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相敬如冰 第36章 第 36 章 孤竟不知 太子妃如此賢……

《相敬如冰》 第36章 第 36 章 孤竟不知 太子妃如此賢……

第36章 第 36 章 孤竟不知 太子妃如此賢……

那玉鐲手生涼, 白玉上的點點紅沁若綻放在雪中的紅梅,很襯裴蕓看這溫潤的澤和細膩的質地, 裴蕓便知此非凡品, 納罕地擡眉, “殿下,這是……”

“這是孤同父皇要的賞賜,是前幾日,西南一部族向父皇進獻的, 孤本以匕首換了這枚玉鐲來給太子妃, 但父皇念孤贏到了最後, 便將這兩件都賞給了孤。”

太子語氣平靜一如既往,可裴蕓曉得, 這是從前的太子并不會做的事。

特意討了這枚鐲子贈,是在……討好

可緣何要討好。

裴蕓朱輕咬, 一時揣不出太子的意思, 但既得太子都給了,斷沒有不收的道理。

“多謝殿下。”

李長曄凝著裴蕓那雙瀲滟杏眸裏淡淡的笑意, 就知是真心喜歡。

心稍稍松了些,這才接過手上的巾帕, 徑自拭額間脖頸上的汗。

這太子太子妃說話的聲兒雖輕,但今日星臺上的這些貴婦貴是瞧著,便知是怎麽一回事, 一時不免有些眼熱。

不都說太子對太子妃冷淡,可今日竟還特意贈了太子妃這玉鐲,有些事倒真是不好說了。

便是退一萬步講,太子還惦念著那青梅竹馬的沈二姑娘, 心裏并沒有太子妃,卻還對自己這正妻如此關懷,那將來不論誰了東宮,有這般溫的夫君,定都是有福的。

四下不覷著太子這廂,是看著太子的龍姿章,俊無儔,再思及他適才在擂臺上的剛勁勇猛,哪能不春心萌

這廂,因得林軍得勝,柳眉兒氣兒才消下去些,此時見著裴蕓又出盡了風頭,不由氣從中來,替裕王抹活祛瘀的傷藥時,手都重了一些,裕王登時疼得齜牙咧,滿臉無辜地朝柳眉兒看去,不想當即教柳眉兒狠狠瞪了一眼。

Advertisement

誠王亦在看,打賞賜時聽他這三哥向父皇求那枚玉鐲,他便知他三哥心思。

真沒想到,他平時跟悶葫蘆似的三哥竟也開了竅,曉得如何哄他三嫂高興了。

他擡首看向誠王妃,見得程思沅亦看著那邊,當即信誓旦旦道:“沅沅,明兒本王就去演武場習武,下次本王也替你求一個玉鐲。”

程思沅聞言似有些,但還是嘟起,指了指誠王上的傷,用埋怨的語氣道:“臣妾不缺玉鐲,王爺且先好好養傷吧。”

擂臺比試罷,慶貞帝更登上了星臺,亦在臺上設了午宴。

今兒的午宴吃得晚,諶兒向來又習慣了歇午,到了時辰便有些鬧覺,娘哄不住,裴蕓只得抱過來,拍拍搖搖了好一會兒,才見諶兒閉上眼睡了過去。

這邊宴席恐沒這麽快結束,裴蕓只得同太後及慶貞帝告辭,抱著諶兒先行回東宮去。

八個月的孩子,又長得格外壯實,裴蕓已不怎麽抱得諶兒了,可甫一遞給娘,諶兒便又有要醒的痕跡,只得撐著,在花園尋了個近道,早些抵達東宮。

好巧不好,裴蕓尋的這近道,恰是前世蓉姐兒墜井的地方。

上輩子也未好生觀察,今兒特意滯了步子,停下來看。

那井挨著一條長廊,這長廊非四面通風,而是一面堆砌白牆,白牆每隔一段距離有紋樣各異的花窗,聽人說是什麽江南樣式。

而那口井上正有一扇方勝海棠紋的花窗。

裴蕓蹙了蹙眉,也不知是不是多心,怎覺得這白牆花窗,既可觀察四面狀況,又可藏匿形,正是背著人暗暗說話的好地方。

前世,蓉姐兒墜井真的只是意外嗎?

雙臂已然泛酸,裴蕓將諶兒往上抱了抱,并未多想,提步離開。

Advertisement

翌日一早,用罷早膳,鄭太醫便來了,是來請平安脈的。

但裴蕓心知肚明,恐不止于此。

太子回京,先是忙于兄長凱旋一事,接著便是太後回宮,加之裴蕓中途來了月事,兩人至今還未合過房。

鄭太醫診脈罷,拱手道:“娘娘一切都好,臣會稟明太子殿下。”

裴蕓點了點頭,不多問,左右合不合房,何時合房也非能決定的。

命書硯送走鄭太醫,裴蕓正想趁著這會子還算涼快,抱著諶兒去院子裏坐坐,卻聽宮人來稟,說慈孝宮來人了。

裴蕓微一蹙眉,雖想到太後定然心急,不想竟是一日都不願多等的。

來的是太後邊伺候多年的馮嬤嬤,後跟著的兩個宮人放下手中十幾幅畫卷,畢恭畢敬道:“太子妃,這是太後特意挑選出的京城適齡的子,您瞧瞧,可有得了眼的,若覺還不錯,從中挑選七八人,也讓太子殿下好生瞧瞧。”

馮嬤嬤替太後傳的這話,已是萬分委婉,本在提醒,關于東宮添新人這事,讓親自挑選,已是太後做的極大的讓步,若還不願,便是不識擡舉。

前世的事就不提了,這世的裴蕓可太識擡舉了,太後都替費了大半的心思,哪裏還會有怨言。

裴蕓回以一笑,“煩請馮嬤嬤回稟太後,便說孫媳知道了,定會依太後的意思辦好此事。”

馮嬤嬤深深看了裴蕓一眼,打此次回宮,便發覺太子妃似與從前有些不同了。

先頭尚且說不出個所以然,而今才覺,是眼神變了。

從前的太子妃眼神空木訥,雖也是淡漠寡言,但遇事會有些畏畏

但而今卻會擡著下頜,大大方方同言語。

那一雙眼眸亦從一潭死水變了一片水波漾的湖,清澈瀲滟。眼眸活了,人也越發有了生氣,整個人得若和煦春風中盛開的牡丹。

Advertisement

馮嬤嬤倒是更欣賞現在的裴蕓,宮中苦悶,則更要自洽,看來這太子妃是尋到了自洽的法子。

福了福,帶著幾個宮人退下,獨留下一個,說是用以給裴蕓介紹畫像上這些姑娘。

馮嬤嬤一走,裴蕓便展開那些畫卷來看,裏頭竟有好些個眼的。

上回在諶兒百晬宴上心思但被裴芊壞了事兒的孟琴姿也在。

然裴蕓只看了一眼,就命書硯收攏孟琴姿的這幅,擱在一旁。

既得太後讓親自挑人,定是得選些乖巧聽話,而不是會給惹麻煩的,不然豈非給自己添堵。

便若這孟琴姿,再若那柳眉兒的,這京城三大世家的姑娘,個個心高氣傲,自覺高人一等,絕不可能選其中。

京城這三大世家,即太子母家沈家,裕王妃柳眉兒的娘家,還有便是孟琴姿背後的孟家。

三大世家因開國之功,家中男兒多在朝中為,甚至于封侯拜相,兒則嫁予高門聯姻,或進宮為妃,紮幾十年,樹大深,在朝中權重勢大,難以撼

譬如柳眉兒的父親為國子監祭酒,門生遍布大昭,再如孟琴姿的伯父,而今孟家家主,未至不,是大昭史上最年輕的閣大學士。

故而當年,太子妃人選繞過呼聲最高的三大世家的姑娘,落到了裴蕓頭上,令不人匪夷所思。

當時有傳言,是慶貞帝不三大世家為這一太子妃之位爭鬥太過,甚至有說,是慶貞帝為了借此打三大世家的權勢。

但這些說法到底無依據,畢竟三大世家至今仍穩穩立于朝堂,不曾有所改變。

可前世……

裴蕓收回拉長的思緒,垂了垂眼眸,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世上之事并無永遠長久的。

馮嬤嬤留下的宮人直到申時才離開,說是幫,其實亦有監視的意味,想來回了慈壽宮便會同太後回稟。

晚膳前,裴蕓本令書墨去請太子過來,但垂眸看到腕上的鐲子,像是突然想通了什麽。

前世太後未在衆人面前公然提替太子納側妃,但這一世卻是不同,太子并未拒絕,想來也知推不得,之後定然得費心持此事,便贈玉鐲以作安

既得這玉鐲也收了,也不好讓太子親自來,還是去澄華殿跑一趟為好。

晚膳罷,裴蕓哄睡了諶兒,又特意換了蓮紅的記得上回太子說過,更喜著這般鮮妍的

東宮要添新人,怎麽說也是大事,自得鄭重些。

前往澄華殿的路上,書硯書墨一人捧著一摞畫卷,一人端著才讓膳房送來的蓮子湯,對視著滿臉愁容,這太子納側妃,很快便要有人同家娘娘爭寵,家娘娘怎還能這般高興呢。

澄華殿。

守在外頭的盛喜見著裴蕓,面驚詫,聽得裴蕓問他“殿下可在”,懵怔了一瞬,才急急道:“回娘娘,殿下在書房呢”。

他忙通稟,將裴蕓領殿去。

裴蕓有來太子書房,上一回是幾年前,也記不清了,只一踏進去,下意識瞥向掛在書房東面的那幅畫。

那便是先頭百晬宴上,李姝蕊用來諷刺的畫,亦是太子早逝的心上人,沈家二姑娘沈寧葭所作。

裴蕓淡淡收回目,便見太子已然放落手中的筆,起走來。

福了福,接過書墨手中的托盤,擱在榻桌上,“殿下,天熱易燥,這是臣妾特意吩咐膳房做的蓮子湯,清熱祛火,殿下且用些。”

太子在小榻上坐下,間笑意清淺,“今日怎突然給孤送湯來了?”

裴蕓在太子對面落座,不好立刻說事,只笑著腕上的玉鐲。

李長曄見眼睫微垂,一副言又止的樣子,眸中笑意濃了幾分。

今日一進來,他便發現穿了鮮妍的裳,蓮紅的料子襯得愈發若凝脂,月貌花容。

難得來的,又特地來給他送湯,就同他們新婚時那般,想來,當是這枚鐲子的功勞了。

皇祖母在昨日宴會上提及給他充盈東宮一事,想必心下定然不虞,可他不好當場駁斥皇祖母,又擔憂拈酸吃醋,這才求了這枚玉鐲以表心意。

看來甚是有用。

他等了片刻,才見裴蕓幽幽道:“殿下,昨日太後所言之事,臣妾也好生思索了一番……”

聽至此,李長曄正開口,道他定不會納側妃,卻聽裴蕓繼續道:“臣妾不易孕,可替殿下綿延子嗣也是件要事,這些年終究是臣妾疏忽,未對此事上心……”

李長曄間笑意逐漸斂起,他瞥向書硯手中拿著的畫卷,冷聲打斷

“太子妃還帶了什麽來?”

見太子這般主,裴蕓心下一喜,也免得多費口舌,但看這榻桌太小,似乎鋪不下那些個畫卷,又道:“殿下不若同臣妾去那廂看。”

裴蕓站起,往那張諾大的書案而去,接過書硯手上的畫卷,擱在案角上,一幅幅展開。

“這些都是臣妾今日挑選出來的,殿下若有中意的,臣妾便去請太後下旨,這東宮空,多添幾個妹妹反是熱鬧些……”

李長曄漠然看著裴蕓忙碌著,自若,甚至還熱心同他介紹畫卷上的那些子,是何出,又會哪些一技之長。

好似不是在替他這個夫君納妾,而是在歡喜地讓他幫著挑選那珍寶鋪子裏賣的首飾。

常祿觀察著太子愈發寒沉的神,屏住呼吸,大氣都不敢,心下只想著讓太子妃趕

裴蕓連著介紹了三位姑娘,才發覺太子一點靜也無,正扭頭詢問太子意思,一聲低笑在耳畔乍響。

“孤竟不知,太子妃如此賢惠大度。”

那笑聲極冷,裴蕓不由得子一僵,折首看去,這才察覺到男人的不虞。

“都下去。”

聽得太子這甚至掩飾不住怒意的聲兒,常祿忙給殿人使眼,無聲催促著衆人離開書房。

殿門合攏的一瞬,裴蕓眼見男人步步近,他眸幽沉,若一汪泛著寒氣的深潭,他越是靠近,那子似是與生俱來的便愈發令裴蕓難以息。

甚至最後退無可退,不得不那案沿。

前世十三年,裴蕓從未見過太子這副模樣,至面前,他從來平靜溫和,不曾對高聲。

而此時,他凝視著的雙眸,一字一句地問道:“此事,是皇祖母所迫?”

裴蕓朱微張,雖其中確有太後的意思,但沉片刻,仍是定定道:“不,是臣妾自願的。”

沒什麽好同他說謊。

可話音才落,眼看著書案上的畫卷被盡數拂落,同那些筆硯書冊一道落了滿地,粘上斑斑墨跡。

或是頭一回見太子大發雷霆,尚且驚愕間,人已然被掐住腰肢,抱在了書案之上。

聽見太子又笑了一聲,笑聲裏充斥著的冷嘲令裴蕓後頸發麻,不寒而栗。

他輕的臉頰,“太子妃難孕又怎會是太子妃的錯呢,那必然是孤不夠努力,不是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