枉我!”
安靜了很久的外祖父突然一拍大:“不對啊,咱們家原來是有五十畝地,後來金花出嫁時給陪嫁了五畝,現在只有四十五畝了,那我剛剛跟王爺說五十畝,算不算欺、欺王之罪?”
姚黃:“……”
羅金花:“八百年前的賬爹還記得這麽清楚,是不是想借這茬讓我把老祖宗傳下來的那五畝地還給您?”
姚震虎:“還就還,我娶你的時候可沒圖這個,是你怕在我們家虧了底氣非要跟岳父要田。”
姚黃拉過表妹的手,指著前方道:“走,咱們逛咱們的,不管他們。”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老了幾歲不說,還多了幾個“不孝子”,怎麼破? 大兒子勤勞肯幹,可惜是個“木頭”; 二兒子聽話老實,可惜是個“包子”; 三兒子有點“蠢”,但總自以為有點腦子; 四兒子、五兒子沒有存在感,跟“隱形人”似的; 七兒子燒壞了腦子,是個“傻子”; 唯有一個八姑娘,養得“嬌氣嬌氣”,做夢都想去大戶人家當丫環,好給有錢的少爺當小妾,過上好小日子…… 至於我這個“娘”,壓榨一家養閨女,是個極品。
上一世溫寧做了謝景辭三年外室,最後卻死在了他大婚當日。 這一世重來,溫寧意外認了親,便主動與謝景辭一刀兩斷。 誰曾想父親出征,恰把她託給了謝家說親,於是溫寧不得已又和他住在了同一屋檐底。 初時,謝景辭神色淡淡,當真像個陌生人,溫寧放寬了心,以爲他徹底放過了自己。可等到婚事接二連三地告吹,她心中漸漸起了疑。 直到有一日,溫寧親眼看見求親的拜帖被謝景辭踩在了腳底,素來端方的世子提劍抵着那人眉心:“她是我的妻——” 溫寧腿一軟跌進了門裏,一擡頭,這纔看清他眼底毫不掩飾的佔有慾。
顧慈是錦繡堆裏嬌養出來的美人,卻被聖旨指給了嗜血陰狠、sha了人還要挑人皮做燈籠的太子,戚北落。 顧慈嚇壞了,聽信讒言,抗旨改嫁承恩侯。原以爲能和良人白頭到老,結果沒兩年就香消玉殞。 她死後親眼看見夫君在自己靈前,與表妹尋歡作樂;也親眼瞧見戚北落提劍幫她報仇,抱着她的牌位,哭了整整三日。 最後柔聲對她說:“慈兒,我們回家。” 那時她才知,這個冷血的男人,有着世上最溫暖的心。就連賜婚的聖旨,也是他親自求來的。 重新來過,顧慈迫不及待跑去東宮。 可男人的臉色,似乎、有點、不大妙……
唐菀爲清平郡王守了一輩子寡,也享了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太平安康。 內無姬妾爭寵煩心,上有皇家照應庇護,就連過繼的兒子也很孝順。 她心滿意足地過了一輩子,此生無憾閉上了眼睛。 再一睜眼,她卻重生回到了十五歲那年的夏天。 自幼定親的未婚夫一朝顯貴逼她退婚,迎娶了他心中的白月光,她嫡親的堂姐。 他愛她堂姐至深,念念不忘。 唐菀成了京都笑柄。 眼看着堂姐嬌羞無限地上了花轎,風光大嫁,郎情妾意,情投意合。 唐菀淡定地決定再嫁給上一世她那前夫清平郡王的靈位一回。 再享受一世的榮華富貴。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剛剛抱着清平郡王的牌位拜了天地,上輩子到她死都沒見過一面,傳說戰死於邊陲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清平郡王,他回來了! 清平郡王:聽說王妃愛我至深,不惜嫁我靈位,守寡一生也要做我的人。 唐菀:…… 他護她兩世,終得一世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